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

視線從芝罘島挪開,作爲鄭氏集團的一絲兒力量,在如今這個時局裡,國家的最高層人物的眼睛中,還真就沒有那一支精兵,沒有鄭森這麼個人。

他們就是要看,看的也是鄭芝龍,看的也是海上無敵的鄭氏集團。

讓鄭芝龍帶領閩地的船隊北上,這可是京城的一無奈之舉。鄭芝龍集團濃郁的私人武裝性質,是任何人都不能視而不見的。

但爲了戰事考慮,調動鄭芝龍水師,還真的是很有必要的。甚至說,想要解鬆錦之圍,那就必須靠鄭芝龍。不管鄭芝龍心中又是如何打算的。

甚至還不乏有些‘良心’尚存的大臣們在擔憂他部能不能順利北上。

雖然中國的南北海運早在蒙元時候就已經成熟,忽必烈遷都燕京,定名大都。短短時間裡大都的人口就由十幾萬暴漲至80萬,填飽肚子成爲了蒙元最迫切也最難解決的問題。因爲元初每年的糧賦收入一千二三百萬石,有1000萬石是來自江南。

如何把巨量的糧賦安全快速的運到北京?這一度成爲了蒙元能否真正統治中原的焦點。

蒙元的海運就是在如此巨大的迫切需求之下,成爲了一個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巨大的壓力產生出了巨大的動力,短短的時間裡蒙元就用一艘艘船和一條條性命趟出了一條航線來。

自吳淞劉家港入海,經海門黃連沙頭,抵西海州,歷膠州,一個多月後到達成山頭(今齊魯榮成),水程共計一萬三千里。然後,再由成山頭沿內海西進,最終在海津鎮靠泊。

這條路就是現在的沙船幫海運漕糧的線路。

路線完全沿着海岸線走,所以淺灘比較多,行船很危險,而且在運糧的船行駛的過程中,不僅是逆風行動而且是逆水行舟,速度緩慢。

這還是因爲沈廷揚手下盡是平底沙船的緣故,換做鄭芝龍現今所帶的船隊,情況只會更糟糕。

故而,鄭芝龍此番北上,船隊在抵到舟山之後,便會改變方向,直入大洋,去找黑潮,也就是後世的日本暖流。

後者雖主流會飄去日本羣島東側,卻還有兩支分流,一支竄入渤海海峽,一支去到日本西側。

鄭芝龍往日裡的買賣雖不涉及北洋,但卻不意味着他對北洋就半點不瞭解的。

隊伍順着黑潮,二月中旬就抵到了芝罘島。但津門還在封凍中,遼海更是冰天雪地。鄭芝龍軍想要進軍松山,至少要再等一個月!

“父親!”鄭森端着藥碗,擔心的看着鄭芝龍。

誰都沒想到,提兵北上的鄭芝龍剛在芝罘島下船,當晚就病倒了。但萬幸不是高燒,只是偶感風寒,鼻涕橫流罷了。

但即便如此,鄭芝龍病了這一場也讓登萊的士紳看了個大笑話。況且整個鄭軍中被凍着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因爲之前在海上,那氣候斷沒有眼下寒冷的。

黑潮所過之處,遠離海岸線,海水深,蓄熱自然就大,氣溫自然要比岸上來的高。

從高溫來到低溫,鄭芝龍並沒有讓手下人去裝模作樣,這是最真實的反應。

如是,南人不耐北地冰寒,儼然就成爲了一個無可動搖的事實。

燕京城,明皇宮內。

崇禎帝看着登萊巡撫曾櫻緊急送到的奏摺,無聲的笑了笑。“朕素來聽聞南人不耐北寒,卻不想這鄭芝龍的隊伍是如此不堪。”

心中一開懷,直接把戚繼光當年帶去薊鎮的三千浙兵給忘在腦後了。

“陳卿多慮了。”

