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

“我是心向大順的,我是心向大順的,軍爺饒命,饒命,軍爺饒命……”

一名六品官兒,如是落湯雞一樣被一名強壯的順軍兵丁拽着拖去了路邊,然後刀起頭落,一腔鮮血染紅了水溝。

“狗官,一刀砍了真便宜你了。”

旁邊站着的一名大順軍軍官衝着屍首狠狠地呸了一口,臉上全是惡狠狠的猙獰。左面頰拿道蜈蚣一樣的疤痕,彎曲顫抖着,分外可怖。

片刻後一人來到他跟前稟報道:“哨總,這狗官真是鉅貪。搜出的白銀恐有上萬兩之多,金銀器四十多件,珠寶首飾足有五匣子,還有小錠的黃金二百兩。”

“問清楚是何方神聖了麼?”哨總歎爲觀止,這纔是個六品芝麻官啊,家底竟就這般多豐厚?這大明朝不亡就沒天理了。

“有下人交代,這狗官是吏部考功清吏司的主事。”

“怪不得這廝家底如此厚實。”哨總是一個沒大見識的人,可吏部是什麼地兒,他可清楚的很。大順軍之前就公開砍過一家人的腦殼。那家人姓鄭,父子侄子十三四人在吏部伙房辦事,貪污致富,家產十餘萬之巨。崇禎帝落荒而逃,帶走的都是做官的,如鄭家這般小吏可不在其列,但這鄭家人往日裡也有仇家存在,趁着大順軍入城後就將之告了。

順軍派人前去抄家,只成錠的銀子就抄出了五萬兩之巨。

燕京之富,無數順軍將士至此方知。

“把東西留出來一份,弟兄們分了。剩下的都給我裝嚴實了。”那是要交公的,“男女奴僕都分開,這狗官的家眷也男女兩分。”

按照大軍出發前定下的章程,碰到該死不能活的貪官污吏,一刀砍殺了也就砍殺了。但不能隨意侮辱婦孺,這點大順軍是還能守得住。

畢竟李自成才進燕京城,大順軍軍紀尚沒敗壞,就是放在歷史同期,如今時候的大順軍那也是一等一的王者之師,仁義之師。

他們只是定下規矩,這種罪官的家眷與其他降官的家眷那是兩種人的。要區分開來的。

前者是會轉手賞賜給他們兄弟的,後者則極可能就是日後的殿上同僚,是要以禮相待的。

“快走,快走……”

一行人冒着雨水向西北開去,那裡的香河縣就是大順軍現下的大本營。不多時就又有一行人在十數名順軍馬兵的監押下,一腳泥一腳水的向着香河縣城方向而去。

這就都是降官,別看兩邊的大順軍馬兵吆喝的厲害,可除了嘴上的功夫外,這些個軍兵可不會動手。他們這些人就算真的走累了,速度慢一些,也只是被馬兵口頭上催促。

不看別的,只看他們這些人或是手中有紙傘,或是有蓑衣,那待遇就很不錯的。畢竟物以稀爲貴麼。

以至於這些人走到這兒的時候,心裡多少都有些底兒了,膽量也多少放大了一些。

“這不是吏部的許主事麼?”

“果然是許觀才,此人與小弟同年,定不會錯。”

“可憐啊,也是金榜題名之人,竟落得這個下場。”

“怕是貪婪的太多,惹得天兵震動,這才賞了他一刀……”如此一類的屍首他們也不是第一次見到。

“哈哈,吏部之官,焉有清廉一說?就跟戶部之人家中無米一樣。”一個當官的忍不住打趣道,也算是苦中作樂了,“天兵這是沒抓到吳昌時啊。不然還不當把姓吳的給亂刀分屍了去?”

“那吳昌時是甚個的人?讓你們這些官老爺都這般看待?”官員的話引起了邊上一人的好奇。這些個順軍馬兵都是底層出身,對於上層人物的八卦最是好奇,哪怕那些個上層人物眼下都已經落難了。

“吳昌時?那可是了不得的……”見到邊上的大順軍馬兵竟然愛聽,當官的立刻起了勁頭。一個個翻腸攪肚的把自己知道的官場醜事道出來。因爲他們知道,這會討好這些個丘八。

不,不是丘八。這時候他們纔不覺得這些馬兵都是丘八呢,那明明就都是祖宗,是大爺。

……

楊村,三角澱之北,距離津門衛城約有三十里處。

鄭芝龍停兵在此,崇禎一行則早早趕去津門衛了。香河一戰之後,白廣恩、馬科雖仍受命追擊,但如何敢來真的?

就算天上下了雨,鄭芝龍手中也有上千馬軍,那些個營頭裡也並非全是火槍兵,就算是火槍兵,穿着鄭氏棉甲的火槍兵戰鬥力就真比他們手下的兵弱嗎?

