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

夜色沉沉,彷彿無邊的濃墨重重地塗抹在天際,連星星的微光也沒有。

陳華一人躺在牀上,從一個小草根陡然變成鄭芝龍這般的一地霸主,身邊環肥燕瘦的各色美女環繞,他現在能按捺的住自己的小兄弟,陳華吃驚的發現自己的自制力還真是不錯。

雙手枕在腦後,白日裡的一幕幕重新浮現在他的眼前……

鄭氏集團做出改變的第一步,也是他插手歷史的第一步,目前看效果很不錯!

他的那些話把所有人都嚇傻了,也可以說是把所有人都忽悠住了。所有人都屈服在了他的言辭之下,就是鄭森都屈服在了重重重壓下。說到底,鄭家是他無法割捨的親族,而作爲一個明朝的儒家子弟,家族與皇帝誰個重要,還需要做出很艱難的選擇嗎?

但陳華不能驕傲,因爲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十天後,安平的鄭氏集團將領們都已經離開了,他們要回去整肅手下的軍隊了。過去幾年裡,那種散漫的作風,刀槍入庫的慵懶,就此就要全部改變了。

陳華也下令給手下的造船廠,從今日起,加大對西式蓋倫船的投入。還有槍炮廠,他特意從中挑選出一撥老手,轉移到安平城來研究鐵模鑄造法。

同時,槍炮廠和冷兵器鑄造也開始從人力向水利轉移。

鄭芝龍手中就有歐洲人,甚至就有荷蘭人,造幾架風車來進行嘗試,很困難嗎?

他都讓施富趕去瓊州了,後者的石碌鐵礦是鄭芝龍現如今所能想到的唯一高品質鐵礦來源。再加上安南北部的鴻基煤礦,以及煤炭煉焦等措施的吩咐,相信鄭氏集團的兵工製造業會進入一條飛速發展的快車道的。

總的來說,不是陳華牛逼,而是人鄭芝龍牛逼。

一支單獨的武裝力量,所需要的各種配套設施,各方面的人才和物資儲備,人是全都有了。

現在,陳華所要做的只是把其功能更進一步發揮出來,當然也有稍微的改進。

作爲一個年輕人,看幾本點孃的YY小說不是很正常嗎?而他適才吩咐去的那些項,但凡是點娘歷史類的老白讀者,都能講的頭頭是道。

瓊島的石碌鐵礦,安南猴子的鴻基煤礦,還有鐵模鑄造法,甚至是定裝彈和顆粒藥粉,那可是不知道多少在南方起家的穿越者們的制勝法寶。

陳華一個接一個的命令發佈下去,個把月了纔有些感悟,自己似乎有些操之過急了。還有三年的安全時間的麼。他實際上用不着這麼緊張!

畢竟他的初步階段目標只是維持着大明,而且還是一個比較虛弱的大明,如此纔好讓崇禎跟李自成、張獻忠、滿清互毆下去麼。

也是這樣,戰爭繼續持續,天下繼續動盪不安,大批的難民流民纔會無可選擇的離開中土。

陳華填補後路的人口,可都要從連綿不休的戰爭中得來啊。那不管是大員還是他說的占城等地,想要真正的開發出來,還不知道要填進去多少人命呢。

當然了,這點損失與整個中原的損失相比,卻是不值一提的。

陳華他顯然不是個聖母,他很清楚自己的那個計劃意味着多少人要死於非命,那是用腳都能想到的。

可這是最符合他自身利益的做法。

不符合大明朝的利益,更不會符合‘仁愛’二字,那只是因爲他沒有魂穿到崇禎的身上。

可陳華並不在乎這些,死的人再多,能比滿清入關後的死人更多嗎?

