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

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時間如流水一樣劃過。

對於大江南北的百姓們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喘息時間,夏糧豐收了,被天災人禍與兵災輪番對付的百姓們終於能喘口氣了。

但這隻限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廣大農民。

從基層向上升格一個階層,那些個城裡的小市民們可就都清楚這幾個月裡汴京城的趙官家和真定府的燕王爺之間鬧出了多少事情來。

不說別的,只說是輿論上,那一個個官老爺們可不全站在趙官家這邊了。原因也很簡單,北地三路,這段時間裡大大小小被收拾的官員有上百人之多,輕的罰金挨板子,再重的就是丟官去職蹲大獄,最重的則是掉腦殼。最後至少佔了一半數額。

趙官家一年還殺不了十幾二十個當官的呢,趙構倒是利索,才幾個月就幹掉了五六十。

從李慧的死開始,趙構是一步步的把天底下的官兒們往汴梁逼。

雙方根本利益上的衝突造成了彼此不可調和的矛盾,在士大夫們的口中他的名聲已經壞透了。

殘暴、苛刻,一盆又一盆的污水潑到他的頭上。直把一個不久前才力挽狂瀾的英雄變作了一個兇殘肆虐的魔鬼,在一個個道德先生的口中,只論‘兇殘’二字,他都能與秦始皇、隋煬帝一較高下了。

因爲,沒人想在自己的脖子上套個枷鎖,更不想斷送了日後的美好生活。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更別說趙構是在拉昇皇權,打壓文官集團,如此大仇自然要不共戴天。

而趙桓也正是因爲感受到了這種變化,底氣逐漸強硬起來,只是因爲他始終沒能搞到震天雷的配方,雙方在軍事倒還有着剋制。

趙桓不得不保持克制。

明明知道趙構在夯實自己的根基,明明知道這個時候的趙構是最虛弱的時候,可趙桓也好,女真人也好,乃至是西邊的党項人也罷,一個個都不敢主動向之發起攻勢。

震天雷的威懾力可見一番。

雖然實物肯定已經傳入南北兩邊了,錦衣衛報告的消息說,汴梁城裡已經copy出了震天雷,藥粉那玩意兒他們又不是沒有。只是威力太小了,根本不能跟震天雷想媲美。

那東西看起來都是黑乎乎的粉末,然而配方不同,原材料的純度不同,得出的效果自也是天差地別。

韓公裔眼下主持的錦衣衛,短短時間裡已經聲名大噪,直把老前輩皇城司壓的擡不起頭來。

那官府士林不一直在抨擊趙構兇殘肆虐麼,錦衣衛就把一張張大字報貼的滿地都是,從汴京城到洛陽城,從洛陽城到金陵,手中握着活字印刷術和油墨工藝的趙構,很輕易的就把一個個被他處置的官員們的罪過都列舉了出來。

看着這些個人貪腐的金額,士大夫們還能矢口否認,或者視若不見,但老百姓與之的看法能一樣麼?

中國的人民大衆,從古到今對‘青天大老爺’的尊崇與追求,那都是有目共睹的。趙構殺貪官,是推遠了士心,卻收攬了真正的民意。

如那李慧,在宋廷高層們的眼中自是不該死的。貪污的數量是過於打了一些,可哪裡需要殺人,把人遠遠地貶去荊南嶺南不就是了?

如果可以,他們寧願天底下一個當官的都不死。

范仲淹所言的:“祖宗以來,未嘗輕殺臣下,此盛德之事,奈何欲輕壞之?且吾與公在此,同僚之間,同心者有幾?雖上意亦未知所定也。而輕導人主以誅戮臣下,他日手滑,雖吾輩,亦未敢自保也!”

那多少年來可一直都牢牢銘刻在趙宋士大夫們心中的。

當官的、讀書人都說趙構性情暴戾,可事實上趙構在百姓中是口碑還有幾分清白,那最大的原因就是老百姓們對貪官的痛恨。

只要把事情把罪狀告知了百姓,趙構的支持者就已經遍佈大江南北。這都是那一張張大字報的功勞。

眼下時代又不是21世紀,大街小巷攝像頭到處都是,在通話完全靠吼,交通完全靠走的時代,只需要一兩個錦衣衛成員,從上頭手中接過大字報後,就能攪得一整座城市不得安寧。

雖然官府是差役能見到就撕,可消息總是能傳揚出去的。更主要的是,這老百姓們就不信天底下當官的還能有幾個好人。

經過了徽宗時代的敗壞,趙宋官員的信譽度早就黑的跟淤泥一樣髒了。

他們說一,老百姓反而信二。就跟後世某個時段一樣,朝廷的話說了沒人信,反而一個個把國外媒體的報道風味綱目。

也就是後來信息越發的暢通之後,國外媒體的嘴臉被一個個人看到通透了,這情況纔有一些轉變。

可眼下的時候卻正是底層百姓對頭頂上的做官的不滿爆棚的時候。宋徽宗縱然蔡京、朱勔等爲非作歹,可是把趙宋給折騰的元氣大傷。前兩年的北方大暴動和南面的方臘起義還歷歷在目。

歷史上也就是金人南下給了趙宋轉移仇恨的機會,一切的內部矛盾在強大的外來壓迫下都化爲了雲煙,南宋初期掄起巨匪大寇,真正有牌面的也就一個楊幺了。

只能說,老趙家把自己的信譽值透支的太厲害了,現在,金人已經退去,內部的階級矛盾也已經重新取代了外部的民族矛盾成爲了當前社會的主體,老百姓可不就是把朝廷官府的話反過來聽?

這一情緒真的給趙構很大的幫助。

更別說趙構這幾個月所作出的成績也是實實在在的。

嗯,他並沒有給老百姓減一分的稅賦,但是在他的督促下,各州縣的當官的也好,當吏的也罷,卻沒人再敢肆無忌憚的伸手撈取好處了。

這不是說他已經徹底的杜絕了貪腐這一情況,而是在早前大官大貪小官小貪的基礎上大砍了一刀來,說是攔腰斬斷都是輕的。一個個擔心自己腦殼的官吏們,較之前些年真的是收斂的太多太多了。

這對北地的老百姓而言可就是天大的好處了。

更別說勤王汴梁的那些士兵們,人人減免五年的稅賦,趙構也真正做到了。

再加上趙構砍殺了一個個貪官污吏,這羣衆基礎也是有了。連同他解汴梁之圍,屢次大敗金虜,收復北地的功勞,百姓們可不會真的都挺做官兒們的言語,把趙構視爲暴戾的化身。

“有糧食了就好啊。”趙構看着樑楊祖遞上的摺子,滿臉都是笑容,“有糧食了,孤就能動兵了。”

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開篇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真太牛逼了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四百九十五章 滅北寇!保大越!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來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九十章 無恥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官的在“迴流”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五百九十四章 做個好皇帝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九十章 無恥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
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開篇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真太牛逼了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四百九十五章 滅北寇!保大越!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來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九十章 無恥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官的在“迴流”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五百九十四章 做個好皇帝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九十章 無恥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