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

時間回到一個月前。

升龍城外。

離李朝的國都不過十來裡地的荒地裡,旌旗招展,旗下無邊無際的人馬,彷彿十分壯闊。只是那亂哄哄的行列,喧囂的人聲,繁雜的服色和軍械,叫人一眼就看的分明,這些人根本就是聚成一團的老百姓,而不是甚個軍人。

“北寇毀我家園,殺我子民,yin我妻女,其罪罄竹難書,此仇不共戴天……”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越今已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我等除了拼死一搏,就也只有拼死一搏矣!”

“我們怎麼多人,用腳踩也能把北寇全踩死了!”

“惟死而已,惟死而已,何懼之有?”

一個個李朝的貴族、官員、士大夫們在瘋狂的叫嗥着。

他們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着,似乎這樣才能激勵自己,讓自己忘記那可怖的恐懼。

沒辦法!

嶺南的宋軍從本質上說雖都是守備軍,但吃得好穿得好,待遇高裝備牛,那精氣神自就提了上來了。

別看就是一支守備軍,可跟李朝的兵馬pk來卻是無往而不勝。在正面戰場上,李朝的兵馬面對從紅河口殺進來的宋軍水陸兵馬,根本就無從招架。

當然這中間也有李朝戰略佈局失誤,給其兵將帶來的負面效應的影響。

畢竟陳遘還聚集了一支兵馬停在了邕州呢。

李朝豈敢怠慢?他們縱然知道嶺南宋軍的水師強大,卻也不敢不在陸上投入精力啊。佈置了不少兵馬守備,尤其是邊界的那些崇山峻嶺。

結果當宋軍的水師以絕對優勢擊敗李朝的同行之後,李朝腰腹之地就瞬間門戶大開了。

宋朝的水陸大軍沿着紅河一線溯流而上,直搗升龍。

這就跟之前劉子羽率軍沿混同江直搗金人老巢一樣,如果給後者足夠的時間,聚集起的敵軍實力未必會比泛海而來的宋軍差勁,可這場戰爭打的就是一個時間差。

留守紅河三角洲地區的楊英珥猝不及防,明明手下有幾倍於宋軍陸師的兵力,卻被宋軍給分頭擊破,那升龍府還沒等北圻的李朝陸軍回師救援呢,便被徐徽言、張榮帶隊給拿了下。

李陽煥倉皇而逃,躲到了西面的羣山之中。這並不稀奇,半島上的這些個小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面對不可抵擋的攻勢時候,國王落荒而逃者,並非少數。

李陽煥只是其中一個罷了。

但他的這一逃卻害苦了從北圻急速折返回的李朝大軍。

太尉李公平帶領着急速折返回來的北線李軍主力,在身後宋軍的沿途追擊之下,越過一道道山嶺和江河,奔到李朝的統治核心區域——紅河三角洲的時候,本就已經是一支人心惶惶的疲憊之師了。兵力也從最初是三萬餘人變成了只剩下兩萬兵。徐徽言見機率五千軍越過紅河去,以少敵多的橫野一擊,直叫李公平授首,讓李朝的這最後一支成建制的常備兵馬成爲了過去式。

至此,已經被暫時命名爲膠州都護府的交趾故地,就可以說是大局已定了。哪怕李陽煥這波人等還沒有被抓到,但李朝成建制的正規軍被全部打掉,李朝就必須會成爲過去式的。

那些官員、貴族和地方豪強(大奴隸主),及諸蠻酋長,一些個地方實力派很乾脆的選擇了馴服。

在面對不可抗拒的力量時候,他們顯然沒有太多的忠誠爲李朝捨生忘死。

保國還是保家?這一問題的答案很顯而易見。

哪怕他們這兒被納入中原王朝後,法規制度上的改變,會極大的損害那些地方家族的實力。可這些個地方派依舊不敢反抗。

中原王朝的兵鋒是多麼犀利,那是他們都親眼目睹的。李朝的大軍已經灰飛煙滅了,他們的實力比之先前的李朝又如何呢?這反抗的結果只有毀滅。而他們絕對不想身死族滅,那就只有順服的去割肉,哪怕會讓自己傷筋動骨呢。

從土地到奴隸,還有官位,改朝換代的結果對於本地的地方實力派那是一個全方位的削弱。

誰叫李朝剛建國時候的制度那般粗糙呢。

李公蘊(李太祖)將丁朝和前黎朝時期的十道,改爲二十四路。因爲十道制度令地方將領既握有重兵,又兼管區域政事,權力過大。可‘全國’拆分爲二十四路後,軍政權力依舊操於州牧手中,地方權柄依舊很強大。

李德政(李太宗,公蘊子)立下規定,每年與各級官員舉行一次盟誓,向李氏宣誓以表效忠。

這等事要放到中原,那簡直是笑掉人的大牙。

李朝中央與地方的關係,直叫人想到了周天子和春秋諸侯王,而根本不像君王與臣子。

李朝歷代君主還愛分封各子爲王,到國內要地鎮守。在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居住地,設州、寨,驩州及愛州特設寨,實行軍事統治,以應付南鄰佔婆。少民地區爲本地酋長世襲之地,大者名州牧,小者名首領,後來因地域逐漸分割,酋長勢力漸弱,李朝派知州一人,酋長直接隸屬,而這類的州到了眼下時候已經被稱爲“鎮”了。

現在,隨着李朝的完蛋,其地方實力派就剩下了李朝的一部分宗室貴族和地方官員、諸蠻酋長。而這些在李朝屬於統治階層的人,與其下的士大夫、豪強階層,通通都可以用‘奴隸主’三字來形容。

明明是華夏的千年故土,飽受薰陶,可一旦自立,卻直接玩起了奴隸制了。

不管是前頭的丁朝和前黎朝,還是之前的李朝,奴隸制都是剛剛的。就是李陽煥前頭的李仁宗,主宰江山五六十年,聲望那般高隆,威嚴那般強勢的一個君王,也只能動一下‘私奴刺墨(黥字)之禁’,對奴隸在人格上稍加改善,規定:凡京城內外諸人家奴僕不得刺墨胸腳,如禁軍樣,及刺龍文於身上。實則呢,對奴隸制根本就沒有觸動。

也所以,當陳遘接到趙構的旨意,開始揮舞着刀子對當地的豪族、官員、酋長等實力派‘斬草除根’的時候,後者果斷的忍不下去了。

他們願意自我切割,好換取自己日後的繼續存留。可趙構的意思卻是要把他們遷入嶺南,就跟當年西漢中前期,盡遷天下豪貴居五陵之地。

這可是要斷他們的根基啊。

第二百八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範永鬥範大人(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五十九章 黑心壞鳥鄭芝龍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官的在“迴流”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七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三百零三章 我鄭森絕不做左夢庚第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
第二百八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範永鬥範大人(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五十九章 黑心壞鳥鄭芝龍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官的在“迴流”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七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三百零三章 我鄭森絕不做左夢庚第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