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

南洋的氣候地理極適合水稻的生長,加之漢人帶去的先進種植技術,很快就使得一片蠻荒的呂宋變作了新的糧倉。雖然其體量尚且小,因爲人口基數擺在那兒呢。

但呂宋產出的糧食已經開始反哺中原卻也是真的。

更別說甘蔗、蕉麻等經濟作物今年也開始有產出。呂宋的蔗糖已經暢銷南洋,甚至遠銷到了天竺等地。蕉麻則主要供給水師各部,其纖維細長、堅韌、質輕,在海水中浸泡不易腐爛的特徵,是做漁網和船用纜繩的優質原料,也可編織蓆子和地毯,甚至還是一種優質的麻織原材料。

當年在呂宋置地設立莊園的富貴人家,近幾年收益極豐厚(對比投入),其綜合回報比之江南的莊子都更要賺錢。

畢竟中原的奴隸市場雖然廣泛,卻常常是僧多粥少,奴隸價格昂貴不提,數量太少。

缺乏足夠多的廉價勞動力,沒有血汗工廠,哪裡來的突飛猛進?

可現在,對於呂宋的國人來說,他們的好日子正面臨着巨大的挑戰,也正因如此,作爲商人的趙茂才會使人四處收錄消息,試圖弄清楚朝廷的意思。

作爲最早一批主動移民呂宋的人,也算是趙氏宗子的趙茂,有充足的資本在呂宋做大。光是一個趙姓宗室的名分就能叫他的貸款金額超出尋常人家的十倍去。

不過是短短几年的時間,他家的產業就擴大了數十倍之多。從早期的商鋪,到後來的遠洋奴隸貿易,然後再是貨棧和種植園,相比之當年在應天的中人之家,現下趙茂家可謂天翻地覆也。

現在他名下有五間商鋪和兩家貨棧,憑藉着奴隸貿易,短短十年就積累了十數萬的傢俬,並且在呂宋中部置買下了大片的土地,建起了屬於自己的莊園,是良田數萬畝、奴隸數百人的大莊園。

固然在外還有不少外債未還,但誰敢說他一個“窮”字?

也所以他真心牽掛着封王事。

在使人於市井打探消息的同時,他還幾經輾轉尋到了昔日的堂弟趙榮。作爲大宋的遠支宗子,趙榮選擇了跟趙茂全然不同的道路。現在他在杭州府爲官,雖然只是一個八品的錄事參軍,可官就是官,消息來源與趙茂有着大不同。

“這麼說,朝廷是必定要封藩於呂宋了?”

面對堂弟帶來的消息,趙茂的心裡咯噔一響。

“此事已屬必然。”在趙榮的心中,大肆的將宗室分封去南洋,那已然是一國策也。

無論是安置宗室,還是鞏固趙氏的江山社稷,此策都是極佳。

作爲下層官員,趙榮很清楚一個“遷移法”對民間的觸動有多麼巨大的。

剃除貧民窮鬼,穩定內部,只是其一,將天下百姓逼的團團轉,逼的人人勤奮,才更爲重要。

往日裡,只趙榮所見的,杭州城外的鄉里中就有不少農家漢在農閒季節裡待在家中,整日悠哉樂哉的。甚至因爲這幾年朝廷賦稅減輕,一個個手中都有了三五個閒錢,就支起個攤子,吆五喝六的玩起了博戲。

朝廷現在並不提倡博戲,城市裡的du檔,那都是要納重稅的。

但你很難徹底肅清鄉間不是?

這些農人有吃的有喝的之後,纔看不到朝廷法度呢。

也就是缺衣少食的時候,纔會什麼都想到皇帝想到朝廷,纔會老老實實的去工地做工掙工錢。

等肚子填飽了後,一切就都變了。

他們嘴上心裡依舊會感恩於皇帝,但這跟他們違背朝廷律法不相搭。

可現在這個“遷移法”新鮮出爐之後呢?那就跟浴缸裡撂進去了一條鮎魚一樣。鄉間村落裡,再難看到大批的閒漢在悠哉樂哉的閒談耍玩。

有那時間,多去掙倆工錢不香麼?以至於杭州城內的人工價錢都在下降。

無數百姓要爲自己的命運努力,更要爲子孫的命運拼搏。

甚至這項法令還額外的起到了一個很搞笑的效果——它極大的促成了不少大家庭的分離。

無論是中原還是嶺南,大宋城市鄉間都多了那種數十人,甚至是上百人的大家庭,很多人家都是祖孫三代同堂,別看有的人兒子一出去就是三五年不歸家,但一查戶籍,那還是一家人。

父母在不分家,這是大家都衆所周知的社會規則。原先還有趙宋朝廷在變着花樣的剝削他們,除了一些豪強富戶,一般百姓人家根本就養不起太多兒女。可現在,趙構治下的大宋朝,稅賦改革後百姓身上的負擔大大減輕,生兒子閨女的動力自然就也水漲船高。現在的市民鄉民之家,那種還沒大腿高的小娃娃不要太多。

一句話,現如今的大宋,平民百姓家的兒女已經從三兩個向着四五個檔次邁進了,以後本還會更多。

小孩子花銷耗費小,對於現如今的大宋百姓,養活他們還能包裹的住。但人均二十貫呢?這些個小娃娃可就太要命了。

所以一些大戶分崩離析,因爲有人不願意把自己置身險地。甚至這都能是一面舉起來對抗‘父母孝道’的大旗。

哪個父母不同意分家,不叫有能力的孩子先行上岸,都會被周邊四鄰視爲“老糊塗”,乃至是“不慈”。

一個大家變多個小家,宗族的凝聚力在減弱,這顯然對朝廷的統治有利。

移民法能夠達到如此之佳的效果,朝廷怎麼可能放棄之?而那麼多的移民遷移到幾千裡、上萬裡的海外,朝廷鞭長莫及,也只有分封藩王永鎮,一條出路。

趙茂對此並不覺意外,他也不關心這個,“那呂宋封國是不是也用《新律》?”

大宋的趙官家將來會封多少個藩王,太上皇的那些個兒子未來會怎麼樣,他真不在乎,他唯一在乎的是呂宋那裡會不會行《新律》。

要是那藩王拿着大宋的新律收起稅來,刀子割肉真的會很疼很疼了。但趙茂就怕那藩王向自家的幾個叔伯學習,直接操刀子卸“人”的胳膊大腿,那才更要命呢。

現在不管是吳王還是陳王、許王,一個個拿着白條當錢用,用‘將來’換現在。那有的人是樂意du一把,可也有人把這視爲壓榨。

趙茂顯然就是其一!

趙榮吸了口氣,這他咋能知道。現在可連誰是個失敗者,都還沒確切消息呢。

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五十六章 變化(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動兵了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二百九十八章 氣昏崇禎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二百六十一章 鄭家的底氣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官的在“迴流”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算僞官漢奸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氣在變(元旦快樂!)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番外4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
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五十六章 變化(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動兵了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二百九十八章 氣昏崇禎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二百六十一章 鄭家的底氣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官的在“迴流”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算僞官漢奸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氣在變(元旦快樂!)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番外4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