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點不一樣的宗爺爺

應大家提議,鄭芝龍開幾張番外,免費,就放在作品相關裡了。

……

王雲,這是一個趙構前世根本沒一點記憶與認知的人。

然而他現下軀體的記憶卻告訴他,王雲在如今時局下且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懼色,是趙宋與女真交議的主要執行人。

而趙構本身對王雲的印象且不是很好。

因爲這次前往金營議和,他本是不需要走這一趟的。

宋欽宗派馮澥和李若水出使粘罕(宗翰)軍中,派王雲和馬識遠出使斡離不(宗望)軍中。王雲本應與李若水一起,可王雲卻堅持要求康王同他一道去見斡離不。所以,十四日那天李若水按時出發了,而王雲並沒走。

他的理由是,康王英武威猛,與二太子(斡離不)關係友好,金人對康王很畏服。請康王出面,纔有希望讓東路金軍停止進軍。而且,二太子曾說過,必須要有親王與兩府宰執奉使求和,或許可解除戰禍。

對於這事是否可行,宋欽宗拿不定主意,令宰執們商討。

宰執們並不贊成再派康王出使,因爲此前派肅王出使金營,雖然換回了趙構,結果肅王趙樞卻被金人扣留挾走,至今一去不回,生死也不明瞭,現今豈有再陷第二位親王的道理?

雖然趙宋制度下,王爺也沒鳥的實權,但這也不意味着宰執們可以不把宗室親王當回事兒。

耿南仲向皇上奏報,說的很委婉,其大意是:朝廷對待斡離不與粘罕應該相同,現在若派康王去斡離不處,那麼,對待斡離不很顯然是有些偏重得。只派王雲去如何?或者粘罕處再派莫儔(徽宗政和二年(1112)壬辰科狀元)前去如何?

宋欽宗素來信重耿南仲:“卿去面諭王雲,若兵退後,親王再去感謝不妨。”

但王雲卻不以爲然,面見宋欽宗,極力堅持康王再次出使斡離不軍中。

然後,然後趙構就又出使了,王云爲副使;答應割讓三鎮,攜帶袞冕、車輅以行;並尊金主爲皇伯,上尊號爲大金崇天繼序昭德定功休仁惇信修文成武光聖皇帝。

趙構等於是被王雲給加上火堆的,他要是能對王雲有好印象,那就怪了。

便是換了內核後的趙構對王雲也印象很不好,這傢伙從金營迴轉東京後,一路上都在散播金兵不可敵之言,在相州(今中原安陽)時,他對知州汪伯彥說:“金人情狀甚乖,本州宜多積糧斛,預作防備守禦之計。我竊聞虜寨中人說,此次渡河至京城下,恐怕要呆到來年夏初,方可回師。”是再三囑咐叮嚀了,方纔離去。

而到了磁州後,又將上述所言對磁州知州宗澤說了一遍,還建議磁州堅壁清野。

結果被宗澤很坑了一把。王雲走後,宗澤更是對身邊人說:“王雲奉使賣國,卻盡爲金人大張聲勢。我要將此奏報朝廷,請你們不要信其說。”

到趙構、王雲一行人遵旨離京,前往東路金軍告和時候。走出城門之後,王雲望着巍峨的東京城樓,對趙構說道:“京城樓櫓,天下所無。然而,真定城高几近一倍,金人讓我等坐視攻城,不多時城破之。此雖樓櫓如畫,亦不足恃也。”

前者王雲的作爲,趙構都是聽人說的,但後者卻是他這具身體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這換了一個內核後,他要對王雲的印象好了纔有怪。

這種人或許不是吳三桂、孔有德那樣的叛國惡賊,可骨頭絕對缺鈣。

被金兵的威猛一嚇,整個人就徹底的沒了自信了,跟趙桓怕是一樣的心理,花錢消災。對金兵割地賠款了,這事兒也就了了。

橫豎這是他老趙家祖傳的本領。

只是趙桓也是在艱難局勢下才做出了割讓三鎮的打算的,之前可是想着多花錢不割地的。可王雲卻是早早的就被金兵嚇的提不起來了。

“王相公以爲如今之局面,小王可還要前往斡離不軍中?”趙構問說着。

他就想看看王雲會怎麼說。這傢伙見了趙構已經清醒了,就一副卸掉了千斤重擔的樣子。

“大王何以退縮?”

“如今國勢艱難,金兵縱橫無敵,兵鋒已是逼近東京,此正是大王爲國出力之時,豈能膽怯?”

老趙家的親王果然不算鳥,王雲這話說的很不客氣。

趙構笑了笑,把人打法了出去。“這人……”

旁邊候着的康履惡狠狠的看了王雲的背影一眼,那趙構要是去了金營,他們豈不也要前往?那是被架在火堆上烤,王雲這是要害他們性命。

“大王勿憂。這王雲且得不了好。就老奴所知,本處的宗相公對這廝甚有不滿。”

“哦,這宗澤怎麼跟王雲不對付了?”

