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

大明的北伐軍有上三十萬,其中左良玉部就超過了十萬人。

盧光祖、李國英、金聲桓等左營大將,都通通聚集在豫西、豫北。

這一是爲了堵李自成的大門,二是爲了牽制多鐸手下的大軍,三呢,就是還能把他們限制在中原。

如此,這些人雖然也有功勞,但比起曹變蛟、高傑、黃得功等‘嫡系部隊’來,則明顯還差上一籌。

金陵朝臣們的小算盤打的很精明。

而餘下的各路兵馬,明顯的就是金陵小朝廷的嫡系。這點只看他們的補給和來歷就能清楚。

這些人一路從中原殺到北直隸,一個個都裝滿了上下的口袋,更一路北上一路快活,褲腰帶鬆綽的都能再塞進去一頭老母豬。

多爾袞就不信他們還能戰敢戰,還軍紀如初。

更別說從江淮到燕京那漫長的補給線必然叫明軍軍需緊張——不是糧食衣被上的緊張,而是箭矢、藥粉等,還有笨重的大炮。

多爾袞把一切都算的挺詳細的,而明軍也真的如他所設想的這般,在長達數千裡的北伐路上,不止軍心軍紀不復先前,連火炮都丟在後頭了。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了?”阿濟格聽得很想笑。但卻也不得不承認,這話說的有道理。

丟下多爾袞使人整理的明軍一干情報,阿濟格臉上已經沒有了剛入京城時候的沉重色,而全是一股強烈的自信。

沒有了足夠的紅夷大炮。

如今的明軍在他的眼中,已經變得非常非常熟悉,那就是在關外交手的明軍麼。甚至還有不如!

他可不相信崇禎帝跑去南國拉起的這些隊伍,能比得了當初的九邊精銳。

“叫人去盯着南蠻,看他們現在到什麼地方了。”阿濟格有種立刻就出兵的衝動,但他強壓了下來。至少要讓下頭的人次一頓飽的,睡一覺暖的。

……

真定城裡,夜晚來臨了。

因爲是光復未久,真定城內又是洪承疇的行轅所在,謹慎行事,城中一片黑暗。

但隨洪承疇參贊軍機的堵胤錫落腳處還是一片光明。

整整一天一夜,他腦子裡都在盤旋着“大局爲重”這四個字。

這四個字很簡單,很好寫。可對於堵胤錫來說,這四個字卻是那麼的沉重。

他是‘根紅苗正’的東林黨人,師從同鄉名士馬世奇。馬世奇的父親馬希尹,爲與顧憲成、高攀龍、錢一本等人並稱爲“東林八君子”的葉茂才的門生。

既然是東林黨人,那屁股坐在那邊就可想而知了。在歷經了豫北和南畿各州府士紳鄉官們的慘劇後,堵胤錫可謂是憤怒到了極致。

東林黨的根基在江南,但普天之下盡有東林黨,只是多少的問題。

他連連上請洪承疇給予重壓處置。洪承疇也的確並非全然無動於衷,對於許定國、高傑、劉良佐他們的行爲還是有施壓的。

邯鄲之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成爲了洪承疇約束軍紀的一枚棋子。

但堵胤錫卻覺得如此還不夠。要想爲朝廷重新收攬人心,還要重懲許定國、高傑之流。

他當然不會現在就要上書朝廷重懲許定國他們,戰爭還在進行中,他就是再恨許定國他們,必要的理智還是有的。

堵胤錫的目的只是爲邯鄲士民求情。

邯鄲一干縉紳在洪承疇親臨城下時候就開門請降了。

誰叫羅錦繡早就溜之大吉了。

此後城內士民聚集起來抗拒許定國報復性的率軍猛打,這完全是爲了自保,是防止被氣極發瘋的許定國給屠城了。

因爲許爾安被羅錦繡一塊帶去了保定,一同前往保定的還有不少城內縉紳富戶。

不過趙湛留了下來,與一同留下的士紳,帶領邯鄲百姓死守住了城池。

你可以讚歎邯鄲人的韌勁,在那種情況下也還能守住城池。你也可以吐槽許定國軍的無能,那般情況下竟然還無力拿下邯鄲。

於是,許定國繼續北上,洪承疇親臨城下,趙湛他們就乖乖的自縛請降了。

堵胤錫不願意看到趙湛等人身死。

法不責衆,朝廷不可能一股腦的屠了整個邯鄲,但趙湛等人卻不見得有那麼的好命運。可結果叫他萬沒想到,自己的上書竟然被周延儒給截留了。後者更是給他送來了四個大字——大局爲重。

緊咬着牙,堵胤錫都能聽到自己牙齒的咯吱咯吱聲。

就在這時,長隨進來道:“老爺,洪本兵有請。”

洪本兵當然就是洪承疇了,九省總督,北伐主帥,大明朝最重要的柱石之一。在北伐之前已經被崇禎帝授予了兵部尚書銜,同時他也是堵胤錫的一大伯樂。

堵胤錫雖然是文官,卻有一顆將軍心。崇禎帝南遷後,他見到天下兵亂,雖任湖廣按察司副使,提督學政,卻仍舊訓練士卒,鑽研兵事。建立“君子營”,設科募士,親自去招兵,測驗其膽氣和力量,招募300人,分成10營,取越王勾踐君子六千之意,不叫兵丁,而稱爲君子,以示尊重之意

雖然不免有些可笑,但洪承疇聽了甚嘉之,如是向崇禎帝舉薦,此番堵胤錫能以兵備道額身份隨軍,可全賴洪承疇提攜。

堵胤錫立刻起身前往洪承疇行轅,就見洪承疇正面露忐忑的坐在那裡,邊上諸多幕僚,也都如臨大敵一般惴惴不安。

“仲緘。大事不妙,大事不妙。”卻是洪承疇已經收到了前線的敗訊。

阿濟格忽的帶領兩萬餘清軍馬甲兵趕到了燕京城,匯合了燕京城本來的兵馬,一戰,把無有準備的曹變蛟、高傑、許定國打的大敗。

明軍一路上勢如破竹,日子過的太舒服了。而且人人撈了不少的好處,褲腰帶更鬆的能裝個老母豬,他們奔着燕京城去,那一是撈取大功,而是爲了得財貨,還有幾人懷着驅除韃虜光復神京的赤膽忠心呢?現在猛地一打硬仗,一個個又如何硬的起來?

就算是當年領兵直衝黃臺吉御營的曹變蛟都無可奈何。

手下兵將豆腐渣,他又能如何?

就算是有劉肇基及時的接應,明軍也是一敗再敗。

阿濟格這次用兵就在一個‘猛’字。

沒什麼好說的,戰馬平川,橫豎是冰封大地,連江河都凍住了。除了城池,再沒什麼能夠阻擋他們的鐵騎的了。

阿濟格就靠着騎兵,一戰破了曹變蛟後就一路追擊下去。

第二戰明軍還能有組織的抵抗,第三戰明軍就只有招架之力了,而第四戰就全部望風而逃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二百六十一章 鄭家的底氣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二百六十一章 鄭家的底氣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彈(求收藏)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後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氣在變(元旦快樂!)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自成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
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二百六十一章 鄭家的底氣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二百六十一章 鄭家的底氣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彈(求收藏)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後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氣在變(元旦快樂!)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自成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