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

但即便如此,看着身前身後的鄭軍將士,在寒風中肅然而立,動也不動的威嚴重穆,看着鄭軍從軍官到小兵臉上洋溢的鎮定自若之神情,還是叫他覺得神情恍惚。

他曾經不止一次感慨這是一支不像是大明軍隊的大明軍隊。

他們軍紀嚴明,士氣高昂,沒有什麼家丁不家丁的。

與大明軍隊完全迥異不同。

可現在看卻真的叫他說中了,這鄭軍可不就不是大明的軍隊麼。

現在,面對着兩萬多真韃鐵騎,他們面上沒有半點猶豫、惶恐的害怕氣息,彷彿對面不是兩萬多鼎鼎有名的八旗勁旅,而是一羣不堪一擊的烏合之衆。

反觀自己“手下”的兵呢,說起來一個個也都是鄭軍教員們作訓出的人馬,錢糧上自己也從沒有虧待他們,可這些個兵現在就一個個臉上寫滿了緊張的神情,他們對清軍顯然是心存懼意的。

畢竟清軍野戰無敵啊,更別說他們人手更多。現在沒有城池,不依屛障,直面與清兵馬軍作戰,很多登州兵還是剋制不了內心的惶恐與不安。

“哎……”曾櫻嘆了口氣。

這鄭軍往日裡槍炮犀利的大名生生蓋住了他們軍紀如山,衆志成城的實質啊,強軍之名名副其實。

有鄭家的水陸師在,這雖不是大明之福,也不是韃子流寇之福,卻能說是漢家之福!

曾櫻內心中感慨了着。

就看到鄭芝龍的將旗已經移到了前軍。

那道騎在寶馬背上的身影正在鄭軍的陣列中慢慢馳過,“萬勝,萬勝——”沿途將士們齊聲高喝,震耳的聲音傳來,叫曾櫻心頭都猛地升起一股滾燙。

這種場面真的很動人心。

對面的清軍與前軍鄭森所部的交鋒已經開始了。

陣陣沉重的馬蹄踏地聲從左右傳來,升騰的塵土都要遮蔽頭頂的天空了。

炮聲也不停的傳入耳中,前方的廝殺在被萬人齊聲高喝遮掩了一瞬間後,再次清晰的傳入曾櫻耳中。

鄭芝龍的大旗又在舞動,號聲吹響,鼓聲響亮。隨着旗號,已經過河的鄭軍士兵在迅速的集結中。

無數士兵持着自己的火槍,隨着有節奏的鼓號聲匯聚一處。曾櫻知道鄭芝龍這是要立刻支援兒子。前軍主將可是鄭家的世子爺啊。

在前軍方向,鐵人軍和火槍兵同樣列陣前行,遠遠看去就彷彿一堵牆一樣。

雙方距離在迅速縮短,阿濟格恨恨咬牙,清軍的馬軍就在距離石橋南頭三裡遠的地方,一門門紅夷大炮就佈置在馬軍的前方。

三裡的長短,這麼點的距離,紅夷大炮當然可以轟到石橋南頭。鄭森帥軍擊敗綠旗兵後,那與清兵大陣的間隔也就兩裡地左右。

他要是按兵不動,真就只能被清軍的火炮轟擊。雖然那樣射擊,具體的精準度就不要想了。想要精準的每每轟到鄭軍兵線實在是太難太難了。

“王爺,南蠻快進入一里了!”

阿濟格握緊了手中的望遠鏡,聽着邊上的人稟報說,這個距離已經差不多了。一里地的堅固,絕對在紅夷大炮的有效射程中。

“目標距離一百五十丈,一個個都瞄準了再給我打——”一個八旗軍官在炮兵陣地上張牙舞爪的叫說。

“轟轟轟……”

炙熱的焰火噴射,一枚枚炮彈激射而出。

在大羣清軍馬甲兵的咆哮中,在炮隊壓陣的旗人軍兵瘋狂一樣的叫囔中……

一顆顆炮彈飛了去。

他們都被鄭軍的火炮轟了多少回了,現在終於能看到鄭軍光捱打而無法還手了。

霹靂般的炮聲大作,呼嘯聲響起,大股大股硝煙從清軍陣地裡騰起。十門紅夷大炮,依次向前方噴出猛烈的火焰。

鄭軍的步兵陣線依舊在大步前進,鄭森很清楚距離越近,對面炮火的威脅越大。可是叫韃子的炮火集中到自己身上,總好過讓他們對着石橋南頭轟啊。

野草沒過腳踝,略有些高低起伏的田地上,還有整地犁田留下的痕跡。

是啊,這都要三月了。可不就要撿起農活?現在這麼一荒廢,就是荒廢了一季收成啊。

一枚鐵彈突然在陣線前方五六丈距離落地。而後迅速的彈起來,向着鄭軍線列撞來。

鄭森反射性的移開了目光,不忍目睹接下來的慘烈一幕。但他無法堵住自己的耳朵,似乎即刻便聽到了悽慘的叫喊。擡起頭的鄭森來不及注意是誰在慘叫,只大聲的叫喊着:“鎮定,鎮定!”

這個時候他也只能說出這兩個字了。

清軍的大部隊距離鄭軍還有一里地。

越來越多的炮彈落到鄭軍陣線前後,鄭軍也是血肉之軀,士氣自然也有波動。

鄭森看了一眼前方,把手一揮,身邊的旗手將他的將旗高高的舉了起來,“弟兄們,都走整齊了,前面就是韃子啦。”

慘叫聲徘徊在他的耳中,他不知道剛纔,就在剛纔,究竟有多少炮彈從隊列中穿過。但他現在要鼓舞士氣。“大聲點,弟兄們都唱的大聲點,讓那些二韃子和韃子都好好地聽着。都跟着我一起唱,一起唱……”

“雲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望神州,百姓苦……”

這是當年紅巾軍的軍歌,也是現如今鄭軍的軍歌。

“開炮!”

