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

長安京兆府,校場之上,身形有些佝僂的範致虛,再一次站在了將臺之上,滿臉都是擔憂。

相比他當初喜氣洋洋的回到關西的樣子,眼下的範致虛真的很有些虛了。

而關西六路的兵馬就更是虛了。

從平定方臘到宣和北伐,然後是第一次東京保衛戰和隨後的太原之役,最後是範致虛、錢蓋引二十萬兵救援東京。

關西六路被割了一刀又一刀,真當他們是韭菜啊,割了一波還能再長出新的一波來。

關西六路是有紅線在的,連續的損失已經叫六路軍兵衰弱到了谷底,不然,當初被打的抱頭鼠竄的党項人如何就又敢來撩宋人的鬍鬚?

那些歸附的河湟部族,也一個個或猶疑不定,或直接豎起了反旗。

那可是趙宋從神宗時候的熙河開邊開始,至今的五十年之功啊。

然而悲劇依舊沒有放過他們,範致虛現在對六路兵馬又一次發出了詔令,命六路軍兵、弓手、藩兵,悉數匯聚長安。

孫昭遠就站在邊上,看着範致虛的身影,眼睛裡閃過的全是坦然,明知不可爲而爲之,那可不全是大義凜然,還有頑固不化。他的身邊就站着劉錡,已逝的西軍老家劉仲武之第九子。

靖康二年,金人退去後,趙桓欲振作軍伍,那錄用名臣宿將之後就是必然的一幕了。劉錡因此得以被趙桓召見,劉錡身材矯健,相貌俊美,箭術極佳。他曾一箭射中水缸,拔出箭後缸中水如注涌出,劉錡復又射出一箭正中先前箭孔,箭術之佳使人歎服。趙桓亦對他感到十分驚奇,特授他爲閤門宣贊舍人,將其派知岷州(今甘省岷縣),任隴右都護。

範致虛再次招兵,還叫西北六路兵馬一個不留的傾巢而出,劉錡就勸說道:西北六路接近敵虜,世代征伐,互相結成怨仇。如果軍丁傾巢而出,鄰國興兵來,那麼百姓不安,州府不保。大軍後路不寧,又如何能在前線奮力拼搏呢?所以希望範致虛能寬緩一二。

但範致虛如何會答應呢,他已經顧不得關西之地了。

然後京兆府裡就出現了眼下的一幕。

六路軍兵在冊的人數還有十萬,可現在趕到長安的不過三四萬人。其中除不多的一些青壯外,大多數都是老弱。

很顯然這兒的軍兵都是有六路當地的老人來頂冒的。

範致虛不答應,沒事兒,他們自己來。

以至於這般多老弱兵前來,又能當得什麼用?

看得下手的曲端以及他身後的李永奇父子連連搖頭。

軍國大事,關係到江山社稷安危。

那範致虛別說本就不知兵事,他便是能智比諸葛,現在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除非再行徵召。

但先前的出兵已經把京兆府的錢糧儲蓄給搬空搬盡了,現在範致虛、孫昭遠還拿什麼來募兵?

再說了,百姓們就是當兵,還會給跑去了幾千裡外的南國的官家當兵嗎?

要不然就延安知府曲端帶來了三四千兵,加上範致虛手下的千把號鐵甲,足以把新兵操練起來。就是現在,這些人也能保住範致虛南逃了。

範致虛身後立着的一箇中年漢子就是曲端,因爲手裡握着兵,故而官位不高,但實際地位甚高。

現年三十有七的曲端在西軍中是一才嶄露頭角的主兒。其父曲渙,曾任左班殿直,後戰死沙場。曲端三歲時以父蔭授任三班借職。歷任秦鳳路隊將、涇原路通安寨兵馬監押、涇原路第三將。這官職對比曲家家門而言升的可並不快,因爲他投軍的時候西軍已經與黨項人停戰了,而中原的戰事,他也沒能湊上份,曲家又非只他一人。

直到靖康元年党項軍入侵涇原路,曲端這纔在戰場上真正的一展身手。在主將不知兵,主力遇襲大潰而散的情況下,極力苦戰將敵軍擊敗。由此聲名鵲起,坐上了知鎮戎軍兼經略司統制官。

稍後又擊敗了党項人的二次進攻,加之西軍官將東去者極多,他本身熬資歷也熬了不少年,如是做上了延安府這個關中軍事重地的正堂官。

“宣撫相公,如此兵將,要來有何處?盡皆老弱病殘,可成不了精兵。”

眼下沒人願意從軍,各路兵馬又紛紛調集老弱病殘冒充兵伍而來,這關西終究是保不住了。

曲端說話極爲直白,範致虛卻不生氣,因爲在他看來,軍漢們都是粗人,就該是這樣的。

搖了搖頭道:“且先篩選一番,老弱者剔除出去,留下精壯操練。”

“端的廢事,剃除老弱亦要有錢糧填進去。宣撫相公,恕末將直言,這幾萬人,又有幾個青壯。還不如不予理會,剩下那點錢糧再招良家子操練。”

說真的,要不是曲端的叔父、兄弟、兒子都在南面,他也不會傾延安府過半兵馬前來的。早就跟吳玠吳麟兄弟一樣縮着不動彈了。

範致虛自然是懂得這些,卻是也無可奈何,只是搖了搖頭道:“便先如此去辦,那些個老軍,給幾個錢打法了就是。軍中能留幾個是幾個,先操練起來。”

曲端搖搖頭也不答話,就只遵令去做。旁邊的劉琦看了他一眼,眼睛裡全是同情。

曲端如此,他何嘗又不是如此?

但劉琦做的比曲端更過分,因爲他把手下近乎全部的兵馬都留下了,手中只剩三二百親兵。

所以,他這個勸過範致虛又沒拉來兵馬的人,那地位在範致虛這兒可是沒曲端高的。只不過曲端也不是真就半點紕漏都沒有的。

他是應召前來了,可他沒有問一問手下的延安府軍兵願不願意陪着他送死啊。

這人才被調任延安府不久,還遠沒有在延安府建立太大的威望。

像李永奇、李世輔父子這種延安子弟,回到住處後就立刻發起了牢騷。

“別路兵馬都盡是老弱病殘,何以只曲相公這般本分?莫非真意外南面的官家還能死灰復燃?”

當兒子的先就叫了起來。

“父親,俺可不願意給南面的官家賣命。要賣也要把這條命賣給燕王。”少年心性,這位在歷史上被趙九妹賜名爲李顯忠的南宋名將,現在是絕對的燕王粉。

趙構先拿下燕雲才掉轉頭來對趙桓開戰,這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好處。

“不急!”李永奇老神在在。

慌什麼慌。曲端不可能砍了他們父子的頭。那就安下心看接下的局勢變化。或是說,等甚個時候陝州的李彥仙殺過來,那時候再跳反也不遲的。

他們父子都是小官,早早的派人送信的去巴望,也沒啥好處。等到要開戰了,領兵反戈一擊,有此功勞在,他們李家就可以了。

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自成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十二章 龍洋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殘忍麼?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二百二十六章 切肚子太疼,還是槍子打死好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二百四十二章 公主與駙馬(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
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自成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十二章 龍洋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殘忍麼?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二百二十六章 切肚子太疼,還是槍子打死好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二百四十二章 公主與駙馬(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