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

冬季的寒風與晨霧中,海邊隨着有節奏的號子聲喊起,煙臺碼頭上,大羣精赤着上身的漢子正在賣力地往工地拖拽着一根根粗大的圓木。

雖然冬季來臨,港口的工程建設已經停止了下來,但大批的木料、石料、磚瓦依舊源源不斷的被送入其間。

這裡可是今後齊魯地界唯二的市舶司之一啊,都已經取代了登州的地位,而且對比膠州的青島港,煙臺的條件更加優越。

因爲這裡的交通遠較青島方便。

在如今這個時代,趙構可沒有秦始皇的偉力來穿越沂蒙山脈,遇山開山,遇水搭橋的修成一條几百里長的直到,直達青島。

後世璀璨一時的青島港在如今這個時代,受制於現實,那隻能畏懼煙臺港之下。

原因很簡單,因爲煙臺港更靠近萊州灣,而後世已經不可聞的濟水在眼下這個時候,還是一條有着不俗的通航能力的大河。從魯西一直綿延向東匯入萊州灣的濟水,那是一條貫穿了齊魯北境平原沃土的黃金水道。人家西頭接着梁山泊呢!

後者可是京東地區的水利樞紐中心,水道南北東西縱橫,十分發達。

反觀青島呢,海貨即便堆積到了板橋鎮港口,也需要繼續向北運輸,送到萊州,這才方便轉運散貨。

那究竟是駕着船多走幾百裡海路,還是就近選擇進入青島,這就看人自己的選擇了。

何況那海州也新開了一個叫連雲港的港口,多少也分去了青島的一些熱鬧。

此時忙活在碼頭上的漢子多是附近的百姓,趁着冬季裡農閒出來做工的。

別說這做工還有工錢,就是沒有工錢只管飽飯,這對百姓小農之家都是一大減輕。

所以,別看時間已經是冬季了,寒風刺骨,可煙臺港這兒的赤膊漢子,卻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甚至於在某種程度上說,這個冬季裡,百姓農人紛紛出來做短工,整個中原都在一片忙碌當中。

因爲隨着國勢的安定,隨着戰爭的平息,恢復生產就成爲了眼下時候的當務之急,趙構可沒有動農田水利法。這是王安石多種變法中唯一成果喜人的發令。

頒佈的7年間,全國興修水利工程達10700多處,灌溉農田達“三十六萬三千餘頃”,收到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出現了“四方爭言農田水利,古陂廢堰悉務興復”的水利建設高潮局面。

眼下趙構給出的條件就更是優越,興建水利者除了可向州縣政府貸款外,更會對其來年乃至三五年裡的田稅都有一定的減免。

這等讓利一出,各地士紳在這農閒時候可不就忙碌了開來?因爲有了三千萬貫的國債券,朝廷賦稅可謂是相當充裕。後者一經推出,在市場上的反應甚好。因爲那些個高官顯貴起到了一定的帶頭作用,更有無數富戶商賈們積極支持,三千萬貫固然衆多,但方在大江南北諸路,卻也是小菜一碟。

趙構設立的內務府下屬“皇商”一出,那天下商賈就再沒幾個看趙構不順眼者了。

有了高官顯貴和商賈們的支持,三千萬貫國債券豈在話下?

而朝廷手中有了足夠多的錢財,自然就敢隨意的浪,大肆的浪了。

其中一個證明就是,宋軍已經向着大海挺進了。

從萊州灣、渤海灣到鯨海可是有幾千裡之遙的,當中豈能沒有落腳點?那不僅會讓航海變得十分之危險,更嚴重的影響了捕鯨的收益。

這是新成立的水軍都督府所不能容忍的。

他們本就是小兒輩的,不抓緊時間快些發展來,還磨磨蹭蹭的按部就班,那怎麼行?

當下就以牽制女真爲藉口,向高麗、日本借佔了幾個島嶼。

這一時期的日本較之中國還是一個很乖覺的小弟弟,何況其國內正勢頭混亂,掌權愈五十年的白河法皇剛剛去世,他兒子堀河已經死了多年,孫子鳥羽都已退位七年,在位是日本國王乃是鳥羽的兒子崇德。

可這個崇德究竟是鳥羽的兒子呢,還是鳥羽的叔叔呢?這個誰都說不準。

因爲這鳥羽出生後不久母親藤原苡子就逝世,是由祖父白河法皇養育。出生7個月後就被立爲太子。父堀河死後,5歲的鳥羽即位,政務也全部由白河法皇管理。永久5年(1117年)娶白河法皇的養女藤原璋子(待賢門院)並立爲中宮。保安4年(1123年)在白河法皇的主持下,鳥羽禪位給了與待賢門院所生的長子崇德,實權仍由白河法皇掌握。

在日本上流社會,崇德實是白河的兒子的流言早就喧囂塵世。

而看鳥羽對崇德的做好,那流言還真未必是空穴來風。

鳥羽別看與白河的關係很是不好,但白河時候,他也乖乖的祭除了院政這一法寶。

院政的日語意思即爲“退隱的政府”。其具體的手段就是不斷的擡舉武家集團,消弱大貴族,施恩於武士階級,以同藤原氏外戚集團爭權,力圖抑制攝關政治,伸張王室權威。

現在就是白河剛剛死,鳥羽一邊壓制崇德,一邊建立院政,與藤原氏相爭鬥的時候,纔不會因爲幾個不起眼的小島就與中國翻臉來。

所以,就在中原大地一片忙碌的同時,高麗、日本沿海多個小島上頭,許多才被遷移來不久的漢人也都在緊張的忙碌着。

不過這些跟煙臺港口上的這些赤膊漢子沒什麼關聯,他們的心還想不到太多太深遠的事兒。

有那個閒工夫,他們更樂意先把手裡的紙鈔給花光。

紙鈔就是之前的交子,也可以說是之前的錢引。

那東西本來只在川蜀流通的,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政府在成都設益州交子務,由京朝官一二人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並“置抄紙院,以革僞造之弊”,嚴格其印製過程。這便是我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交子”。

官交子發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間“私交”,面額依然是臨時填寫,加蓋本州州印,只是分了一定等級,從1貫到10貫,並規定了流通的範圍。

發行額有限制,還規定分界發行,每界三年(實足二年),界滿兌換新交子。

首屆交子發行1256340貫,備本錢360000貫(以四川的鐵錢爲鈔本),準備金相當於發行量的28%。

後來因供應軍需超額發行,使得交子嚴重貶值。徽宗初期遂停止發行,改用“錢引”。

不過“錢引”這東西,它的紙張、印刷、圖畫和印鑑雖然都很精良,卻不置鈔本,也不許兌換,等於是沒有準備金,還不能兌換實錢。完全握在官府手中,隨意增發,因此紙券價值大跌。

趙構現在施行的紙鈔,就完全撇去了錢引的弊端,這也就是前文所言的錢引改制。其新發行的紙鈔等同先前的交子,準備金爲發行量的30%,第一期發行一千萬貫。

這叫銀行的業務更加繁忙了不少,也讓很多從官府手中拿到紙鈔的老百姓們大感懵逼。等他們回過神兒來後,那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衝入市場上把那紙鈔花的一乾二淨。

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三十三章 趁虛再入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一章 鄭家的底氣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
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三十三章 趁虛再入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一章 鄭家的底氣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