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

阿巴泰根本沒想到圖爾格竟會拿不下兗州,沒有兗州,沒有這的財富和朱明王爺,這叫他如何壓得過多爾袞?

朱明在齊魯的幾位藩王,濟南的德王能排第一位,不管是政治意義,還是經濟實力,都當之無愧的是齊魯諸王之首。

而位於兗州府城滋陽,傳承至朱洪武第十子的魯王那就排在第二。

兗州爲魯東的南北交通要道,大運河穿境而過,可比齊魯內陸的青州的衡王要牛多了。

阿巴泰一門心思的要俘獲德王一脈,不叫多爾袞專美於前,哪怕上次率軍打破濟南,活捉德王一脈的人就是他本人,率軍第一個殺入濟南的就是他兒子。但這功勞總歸有人多爾袞的一份不是?

現在他也是大軍主帥了,他也不親自出馬,卻萬沒想到圖爾格竟然在兗州打成了這個爛局。

“那爲何不突襲曲阜?攻敵必救的道理,圖爾格都不懂嗎?”阿巴泰瞪大一雙眼睛,怒視着身前報信的奴才。

黃臺吉是不讓真的攻打曲阜,可威逼一下就很難嗎?只要擺出樣子來,有鄒縣之戰打底,誰會以爲清軍是在晃點人?他們膽子有那麼大嗎?

“貝勒爺容稟,不是昂邦章京不懂得攻敵必救的道理,實乃那鄭芝龍太是狡猾。”

卻是那圖爾格到現在都不知道,爲什麼孔家和孟家的態度都如此善變。當清軍進攻鄒縣的消息傳到曲阜之後,孔胤植當下拍板做出決斷,使人悄悄前往清軍大營,向圖爾格告饒。那打的算盤就跟孟宏譽一樣——財去人安樂,花錢買平安。

先就帶來了兩千兩黃金,誠意滿滿的。

可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圖爾格可不知道暗中有一雙眼睛在盯着孔胤植,鄭芝莞先放過了孔胤植的信使,而當孔胤植二次讓自己族侄,帶着一批金銀糧秣悄悄送往清軍營壘中時,被鄭芝龍使鄭芝莞拿了個正着。從中搜到了孔胤植親筆落款的書信一封。

如此,人證物證皆在,孔胤植還能抵賴麼?

鄭芝龍也不會傻到在這個節骨眼上揭露這一切,那除了能讓本就動盪不安的人心更加零碎外,只能叫鄭氏與讀書人暗中生出齷齪。雖然後者是鄭芝龍立志要修理的階層,可現在他還要虛與委蛇不是?

孔胤植是個軟骨頭,他在信裡頭先是恭維“我大清”,然後又極力否認討滿檄文是出自自己的筆下,做下了如此醜事,一旦曝光可就遺臭萬年了。對孔家的“千年清名”更是一記重創。

還是先前說的,如今的時局是滿清大軍只是入塞而不是入關,韃子還沒有坐了紫禁城的金鑾殿,孔家是不可能調轉方向對之納頭便拜的。

於是,身爲大明忠臣的衍聖公孔公爺就只能全力以赴的積極備戰。發動自身的佃戶、家丁,出錢,出糧,號召整個曲阜動員起來,保衛名教。

鄭芝龍也只是讓鄭芝莞引曲阜城外的那五百無甲兵入駐曲阜。(之前被鄭芝龍派來護送難民的那一撥)

他們的任務也不是守城,要守衛曲阜,還是要靠孔家的。

鄭芝莞的任務就是在孔家人的配合下,積極發動曲阜的人力物力,爲接下的戰爭做準備。準確的說就是傳授戰爭經驗。真正來填補曲阜的還另有他人。

就比如阿巴泰所言的,爲什麼不突襲曲阜的問題,攻敵必救,鄭芝龍收到信息,那是必然要出兵救援曲阜的。他們縮在營盤裡的時候,清軍難以吃掉,可要是在路上,吃掉鄭軍還很難嗎?

而事實是,當鄒縣戰事告結之後,鄭芝龍就聯繫袁時中,後者讓袁大洪引兵三千急忙趕赴曲阜。

這廂一來,曲阜就可不就穩了?