陳新甲心裡頭暗自惱火,但也不得不對崇禎帝說起了奉承話。時間還長着呢,他位在中樞,爲皇帝的近臣心腹,還有的是時間慢慢籌劃。

崇禎帝心情大暢,心中也是去了個大疙瘩,陳新甲屢次攻擊蔣德璟、洪承疇與鄭芝龍結爲鄉黨,隱隱在說鄭芝龍提兵北上,不可不提防,可不是半點都沒有作用的。

鄭芝龍是海寇出身,近些年來雖履歷功勳,表現很是馴服,卻也不可不防。這點上只看崇禎帝將曹變蛟做了薊鎮總兵,而不是再去關外,就可知道一二。

不過再大的高興也只是短暫的,關外松山、錦州依舊被圍,中原李自成農民軍勢大,還有那張獻忠。內憂外困的局勢,繁重的朝政,讓崇禎皇帝都要喘不過氣來了。

他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解開鬆錦之圍,能保持錦寧防線最好,再不濟也要救出洪承疇、祖大壽,或者是救出洪承疇來。這遠在登萊的鄭家水師,可就是他唯一的希望。

吳三桂、馬科、白廣恩等將逃入寧遠之後,很快就一分爲二,吳三桂、李輔明、唐通軍仍留守寧遠。馬科、白廣恩則引軍退入山海關。

崇禎帝並沒放棄救援鬆錦的念頭,老早就下令讓他們整頓兵馬,陳新甲更是提議:請斬王樸,勒令馬科等被立下軍令狀,再失戰機立斬不赦。

先以順天巡撫楊繩武總督遼東寧遠諸軍,出關救鬆錦。然不及三月,楊繩武便一命嗚呼。

首輔周延儒力薦自己學生,時任兵部右侍郎的範志完總督薊州、永平、山海、通州、天津諸鎮軍務。崇禎帝許之,加範志完右僉都御史職。

崇禎帝收到登萊奏摺不久,一封急信也抵到了山海關內的範志完之手。

後者看了付之一笑,調鄭家水師北上,在範志完眼中並無大的作用。洪承疇敗於松山,解開錦州之圍的可能性已經喪失了。

如今保住寧遠方是最上。

如是由他做主,他會現在寧遠城外築上幾座小城,然後再起水軍修築覺華島,以城掎角之勢。

那錦州城已經沒有希望了,把松山的洪承疇救回,再將杏山的兵馬糧餉撤回,如此就已是上上。

總督諸路兵馬的是他,但真正當家做主的卻是崇禎皇帝。

“殺,殺——”

芝罘島內側一片臨海的空地,在隨後的時間裡就成爲了鄭軍操練的校場。

無論是隨船北上的鄭軍,還是已經更換了軍裝兵甲的芝罘島義勇,此刻士氣都極是高漲。

因爲鄭芝龍早就宣講過,此番與韃虜一戰,一應獎賞半點無虛。

一顆建虜首級五十兩,一顆蒙韃首級四十兩,一顆二韃子首級三十兩,一顆包衣首級二十兩。

如此高的賞銀,就是那些鄭軍的老兵也都不能無視。

爲此,鄭芝龍還給水軍戰船、鳥槍手、炮手等各做出了規定,大家分蛋糕麼,不能全部的好處都便宜了登陸的軍兵不是?計算軍功時候可不是一切唯首級記功的。

準備幹出一番事業的鄭芝龍,很簡單的選擇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套路。他手裡有的是銀子,而且就現在的情況,對比思想上的宣講和激勵,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更能打動人心。

他與大明朝廷可不一樣,崇禎帝的國庫裡空蕩的可以跑馬,而鄭芝龍卻是衆所周知的大財主大富翁,手中有的是花不完的銀子。說出的這番話自然贏得了全軍上下的信任。

被白花花的銀子激勵的眼睛都紅了的鄭軍,現在做夢都想砍韃子人頭。

但北洋上的浮冰讓船隊在登萊老老實實的直停歇了一個月,方纔再度揚帆起航。這一個月中,崇禎帝下了三道聖旨給鄭芝龍。

然,錢沒給一兩,糧沒給一粒兒,三道聖旨上的好話一套一套的,大道理一堆一堆的,可扯的卻盡是虛的。

山窮水盡的崇禎帝只能用這點花活來激勵鄭軍了,反正說好話不花錢。

“……”鄭芝龍心裡雖然理解崇禎帝的不要臉,卻也真挺無語的。

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自成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家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二百四十二章 公主與駙馬(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九十章 無恥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三百九十六章 女真後繼有人啊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州港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自成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
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自成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家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二百四十二章 公主與駙馬(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九十章 無恥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三百九十六章 女真後繼有人啊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州港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自成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