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

鄭芝豹真的斯巴達了。

他是來應喝沈器遠的,爲沈器遠搖旗吶喊的,可現在‘應喝’變成了‘營救’。如果不是早就得到鄭芝龍的指示,要不惜代價的幫助沈器遠,鄭芝豹人都要拍屁屁走了。

他現在率軍來朝鮮容易嗎?不知道現如今關外是甚個模樣嗎?

吳三桂大軍撤入了關內,連着二三十萬百姓們也都退入了關內,後方快船急報,韃子的三角龍旗已經飄在了寧遠城頭。

鄭軍孤守覺華島已經很悽慘了,大明朝丟了北都更悽慘。

現在李自成、吳三桂、滿清和鄭芝龍所在的殘明勢力,各方的注意力都匯聚在京津這一畝三分地上,鄭芝豹卻還要分出主力兵馬趕來朝鮮,這耽擱大事了好不好?

要是他現在帶領的這支兵馬要還停在覺華島,滿清就算要大舉入關,也不敢傾巢出動的好不好?

可他現在這麼一走,不僅要救走沈器遠他們,還要逼着朝鮮君臣把這些人的親眷通通送交出來,那時間就要好一陣子耗這了。

在鄭芝豹看來,這根本不划算啊。

雖然他現在接到的消息不多,可擱不住他有一個穿越者的老哥,鄭芝龍給他的密信裡自然沒點透所有的事情,卻也只透着一層窗紗了。

鄭芝豹名字很莽,人也的確不是很聰明,但他也不傻的好不好。

兩相參照,可是能看出不少真想。

自己大哥神機妙算,早就料到京城守不住了,料到吳三桂靠不住,這才着手準備北上勤王。雖然他對吳三桂可能對滿清險關納降表示震驚,可這話是出自他大哥之“口”,大哥說是那就一定是。

到時候滿清跟定會大舉入關,自己所在的覺華島位置有多麼重要,用腳趾頭都能想得到。可就是這節骨眼上,偏生沈器遠這個不成器的來了這麼一處,可把他氣的啊這是……

一個沈器遠,這都耽擱他立下多大的功勞了?

但甭管這麼說了,他是趕不上好戲了。鄭芝豹憋了一肚子的火氣,全撒在了朝鮮人頭上。戰船先就闖進了江華灣,將朝鮮部署在那裡的幾艘戰船轟成了碎片,然後派出數艘平地蜈蚣船和老閘船,溯江而上,直達漢城下。

登陸的一個營的火槍兵也乾淨利索的擊敗了出擊的漢城守軍。朝鮮軍的鳥銃兵也有一些,甚至在戰鬥力上都能被清軍看在眼裡,乃至歷史上順治時滿清舉族入關,以至後方老巢空虛,讓沙俄鑽了空子,滿清爲驅除沙俄,前後組織兵力兩次與其先鋒哥薩克作戰,並戰而勝之,內中就有從朝鮮徵調的鳥銃兵。

但朝鮮已被滿清蹂躪了兩次,火銃還能剩下一些,火炮就很稀罕僻見了。

鄭芝龍卻槍炮具佳。大炮先轟,接着上重型的斑鳩腳銃及大斑鳩腳銃,然後纔是火槍齊射,最後刺刀衝擊,打朝鮮兵抱頭鼠竄,具仁垕丟盔棄甲。

李倧君臣發現打不過跨海而來的少量鄭軍,海陸都不是對手,鄭芝豹威脅他們說,要不乖乖行事,他就駕着戰船沿海狩獵。叫李倧君臣盡都大驚。

鄭芝豹要是帶着戰船沿海打游擊搞破襲,李倧可受不了。加之朝鮮內部同情沈器遠者甚多,李倧也清楚自己聲名大墮,便只能改了主意。將沈器遠等人乖乖的交給了鄭芝豹。

只是後者人數不少,兼之親眷更多,還分屬不同區域,想要統統送交過來,需要不短的時間籌備。

漢城內就有滿清的耳目,李倧很清楚,金自點甚至都跟鄭命壽那個卑賤的奴隸有着直接聯繫。所以,他直接派使臣向滿清求救來了。

只是那個叫朝鮮君臣上下盡皆深惡痛絕的鄭命壽的耳目,消息傳遞速度,可不是朝鮮的使臣能比的。後者才過海州,還沒有趕到黃州,離平壤都還有大段距離呢,那消息就已經傳到了鄭命壽的手中。

鄭命壽得知大喜,忙向多爾袞稟報。

盛京睿親王府。現如今這裡纔是滿清的權力中心,皇宮大內已經是過去式了。

一個個王公貴族進進出出,“百僚車馬會南城”豈是虛誕?

“鄭芝豹竟然去了朝鮮?”多爾袞臉上滿是止不住的喜色。“這可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這些日子裡他最煩惱的一個問題是什麼?那就是留下多少人馬看家。

鄭軍盤踞於覺華島,真跟一根魚刺卡在了多爾袞喉嚨裡,叫他恨得牙根直癢癢。

就鄭軍往日所表現出的戰鬥力,一個城裡沒有五七八百人如何防得住他們?而偌大的遼海,沿海城鎮無數,真要每個點都守護下,沒有三五萬人難以善全。

可整個滿清纔多少人馬?扣掉了這些人,他能用在關內的軍力就只多十萬了。

“十萬兵能奪取中原的花花世界嗎?就能一舉擊敗李自成嗎?”

