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態

江哲雖是一個讀書人,卻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讀書人。孔孟之道在他眼中沒那麼重。

鄭芝龍對孔氏的看法,那是很不尊重孔氏的,但江哲不僅不惱,反而深以爲然。

對鄭芝龍的一番分析也深以爲然。

關外的黃臺吉,關外的滿清,與五百年前的完顏女真何其相似?

完顏女真的猛安謀克,滿清的滿漢蒙八旗,他們一樣是摧毀了中原王朝的主要軍事力量,一樣是滿萬不可敵,一次次打的中原的軍兵抱頭鼠竄,叫之聞風喪膽。

更糟糕的是,這大明王朝眼下且見不到嶽韓等將不說,內裡的農民起義還如火如荼,局面遠較昔年的趙宋更壞。

朱明的局勢更見糟糕。

而還一樣有一部分漢人在爲滿清效力,內中不僅有武,也一樣有文。這點上黃臺吉比完顏女真的優勢更大更顯著。

黃臺吉早在天聰六年就規定,凡貝勒大臣子弟年十五以下,八歲以上,俱令讀書。

雖然對比才從白山黑水裡衝出來的女真野人,滿清八旗對漢兒的殺戮,較之金兵卻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卻用‘讀書’給自己添加了一件甚是華麗的外衣。

滿清也就是還沒正式殺入關內,就依照現如今的明清力量對比,清軍真要往中原進軍,明軍如何能夠抵擋?幾次破邊入塞已經證實了他們的能力。

江哲自然不知道大明朝就要嚥下最後一口氣了,但他明白滿清有入主中原的實力和機會。而黃臺吉既然有實力入主中原,他還會忍着不來麼?他還會不生出那個念頭嗎?

這不可能。

中原的花花世界,萬里江山,對韃子的吸引力有多麼巨大,那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他認同鄭芝龍的說法,韃子不會把曲阜孔林這麼着的。那很可能只是圍而不打。阿巴泰更不會把孔林怎麼着。

因爲,任何一個志在天下的人物,都不會把孔家打倒的,而只會高高的捧着敬着。

“學生見過總制大人。”江哲還是第一次快馬加鞭的連夜奔走,人到了東平後,有沒有凍僵先不說,大腿兩側是火辣辣的疼。

“你家大帥說有話要你傳給本憲,你且說來聽。”對於鄭芝龍的拒絕,洪承疇早有心理準備,也不動怒。只是鄭芝龍在信中指責他沒有盡力,沒看好阿巴泰,以至於兗州大好局面毀於一旦,叫他有點火氣。

他是諸路明軍的統帥不假,但諸路明軍看似在他麾下,又如何真的聽他的話?當初在鬆錦都是如此,何況現在?

他還能如臂指使的,還能信賴的,自始至終,都只有曹變蛟、王廷臣兩部兵馬。

“我家大帥有言,曲阜之圍看似危急,實則不然。孔氏子孫當安如泰山。”江哲忍着腿上的痛,擠出個笑容說道。

洪承疇頓時大驚,鄭芝龍這話什麼意思?“本憲怎麼聽不明白?鄭芝龍這是何意?”

江哲一笑,“大人何必自謙?您多年提攜軍政,往來關內關外,對大明虛實瞭如指掌,朱氏江山內外交困,實已到了行將就木之際,至少在這江北之地是如此。而那建虜素懷狼子野心,黃臺吉早早便妄自稱帝,即可見其早有入主中原野望。

這等人物,又怎可能對曲阜孔氏妄動刀兵?

學生斗膽一言,恐怕那阿巴泰受命領兵入塞之際,就早有黃臺吉叮囑在耳了。”

“果然是斗膽,果然斗膽。好一個狂生,竟出此荒唐之言。”洪承疇深深看了江哲一眼。這言論實在是發他所不能,且細思之,真的很有見地。

可是,他面上決不能苟同。

“看你裝扮也是讀書人出身,怎地就不知道“敬”字是如何寫的?本憲念你年少無知,今日之言權當胡謅,就不與你計較,還不與我退下。”

洪承疇拍案而起,勃然大怒。

江哲面上亦露出一副惶恐不安之色,倉惶而退。

反正意思已經轉達到了。總之,大家都是好演員。

如此,時間一天天地過去,清軍繼續圍困曲阜,洪承疇卻還繼續在東平州,輿論大譁。崇禎皇帝下旨給周延儒,叫他督促洪承疇速解曲阜之圍。

“陛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洪亨九動兵,莫不是想要把關內最後的這支可用之兵也付之一炬了麼?”蔣德璟密見崇禎帝,面色哀慟道。

崇禎皇帝大怒,怒視蔣德璟道:“蔣卿所言何意?膽敢譏諷君王,莫不以爲朕的尚方劍不利?”

蔣德璟嘴角抽動,崇禎帝這些年都砍了多少督撫大臣的首級了?尚方劍犀利的緊。“老臣豈敢以身試法?只是願陛下以祖宗江山爲重,勿爲一虛名,再逼洪亨九速戰。”

“洪承疇所部兵馬雖衆,但野戰焉是韃虜的對手?一但潰敗,朝廷將再無可用之兵啊。”

崇禎帝聞言,臉頰是狠狠地一抽,這話太叫他不是滋味了。虛名?

