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

鄭芝龍的算盤打得很明瞭,他可以出兵進兗州城,但絕不會‘傷’了手中的主力。後者是他接下時間裡的“機動防禦”的主要戰力。

兗州府城的東面就是曲阜,隔着就是青州,青州以東就是登萊……

如今兗州府的清軍固然很難一邊同小袁營在鄒縣廝殺,另一邊還能隔着滋陽不打,來打曲阜。但阿巴泰若領兵南下與圖爾格會師了呢?

鄭芝龍手中的主力,一是對滋陽城外清軍的牽制,二就是防止清軍分兵攻打曲阜,保衛孔孟,身上的任務那不是一般的重要。

而且兗州的滋陽、鄒縣、曲阜三地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攔截區,入塞清軍便是還要東進,那也必然要留一部分兵馬在這裡維持一個後路通道。因爲打兗州東部開始,那就是後世的沂蒙地區,山巒疊嶂,丘陵起伏,自古以來就是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外貨不入、土貨不出之地。不僅是清軍東進時候層層阻擊清軍的上佳之所在,也是東去清軍歸來時候阻擊其後路的絕佳之地。

但凡有丁點軍事常識的人,都會在兗州府的中西部建立一個穩固的進出通道。

當然,清軍也可能在兗州受堵之後,就放棄了東進青州、登萊的打算,這誰知道呢。

他的“棋盤”本就只是齊魯,招攬了小袁營,爲的也只是兗州府一戰不會有失,至於其他,那就不再考慮中了。到時候真發生了,也只能看一步走一步,見招拆招。

之前時候,鄭芝龍留了一千人在芝罘島,雖然那只是一千名作訓時間較短暫的光頭兵(光頭勞工),但好歹人人披甲——棉甲。配合上登萊餘下的民軍,還有青州的民軍,齊心合力下,未嘗不能真把韃子堵在沂蒙大山之中。

這就是再好不過的‘答案’了。

這樣一來,鄭芝龍等於就守住了兗州府城,守住了曲阜、鄒縣,庇護了齊魯東部三府之地,這場大戰中的功勞就足夠大了,聲望還能再升一截。

而兗州境內的其他縣城,雖然“放棄”兩個字顯得有些冷血,可鄭芝龍也沒辦法啊。

他手裡就這麼點人!

便是鄭芝莞中間不給他生出那遭子事來——鄒縣、曲阜本都不在他的計劃之內,那江哲是提及了孔孟曾顏四家,可知道歷史的鄭芝龍,心中卻一直都認爲四大家根本不會有事。就算曲阜、鄒縣、嘉祥真的被清軍攻佔了,四大家也保證各個平安——鄭芝龍把小袁營填進兗州府城。兗州城堅,有了小袁營的補充,城內多了上萬兵馬,豈會容易被清軍打破?而他就引兵在兗州東部、青州南部,阻擊清軍的東進。

那有把握阻擊的也只是圖爾格部,等到阿巴泰引軍南下了,鄭芝龍心中一樣沒譜。

所以,有沒有這遭事兒,根本都沒甚改變的。

鄭芝龍現在看到的就是阿巴泰軍還沒有南下,這當中雖生了點變故,兗州戰局也還沒有超出他的預計。眼下的局勢還很不錯。小袁營搶先一步進到了鄒縣。他也領軍來到了兗州城外。

現在周亮工就見自己,鄭芝龍用腳趾頭想都能知道他要幹什麼。後者所擔負的任務,第一可就是增援兗州。

但一樣是帶兵進入兗州,帶多少兵,多了少了還是正合適,周亮工要做何選擇,可就代表着他在鄭芝龍心中將會得到的不同層次的評價了。

這評價短期內或許不會改變什麼,但在兩年之後,卻極可能會意味着全然不同的天地!

“討滿檄文已宣揚於世,孔孟曾顏四家之忠貞世人盡知。而韃虜殘暴惡極,既發兵於鄒縣,難保也會出兵於曲阜。聖人廟寢萬不可有失,否則我等將無顏苟活於世也。”周亮工是真沒想到孔孟曾顏四家如此的硬氣。作爲讀書人,對於孔孟幾家人在歷史上的無恥作爲,誰個不心知肚明?