鄭軍上下人人披甲,只這一點就完爆白馬二人。

所以,鄭芝龍軍安然無恙的退到了武清,與鄭芝鵬帶領的援軍匯合,這些郝搖旗他們縱然已經引兵趕到了,但看着眼前猥縮一團的甲兵,也徒呼奈何。

還好他們的目的也不是真要活捉崇禎皇帝。

鄭芝龍引兵退到了楊村,楊村是京津漕運上的一個點,別看只是一個村,熱鬧時候則堪比尋常縣城。

這裡有圍牆,有充足的人力和相對富裕的物質,距離津門衛也不遠,距離三角澱更近。

就算是守衛津門安危,楊村這點也不能丟。

做戲就要做全,鄭芝龍要把自己的‘忠臣’角色演到家,這都到津門了,橫豎也不差這一哆嗦。鄭芝龍引兵五千餘,親自坐鎮這兒。那是眼睜睜的看着拉在後頭的官兒們遭殃啊。

事實上這一路上,很多聰明的官兒,或是一早就丟了家當,只帶着金銀,輕車簡行的奔到津門;或是早早調轉方向迴流大順朝去了。

只有那些明知道不對可偏又舍不了錢財的人,或是乾脆就是一些要財不要命的,或是根本就沒有“多想”的人,死死的抱着家產不撒手,那就只能自認倒黴了。

如許觀才者,就是那些倒黴人中的倒黴人。

這個時候還能落在楊村之西的,就都是如此類的人,鄭芝龍纔不在去救他們呢。

因爲這些個官兒而死傷了手下的軍丁,他都覺得不值的。

再說了,他現在是忠臣良將鄭芝龍,他即使不遣派軍兵去救這些個官兒,別人也尋不到藉口說他啊?

這事兒怎麼說?鄭芝龍一路殿後啊,怎麼看都是盡心盡力了不是?

李自成肯定得到了不少錢財,鄭芝龍也不在乎,因爲他也得到了不少。尤其是勳貴皇戚、文武百官都涌入了津門之後,鄭芝龍榨銀子的機會不是又來了麼?

這纔是大頭啊。

他倒是真希望李自成得到一部分銀子後能保住自己的大好形象——王者之風,仁義之軍,不掉馬。

否則清軍入關後再來一次風捲殘雲,那隻會給鄭芝龍添麻煩。

鄭芝龍是要保住南明這面大旗不假,但他絕不想在南明身上花費太多的投資。

南明只是鄭芝龍心中的一面擋箭牌,他躲在後頭好悄悄的發展自己的力量,以等待時機成熟了,就掀翻桌子,自己登臺亮相。

如果被明清之戰牽扯去太多的精力,那隻會拖後他自身的發展。

荷蘭人已經被鄭氏水師給揍趴下了,英國人還在蓄勢,其在東方的實力遠不如荷蘭人。大板鴨也要沒落了(相對的),葡萄牙人得過且過,南洋如是一盤流油的肥肉,等着鄭芝龍去品嚐呢。

就算不能迅速的佔據整個南洋,只把吳哥、安南、暹羅、緬甸等國家修理一遍,收一收保護費,那都不知道能榨出多少油水來。短期看,比他在大員和湄公河三角洲種地都有賺頭多了。

何況,鄭氏的南洋大計,第一個立足點就在淡馬錫,只要能立穩了根腳,只憑一個華洋貿易,憑着一個進出稅,鄭芝龍可不能賺的盆滿鉢滿麼?

有了銀子,有了糧食,他不僅能夯實自身的根基,更能養更多的軍隊,造更大更多的船!

荷蘭人在大員損失慘重,影響是一連串的。可不是大員事大員了,巴達維亞就屁事兒都沒有。荷蘭人雖然還沒有屈服,與鄭鴻逵簽訂協議,但那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相信鄭家的戰船再去巴達維亞那裡轉悠兩圈,安東尼·範·迪門就會乖覺的。

……

時間就在鄭芝龍的‘胡思亂想’中一分一秒的流逝,到了晚上,一個新的消息從津門傳來,吳三桂有動靜了。

吳三桂與寧遠軍民進了山海關,由總兵高第接應,將百姓分駐在山海關附近昌黎、樂亭、灤州、開平等各州縣(永平府)。他自己倒也率所部兩萬軍兵繼續向京城進兵,雖然半道上就收到了吳襄傳來的崇禎帝南遷的消息。在豐潤縣境內,更是收到了崇禎帝的手諭。

命運的抉擇口擺在了吳三桂眼前,他也一時間難下決斷,就恰與李自成派來駐紮遵化的降將唐通部遭遇了。纔在鄭芝龍手中敗了一場的唐通如何是關寧軍的對手?吳三桂揮軍輕易的就將唐通擊敗,收降了千多人。

本就因爲死了兒子而心殤神疲的唐通,差點一時間裡想不開,就死在豐潤了。

唐通敗退玉田縣,玉田在豐潤縣之西,兩者距離有四五十里。

吳三桂卻又按兵不動了,即不趕赴津門,勤王救駕,也不去發兵玉田,消滅叛軍。而是在豐潤縣停頓了兩日後,撥轉馬頭,回師山海關了。

也因爲此,駐在灤州的薊遼總督邱民仰與之徹底翻臉,號召手下民軍中的忠義之民,號召關寧軍中的忠義之兵,趕去津門勤王。

津門這時候傳來的消息就是邱民仰帶人趕到了。

所部七品以上文官一十三人,秀才三人、舉人一人,軍勇兵丁三百餘人。

從灤州出發時還有兩千多人呢,大大小小三五十個當官的,有功名者近百人呢,現在連着軍勇兵丁就只剩三百來人啊。

鄭芝龍聽了都覺得心裡有種淡淡的悲傷!

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七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五十九章 黑心壞鳥鄭芝龍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三百零二章 魯南對決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驚喜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造化鍾神“秀”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須把秘方拿到手——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九十章 無恥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驚喜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
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七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五十九章 黑心壞鳥鄭芝龍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三百零二章 魯南對決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驚喜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造化鍾神“秀”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須把秘方拿到手——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九十章 無恥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驚喜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