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

一京(燕京)、二衛(津門)、三通州,能有如此說法,通州城的重要性已經無須多言。

數萬鄭軍殺到通州城外,“我軍萬勝,萬勝……”

“齊王千歲,齊王千歲……”

鄭芝龍明明還沒接到封王的旨意呢,高層軍將稱呼上還是國公,但鄭軍的小兵們先就這麼叫起來了。

至於誰先起的頭,不知道。

似乎打從兵馬抵到津門之後就開始了,你能這麼辦吧?

所以啊,就聽之任之嘍。

數萬人的吶喊聲,通州城內外的清兵都能夠聽到了。大軍一路殺來燕京,現在人都到通州了,鄭軍的士氣可不是如火似荼?

沒人會覺得他們是第二支大明北伐軍,就是金陵城內那些恨不得鄭芝龍馬上就死的士紳,一個個在面兒上也只能說鄭軍的好話,表示自己是希望鄭軍能驅除韃虜,收復神京的。

因爲這是大義。把什麼魑魅魍魎都能壓得下的大義。

他們就是詛咒鄭芝龍大敗,詛咒鄭軍全軍覆沒,也只能偷偷地來,揹着人來。

鄭軍士氣鼎沸,一個個全都期望着打進燕京城。

公事就放在一邊,就先說私事

想想韃子席捲了大半個中原,他們都搶了多少好東西吧。那麼多韃子在燕京落戶,每家都是大肥羊,要是大軍能把燕京城給拿下,鄭芝龍吃肉他們喝湯,人人都美滋滋的。

所以啊,當鄭芝龍發出了開打的軍令後,全軍上下士氣大振。

一騎快馬疾馳而入張家灣,在愛新覺羅·尼堪面前翻身下馬。大聲稟報道:“貝勒爺,鄭賊的馬隊殺來了!”

尼堪是不久前才晉升的多羅貝勒,於現下這個時空,他的道路遠沒有原時空裡的順暢。要知道在原時空中,他現在都該是敬謹親王了。可眼下這個時空,他即沒能飲馬長江,攻克金陵,擒拿南明弘光皇帝,也沒有跟隨豪格平川陝之戰的功勳,所以他還是個多羅貝勒。

“告訴劉良臣,叫他立刻領馬軍前來城外來匯合。”

張家灣是通州水運繞不過去的一個點,位置在通州東南五里處,豪格自然不會將此地白白讓給鄭軍,佈置下重兵,把之變成了通州戰局的一個重要支撐點。

坐鎮此處的貝勒尼堪,手下引着兩千八旗兵,匯同劉良臣這個老牌漢奸,韃子的通州總兵,滿漢軍兵共有萬人之衆。

圍繞着張家灣這座小城,尼堪按照豪格的佈置,修築了多條溝壕,起出的土砂也悉數築成胸牆,佈置大小火炮數十門,火槍兵也有兩三千之多。

可以說,這裡就是一個縮水版的通州城。

劉良臣得令後不敢怠慢,引着手下三四百馬軍奔到了尼堪處聽令。

韃子探馬的稟報,鄭軍放到前面的騎兵很少,故而,尼堪他想要親自去看一看。

只是尼堪手下根本就沒馬甲,他身邊圍着的百十八旗馬兵,裡頭一多半是步甲,剩下的是他戈什哈。

“走,他們去前頭看一看!”

根本不給劉良臣說話的機會,尼堪一鞭打在馬後臀,戰馬嘶鳴聲中嗖的竄了出去。

“父親?”劉澤洪看了一眼自己老爹。當初劉澤清軍大敗,他索性就引着五六百士兵投靠了的滿清,因爲他爹的原因,劉澤洪丁點處罰都沒有,反而成了韃子的參將。

有一段時間裡,劉澤洪做夢都是笑眯眯的。深以爲自己投降的是時候。

大清鐵騎無敵,英親王阿濟格只帶了三萬八旗大兵就橫掃十數萬明軍,飲馬長江,殺得大明的北伐軍望風而逃。如此的王朝,豈還有真正收復失地,恢復神京的哪一日?

