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

冬去春來,新的一年開始了。

在明媚的春光中,一船接着一船的移民不斷的向南而去。

多少移民淚灑,但這並不能叫官府生起有絲毫的憐憫。

以嶺南諸路爲例,朝廷下了命令,每縣打底兒三百戶,一些繁華之地,遷移人數更要多達五百戶去。

一個個縣匯聚起來,那總數就要高達十萬人上。

他們是不得不遷移,是想留也留不下。

可不是婆羅洲還有中南半島,亦或是呂宋,屢次提升移民條件,使得百姓爲優越的條件吸引,紛紛投往的。

海外藩國冊立,南洋戰事大起。土漢正值交攻之際,任誰都知道這並不是百姓們前往投奔的好時機。

如果不是朝廷發令在,哪怕幾位藩王把條件一提再提,怕也前往者寥寥。

也是因爲此,呂宋成爲了這場‘遷移大戰’中的勝者。

因爲此地的土人早已經被宋軍通通鎮壓,那山嶺密林之中固然還有頑固不化之輩存在,但那只是芥躋之癬。

在幾個遷移地中,彼處的治安環境乃是最好的。

如果可以,百姓們自然更願意投奔呂宋。

而且呂宋的移民條件也不差的。

廣州是大宋在嶺南最爲重要的一個港口,隨着南洋大開發,嶺南區域的重要性不斷的被提升,廣州城也更見繁華。這裡是成千上萬的移民離開大宋的必經之地,嶺南各路的移民或是乘坐海船,或是乘坐內河運船,不知多少百姓被陸陸續續的送到廣州。

然後乘坐上遠洋海船,一船一船的被送去更南方。

事實上南洋與嶺南的距離雖然不小,卻遠沒有到相隔萬里重洋的地步,而且雙邊往來繁多,移民們未來未必就不能回鄉看一看。

然而海路顛簸,危險重重,移民地也不安全的很,未來都充滿着不確定性。

故而,每當移民登上海船出海時,背井離鄉和生死未卜的悲苦往往都會交織在一起,使得每一艘移民船的起航都伴隨着嘩嘩的淚水。

移民局下屬的教員再是把移民之地誇得天花亂墜,那對於遷移的百姓而言也是一片從未想過和見過的異域!

未知的恐懼深深地攥着他們的心。

……

和其它的移民一樣,攜帶着妻兒的王德昌又一次想起了家鄉的山水,想起家鄉的房屋、田地,天知道他們王氏一脈人怎的在短短几年時間裡就落得了如此境地!

他從叔王時雍在靖康年間都做到了吏部尚書、開封府尹,是隻差一步就能登上宰執之位的人。

高州王氏也一度風光無限!

就算是吳王失國,王時雍跟着歸附新朝,那也一樣做的高官。

但誰知道時運就是那樣的不濟,歸附新朝之後,王時雍就接連出錯獲罪,三年不到就從朝堂大員變成了平頭草民,王氏也在高州喪失了先前的優越地位和影響力。

揹負着奪職罷官的名頭的王時雍,名頭可不那麼好。因爲他的骨頭軟,在趙構與士林士大夫你來我往的時候第一時間站隊趙構,士林聲名大壞,今日一遭被罷官去了職,竟然是連王氏的家門都不能維持。人也是又羞又慚,又哀又怨,不兩年就死了。

那之後的王家就更是倒黴了。

王德昌也是打小讀書的,雖然在先前時候沒能讀出來,可在趙構改制後,他第一時間考中了秀才,在高州衙門裡某了個差。人生前途還是很不錯的。

可在王時雍倒了後,他也被人尋了差錯丟“官”去職。

之後幾年更是幹啥啥不順,等到皇帝劃線時候,本來家底頗豐的王氏一族,赫然大半家戶都落到了紅線以下。

王德昌就是此列人。

家中竟然只剩下了不到五十畝地!

就依他一妻一妾一女二子的規模,一百二十貫錢的收入如何能有?

那五十畝田他可都是租賃出去的,每年租稅,納了糧稅後還能剩下四十來石米,溫飽是絕對不成問題的,但想要過得好也難。更別去想着年入一百二十貫錢了。

高州的官府對於王氏也很不友好,以至於去年今歲,王氏一族就已經是分崩離析。

“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我行豈不遙,登降千里餘。……”

扶着船幫,王德昌淚流滿面,人都恨不得哭昏過去。

王氏也滿面的悲苦,目光戀戀不捨的望着岸上,人也悲傷的不能自已。

倒是兩人的長子心中頗有些不以爲然。

高州故鄉有什麼只得留戀的?

當日叔祖罷官還鄉,高州就已經無有王氏的立足之地。

這幾年前程坎坷的何止是他家一戶,整個高家都在走黴運,這豈能是真的天意?完全就是人爲造成的麼。

想到自己先前在書院遭受到的冷遇和嘲諷,這個年紀才十四歲的少年,心裡對高州就半點留戀也沒有。

既然老家已經沒有了他們的活路,那就移民去麼。

至少日子會變得更好不是麼?

他家在變賣了資產後,手中本就有着一筆積蓄。且高州的五十畝地在南洋就能換到五百畝的補償費,加上六人被分劃的六百畝,這就是一千一百畝地了。

連續耕種十年就是他們家的產業了,還能憑藉田畝從銀行貸上一筆錢,這完全就能購買奴隸來做幫手。加之他父親還有秀才的名頭,識文斷字,之前更是在府衙裡做了幾年公,到了南洋後自然能優先錄用。

這樣的日子明顯比高州時候更有奔頭不是?

這般的又還去留戀故園作甚?

豈不聞蘇東坡有言:此心安處是吾鄉!

少年覺得,那不知道在何方的遷移地,就比高州更叫他心中安和。

事實上當人意思到自己已經別無選擇的時候,人是很會安慰寬慰自己的。

除了那些自愛自嘆的人。很多人都知道,你或許很辛苦,很努力,在路途上跌跌撞撞一身傷,但別人永遠不會感同身受。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殘酷,所有人都只能看到勝利者的光輝,而忽略了失敗者的淚水。

你要明白,當你絕望之際,除了堅強你別無選擇!

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二章 公主與駙馬(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呼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一百章 碰撞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個個都比朕有錢!(求訂閱,5/10)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麗之亂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
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二章 公主與駙馬(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呼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一百章 碰撞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個個都比朕有錢!(求訂閱,5/10)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麗之亂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