但因爲他們是聖人苗裔,那就只能視而不見。順帶着把自己的前輩們也一樣的乖乖跪在異族腳下的一幕也視而不見。

所以,周亮工根本想不到四家家族會聯名發出檄文,內容還那麼狠毒辛辣。這在他心中真有種“變性”的感覺。但不能否認,這同時也叫他飽受鼓舞!

那麼,對孔孟曾顏四家認識如此深刻的周亮工,又怎麼可能將曲阜忘之腦後?張口就說出了一個非常合適的數字——三兩千人,也就是兩個營。

說是這個兵力既能激勵兗州城,又可以不傷鄭芝龍的‘元氣’。

……

鄒縣,廝殺聲響徹天空。

清軍與小袁營的激戰從昨日持續到今日,如若神兵天降的小袁營贏得了鄒縣近乎所有人的感激,唯獨不對袁時中感激的就是孟宏譽。

因爲在小袁營兵馬抵到鄒縣之前,他就先把自己的兒子派出了城,去往北路找清軍乞饒了。

他讓兒子請求清軍不要進攻鄒縣,說那道檄文絕不是孟家之所爲,這是有人在害他們四聖後裔。並且拿出了衆人籌集的五萬兩白銀和上萬石糧食作爲贖城費,聲明這些要是不夠還可以再談。

上萬石糧食還在鄒縣,五萬兩銀子孟聞璽卻帶在身上的。

可是兒子前腳才帶着銀子去尋清兵,小袁營後腳就進了鄒縣,他兒子的下場不要太悽慘了啊。

孟宏譽的預感很正確。領兵的董鄂·鄂碩,看到鄒縣城池上飄着的明軍旗幟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刀砍了滿嘴叫着“冤枉”的孟聞璽。

“把這顆狗頭給我扔到城下。”

“將士們做好準備,攻城。”怒火中燒的鄂碩直接揮兵對鄒縣發起了攻勢。

拆除了城外早沒了人影的房子,用樑柱、門板、牀板等打造盾車和長梯,鄒縣的護城河又早就凍實,鄂碩揮兵就對着城池猛攻過來。

這是一場硬碰硬的戰鬥。

清軍作爲進攻一方,按道理自是處於劣勢的。然而小袁營進入了鄒縣才發現,後者竟然半點守城的準備都沒有做。

滾木礌石,乾柴、木簰、金汁、熱油之類的,一樣都沒有。

更重要的是,城內的秩序都已經大亂。袁時中想要丁壯做後勤,都還需要自己分出人馬去拉壯丁。

孟宏譽死了兒子,整個人都要不好了。孟聞玉則名頭大壞,這個時候已經不適合做帶頭人。其他人家又怎麼敢壓過孟家的威風呢?

也虧得袁大洪帶領着後續主力沒多久便趕到了鄒縣,上萬軍兵的到來才徹底的讓城內百姓感受到了安全,加上“拉壯丁”,小袁營這纔有了一批可使喚調遣的丁壯。

袁大洪氣呼呼的跨進縣衙的簽押房,後者已經看不見一個人影,上到知縣老爺,下到不在編的白役,一個都見不到影兒。

“叔父,這裡不對啊。孟聞玉既然敢署名檄文,那就是對韃子恨之入骨。怎地俺在這城內轉了一週,愣是沒見到鄒縣有絲毫的備戰模樣?大批百姓南逃不說,就連士紳富賈也都紛紛逃了去。剩下一些人物沒有見逃,卻也不曾見他們有半點抵抗模樣。俺還聽人說,那孟家的孟宏譽,派了自己兒子帶着大批銀子從北門出城去了……”

袁時中嘆了一口氣,他也不是蠢人,到了這個時候還如何會再去相信孟氏?

“這孟家啊,怕是被人坑了。孔家。曾家、顏家恐也多是如此。聖人苗裔竟如此不敢,真丟盡老祖宗的顏面。”

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開篇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官家的雄心壯志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三百零三章 我鄭森絕不做左夢庚第二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番外2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明公主做兒媳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呼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萊敵我(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番外1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
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開篇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官家的雄心壯志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三百零三章 我鄭森絕不做左夢庚第二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番外2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明公主做兒媳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呼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萊敵我(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番外1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