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

而撇開錦衣衛內發生的這一幕,此時的汴河上,一艘客船正緩緩的駛入東水門。

陰冷的天氣並不能叫汴河減色,兩岸林木滴翠,人口稠密;河上船隻往來,首尾相接。

雖然辰時還未過,但這座龐大的城市已經熱鬧非凡,迸發無盡繁榮。

汴河作爲漕運四渠之一,爲汴京最爲重要的輸血動脈之一,河面上可不是商船雲集?

或縴夫牽拉,或船伕搖櫓,有滿載貨物,逆流而上的,也有靠岸停泊,正緊張地卸貨的。

這幅熱鬧非凡的場景,對於本地百姓而言已經是司空見慣,但對於不少初來乍到的人來,卻是那麼的令人神怡。

章臺勾欄裡,歌妓悠揚的歌聲已經飄蕩於河面,哪怕現在還是上午!

可這就是大東京的繁華,這個時代的地球絕對的no·1。

“常兄,張兄,這一路行來,兩岸風光瑰麗,帝都繁華更是使人沉醉。可憐小弟出身江南,雖然早就聽聞帝都勝景,但見慣了蘇杭繁華,自以爲那便是人間極致。不曾想,卻是小弟自不量力了。”

“豈止是江兄一人,小弟何嘗不是這般?”張新民落落大方的說:“古人云: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新民這裡卻是觀淮安而小淮南,登楚州而小東京。”

“未到東京,不知天下繁華竟至於斯。待我等於太學交了勘合,定要好好的在城中轉上一轉!”

三人都是官宦子弟,又是同一屆考入太學的太學生,父祖輩還皆有人名列‘元祐黨人碑’上,如今竟然陸續上得同一艘客船,可以說再有緣不過了。

“哈哈,這是自然,否則豈不是辜負了這一番盛世美景?”

旁邊乘船的船伕把這些話聽在耳中,面上笑而不語。如此的對話,這些年裡他聽得太多了。

站船頭的幾個人,年紀都不大,都穿着青色長衫,還都長的眉清目秀,身上有着一股書卷之氣。看模樣,顯然就是來太學的學子!

八月裡了,可不就是太學開學的日子?

這可都是未來的官老爺。

自從朝廷科舉改制,不僅更改了科舉內容,將算術、司法添入,還一舉將這兩塊的重要性推到了僅次策論的地步,而讓經義、詩賦淪爲了只能錦上添花的點綴。

可以說是科舉制度誕生以來的一顛覆性變動!

而除了科考內容上的變動外,朝廷還新增了舉人科與秀才科。

二者分別對應州縣和路一級行政單位的大小吏員。不能跟進士科相比,但也算是官吏合流後對地方官府缺漏的一記補充。

同時太學與國子監等機構,最爲國家最高學府,其生員除萌補之外,最大的來源就是各路舉子。那些不願意以‘舉人’身份入仕,年齡又在二十五歲以下的,都可以報考太學或國子監等。

在三十歲之前,他們或許能考中進士,或者是通過不錯的學習成績,被直接推薦到中央各部門實習,那是隻要能通過三個月的考覈期,那就能留下的。

同樣是從九品的芝麻官,或是同樣當個文員小吏,是在鄉鎮裡打滾,還是在中央六部各司混跡好呢?

答案不問可知。

所以,太學、國子監等國字號學府的考覈,那也是很嚴格的。

趙構可不想看到手底下的官兒,全都一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蠢模樣,他在推出舉人、秀才之前,先就改動了太學、國子監等高級學府的課程。從地方上尋來了很多幾年老吏,還有一些能臣,減少了四書五經,增加了文政、數學、工程、司法、農桑等科目,其中文政一科就附帶了祀神、制書榜文、吏典、印信衙門、獄囚、起滅詞訟、田糧、倉庫、會計糧儲、各色課程、魚湖、金銀場、窯冶、鹽場、系官房屋、書生員數、耆宿、官戶、境內儒者、好閒不務生理、犯法民戶等31項爲官到任須知常識,外加體育。

如果是憑着真才實學進的學府,之後幾年裡只要不被汴京城的花花世界迷昏了眼,荒廢學業,那三十歲之前肯定會有一個不錯的出路的。而要是真出幾個混到了三十歲都還沒有着落的人,這也是那些國字號們的恥辱不是?

