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

鄭芝龍已經準備走人了。不然他還待在津門作甚呢?韃子根本不會大舉來攻殺。就是一直騷擾安西堡的祖可法部,也全是不被他看在眼裡的漢兵。

當然了,這些人肯定也不會被韃子看在眼裡。不然看北塘外的那支兵馬,內裡就有八旗韃子和烏真超哈兵,有一門門的大炮,看他們是怎麼打仗的?

那都在北塘外頭修起了一座兵堡了。從來不主動的去硬拼北塘北營炮臺。只偶爾叫津門總兵白廣恩領兵來佯攻。

哪裡似祖可法啊,隔三差五的就來偷襲,完全是靠人命來拖延工程的進度。鄭芝龍在津門已經呆的沒意思了。

畢竟就他現在手心裡的這點人馬,守在津門衛是安如泰山,可要想對京城有想法,就太癡心妄想了。

所以啊,等到安西堡築成,那津門衛的整個防禦圈也就大致齊活了。他就領兵帶船北上。不是南下,而是北上。臨走之前他會好好的在關外逛一逛。

鄭軍眼下的陸上戰力是守有餘而攻不足,但這也要看韃子是什麼樣的。多爾袞舉大兵南下入關,關外韃子的實力還能跟原先一樣嗎?這絕對不可能啊。

鄭芝龍忽的引兵殺到了關外,恐怕多爾袞在關內都要坐不安穩了。畢竟八旗的眷屬,還有盛京城的一班子王公貴族,以及小皇帝順治,那都還在關外呢。

所以,這也就給了他上岸逞一把威風的機會不是?

畢竟隨後的一兩年裡他都不太可能北上的。因爲啊,若是一切都順利的話,就現在的天下局勢,在鄭芝龍看,那就是一個僵局。

鄭軍在關外、津門還有齊魯,對滿清都有牽制,但也只是牽制。依舊是守有餘而攻不足。

而李自成似乎也穩住了腳跟,靠着晉西的險要地勢,靠着潼關的險要,李自成只要能穩下來似乎也能守住半壁江山的半壁江山……

而明軍就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別看崇禎帝乾的熱火朝天,而左良玉也沒跟金陵政權翻臉,可南明兵馬的戰力之弱,所謂‘百萬大軍’的實力之虛假,叫它完全就是一個美麗的泡沫。

至於張獻忠,他還是先將川中都擺平了說。

這今後的局勢啊,恐怕還是李自成與滿清的爭鋒唱主角。其他人等都是打醬油。

鄭芝龍也正好積蓄實力,再擺平了南洋,短期內解決了後顧之憂。

當然,這只是鄭芝龍個人的想法,或許還有李自成的想法,但這絕不是張獻忠的想法,更不是崇禎帝和左良玉的想法。

隨着李自成的倒黴,隨着一支支大順軍從漢中、荊襄被抽調去,左良玉和張獻忠立刻就有了反應。

前者上書金陵,言語自己要恢復荊襄。實則就是看到李自成有些自顧不暇了,袁宗第都已經引着大軍北去了,還帶走了白旺手下的一些兵,後者實力可以說是跌落到近期裡的最低谷,那他左良玉如何不去痛打落水狗呢?都不用金陵朝廷催促的。

要知道,崇禎帝纔在金陵落腳,不久便把懷遠侯御營右總兵常延齡派來了九江,還啓用罷官回鄉的朱大典爲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駐節九江,總督上江軍務。

那真的只是在整頓軍備,料理江河防務嗎?左良玉感受到了一股從東而來的威脅,若鋒芒在背。

所以他要向江北進軍。

而鄖陽的高鬥樞也藉機與外頭聯繫了上,才知道短短兩年光景,時事竟大變若斯。但幸好大明還在。

崇禎帝加高鬥樞兵部侍郎銜,以他爲湖廣巡撫,而把跟左良玉關係極好的何騰蛟召回了朝中。

左良玉能明顯感受到崇禎帝對自己的惡意,可他能怎麼辦?

舉兵造反嗎?

雖然左部號稱有八十萬大軍,挑挑揀揀,少說也能拉出來二十萬人馬,絕對是南明朝廷的第一大武裝集團,但真要舉兵造反,還是造崇禎帝的反,那跟他誓師去打弘光朝可全然不同。

崇禎帝是弘光皇帝能比的嗎?

更別說崇明沈廷揚受到了崇禎帝的重用,近期裡挑揀大小船隻,選練精勇,還變戲法一樣拿出了不少槍炮武備軍兵,陡然一躍變成了南明的肱骨。左良玉可不覺得自己手裡的新建的水軍能贏得過沙船幫。

所以,舉旗造反也好,打着‘清君側’的旗號東下也好,都不是善法。要知道,左良玉他自身的健康也不是太好,這點他心中還是有譜的。

當初許州兵變,他的一家老小除了身邊的左夢庚外,是死了個乾淨。這對左良玉的打擊很大。

現在他對崇禎帝的惡意不滿意是一回事,可給兒子尋一個好的安穩的歸宿,就又是另一回事了,而且後者更加的重要。

如是,就在沈器遠一行人在津門隨着南下的船隊一起前往金陵時候,就在鄭芝龍覺得天下要僵持了,然後帶着船隊北上的時候,左良玉再度對留守荊襄的大順軍白旺部發起了攻勢。

黃州、德安都輕鬆拿下,大兵現在已經殺到了承天府(鍾祥)。

還有張獻忠。這時候的八大王還沒有在成都稱帝,成都現下還握在明軍手中,但大西國是早就有的。而且現在整個川蜀都已經大亂了,張獻忠兵鋒所指,川中明軍萬難相抗。這錦官城落入張獻忠手裡也是早晚的事。