他又沒有晚上做噩夢,夢到自己被成千上萬的冤魂索命,這是個物質世界麼。

所以,他近來的動作雖然不少,但他卻不會停歇下來,三年時間是不短,可它也沒有太長。陳華腦子裡就已經在想他的下一步了……

鄭宅書房內。

用筆在曾櫻的名字下,重重畫了一個圈。

當前的登萊巡撫,今年春天才剛剛履新,這可真是瞌睡了就遞來個枕頭啊。他正想着從北地搞來一些糾糾大漢,來訓練一支陸軍呢。這就有熟人坐上了登萊巡撫的位置,簡直是大吉大利啊。

因爲對鄭芝龍部的陸戰能力,實在沒有信心,而且就是讓他從中挑揀精銳,然後下大功夫操練,他都心理面沒譜。這不止是因爲鄭軍散漫成風,軍心已頹。更因爲其內部存在着的地域之爭。

衆所周知,南方的宗族觀念要比北方要更深遠,同鄉間的抱團和凝聚力比北方要更加強。就是鄭芝龍的成功,在某種意義上都得利於這種觀念。

看看整個鄭氏宗族,在他其加過程中爲他提供了多少人手和便利?

加之,整個鄭氏集團的骨幹將領,那不管是不是姓鄭,多是以晉江的出身。這就有點像常大帥時期的黃埔軍校和江浙籍奉化籍貫,那天生就比其他人高出一頭。

但他整個集團手下弟兄十幾萬人,又怎麼可能都出自晉江,乃至是泉州一地?

是以,無論是從長遠角度,還是從眼前,鄭芝龍引入‘外來者’都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也是他前世的觀念影響,總覺得拿刀槍幹仗,北方人比南方人更靠譜一些。這絕不是陳華開地圖炮,朱洪武也是由南推北的麼,實在是舊有觀念。

而想從北方引入難民流民,曾櫻所在的登萊巡撫職位是再要緊不過的了。

陳華不可能走陸路引入難民流民的,能走的只有海路,登州城或許太扎眼了,但是重要性已經微乎其微的芝罘島呢?

後者自漢唐以來始終是北方的重要海港之一不假,蒙元時候,海漕大興,以滬海劉家港爲起點,至天津楊樹碼頭爲終,全程“凡一萬三千三百五十里”,航線進入齊魯後,“榮城之石島、俚島,文登之威海,福山之芝罘,蓬萊之廟島,爲糧必經之路”。

芝罘島因爲其特殊的形狀,簡直就是海運途中一天然的導航標誌,很容易爲航海者認識和利用。年經芝罘灣進出漕船千隻以上,運糧100萬石以上。

到了朱明,海禁是很厲害不假,但那禁的都是百姓。官方組織的海運依舊頻繁,“北望波濤浸遠天,玹菟庚癸正堪憐,風微日暮帆檣集,不是當年採藥船”的詩句,就真實地反映了運輸軍糧的船隻麋集芝罘灣的景況。

例如永樂元年,“督海運糧四十九萬石餉北京、遼東,後增七十萬石”。再例萬曆二十四年,“撥舊日行海水手船隻,淮安運南米一十萬石,山東運登、萊米石一十萬石,俱至平壤交卸接濟”。

也就到眼下,大明朝國力衰敗至極,芝罘島才海運盡廢。

可陳華卻覺得彼處不失爲一上佳之選,先慢慢的滲透,等到三年後……

等到三年後的劇變,這裡就徑直可以成爲他佈置在北方的一橋頭堡。甚至還可以據此爲根據地,跟齊魯大地上的義軍勾搭上,成爲後者的軍火商。

陳華是要扶持大明不假,卻也絕不會在三年後拉着隊伍到燕京來硬抗李闖王的大軍。

扶持大明,把崇禎帝扶持到金陵去也可以啊。順便他還能壓榨一下燕京城內的達官貴人們。

到時候,李闖王席捲長江以北之地,而大明朝還能在名義上統領着江淮以南的大半個中國。崇禎帝的‘個人威望’可不是弘光帝啥的可比的。同時那個時候,陳華在崇禎帝面前也肯定有着不小的話語權。

而且除去川蜀的張獻忠,以及閩地的他陳華,崇禎帝能控制的地盤還是不小的。只要能整合起來,跟李自成還有的一打。

再加上關外的滿清也極可能入關,中原可有的鬧騰,也就有的是時間來叫他繼續實力和佈局。

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殘忍麼?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二百一十一章 範永鬥範大人(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呼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須把秘方拿到手——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七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彈(求收藏)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後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二百一十一章 範永鬥範大人(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
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殘忍麼?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二百一十一章 範永鬥範大人(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呼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須把秘方拿到手——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七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彈(求收藏)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後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二百一十一章 範永鬥範大人(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