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臨安的流言7

“楊炎這小子,到是比原來聰明瞭許多,懂得給自己找個一個臺階下來。”趙昚對楊炎借保護大理使團爲名,返回臨安的做法十分滿意。不過這並不表示楊炎這次被召回臨安就真的沒有別的事情。因爲現在大理來向大宋救求,到底出不出兵還沒有確定,而廣南與大理接壤,把楊炎召回來了解一下那邊的情況也好。

趙昚正在想着,一個內待走了進來,道:“官家,中書的各位大人都到了,正在等着官家出去。”

趙昚點點頭,道:"好吧,朕這就出去見他們."

趙昚來到外殿,虞允文,樑克家,龍大淵,史浩,韓彥直,洪适等執政的大臣全都到齊了。衆人給趙昚見禮完畢,韓彥直出列道:“陛下,今天剛剛收到靜江府來的消息,六天以前,我們又攻取了鬱林州和廉州。”

“哦,太好了。”雖然這一次召集大臣並不是討論廣南平亂的事情,但聽到勝利的消息還是令趙昚十分高興。而且心裡最後一點疑慮也消失了。此前趙昚一直還有一層但心,那就是楊炎即使是回了臨安,但會不會故意安排廣西的人馬在他離開廣西之後,故意打幾個敗戰,用來要挾朝廷,但現在看來,這一層但心也是多餘了。

不過現在還是要討論正事,趙昚道:“今天大理使團就要到臨安,關於是否出兵相助大理,不知諸卿有何高見嗎?”

樑克家首先道:“陛下,臣以爲現在絕不可出兵。”

趙昚道:“那是爲何呢?”

樑克家道:“回稟陛下,這兩年來我大宋一直在南北用兵,從未停止過,現在己是國力疲憊,府厙空虛.當務之急是迅速平息摩尼教之亂,然後修養生息,豈能再輕易起動干戈,所以臣以爲不可出兵。”

洪适也出列道:“陛下,臣也以爲大理與交趾之爭,乃屬別國之事,與我大宋何干,何況我大宋也有內亂必定,不作理會也就罷了。”

趙昚微微皺眉,道:“諸卿可還記得,去年年底交趾國王向我大宋發來國書,稱:‘摩尼教作亂,已波及交趾,大宋邊境,交趾爲保境安民,願意出兵相助大**亂’。名爲助兵平亂,實爲圖我大宋的兩廣之地。倘若交趾吞併大理之後,進兵犯我大宋,此次不救大理,豈不是縱敵成長嗎?”

染克家道:“陛下所言雖是,如果我大宋正是國力充足,財富兵強,臣自然認爲是應該出兵,只是現在我大宋自顧尚不瑕,又如向出兵相助大理。”

洪适也道:“依臣看來,交趾想要完全吞併大理,也不是三五年能做到的。而三五年後,我大宋的國力也就恢復了,到那裡在做決定也不遲啊。”

趙昚不置可否,目光轉向了虞允文,道:“虞卿以爲如何呢?”

虞允文道:“大理雖是西南小國,但一向與我大宋交好,而且能牽制交趾與吐蕃兩國,不可謂不重要。何況交趾一向窺視我大宋兩廣之地久矣,一但吞併大理,必會進犯大宋。如果那時金人再從北方進犯,我大宋必會陷入南北挾擊之中,則大宋危矣。”

趙昚點點頭,道:“虞卿的意思是應該出兵救援大理嗎?”

虞允文道:“回稟陛下,正是如此,出兵救援大理也是爲保我大宋,只要力所能及,就應當出兵相助。”

趙昚尚未說話,樑克家己道:“可是虞相,如今我大宋正是力不能及呀。”

虞允文道:“依臣看來,現在楊炎正在廣西平亂,廣西與大理相鄰,不如就令楊炎從廣西之軍中抽調一部份人馬,並以楊炎爲將,去援助大理,錢糧等一切事物還是由廣東支付,這樣一來即可以援助大理,又可以免除朝廷再調大軍南下,也不用動用其他地方的駐軍,也節省了錢糧,及一舉兩得。”

趙昚聽了,拈鬚沉思,顯然是考慮虞允文的提議。

洪适道:“但現在廣南之亂尚未完全平定,楊炎怎麼可以輕易調動他處呢?”

韓彥直道:“廣南之亂雖然尚未完全平定,但摩尼教也己大勢己去,現在不過只剩四五個州軍而己,臣以爲可以調動楊炎去援助大理。”

“不可,不可。”一直沒有吱聲的龍大淵忽然說話了,“陛下,雖然摩尼教是大勢己去,但畢竟還沒有完全平息呀。如果這時調動楊炎去援助大理,摩尼教未必不會死灰復燃,到那時我們以前所做的一切努力豈不都是白費了嗎?”