笑話了。

也就是說,大清日後至少也是個北地之主,至少也是大金國第二,有着百十年的國運。

而要往大了說啊,那保不準就跟蒙元一樣,眨眼就要席捲南北,統一天下呢。

也就是在說,他劉澤洪不僅保住了小命,還能安穩的得享榮華富貴。

他的投降真的是投對了。

劉澤洪曾經不止一次這般的想到。

然而誰能想到局勢變化會是那麼猛烈,那麼快?

大清才腳踩着大明,割下了一塊肥肉,鄭芝龍就半道上殺出來,反手給了大清一記重重的耳光。

這是絕對的猛烈啊,看的劉澤洪心裡直發毛。

兗州之戰阿濟格敗得太脆了,那可是八旗的支柱力量,叫劉澤洪這種無恥之人心裡少不得要起嘀咕。

大清國剛剛起的勢頭,就給鄭芝龍這一巴掌給抽沒了啊。王牌主力,縱橫無敵的八旗鐵騎還跪的那麼幹脆,這大清真的有天命嗎?

今後看啊,這南北朝還是南北朝。不過這北朝的主人不見得是大清,而也有可能是鄭家人。

隨着那一戰的消息越發多的傳入他的耳朵,劉澤洪心裡就更把滿清看低了三分。

鄭家人可也準備奪天下的,還就要在齊魯着手,那韃子主力以多打少都幹不過鄭軍,他們日後真還能得好嗎?

想到他所認知的鄭家,這大青果怎麼看都是要遭殃的。

然這僅僅是一個種子,想要生根發芽並且茁壯成長,那還需要陽光、水和肥料。

而鄭芝龍馬不停蹄的引大軍殺到津門,轉而進攻燕京來,鄭鴻逵又引兵在津門登陸,叫其實力大增,上五萬鄭軍氣勢洶洶奔來,這就是他所需要的陽光,這就是他說需要的水和肥料。

它們來的出乎意料的快,僅僅是幾個月的時間,就叫劉澤洪心中的種子長成了一顆大樹。

劉澤洪很自然的就想到了自己爹。劉良臣投韃都十幾年了,妻妾也娶了好幾個,可就是沒留下一個種兒。別說是帶把的了,就是不帶把的都沒有。一跟劉澤洪相見,那真是恨不得把兒子拴在褲腰帶上,上茅房都捨不得撒手。

幾次喝醉了抱着兒子大哭,然後說劉良佐的好,人家這當大伯的做的地道。一點沒虧待大侄子。把侄子提拔爲參將,就是親兒子也就這樣了。

所以驟然聽聞了劉澤洪的話,劉良臣雖然嚇的自冒冷汗,卻半分大義滅親的心都沒有。

相反,隨着鄭芝龍大軍一日一**近通州,劉良臣也下定決心了。

“天下若只有明清,爲父必選大清是從,然而這世間還多出了一個鄭芝龍。”劉良臣想着自己聽到的見到的,想到大清在鄭芝龍手中吃掉的那些虧,“鄭氏仗着槍炮犀利,可是廢了八旗最引以爲豪的勇武。這再好的身手也一槍撂倒。”

八旗裡的那些個白甲兵,那真的是生死中磨礪出的強兵,身披重甲,以一當十都是小菜一碟。

但面對着槍炮也一樣不堪一擊,你只需要輕輕釦動扳機,一顆不值一錢的鉛彈就能奪走一個百戰勇士的性命。

“如今的天下人誰還不知道怎麼對付八旗?只要有足夠多的槍炮,只要在鑄造槍炮時候不偷工減料,製造藥粉時候不偷工減料,軍兵操練時候再嚴格一些,能不濫射盲射,這八旗就不足爲懼。”

劉良臣言語裡充滿了感慨,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見解實際上是多麼可笑的,但他就這麼認爲,而且深信不疑。

滿清八旗一次次敗在鄭芝龍手中,全都是夯實這一論點的證據啊。

就跟前面說的,鄭芝龍對滿清最大的打擊並不是他戰場上打殺了多少八旗勇士,而是叫人看清了如何擊敗八旗,叫人看清了擊敗八旗的法子。

這天底下這般想的可遠不止劉良臣一人。

“鄭芝龍也好,大明也好,全都不缺錢糧火器,只要用心,你別看明軍敗得悽慘,但他們用不了兩年就能拉出一支操練嫺熟的火器大軍。如此反而比大清更有機會重整河山。”