而且人八大王雖還沒稱帝,卻早早就建立了‘天命’政權,現在都是天命三年了,自稱大西王。設置左右丞相,六部尚書和五軍都督等文武官員。

張獻忠這也是建國建制了,哪怕整個大西國都只是一個草臺班子,最早以醫士胡立浦爲丞相,但大西國的尊嚴還是有的。李自成當初趁着他在川蜀打仗的空機,先一步取了漢中,更對川中虎視眈眈,這讓張獻忠十分的不滿意。

川蜀東面的地盤都已經被李自成給佔了,這北面的漢中也被李自成佔了,他八大王可不成個烏龜王八了麼?

所以啊,趁着李自成走黴運,趁着李自成把漢中的兵都調走了,他就讓李定國領兵去打漢中。

別看老張在後世的名頭一直不如李自成,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始終弱了李自成一頭。可實際上呢?人八大王的革命資歷是遠比李自成要深厚的多。當初風光的時候,也絕對風光。

火燒皇陵,縱橫中原,血戰湖廣,席捲西南。

早前時候張獻忠可是連江西都拿下了大半個,嶽州水戰大捷,全殲左良玉部水軍,打的左良玉落荒而逃;大兵抵長沙,副總兵尹先民、何一德等率部投誠。軍抵永州。數萬明軍望風奔潰,自相殘踏,死者無算。

兵鋒席捲湘楚,何騰蛟上告京城的摺子上都說是“全楚皆陷”。

但奇怪的就是,張獻忠在坐擁大半個湖廣、大半個江西的情況下,竟然忽的收兵於荊州,痛快的放棄了兩湖和江西的地盤,集大軍四十萬兵入川蜀。一路上捷報頻傳,川東上下,魚潰鳥驚,州縣望風瓦解。

現在張獻忠就要兵分兩路,一路由他帶領直取成都,一路則由義子張定國(李定國)帶領,與大順軍爭奪川北地區——漢中。

李自成現如今是三面受敵,而且隨時有可能再添上崇禎的“嫡系”人馬,因爲金陵城內的“聯虜平寇”之說依舊甚囂塵上,鄭芝龍的奏摺根本“半點”用處也沒起到。

金陵朝堂上的很多大臣們依舊支持連虜平寇。對於他們來說,殺了李自成彷彿纔是第一位的。在李自成面前,什麼華夷大防,就都變成虛的了。

所以啊,鄭芝龍的想法是絕對不能代替天下人的想法的。

……

牛莊,作爲韃子第一次真正體會到鄭軍難纏的地方,這裡在被鄭芝龍放棄之後就被韃子重點經營起。當時黃臺吉下令在入海口設立攔江鐵索,佈置軍兵守衛。但實際上就是一個警哨罷了。鄭軍一旦殺過來,入海口處就點起烽火,那消息很快就能傳遞開來。

平日駐守牛莊的防兵也足足有一個甲喇。

就算是多爾袞大軍南下,這裡也有一個半牛錄的兵沒動,再加上包衣阿哈里的青壯,那都有千把人了。而要算上治下能糾集起來的阿哈尼堪(漢奴),那隻青壯怕都有兩千多人了。

甲喇章京那日松本以爲這般一來,牛莊就是固若金湯了。覺華島的鄭軍雖然離開,卻也不可能迅速的拿下有兩千多男丁駐守的牛莊。

而只要他們在牛莊這裡被擋住,很快,四面八方的旗兵就都會增援來。

然而叫那日鬆萬萬沒想到的是,現在出現在他面前的竟然是如此規模的一支大軍!

幾艘蜈蚣船衝到海口處,一陣炮轟,輕易的就打散了彼處的守軍。然後架起火爐熔斷了攔江鐵索,大部隊逆流而上。

當一艘艘戰船行到了牛莊城前的時候,那日鬆,還有那快馬引兵從鞍山馳援來的一等昂邦章京阿山,那是全傻了眼。

這叫他們還怎麼抵擋?

這麼多艘戰船,用腳趾頭去想都能知道鄭芝龍帶來了多少兵。而此時的牛莊城呢?

當二人看到大批的鄭軍陸軍將士,乘坐着一艘艘小船、走舸,一點點,螞蟻搬家一樣在岸畔匯聚起大片大片的人頭的時候,‘求援’就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

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五百零六章 畢勒哥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一章 穿越“閩海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三百九十六章 女真後繼有人啊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動兵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點不一樣的宗爺爺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六十一章 大寫的“服”(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三百零三章 我鄭森絕不做左夢庚第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明公主做兒媳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五章 滅北寇!保大越!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
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五百零六章 畢勒哥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一章 穿越“閩海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三百九十六章 女真後繼有人啊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動兵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點不一樣的宗爺爺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六十一章 大寫的“服”(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三百零三章 我鄭森絕不做左夢庚第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明公主做兒媳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五章 滅北寇!保大越!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