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

“子龍兄可在?”

黃宗羲嘹亮的嗓音在陳子龍門院前響起。

下一刻房門就被打開,一個門子出來見禮,看是黃宗羲,忙道:“小人見過黃老爺,您快裡面請。”邊將黃宗羲讓進來,邊告訴他主人陳子龍正與顧絳(顧炎武)高談闊論呢。

“不意顧亭林亦在。”這可是正好了。

黃宗羲大步邁入門檻,這只是一個兩進的小宅院,還沒走幾步,人就到了堂屋。就看陳子龍正與顧絳對坐,二人談論的很投機,竟然連黃宗羲到來也不知。

“太沖兄?多日不見,別來無恙。”三人中顧絳的年紀最小,見到黃宗羲了,忙起身問好。

陳子龍就沒那麼拘束了,只起身一拱手,笑着打趣道:“太沖來了,快快入座。近來多次尋你不到,只言劉總憲處公務繁忙,今日怎的有時間來愚兄這裡閒坐?”

劉總憲就是劉宗周,他天啓初爲禮部主事。歷右通政。因劾魏忠賢、客氏,削籍歸。崇禎初,起順天府尹,奏請不報,謝疾歸。再起授工部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又以論救姜採、熊開元,革職歸鄉。崇禎南遷金陵,起復原官。

黃宗羲別看後世名頭甚大,卻與顧絳一般,都是名落孫山之人。區別在於顧絳屢試不中。自27歲起,便棄絕科舉帖括之學。而黃宗羲好歹有個舉人功名。而且他也正是劉宗周的弟子。

劉宗周起復後,便使人招來黃宗羲入己幕中。

到是陳子龍,雖然在溫體仁當政期間屢次不中,但崇禎十年溫體仁被罷相後,他第三次北上,與夏允彝同中進士,俱在丙科(三甲)。只是未及赴任,就聽聞繼母病亡的消息回家治喪。

於崇禎十三年(1640)六月,出任浙江紹興府司理,不久兼代理諸暨知縣。數年間是皆在江浙爲官,頗有政績。直到許都事件,左光先違背諾言,將許都及部衆骨幹六十餘人殺死。陳子龍很是不滿,遂於崇禎十六年三月間乞身歸裡。

到現在他也未曾補官。此時來金陵,也不是爲了跑官,而是因爲皇帝南遷,東林黨形式大好,陳子龍作爲江南頂尖的名士,被人連連去信,比如劉宗周、黃道周,生生拉來了金陵。同時呢,這人明顯也渴望近距離的觀察朝堂上的一舉一動。

名士麼,文人麼,哪一個沒有一肚子的話要說?

他們對社會不滿,對朝政不滿,對皇帝大臣全都不滿。

鍼砭時政,指點江山,糞土當朝萬戶侯。

這是文人打骨子裡就養成的毛病!尤其是出了名的文人。

其他人都別說話,聽我講——,那樣才最舒服。

東林黨、復社這一政治集團中,就相當一部分人是這樣的。自視甚高的很。

陳子龍還算他們中比較好的一個,很早就高呼:經世致用,空談誤國。自己也確實塌得下身子,先是丁憂期間與人合編了《皇明經世文編》,凡五百零四卷,又補遺四卷。選文以明治亂、存異同、詳軍事、重經濟爲原則,內容十分豐富,包括政治、軍事、賦役、財經、農田、水利、學校文化、典章制度等等,並根據當時接觸到的許多現實問題。

稍後又全面整理了徐光啓的農學鉅著《農政全書》。

爲官時候,還親司賑事,救濟饑民,立粥廠,設藥局,養老幼,醫病疾,收死骨,救活十幾萬人。

這人在明末士林中是相當的另類者。

其治學觀點對顧絳、黃宗羲的影響也是極大。

不過說到在社會或是士林中的影響力,只看陳子龍至今都沒有補官,或是被人推薦復起,那就可見一斑了。

他的這種治學理念與當下的士林風氣是大相徑庭的,雖然也頗有名頭。

但他在江南偌大的名頭名聲,顯然更多是靠着那沉雄瑰麗的詩詞贏來的。

黃宗羲看着陳子龍搖頭苦笑,“子龍兄休要取笑。小弟此番起來,乃是有大事相告。雖說明日的《京報》也能看個通透,然能早入耳一時,便定可叫二位賢兄早歡喜一時。”

陳子龍、顧絳相互看了一眼,全都茫然。遂轉過頭來,靜聽那黃宗羲緩緩道來。

而後陳子龍就如是被針刺了一下,蹦跳起來,大喜道:“陛下果然發大軍北伐中原?”