有了鄭芝莞先前的工作,有了孔胤植無奈下的積極配合,加上袁時中派去的三千人,曲阜的守衛力量大幅度上揚。縱然遭遇到清軍的突擊,也不可能有立刻淪陷的危險。

圖爾格派人作勢攻打曲阜,那根本就沒效果,因爲鄂碩根本就沒真的大打出手,不僅沒有威脅,反而叫孔胤植更加用心的來備戰。

那封檄文把老奴父子,把滿清罵的太狠了,孔胤植雖渴望着財去人安樂,然而這一希望已經破滅了,骨子裡怕死的他,如何敢把生命交給韃子去做主?就只有一門心思的備戰了。

兗州府裡的滋陽、鄒縣、曲阜三座城池,現在就如一塊巨大的勢頭攔在了圖爾格軍前頭,鄂碩倒是出過主要,真的對曲阜大打出手,不信城內的孔家人不像滋陽、鄭芝龍求援,到時候路上正好打援。然圖爾格如何敢違背黃臺吉的命令?

鄂碩就再進言,所集兵猛攻鄒縣,得手後趁着兵威圍困曲阜,作勢猛攻,不信尼堪不來就。

可圖爾格不願意在攻城戰中付出太大的傷亡,已向阿巴泰請求指導了。

阿巴泰現在除了破口大罵還能如何?

打不下兗州府城,那就意味着他抓不到魯王一脈了。這點上與多爾袞較勁,最多隻是他個人的得失。可兗州城內的錢糧人口卻不是假的。拿不到這塊,東進、南進全都受阻,那是與大軍入塞的根本需要相違背的。

但眼下的情況,阿巴泰再是憤怒,卻也無法叫圖爾格率軍撇開這三城,回到大運河一線,順着封凍的大運河繼續向南殺去。再往南就是明國水網密佈之地了,不適合滿清鐵騎馳騁。

氣候也會比北方溫暖,縱然一樣會有冰凍,但與北方則大有不同。那長江水面也是冰凍的,誰個敢騎馬踏冰渡江?找死麼。

明朝的漕運總督史可法也正在淮安集結人丁呢。

還有就是時間的問題。現在都十二月中旬將過,眼看就是下旬了。

此時大軍南下,最多一個月,兵鋒就要北迴。否則被明軍堵在水網之地,可就更麻煩了。

“無能,無能!”阿巴泰火冒三丈,但怒火中又帶着焦急。現在這局勢,可與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洪承疇的出現雖沒有讓北直隸的明軍主力從一羣孬兵瞬間脫胎換骨,但多少也改變了這些人往日的作風作爲。

之前的明軍,在河間之敗後,那就化身爲看客。就如張獻忠所做的歌謠:前有邵巡撫,常來團傳舞;後有廖參軍,不戰隨我行;好個楊閣部,離我三天路。

清軍遂如入無人之境。

然而從洪承疇開始,各部明軍雖依舊不堪戰,但卻如牛皮糖一樣,粘上了就扯不下。

於是,爲了叫大軍更輕鬆的攻城掠地,阿巴泰親自率軍與洪承疇他們對峙在東昌府。那自是期望着圖爾格能帶領分師拿下兗州,橫掃齊魯淮上。

卻不想得到的是如此一個叫人氣惱的答案。

可是氣惱歸氣惱,阿巴泰身爲大軍主帥,卻也需要以‘解決問題’爲重!

東昌府治聊城西北二十餘里的堂邑縣,這裡是洪承疇的駐地。

“報——”一聲急報驚起了洪承疇。“稟督師,韃子起兵南下了。”

南下了?阿巴泰南下?洪承疇立刻想到了兗州的戰局,清軍攻鄒縣不克,攻曲阜再不克,攻滋陽還是不克……

“來人啦,擊鼓升帳。”他要聚衆議事。

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彈(求收藏)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番外3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呼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家人!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開篇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吃虧吃大發了(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家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
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彈(求收藏)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番外3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呼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家人!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開篇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吃虧吃大發了(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家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