“曲阜乃孔聖苗裔所在,孔林爲聖人冢所處,不說被建虜焚燬,釀成大錯,便是被建虜動了一抔土,亦是叫朕……”崇禎帝也是要面子的人。

“可若大軍崩壞,朝廷將再無可用之兵。等流賊再來北犯,建虜再入中原,大明江山又何以保存?”

蔣德璟苦聲勸道。

崇禎帝立刻無言以對,大殿內一片寂靜。

半個時辰後。

蔣德璟走出紫禁城,擡頭看着天上的星空,彷彿感覺着正被一雙眼睛所注視着。今夜他是秘密入覲,外人並不知情。但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啊……

周延儒自不敢下魯東的,看着崇禎帝的旨意腿都打顫。

“軍中艱苦,相爺年事已高,豈受得這個苦來?以小人之見,不若尋人代去。”門人董廷進言道。

“這等大事,何人又能擔當重任?”周延儒彷彿抓到了一根稻草,忙問道。

“相爺看吳昌時如何?其人依附相爺而存。相爺若有事,吳昌時還能得好?量他不敢不盡心盡力。”

“吳昌時不過區區五品,何以能壓洪承疇?”

“相爺,吳大人雖纔是個五品郎中,但他是吏部文選司郎中,豈是尋常五品可比的?又是東林干將,復社之領袖,名動天下,在清流之中保有威望。此番兵事又涉及到聖人廟寢,豈不是恰當得很?”

周延儒深以爲然,周延儒被說服了。轉而將使人將吳昌時抓來頂缸。

後者是東林干將,復社的創始人之一,周延儒起復後得受重用,任吏部文選司郎中。官職雖然不大,卻掌理官吏班秩遷除,平均銓法,手握重權。據說,履任始不及一年,就已經贓私鉅萬。故而有一副好膽量。加之就如董廷所言的,吳昌時確實離不得周延儒,聞訊就快馬趕來保定。

作爲周延儒這顆大樹之下的乘涼之人,吳昌時做的孽可不少,沒了周延儒,他便是連小命都可能難保住。他一朝得志,便任用私人,得罪了太多的人了。

這個時候事關周延儒的頭頂烏紗,他豈敢不盡力?

“洪亨九手下盡是無膽之人,但那鄭芝龍可堪一用。可惜先前之戰雖斬殺了上千韃虜首級,自身卻也受創嚴重,至今未復。”

周延儒對戰局有屁的見解啊,說的都是廢話,吳昌時唯唯諾諾,一副都銘記在心的模樣。但出了保定後,就立刻換了一副監軍的模樣,直奔洪承疇軍而去。

路上還碰到了一支兵部的隊伍,卻是要去兗州驗證首級的。戴家集一戰斬首千級,這要都是真韃了,鄭芝龍的功勞就了不得了。

兗州府內,袁時中已經帶領殘兵回駐到了滕縣,可對洪承疇的召喚卻裝聾作啞,兵馬雖駐紮在滕縣卻大有望清軍之風而逃的架勢。

洪承疇知道鄭芝龍不能指望了,對小袁營也壓根就不抱希望。可不管怎麼樣,太陽照常升起,月亮照常落下,一日復一日,明軍還是冒着嚴寒從東平州趕到了兗州府。在路上,吳昌時便已經到了軍中。

對於此人,洪承疇見之有種又看到了馬紹愉、張若麒的感覺。

當初鬆錦之戰,洪承疇是持重態度的,而兵部尚書陳新甲則以兵多餉艱爲由,主張速戰速決,催洪承疇進軍。崇禎帝也被他說服,詔令洪承疇刻期進兵。馬紹愉爲兵部職方主事,張若麒爲職方郎中,被派到軍前督促決戰。

大軍抵到滋陽,洪承疇升起大帳,擊鼓聚將議事,那帳中是又傳出一陣陣的喧譁推脫之聲。

救援曲阜事宜,軍中早就有爭論,沒人願爲衆人先。就是曹變蛟、王廷臣,也不願意爲孔家人送命。後者同他們有一毛錢的干係嗎?

且明軍正面野戰打不過清軍,這是鐵的事實。如何敢去曲阜送死呢?

吳昌時是士林名士,東林干將,在天啓四年,與郡中名士張採、楊廷樞、楊彝、顧夢麟、朱隗等十一人組織復社,是個再傳統不過的讀書人了。

而這個時代的傳統讀書人那就素來看不起軍漢,哪怕他身上揹負着重擔。來到軍中數日,對洪承疇帳下諸將都藐視的很,只一味的催促洪承疇進軍!

所以,也很不招人待見。

番外1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番外1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五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番外1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真太牛逼了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八十四章 計較(求收藏)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訂閱)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七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
番外1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五十八章 驃騎將軍(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番外1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五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番外1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真太牛逼了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八十四章 計較(求收藏)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訂閱)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七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