劉良臣言語着說,說的劉澤洪止不住的點頭。薑還是老的辣,老爹這是真知灼見。

對比劉澤洪只是覺得滿清不好,覺得鄭芝龍要在齊魯着手後,滿清便就將很難再有作爲,甚至未來有生死之憂,而大明現下里看卻是安穩的很。加之滿清頻頻拿漢軍做炮灰,完全不把漢兵當然來看待。這叫劉澤洪潛意識裡就不願爲滿清效忠。

劉良臣的看法則更有見底,着眼也更加長遠。同時也更加的可恨。

因爲劉良臣之所以願意反叛滿清,那完全是從利弊角度出發的,而不是民族大義。

這種人眼光再明亮,本領再大,也有害無益。

他們這對父子,那還真是一對父子呢。

……

張家灣城外。

尼堪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陽,“走,咱們往順着運河往東看看。你等且小心一點。鄭賊士氣高昂,其部馬軍雖少,戰力卻是不弱,別吃了虧!”

劉良臣立刻按照命令而行,手下的三四百馬軍四下撒開,將尼堪一行人牢牢的簇擁在中央。

清軍這幾日的伙食很不錯的,拿中午這一頓說,肉骨頭湯+白麪餅子+肥肉片,巴掌大,一指厚的肉片子,一人兩片,饅頭管夠。

這危急關頭,韃子還是很大方的,每日兩餐也改做了一天三頓,在學習鄭軍。

不過劉良臣部下並沒有幾個露出笑臉的,甚至有人都禁不住愁眉苦臉,一副哀容。中午的肉片很香,但這卻有可能是他們的最後一餐。

劉良臣使了個眼色給幾個軍官,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先前也曾一臉哭喪的跑來他這兒求取良策。

他們這裡可是通州戰場的一個重要支撐點啊,那必然也是鄭軍進攻的重點。就韃子那不拿漢兵當人看的樣子,這一戰打下來,通州鎮綠旗真不知道還能有幾個人活下來。

然而鄭軍不止對韃子手下不留情,對於二韃子也痛恨的很。他們就是想投降,可那傳說中的“勞動改造”似乎也繞不過他們。

“總鎮,這打也不是,降也不是,兄弟們真是走投無路啊。鄭軍眼看就要殺來了,您發個話,也給兄弟們指條路,咱們要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自當是給皇上給大清效忠。”劉良臣一開始還掛着一幅忠臣樣兒。“休要亂生心思。好好吃幾頓飯,跟着貝勒爺打一場就是!”

“總鎮,兄弟們真不是誆您,您還真的給韃子盡忠啊?鄭芝龍都打到通州了。”

“總鎮,對面的鄭芝龍就在津門落腳,他們一次不行,來年還能打第二次啊。”只要鄭家發兵關外,滿清能視而不見嗎?

而滿清只要出兵去救關外,人家就能立馬乘船來津門登陸,這是個解不開的套!

劉良臣看着身邊這幾個一臉焦急的綠營軍將,那神情不像是在作假,心中尋思着,這幾個人怕是真的對滿清起了二心了。便呵呵的笑着說道:“既然你們都不願爲大清效死,那何不多吃點飯,等過會兒碰到鄭軍了,就撒丫子往南跑去?”

語氣就像是在說笑話一樣。可幾個綠旗軍官卻不會以爲劉良臣在說笑。

“往南逃?”

“你們一不願意爲大清效死,二不敢投降鄭軍,那除了往南去投奔大明,你們還有其他路麼?莫不是要去投靠流寇?”

劉良臣這話明着是在說眼前的諸將,實則是在說他自己啊。他就是不看好滿清的未來,不願意給滿清效死,又不敢投效鄭家,所以只能聯繫南面的大哥,聯繫朱明的錦衣衛。

真的萬幸啊,他大哥還在南明呢,還依舊是手握兵權的一方總兵官呢。

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氣在變(元旦快樂!)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二百五十章 西班牙人的血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二百五十章 西班牙人的血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
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氣在變(元旦快樂!)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二百五十章 西班牙人的血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二百五十章 西班牙人的血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