多爾袞可不敢想的太美了。

但現在鄭芝豹部主力被牽扯在了朝鮮,他就能鬆一口氣了。

哪怕大事告成後再撤回一些兵力回援關外呢,這都是可以的麼。依照多爾袞對明軍的瞭解,滿清兵馬每次擊敗明軍後都能收降大批的軍兵,而李自成軍想來也是一樣的。

再則,八旗大軍入關後,大批的包衣也能升格爲兵丁,畢竟對比漢人軍兵,這些包衣阿哈與滿清的關係更親密不是?

只要大清在關內站穩了根腳,多爾袞相信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當然了,在如今局勢之下,山海關吳三桂的選擇就也更加重要了。這吳三桂若是願意投效大清,那八旗入關就水到渠成,不然,吳三桂無論是依舊忠誠於朱明,還是投了李自成,那都是滿清大業中的一大絆腳石。

所以啊,這八旗南下一戰,無論李自成、吳三桂、崇禎是什麼局面,多爾袞都要是要打上一打的。

“即便那吳三桂投了李賊,本王也必要南下。”

“當初在明強李弱的時候,我大清數次入塞,極大地牽制了朱明的精力和實力,壯大了自己削弱了朱明不說,還爲流賊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和發展壯大的良機。

現在是李強明弱了,若不給李自成加以牽制,恐怕大順真能輕取齊魯,飲馬長江。甚至是一舉殺到長江之南去,明順雙邊實力太失衡了,哪一方的實力太強大了,對我大清可不是好事情。”

“王爺英明。”多爾袞之前的心腹,還有這些日子來被他拉攏來的人看到睿親王主意已定,紛紛上前迎合着說。

“不是本王英明,實乃天賜良機。漢人有句話說得好,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今之際便是如此。上天把這大好機會擺在本王的面前,擺在了我大清的面前,本王若是不把握住這一入主中原的大好良機,本王就是我八旗之罪人也。”

何況他本來就準備率軍入塞,誰讓滿清缺糧食了呢?

鄭軍放火燒田的事兒上,雙方折損的士兵都不多,可滿清卻不得不承受產糧重地遼河流域遭受創傷的事實。現在滿清有庫裡的積蓄打底兒,倒不至於饑荒,糧價也沒跳到十兩一石的地步,可人總要未雨綢繆不是?

他年前就使人通知了範家,糧食,收購糧食。

範永斗真是一個大功臣,二月裡就傳信過來說,糧食皆已經被其。被他分別運到了北直隸多地隱藏。

就只等着八旗大兵上門取糧食了。

可現在一個更好的機會擺在面前,多爾袞躊躇滿志,因爲這一次要是計劃妥當了,大清再次入塞就不用向原先那樣來了又走了。

之前唯一叫他頭疼的就是覺華島,吳三桂從寧遠城都退下了,鄭芝龍卻依舊使人釘在覺華島。讓多爾袞如鯁在喉。可如今……

“鄭命壽!”多爾袞叫道。

那位置在最邊緣處站着的鄭命壽臉上激動之色閃過,站出來利索的打了個千兒,“奴才在。”

身爲一個朝鮮奴隸,鄭命壽從當年薩爾滸之戰隨軍被俘之後,就毫無心理障礙的投效了建奴。因爲朝鮮的奴隸不是人呢,可投靠了建奴後,鄭命壽卻能當人了,至少在面對朝鮮人的時候,他不僅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大人。

二十多年來,鄭命壽已經深得滿清的信任。黃臺吉兩次徵朝,鄭命壽在溝通滿清與朝鮮之間事兒上,作用很明顯。甚至都被任命爲代表滿清的敕使。在滿清與朝鮮之關係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對後金(清)而言,他憑藉自己獨特的語言優勢,以及對自己國家朝鮮的熟悉,爲滿清建立起一個情報網絡,凡朝鮮國內的反清舉動或政治變動,多無法逃脫鄭命壽的耳目,成爲滿清控制朝鮮的有力幫手。

另一方面,由於他出身低賤,借出使朝鮮之際,依仗清廷的政治權勢,爲自己家族謀取各種各樣的利益,甚至是毫無止境,自然就與朝鮮君臣矛盾尖銳。

對朝鮮而言,鄭命壽是數典忘祖的叛徒,但攝於滿清國威及受朝鮮國內親清主和勢力影響,只得對其忍氣吞聲。

“你叫人迅速傳信給朝鮮王,還有金自點,讓他們慢點交人,慢慢的,最大限度的拖延時間。把鄭芝豹給本王留在朝鮮。”

“同時由你出使朝鮮,明面上對李倧他們施壓,也幫他們一把。”製造個藉口麼。

“但你最主要的還是盯着朝鮮君臣,別耍花招。”

“奴才遵旨。”鄭命壽喜笑顏開的,他這每去一趟朝鮮,總能掙的盆滿鉢滿。

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十章 好法子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算僞官漢奸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呼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十二章 龍洋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番外1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五百四十章 便宜兒子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
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十章 好法子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算僞官漢奸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呼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十二章 龍洋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番外1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五百四十章 便宜兒子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