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半路伏擊5

如果這一次能在四川將楊炎也一併殺死,豈不又是大功一件?因此帶着兩個弟子親自過來看看楊炎是否遭伏擊。如果有必要,自巳還可以親自出手,幫王喜一把。

但就在來平利的途中,忽然發現有人施展輕功,急急趕路,而且輕功十分高明,因此安澤心中起疑,於是親自趕上,攔截此人。而他的兩個弟子功力稍遜,因此晚到了這麼一會兒。這時安澤以經攔住了萬顯聲。

金國對於楊炎的來經身世調查得十分清楚,安澤以經知道萬顯聲就是楊炎的外公,立刻就猜出萬顯聲是想給楊炎去送信,以免遭到伏擊。因此下決心不惜一切代,也一定要攔住萬顯聲。

萬顯聲心裡也暗暗震驚,他自從練成“雷厲風行**”之後,縱橫江湖,少逢敵手,即使如摩尼教教主鍾子昂,也要比他遜色一籌,但從剛纔的交手看來,安澤的武功絕不在自己之下。如果這是在平時,遇到這樣的對手,正是萬顯聲求之不得的事情。但現在卻要急着通知楊炎前方有伏兵的事,絕不是比武效量的時候。但想在安澤師徒三人的聯手下逃走,又談和容易。因此萬顯聲一面小心戒備,一面不斷想辦法,應付目前的局面。

安澤這時到是好整以暇,因爲該着急的是萬顯聲纔對。而且時間拖得越長,萬顯聲就該越心急,而情急之下,武功自然就會大打折扣,那麼自己戰勝萬顯聲就多了幾分把握。

但就在這時,安澤忽然發現萬顯聲嘴邊忽然泛起一絲笑意,心裡立刻成生了一股不安的情緒。

猛然間,只見萬顯聲仰氣吐聲,發出一聲長嘯。嘯聲宏量高昂,只震得山谷回聲不絕,宿鳥振翅高飛,足以轉出十數裡遠。

安澤心知不好,萬顯聲竟用這個辦法通知了楊炎,當下也不敢再猶豫,身形一晃,縱身向前,一掌向萬顯聲擊了過來。

萬顯聲早有準備,嘯聲嘎然而止,身子一縱,拔地而起,十指箕張,猶如一隻蒼鷹撲兔一般,凌空擊下。十指生出強大的氣勁,將安澤的全身籠罩在其中。

安澤只覺以自己爲中心,方圓數丈之內真氣迴旋澎湃,狂風大作,雷聲乍起。知道萬顯聲以經施出了全力。當下也不敢再有所保留,集聚全身功身,腳尖用力,斜衝迎上,左手虛空握拳,右手拇指彎掘,四指並隴,結成施無畏之印,正是密宗大手印的上乘武功,迎向萬顯聲。

勁氣交擊之聲不住響起。在眨眼的工夫間,兩人己在空中交手了十餘招。

兩人的身影倏然分開,又各自落回到原處,疑神看着對手。剛纔交手的時間雖短,但兩人都巳是全力出手,各施必殺之技奇招迭出,安澤連換了十佘種手印,而萬顯聲也施展了自己壓箱底的絕技,神鷹九擊,但仍然是一個平分秋色的局面。雖然是敵對的雙方,但兩人對於對手的武功都不禁暗暗佩服。

只是看得在一邊觀戰的泰圖和海蘭察兩人心蕩神搖,眼花繚亂,既使想上去幫忙,也不知該從那從那裡下手。

安澤深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一呼一息之間,彷彿帶着一種奇異的節奏。雙手的十指如同蓮花盛開一般,乍開乍合,做出種種不同的手印來。令人難以測度。泰圖和海蘭察兩人知道,師父這一次將全力施展密宗大手印了,他們也還是第一次看見師父這樣全力施爲,不禁又是緊張,又是興奮。

密宗本是藏傳佛教別稱,佛家三密,是爲身、口、意。身等於口,口等於意,意等於身,名雖分三,實爲一如。而密宗大手印就是將“意”通過各種手勢結印加持,再配以聲音運氣念力,發揮出來。居說內中蘊含天地之秘,達到最高境界的時候,可以通過三密,達致天人合一之境。不過這只是傳說,至今還沒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

安澤苦練大手印三十餘年,雖然沒有達到傳說中天人合一的境界,但以經縱橫西域,沒有對手,這才赴金國向普風討教,普風也對他的大手印讚不絕口。金國皇帝素來好佛事,遂留安澤在金國建廟傳教。後來完顏亮篡位之後,普風封寺不出,才委任安澤接替普風但任大金國師。

萬顯聲雖然不懂佛法,但在他眼裡看來,安澤的氣勢卻在不住的增強。這個時候,如果換了旁人,如谷正揚、乙休那怕是強如鍾子昂之輩,也必然會上前搶攻,不讓安澤再有積累氣勢的機會。但萬顯聲卻依舊神完氣足,雙手下垂,微微張開,十指成爪,就像一隻方欲展翅的雄鷹。但發散的風雷勁氣,卻如涌Lang翻般向安澤捲來。