“開炮!”

“開炮!”

咆哮聲中,清軍的十門火炮一輪一輪的發射,整個陣地都要被濃密的煙霧籠罩。

一個個清軍炮手都已經脫掉了棉衣,所有人都使出了全身力氣,積極的將大炮推回原位,一邊再次緊張的核算距離,還有炮手緊張的清洗炮膛,填裝彈藥。

可憐的崇禎帝,自己養出的炮手在爲朱明打仗的時候望風而逃,束手而降,可是到了韃子這邊卻一個個都盡心盡職了來。

炮聲轟隆,阿濟格也好,其他的韃子高層也好,所有的清軍官兵都不去關注白馬河南岸究竟已經匯聚了多少個鄭軍,又已經有幾門大炮被拉過了石橋。

他們只愛看着沉重的實心鐵球在空中劃出長長弧線,狠狠砸向鄭軍陣線前方的大地,然後活蹦亂跳的向着鄭軍那單薄的陣線衝擊去。

一蓬蓬血霧不時的爆起在鄭軍軍中,甚至看到復漢軍一杆隊旗都倒下了,雖然很快又豎了起來。

鄭軍兵制,每個營下有五個隊,每隊下面又有五個排,只說戰兵,一隊就是二百五十人。

現在鄭森就是把手中的火槍兵以隊爲橫列,分做五排。鐵人軍也是以隊爲單位,兩隊人馬頂在最前面護衛火槍兵,餘下三隊人馬,左右後三面各一。

鄭森自己的大旗就立在中軍,

兩前一後三隊鐵人軍加五隊火槍兵,排成250*8的橫陣,橫幅足有半里長短,前後間距則近乎五丈,如牆而進。

清軍的炮彈打來,那不時的就能命中隊列。

鄭軍將士也是血肉之軀,捱了炮彈一樣要送命。血肉橫飛,斷臂殘肢。一顆炮彈打來就是一條血路,便是鄭森都險些遇險。身邊的侍衛都先後傷亡多人。

“該死的。韃子怎會還有炮?”

鄭芝龍在後頭焦急的都想蹦。鄭森可在前頭的啊,他要有個長短,事情就麻煩了。

對於此戰,鄭軍早就把清軍列在一線的大炮看的分明,那就是阿濟格手心裡所有的大炮,怎麼現在韃子又有大炮了?

呼嘯的炮彈在鄭軍人羣中砸開,只能萬幸這個時代的開花彈還有限制,除了臼炮,很少被大炮應用。不然。瘋狂迸射的無數彈片將會跟死神揮舞的鐮刀,縱情收割着鄭軍將士的生命。

哪怕鄭軍的軍紀軍規,乃至軍心士氣都很高漲,也保不準會在炮彈的轟擊下變成了一盤散沙,完全失去戰鬥力。

但即便不是開花彈,鐵彈的殺傷力一樣不可小覷。那血肉之軀如何阻擋的住炮彈的肆虐?一顆顆八斤重、十斤重的實心鐵球,摧枯拉朽般的撞入人羣,毫不費勁的在其間趟開一道道血肉衚衕。

雨霧似的鮮血與碎肉在眼前騰起。不少人死的時候連個慘叫都沒有發出,殘肢斷臂和碎掉的火槍混雜在一起,痛苦淒厲的哀嚎比最刺骨的寒風還冰魄人骨髓。

這也就是鄭軍了,現在時候依舊能高唱着戰歌大步的向前。換做是清軍,不管是綠旗兵還是八旗兵,士氣早就在無盡的鮮血和森森的白骨中一泄到底。

殘肢碎肉飛灑,哀嚎悽慘慼慼。

“狙擊手,狙擊手,快,快!”鄭森抹了一把臉上濺到的鮮血,這是他一個親衛的鮮血。已經跟了他兩年多的人,都說要放到軍隊裡,結果在這兒爲他送了命。

關鍵時刻親衛推開了鄭森,雖然叫他摔了一跤,然親衛也被飛來的鐵彈攔腰打成了兩截。

清軍也不是瞎子,看到了他的旗幟,自然是對着旗幟轟打。雖然清軍炮手的能力很差勁,可次數多了總能撞上,還是先後命中了多次。

要是明軍被如此轟打,那早就凌亂了。但鄭軍卻能始終保持軍容軍陣嚴整。

“穩住,穩住!”施琅的頭盔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掉了,額頭上滲出一層冷汗,這個時候正高聲的大吼着。

“保持陣列,保持陣列……”

兩軍距離越來越近,這時候絕對亂不得。

“殺韃子,殺韃子,弟兄們給枉死在韃子手裡的鄉親報仇啊……”

“報仇,報仇!給親人報仇,給我們自己報仇……”

“軍功田,前面的韃子不是人,他們都是軍功田……”

“弟兄們向前!向前——”

炮聲隆隆中,還是隻聞一片整齊的踏步聲。其訓練有素,陣令森嚴,可見一斑。

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九十章 無恥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點不一樣的宗爺爺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開篇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一百章 碰撞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三百零三章 我鄭森絕不做左夢庚第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五十二章 萬勝(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彈(求收藏)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三百零二章 魯南對決
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九十章 無恥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點不一樣的宗爺爺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開篇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一百章 碰撞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三百零三章 我鄭森絕不做左夢庚第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五十二章 萬勝(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彈(求收藏)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三百零二章 魯南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