話說趙構現如今在趙宋士林中的名聲是譭譽參半,但總比一開始時的獨夫國賊要好很多。

這好轉的一部分名聲,不可否認,大宋現如今的赫赫戰功佔據了不小的比例,而趙構接着推出的舉人和秀才功名,也多少起到一些作用。

哪怕他改革了科舉後,詩賦經藝就徹底的退居二線了,但策論還在不是?而且是比重最大的。

加之舉人、秀才只要考中就能進官府做公,哪怕地位要低一些,可官吏合流之後,最低級的秀才也一樣有位列封疆的哪一天不是麼?

不說別的,就說那李若虛,這人是靖康名臣李若水的二哥。

歷史上的李若水靖康二年不屈被殺,可這個時空的李若水至今還活的好好地呢。

只是人比較那啥,跟着趙桓一路跑去了江南,很是看不上趙構搶奪兄位的德性。現在也依舊在趙桓的王府裡做知客。

但李若虛卻不一樣,早早上了趙構的船。從趙構起兵之處就在軍需轉運上做事,至今不過五年時間,就已經是京西南路的轉運副使了。

這人資格老,身份特殊,趙構覺得提拔這人很有代表意義。至少能說明他的胸懷是開闊的,是不會主動尋某批人的家屬的麻煩的。

而且李若虛雖不工文章,先前就一直在家料理庶務,卻不是笨蛋。

那肚子裡固然沒有錦繡文章,可爲人小心謹慎,認真負責,對數字有頗爲敏感,就正是物資轉運這方面的人才。

加上趙構這幾年的大力培育——並不是沒根由的一味提拔李若虛,而是有機會的時候第一個想到他。給他提供足夠多的機會叫他立功!這李若虛只要自己能撐的起來,自然短時間裡就能崛起了,就跟歷史上雍老四一朝的李衛一樣。

上面有人親睞你,簡在帝心,那首先就不用擔憂功勞被別人搶走了;其次就又不需要擔心沒有施展能耐的機會。

那隻要有立功的機會,第一個被派上的就是他這樣的人。

所以,不過是五年間,如今李若虛已經是一路轉運副使,成爲了吏轉官的代表人物。

說一聲“名滿天下”,那是一點也不虛!

趙構這也是給天下讀書人尋找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不是?

這些人現在所能發出的聲音固然沒有一些大儒名士來的洪亮,但也不能小覷?而且潛力深厚,未來有無限可能!

可以說,趙構雖然把士林開罪的不輕,把自己的聲望降到了有史來的最低點。

但握着實權的他,先天上就有着士林所不能比及的優勢,他是主宰天下的皇帝。

那就像是9012年握着渠道的王者,任你的產品再牛逼哄哄,也要在王者面前低下頭。

趙構現在還把王者升格成了皇帝,你們願意從我規矩的,朕就帶你玩,不願意的就都滾得遠遠地。

所以,官面上的聲音會越發的向他的意志靠攏,而許許多多把當官作爲目標的讀書人也會用實際操作來表明自己的立場。

而當官面上的聲音形成了大一統之後,民間(士林)的聲音就也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今後,士林中反對派的力量會越來越弱,他們的聲音也會越來越低。如果趙構能再活三五十年,他絕對能看到反對聲在士林中銷聲匿跡的那一天。

因爲在華夏,不能做官不能出頭的“讀書人”是沒有未來的!

時間會迅速的將‘頑固派’們淘汰掉,趙構看似把自己扔進了谷地,卻也很神奇的把自己置在了一個只會升不會降的位置!

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彈(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二百五十章 西班牙人的血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真太牛逼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五十二章 萬勝(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訂閱)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番外3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
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彈(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二百五十章 西班牙人的血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真太牛逼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五十二章 萬勝(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訂閱)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番外3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