兩人對持了足有一柱香的時間,在氣勢上還是不分上下。而在一邊觀戰的泰圖和海蘭察兩人卻受不了兩人強大的氣勢對持,以經退後了十餘步。

就在這時,“吱”的一聲,一隻受驚飛出的宿鳥突然闖入兩人的氣場中,當即羽毛飛散,整個身體都被氣勁壓得四分五裂。

而兩人本都是蓄勢待發,被飛鳥一激,都一起向前飛縱。

萬顯聲一聲長嘯,身子一縱,再一次凌空躍起,如同蒼鷹撲擊一般,凌空擊下。雙十指化成掌、指、爪多種變化,勁風凌厲,撲面如刀,雷聲轟鳴,震耳欲聾。

只見安澤沉聲吐氣,一字一句念道:“唵——嘛——呢——叭——咪——吽。”這六個字是密宗六字真言,乃一切密法之根本咒語,雖然在狂風炸雷之中,依舊聽得清清楚楚。再配合上安澤雙手的各種結印施展,急緩無定的迎向漫空灑來的爪影。

萬顯聲在江湖上人稱“龍鷹”,這時就如一頭靈動莫測的飛鷹,凌空作出各種姿態,或盤旋撲擊,或側飛斜上,似是完全沒有重量般,將神鷹九擊發揮得淋漓盡致。再配合“雷厲風行**”的強凝凌厲勢道,更是威猛無儔。

五十定都(上)五十九火炮轟門六摩尼教的滅亡1十八臨安的流言7十三出兵十四漁人得利6十七大理使臣7四征戰山東4九十七捕魚兒海之盟(上)一下旨南征7四十轉攻建康(上)八十招之約4一下旨南征4九廣南練兵1二十六宋軍出擊(下)五十九皇城之戰(四)三臨危受命4六十五楊炎回建康(二)五十四水陸並進一零九受降西夏(下)十二突襲廣州2四 再上征途7八禮社江之戰3九十二紅柳林之戰(三)四 全線崩潰8十四 海上大捷 上十棄守建康府4十八收復淮西二 徐州大戰 上二十一分兵出擊(中)九十三紅柳林之戰(四)一一五楚材晉用(下)四尚武院十二守衛橫山砦1七十三勝利之後的建康(一)十六弒君6八 橫生變故3十八臨安的流言3十四背水一戰2十六掃平海盜4十大破西夏軍3六十中計十四十三翼之戰2七鬥智鬥力6二夜探王府3一二二淸掃金國的殘餘勢力十四漁人得利7二十二和談破裂(上)二楊炎大婚1十四兵變3七十二平息叛亂(一)六 臨安之夜3九兵敗如山4一零九受降西夏(下)五十五議和(二)十七大理使臣5十六 廣州4一 臨安的朝議1七十九餘波(上)十三暗流潛伏2二海上突襲2十大破西夏軍4十五脫困3十六掃平海盜2三臨危受命5六十二外交周旋四征戰山東3五十七馬球(上)十七大理使臣3十一新君登基5一雙懸日月7三 白土鎮大捷 下十四兵變5十五脫困2七十孤注一擲(三)七部署廣州3四征戰山東4二海上突襲1十八還有援軍嗎4七十三平息叛亂(二)九十二初戰告捷(上)七新法(下)九十四滹陀河之戰(上)四 四川驚變6五十六皇城之戰(一)四十五鹽州之戰(上)十七大理使臣1三十五海上大捷(上)十二守衛橫山砦5一議和條件六十八結局(二)八楊炎起復七十三勝利之後的建康(一)十 轉進山東 上二十一麓山古剎四完顏長之的決定(下)八 杞縣解困 下十六 進攻貴州2三臨危受命1十棄守建康府7
五十定都(上)五十九火炮轟門六摩尼教的滅亡1十八臨安的流言7十三出兵十四漁人得利6十七大理使臣7四征戰山東4九十七捕魚兒海之盟(上)一下旨南征7四十轉攻建康(上)八十招之約4一下旨南征4九廣南練兵1二十六宋軍出擊(下)五十九皇城之戰(四)三臨危受命4六十五楊炎回建康(二)五十四水陸並進一零九受降西夏(下)十二突襲廣州2四 再上征途7八禮社江之戰3九十二紅柳林之戰(三)四 全線崩潰8十四 海上大捷 上十棄守建康府4十八收復淮西二 徐州大戰 上二十一分兵出擊(中)九十三紅柳林之戰(四)一一五楚材晉用(下)四尚武院十二守衛橫山砦1七十三勝利之後的建康(一)十六弒君6八 橫生變故3十八臨安的流言3十四背水一戰2十六掃平海盜4十大破西夏軍3六十中計十四十三翼之戰2七鬥智鬥力6二夜探王府3一二二淸掃金國的殘餘勢力十四漁人得利7二十二和談破裂(上)二楊炎大婚1十四兵變3七十二平息叛亂(一)六 臨安之夜3九兵敗如山4一零九受降西夏(下)五十五議和(二)十七大理使臣5十六 廣州4一 臨安的朝議1七十九餘波(上)十三暗流潛伏2二海上突襲2十大破西夏軍4十五脫困3十六掃平海盜2三臨危受命5六十二外交周旋四征戰山東3五十七馬球(上)十七大理使臣3十一新君登基5一雙懸日月7三 白土鎮大捷 下十四兵變5十五脫困2七十孤注一擲(三)七部署廣州3四征戰山東4二海上突襲1十八還有援軍嗎4七十三平息叛亂(二)九十二初戰告捷(上)七新法(下)九十四滹陀河之戰(上)四 四川驚變6五十六皇城之戰(一)四十五鹽州之戰(上)十七大理使臣1三十五海上大捷(上)十二守衛橫山砦5一議和條件六十八結局(二)八楊炎起復七十三勝利之後的建康(一)十 轉進山東 上二十一麓山古剎四完顏長之的決定(下)八 杞縣解困 下十六 進攻貴州2三臨危受命1十棄守建康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