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

袁時中的不推辭讓鄭芝鵬心中大鬆一口氣,這小袁營若是突然慫了萎了,對鄭芝龍的影響可就大了。對整個齊魯的抗清大局也都是一沉重打擊。

但小袁營若是乖乖聽命北上,迅速進展到鄒縣,那感覺就是另一幅模樣了。

兩支大軍齊齊向兗州開動,消息傳到城中,兗州知府鄧藩錫以下,滿城軍民盡數歡悅。同知譚絲北上泰安迎鄭芝龍,通判閻鼎南下滕縣相迎小袁營。兗州的危局似在多出了南北兩路援軍之後,局面就登時好轉許多。

屯駐濟寧的圖爾格聽聞了消息後,也不得不分出一絲精神來,但他關注的更多的是鄭芝龍。就後者在牛莊的表現,上萬兵馬殺來,還是有點震懾力的。小袁營卻根本不被他看在眼裡,只以爲是一羣流寇爾。

當然,現在的問題還不止是鄭芝龍,還有那個檄文。

“……建奴盡屠遼人,複數入關內,擄民百萬,皆貶罰爲奴。悉令削髮,拖一鼠尾於後,是使中國之人變爲禽犬也。中國有中國之衣冠,今建奴另置頂戴,胡衣猴冠,壞先代之服冕,乃是使中國之人忘其根本也。……逆賊欲變夏爲夷,使我不見日月之光,此不共戴天之仇也。”

孔孟曾顏四大家齊齊聯名啊。加上滿清的“剃髮易服”在漢人眼中卻是絕對的恥辱,這煽動力可不能小覷。

圖爾格不是一勇匹夫,所以,他對孔孟的號召力還是很看重的。在入關之前黃臺吉於他和阿巴泰就有過吩咐,第一、曲阜不能碰;第二、文廟不可毀。他是記憶猶新。

然而這檄文中把老奴一家罵的忒慘,那孔孟曾顏四家的態度卻也是黃臺吉之前所不能預料到的。圖爾格若不給出些表示,消息傳回去了,他可也有可能要遭殃的。

狗奴才,放着主子受辱都不管不顧了,老子還要你何用?

“弒弟弒子,跡類豺狼,納妹納姑,行同狗彘。”那可是把老奴父子兩人都給罵做了畜生。圖爾格一定是要有表示的。

“昂邦章京(都統)大人,下官以爲那孔家還是動不得的。只說曲阜在兗州之西,那用兵就不方便。可是鄒縣的孟家……,其聲勢差之孔家遠也,不若就拿來殺雞駭猴。倒比嘉祥【與清軍佔據的濟寧就隔一條運河】的曾氏合適。也給這些尼堪們一個厲害瞧瞧,叫他們就識得我大清兵鋒的厲害。”

圖爾格帳下驍將瑚里布叫道。他是黃臺吉的一等侍衛,正黃旗噶布什賢章京——巴牙喇前哨兵長官,鰲拜的下屬,地位在帳中有一份超然。當然了,比之他人也多出了一分見識。

現在八旗韃子的官兒,腦袋裡記得孔孟的可沒幾個人,更別說還知曉孟家的聲勢遠不如孔家的了。

董鄂·鄂碩看見圖爾格臉上露出遲疑之色,當下也叫道:“大人,孟聞玉狗膽包天,與孔胤植等署名檄文,現在已經傳遍了各地,雖還未曾給我大軍增添了麻煩,但這檄文惡毒,一經發酵,尼堪中的那些讀書人豈會不受影響?這等罪過決不能輕易饒了去?”

這位是傳說中的董鄂氏的爹。嗯,就是傳聞裡現如今才五歲大的福臨的摯愛。

從河間到東昌府,再到兗州,孔胤植、孟聞玉、顏紹統、曾弘毅四人署名的的討滿檄文被傳的是紛紛揚揚,想來那魯東地區也不會少了去。雖然短時間裡還沒有顯露危害,可這檄文一旦經過發酵,卻必然會對清軍接下的舉動大有影響。

他們破邊入塞是爲了消弱明軍的戰爭潛力,打擊朱明政府,強壯自己來的。可大軍入塞到現在雖打破了不少城池,卻沒有撈取到太多的錢財。故而,分兵東進和南下就是必須的了。

因爲北直隸和濟南都被搶光了,西邊又有洪承疇,那就只能向東面南面去了。大軍先拿下兗州,之後纔好兵分兩路,一路東去青州、登州、萊州,一路向南殺去南直隸。

這一路走來,清軍雖然屢戰屢勝,但一場場戰鬥打下了也不輕鬆。更別說現下地方的官紳階層被四大家如此的號召了,要真的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者,皆有守土抗虜之責;真的乘時躍起,雲集響應,綿系其力,進戰退守了,那以後他們想要破城豈不更難?

就像眼下的兗州城,城內的官紳,不能說都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卻也大半是如此了。也甭管內中是否有那渾水摸魚的存在,橫豎一支幾千人的民軍被拉拔了起來。那對清軍言就是大麻煩啊!

清軍的兵鋒就是再鋒銳,被這麼一城一城給擋住,也早晚會成爲強弩之末。圖爾格的兵馬倒還沒受到民間義軍的抵抗,但未來的‘前景’卻被軍帳裡的幾個明眼人都看到了。

孔家、孟家、曾家、顏家,四個傳承了幾千年的家族,雖然除了一個孔家顯赫,其他三家都只是孔家人的附庸,千年以降,那三家比起孔家的光彩早就不起眼了。區區五經博士,算個屁啊,不過是一層子遮羞布罷了。

不然兗州當地怎麼會有“孔子很風光,孟子很寂寞”的民諺?

但孟、曾、顏三家再是沒落,現在他們與孔家人綁在了一起,儒家至聖、亞聖、復聖、宗聖,四大家的後裔盡皆署名,痛斥滿清暴戾,八旗非人哉,那波動傳揚開了也是不小的。

鄂碩的意思就是先下手爲強,震一震中原的讀書人。

他是多年前就曾追隨圖爾格殺入晉西的老人了,說話間自就少了一些拘束。直言要把鄒縣的孟氏當雞給殺了,帳中在座的一干八旗軍將也沒人覺得不合適。

一干子只會握刀的手,文人墨客在他們眼中全無意義。

滿清方面雖然有很多二韃子,但他們除黃臺吉第一次入塞時帶了他們,隨後再寇邊入塞的時候,就很少用這些人了。范文程、寧完我等漢奸一個在場的也沒有,不然他們必會痛斥鄂碩之言。

然而他們人都不在啊。圖爾格雖不是滿腦子都是肌肉的野人,可他對孔孟的瞭解也就是一般。知道孔家自己是不能擅動的,但是孟家……

講真的,若不是檄文裡有孟聞玉的署名,有顏紹統、曾弘毅的署名,他哪知道孟家、曾家、顏家啊。

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官家的雄心壯志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個個都比朕有錢!(求訂閱,5/10)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見……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見……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八十一章 硬骨頭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
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官家的雄心壯志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個個都比朕有錢!(求訂閱,5/10)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見……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見……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八十一章 硬骨頭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