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

“大王,宗相公前來拜見。”很快曾擇又來通稟。

“快請!”趙構忙說道。

甭管這宗澤的形象在他心中是不是已有所不完美,這位宗爺爺都是接下來一段歲月裡,大宋朝最能靠得住的人之一。從操守到能力再到抗金之決心,都將是他必然要倚重的人之一。

見趙構已經甦醒,而且氣色不錯,宗澤亦是歡喜,在行拜謁之禮後就直抒胸臆道:“肅王一去不返,今金人又詭辭以招大王。金兵已迫近京城,大王再去何益?敢請大王勿行!”

“小王亦是如此想,這可惜王相公頗有他意。加之京城未有新旨送到,這叫小王如何膽敢停下?”

趙構也不遮掩自己的態度。這叫宗澤大爲歡喜,有趙構這位親王的意思在,再有自己配合,王雲又如何能翻的風浪?

“那大王不防在磁州多歇息幾日。您抱病在身,且要將養些時日。”

有這個時間,奏摺去到京城也能輕鬆打一個來回。

“怕就怕這奏摺難送入城內啊。”金軍要是殺到東京城下,放出哨騎來,怕是內外再通消息就不方便了。趙構說。

“東京城池廣大,金兵縱是東西兩路兵馬皆會師一處,亦難將城池包圍。”

宗澤就差拍着胸脯給他保證說一定能送進去了。

趙構也樂得把事情敲定下來。只是可惜,他現在依舊只能做個木雕泥塑,半點實權也沒有。這磁州兵馬的整頓和編練,一切都是宗澤的分內之責。而整個河東河北的軍政事物,則是有範訥來管着。

他唯一的事兒就是裝病。

但趙構豈會躺在病牀上裝病?人家大大方方的說自己養病,王雲也不能說出個三五六來。

……

“去尋一些萊菔來。”

不去理會外頭的事兒,趙構只是叫藍珪、康履他們給自己尋來一點藥粉,還有硫磺、硝石。

這個時代的藥粉已經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配方也在百餘年的過程中幾經改進,硫、硝的含量比,從開始時的1比2,到現在已經是接近1比3了。已與後世藥粉中硝佔四分之三的配方相當相近。

但到底也只是相近,而非相同。

趙構手中不止握着絕對權威的藥粉配方,還清楚怎麼弄顆粒藥粉,他更清楚如何提純硝石硫磺。

藍珪他們弄來的硝石和硫磺明顯就純度不高,這個一看他就知道。

所以他才叫人找些萊菔,也就是蘿蔔來。

宗澤對此事是問也不問。

趙構這個康王在涉及到軍政事務時候,在他眼中那是半點存在感都沒有的。趙構願意擺弄藥粉,隨他去擺弄,這東西很稀罕嗎?

自從鹹平三年(1000年),神衛軍官唐福向宋廷獻上了所他製作的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兩年後,冀州團練使石普也製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並先後在皇宮內做了演練。這火器就成爲了宋軍諸多軍械中的一員了。

趙宋稍後就在汴梁建立了藥粉作坊——宋神宗時設置了軍器監,統管全國的軍器製造。軍器監僱傭工人四萬多人,監下分十大作坊,生產火藥和火藥武器各爲一個作坊,並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據傳說兩個作坊的生產規模:“同日出弩火藥箭七千支,弓火藥箭一萬支,蒺藜炮(內裝有鐵蒺藜的火藥包)三千支,皮火炮二萬支。

曾公亮帶人著的《武經總要》,裡面記錄了三種藥粉配方及多種火藥武器,並配有插圖。

作爲磁州州官,一名大宋朝的中高層官吏,宗澤還真不覺得火器有甚神秘的,更不覺有甚大驚小怪。

他現在正一邊秣兵歷馬,另一邊再去跟王雲打官司呢。

而此時的東京城呢,那也是一片驚恐之中。

斡離不率大軍都殺到東京城外了,趙桓還不知情呢,他先前以爲有折彥質和李回的十幾萬大軍,就能把金兵拒之以黃河之外。卻不想十幾萬大軍一夜之間分崩離析。消息傳入東京,他是急忙使人召開朝會。

那有大臣認爲,敵軍乘機渡河,擊鼓而南行,很顯然有輕視我軍之意。現在,我們不如在京城的四方十里之內,各屯兵二萬,堅據要害,以挫敗敵之陰謀。再從別處調兵萬騎,前來助之,絕敵糧道。堅壁清野,以待敵糧草睏乏,且竭力使其無法四處劫掠。安排間諜偵察其內情,尋找敵之薄弱環節。不時出兵,探其虛實。再令河北各地郡邑結營自守,並趕緊派使者北去拜康王爲元帥。令康王集中河北兵力,揚言率兵直搗燕山,以動搖敵之軍心。然後,康王秘密領軍渡過黃河,匯合四方勤王之師,繞到敵軍背後,夾攻敵軍。若如此,則敵不難亡也。

也有大臣認爲,現在敵兵氣焰囂張,而我軍挫衄久矣。聞敵深入,氣益不振。若是再戰,恐仍不能勝敵,反而有傷國體。不若保護皇帝出城,以避敵鋒芒,然後徐議禦敵之策。若孤城自守,能堅持多久?