趙構覺得是自己換內芯的時候,磁州城內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兒。

康履與邊上的藍珪對視一笑,就跟偷吃了小雞的狐狸。

“大王應該知道,那王雲與磁州以及宗相公早就有過接觸,他上次從金軍營中回京曾路過這裡。因爲覺地金人很可能會打真定南下,便建議宗相公堅壁清野,不給金人留下任何糧草。

宗相公怕也是心中早有此意,便順水推舟藉機下令,嚴令磁州城外居民,將穀米等物全部運到城內。而磁州人只知道這是王雲的建議,因此對他都很怨恨。

因爲二太子(斡離不)帶的大軍雖然南下了,可卻並沒從磁州走。

金兵從真定向南時候,一頭撞在了慶源府的王總管手裡,攻城未果,反被殺敗。由是那二太子便放棄攻城,繼續繞城南下。再因爲範相公統兵五萬,守衛在滑州、濬州一帶,嚴陣設防,二太子見我朝大軍有準備,就二度改變行軍路線,領兵轉道恩州古榆渡,然後直趨大名府,在魏縣李固渡渡過了黃河。磁州根本未曾見敵。”

這下事兒大發了。

“先前的堅壁清野可是叫本處百姓損失巨大。眼下磁州百姓紛紛說:虜人並不從此路來,何必清野?毀懷我牆屋,籍沒我草糧,王雲這廝約莫是金人細作。

這次,磁州百姓見王雲又陪同大王北去和議,上下都在痛罵他。”

趙構半響沒有說話,本身的記憶已經與他融合,那就跟看了一場漫長的電影一樣,他是不可能把一切都記得清清楚楚的。一些事兒需要先給一個提示來,這才能想到。

乍然見聽康履說什麼王總管、範相公,他根本就不知道王總管、範相公是誰。但腦子裡一個個片段閃現過後,他就已經明白誰是誰了,臉上還露出一股掩不住的喜色來。

慶源府的王總管,就是王淵,一個他(21世紀)似乎有點印象的人,好像是南宋初期的大將。而事實上這王淵輕財好義,善騎射,勇謀兼備,也的確是西軍出身的一員悍將。

斡離不打真定南下,金軍騎兵撒開馬繮就跑了起來。

這運用騎兵隊伍長途奔襲,就好像是外出打獵一樣,取得勝利就滿載而歸,是金人慣用的傳統戰術。斡離不率東路軍兩次南下,都採用了這套戰術。

與相對‘斯文’一點的粘罕很不同。粘罕帶領的西路金軍一路上對所過州縣,採用的是“服者撫之,拒者攻之”的政策,所過州縣基本上都被他掃平(河東)。可斡離不帶領的東路金軍,對沿途州縣卻基本採取繞城而過的策略,除非是必要,那是不會去與堅固的城池死磕硬碰的。

慶源府就是一個需要必須攻下的地方,因爲金兵南下走了上百里,要在這兒好生的歇歇腳,喘口氣。斡離不就打算組織攻城,希望一舉拿下慶源府。卻不料城中那些膽怯如羔羊的宋軍先發制人,守將王淵派遣州統制官韓世忠揀選步兵三百人,從西北門出城偷襲金軍。韓世忠先放火焚燒金軍的營寨,造成寨內大亂,然後趁機率衆殺入,殺死金人數百,殺傷無數。

金兵算是吃了個小苦頭。

不僅沒拿下慶源府城,還損失了一些人。

來日整兵再去攻打,也是沒能拿下。斡離不見這兒是個硬茬子,索性就又繞城而去了。

王淵立即派人入京,將韓世忠戰績報告給老領導劉韐。劉韐再上奏趙桓,後者很是高興,下旨任命韓世忠爲正任防奭使,其他參戰將士也一律行賞。

那下旨的時候趙構還沒有離開東京城。

趙構如何不歡喜?這隊伍還沒開張呢,先就知道韓世忠在那兒了。南宋諸將裡,韓世忠給人的感覺固然不能同岳飛相比,可也絕對是一個能打仗,能打硬仗的人。

而範相公就是寧武軍節度使、河北河東路宣撫使範訥,又一個趙構全然沒啥印象而眼下卻舉足輕重至關重要的人。

統兵五萬,守衛在滑州、濬州一帶,嚴陣設防。而那裡本是斡離不上次南下東京城,渡黃河的地方。

斡離不見守備森嚴,索性就二度轉向去了大名府。這磁州也因此而躲過了兵災之禍。

然磁州百姓因爲堅壁清野卻無不損失慘重,一個個不恨宗澤,卻都恨起了王雲,趙構就知道自己在進磁州的時候,就聽人大聲呼籲:“王雲是細作,他肯定是想將大王獻給虜人。大王勿行,不如起兵!”

估摸着宗澤也在內裡有了些推波助瀾的手段。

那或許是因爲他真的看不慣王云爲金兵張聲勢的行做,可下令磁州上下堅壁清野的到底是宗澤啊。結果人人都恨起了王雲,這對趙構還是有一定衝擊感的。

乃至他都又想起了王雲,後者的立場固然叫趙構有些不舒服,可在如今這個關頭,能受命奉使,就大步而去,這也是一個‘忠’了。只要他真的沒有跟女真暗有勾當,就是有點缺鈣,那也能稱一忠臣。

上輩子時候,南明要跟滿清苟合,派出了第一波人後(左懋第),那就再找不出第二個不怕死的人選了麼,那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宗相公與王雲極不對付,他先前都已上奏官家說:王雲多次往返金軍,與金人熟悉,恐怕他會爲金人謀利益,從而出賣國家,切勿上當受騙。”

趙構心裡又是一震,這種關係奏摺的事兒,康履如何自動?

“好叫大王釋憂。那官家已經把宗相公這份奏章發給了王雲那廝。午時方纔抵到。王雲見了大怒,將宗相公好聲一頓責備,還說他欺詐朝廷。”宗澤手中可沒有一萬五千軍。

“宗相公被王雲當衆斥責一番,豈會善罷甘休?”

這位可是東京的官家看好的人,更是本地的長官,深的磁州上下之心。

趙構半響無語,趙桓這是什麼操作?是在說自己深信王雲不疑麼?可你要真那馬看重王雲,爲什麼要叫他去幾次進金營?

第五百四十章 便宜兒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鄭家的底氣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二百五十章 西班牙人的血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態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亡逐北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官家的雄心壯志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
第五百四十章 便宜兒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鄭家的底氣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二百五十章 西班牙人的血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態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亡逐北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官家的雄心壯志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