聯虜平寇的策略,雖然朝野上下支持者甚多,但也並非沒有反對者。就是東林黨一系中,都有陳子龍、黃道周、堵胤錫等人竭力反對者。

只不過大勢滔滔,些許逆流,眨眼間就被浪濤覆沒了。

“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年韃虜兵強馬壯,朝廷兵少將寡不提,上游更有左良玉坐觀天下,心懷叵測。便是朝廷有心北上,亦無力應付。然而今天佑大明,叫左良玉壯年而逝,其人即亡,三十六營將又如何再敢抗拒朝廷,而俯首一孺子?數十萬左軍已盡歸朝廷所有也。”

“南北之勢亦由此而逆轉也。”

“更兼之那韃虜主力如今已經盡數陷於山陝,中原空虛,齊魯空虛,北直隸空虛。此正是陛下奮祖宗之餘烈,北復中原,重興大明之天賜良機。”

黃宗羲言辭激烈,慷慨激昂。但他說的也的確有一定道理。

陳子龍、顧絳兩個就頻頻點頭。

李自成想要放棄晉西,大軍通通撤去關中,以便縮小自己的防禦圈,鞏固自己在東線的防線,集結調動更多的兵力來與阿濟格軍決戰。那滿清又如何願意眼睜睜的看着晉西的一支支大順軍退去關中?多鐸肯定出兵竭力阻擊。

如今晉南的廝殺根本沒有因爲局勢明朗而有所減弱,反而較之先前更勝一籌了。滿清的大軍主力全集中在了晉南,河洛只有少量綠旗兵駐守,根本不堪一擊。

士氣低迷的李順軍在拼命後撤,士氣高昂的清軍則在儘可能阻截李順兵馬的撤退。大明卻趁虛而入,正好一舉拿下河洛。

這種情況下,多鐸聞警後便是想要立刻撤出大軍也很難。因爲這稍微不注意,那就是兵敗如山倒。

陝北戰場也是如此。

崇禎帝這個時候出動大軍北伐,講真的,這真的是一個很好很好的時機。

“好消息,果然好歡喜。就爲此事,便當浮一大白。”

陳子龍、顧絳全都高聲叫起。前者的態度不用多說,後者絕了科舉之心後,就遍覽歷代史乘、郡縣誌書,以及文集、章奏之類。在歷史上的南明,他由崑山縣令楊永言之薦,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務。遂撰成《軍制論》、《形勢論》、《田功論》、《錢法論》,即“乙西四論”,爲行朝出謀劃策,針對南京政權軍政廢弛及明末種種弊端,從軍事戰略、兵力來源和財政整頓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議。

可以說,這也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佼佼者。

但縱然都是紙上談兵之輩,可至少也要懂得一些兵書,二人對天下大勢都甚是瞭解,知曉滿清主力已經盡數陷在了山陝,與李自成的激戰當中。此時中原空虛,齊魯、北直隸空虛,朝廷趁機發難,真的很可能一舉翻盤的。

大喜之下,就如是杜甫聽到了官軍收河南河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喜欲狂。端的神采飛揚。

黃宗羲看到二人這般的高興勁兒,自己也樂得高興。

但三人也都跟崇禎帝一樣,只想着南明朝發出的‘百萬’大軍,而把鄭芝龍拋在了腦後。

可憐的鄭芝龍啊,爲大明立下了辣麼多的汗馬功勞,轉眼就成爲了過去式。崇禎帝和他的大明朝都是還沒過河呢就先把橋拆了。

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開鄭芝龍的真面目第八十一章 硬骨頭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驚喜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獻策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殘忍麼?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番外4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
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開鄭芝龍的真面目第八十一章 硬骨頭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驚喜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獻策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殘忍麼?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番外4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