如此,有人主張守城以待援,有人主張出城以避敵,大臣們脣槍舌劍,爭論不休。究竟該如何選擇?趙桓也猶豫不決。廷議一直開到深夜,也沒做出決策。

然後天還沒亮,就有斥候探馬回來報告說:金兵騎兵已經渡河。

對此,那殿上的君臣們還不全相信。趙桓又遣侍衛親軍馬軍司都虞候劉嗣,率領三百騎兵從封邱門出城,往遠處偵探。

然後劉嗣馳馬回來報告說:“我軍剛到陳橋,便遭到金人掩殺,受傷者有幾百人。”

趙桓與朝廷大臣們這才如夢初醒:原來敵軍已到達京城北郊的陳橋。大家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倉皇不安,而計無從出。

這個時候他們如何還有閒心去理會宗澤跟王雲之間的官司?

宗澤王雲的上疏並沒有叫趙桓和朝堂衆臣們在意,相反,是他們的上疏更叫趙桓君臣注意到了趙構。

金兵鐵騎已經抵到陳橋,那趙桓就是要逃都難了。這個時候似乎也只有依照何慄等主戰派們的建議,拜拜趙構爲兵馬大元帥,令康王集中黃河以北之兵力,揚言率兵直搗燕山,以動搖敵之軍心。實則秘密領軍渡過黃河,匯合四方勤王之師,繞到敵軍背後,夾攻敵軍。

但遠在磁州的趙構如何能知道京師事,他就一門心思的弄自己的藥粉。宗澤也盡數供應,橫豎與磁州城內的儲備比,是不值一提的。

但就在磁州城內宗澤與王雲鬧的不可開交時候,知相州汪伯彥的一封急報,徹底叫磁州炸開了鍋。

汪伯彥是崇寧二年(1103)進士,這年五十七歲。考中進士之前,他就很有才名,被祁門知縣王本看中。王本特築英才館,請他去當塾師。還把親侄兒秦檜從應天府接到祁門,跟着他讀書。據說,秦檜在英才館讀書時,曾有人預言說:祁山小邑,一書院有二宰相在焉。

汪伯彥原在京師朝廷任職,因向趙桓獻“河北邊防十策”,被召見,任命爲直龍圖閣、知相州。真定府失陷後,趙桓下詔遷真定帥府於相州,由汪伯彥統領。實則他就是河北西路的招撫使。

汪伯彥根據探馬回報得知,金人又派出騎兵尋找康王蹤跡。就覺得康王處境很危險,於是急忙製作了一封蠟書,派二人馳馬去磁州,請康王速回相州。蠟書中說:

“昨日大王從相州出發去磁州,今夜裡三更左右,本州之西出現火炬,連接二三裡,照耀不絕。伯彥趕緊派人騎馬偵察,黎明時回報,是金人鐵衣騎兵五百餘人,自衛縣大寨而來,一路訪問大王前去遠近。他們抓村民爲鄉導,前往魏縣李固渡攔截大王。大王倘若自磁州而東去李固渡,則魏縣有敵軍駐紮,不可逾越;如果自磁州往東北方向去渡河,則金兵輕襲其後,皆不可行。現在,大家都爲大王安全擔心。

斡離不(宗望)率衆已趨京城之下。大王衝冒風雪,銜命奔波,道路顛沛,若遭襲擊,難以奔逐,萬一追及,不惟計議已失機會,肯定又如以前將大王扣留于軍中做人質,如此則計無所出,爲之奈何?大王不若夙駕回相州,謀劃起兵,牽制金人,以副二聖維城之望,此爲上策。渡河而東,則無策矣。

區區狂瞽,嘔心瀝血,實爲國計,專差騎兵二人馳送蠟書,仰幹王聽,惟大王圖之。”

蠟書發走後,汪伯彥又派遣武翼大夫劉浩,率領二千騎兵前去磁州應接康王,岳飛就在這支隊伍中,那只是一個小兵。

趙構當然不知道自己傾慕已久的嶽鵬舉就在城外的那支馬軍中,可他對汪伯彥卻印象一下深刻起來。

“回相州,謀劃起兵”,他這是啥意思?

趙構可就是一個空頭王爺,沒有旨意來,他‘謀劃起兵’可就不是爲了“牽制金人,以副二聖維城之望”,而是蓄謀異志,居心叵測了。

他可不覺得汪伯彥這個歷史上有名的奸相,目光能那般長遠,早早就押寶在趙構身上。

東京城依舊還在,趙桓依舊還在。

現在纔是靖康元年的十一月,而且接下還有一個閏十一月,東京之戰纔剛剛開始,遠沒有到山窮水盡時候。

這個時候慫恿趙構出頭,怕是更多爲自己謀福利吧。不看他是要趙構去相州謀劃起兵麼。

總有刁民想害朕!

趙構心中感慨着。

“汪伯彥之策,子扆以爲如何?”子扆者,韓公裔也,開封人,充康王府內知客。這是趙構夾帶裡的自己人。

趙構出使金營,隨行的可不是隻有王雲以及幾個宦官,還有耿延禧(耿南仲子)、高世則(英宗後高氏之族,幼以恩補左班殿直),以及內知客修武郎韓公裔等人。

耿延禧、高世則顯然不是趙構的親近之人,那倆都是趙桓的人。能商議事兒者,只有韓公裔。

“名不正則言不順。大王年僅雙十,正是大好年華,豈能自毀前程?”

這個時候還沒人會想到趙宋竟落得那般的慘樣,都比這年初的那一戰看眼下的戰事呢。覺得極可能是被金兵再割走一塊肥肉,絕想不到整個近支宗室都被人一鍋端。

韓公裔可不願意看到趙構風光一時,後悔一世。

第三十三章 趁虛再入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一十四章 荷蘭人很不開心(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後事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三十八章 鳴金
第三十三章 趁虛再入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一十四章 荷蘭人很不開心(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後事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三十八章 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