因爲救不救援大理,和自己並無多大關係,龍大淵剛纔也就一直不說話。但聽到虞允文推薦楊炎去援助大理,他立刻就出言反對。因爲前者因爲虞允文推薦楊炎廣南平亂得到了在中央的調度大權,使龍大淵什麼也沒撈着,這一回說什麼也不能再讓虞允文得手了。

“這……”趙昚又沉思起來,其實他心裡是同意虞允文的說法,大理雖小,對於大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此無論如何,也要想法救援大理。而且現在趙昚也對楊炎的用兵能力也十分放心,不過龍大淵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萬一把楊炎調走,摩尼教又乘機捲土重來怎麼辦,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這時虞允文又道:“陛下,不妨等楊炎回到臨安,召他來問一問,再做定決。”

趙昚點點頭,這到是個辦法,楊炎對廣南的情況至少要比臨安的這樣大臣清楚,問一問他的意見也是應該的,反正他也馬上就安回到臨安了。

就在這時,一個內待走進殿中,道:“稟皇上,大理使團以經進城了。”

三十一西夏潰敗一百四告別王罕(三)九十五同飲班朱尼河水八禮社江之戰6十棄守建康府2三十八風雪來臨十七死守州衙1九十八捕魚兒海之盟(下)八世外高人2六十意外的援軍(上)八十二敗軍(下)三新婚蜜月5十一蒙古使臣(上)八出鎮北京1八禮社江之戰6十四十三翼之戰4三變法圖治(二)十一交趾臣服5一一三遺命(下)五 進攻海南6六重返廣南2十棄守建康府6五半路伏擊3五十六秋獮(下)三十四形勢逆轉(下)二十二家和萬事興十七大理使臣5六 遠襲 下六十一襄樊(一)五半路伏擊5五十一江淮首戰(四)九戰象5九十二西線戰事四十一力排衆議三 叢林奇遇1十七大理使臣7七夜襲成都2一南下2十三分裂5六十九孤注一擲(二)八世外高人4十二闊亦田大戰4四變法圖治(三)五 信王府4三十八風雪來臨十一新君登基7七十八劫後重聚(下)九打賭4一二二淸掃金國的殘餘勢力七十九鄧王趙竑(上)一零七金主登基十八臨安的流言4十大破西夏軍3二十九平分秋色十六 進攻貴州3十二大金太子2十一結案1後記五十二準備秋獮(下)九楊炎歸來7十五徐海心服4九政局的變換1一零三準備七金國的陰謀(一)二十分兵出擊(上)十拒守不戰1八 橫生變故4四十八蘭州攻防(上)十八還有援軍嗎1四 全線崩潰2七年輕人的天下4六十五楊炎回建康(二)一一二杭愛山大戰八出使蒙古4八十三會寧寺的決議十一結案1七 黑陽山 中六摩尼教的滅亡3二十七突破 黃河防線(一)七十六中都叛亂(一)五 進攻海南2一百奇襲黑林(上)十二逆鱗6十四西夏軍的動向十嚴蕊受刑2十烏合之衆3七十一撤離東京五十三趙愷入臨安(下)三 叢林奇遇2七宗教的力量1三臨危受命7十四漁人得利7七部署廣州1十六 進攻貴州2九打賭4十烏合之衆1五誓師出發2七鬥智鬥力5六十二爾虞我詐(上)九廣南練兵1
三十一西夏潰敗一百四告別王罕(三)九十五同飲班朱尼河水八禮社江之戰6十棄守建康府2三十八風雪來臨十七死守州衙1九十八捕魚兒海之盟(下)八世外高人2六十意外的援軍(上)八十二敗軍(下)三新婚蜜月5十一蒙古使臣(上)八出鎮北京1八禮社江之戰6十四十三翼之戰4三變法圖治(二)十一交趾臣服5一一三遺命(下)五 進攻海南6六重返廣南2十棄守建康府6五半路伏擊3五十六秋獮(下)三十四形勢逆轉(下)二十二家和萬事興十七大理使臣5六 遠襲 下六十一襄樊(一)五半路伏擊5五十一江淮首戰(四)九戰象5九十二西線戰事四十一力排衆議三 叢林奇遇1十七大理使臣7七夜襲成都2一南下2十三分裂5六十九孤注一擲(二)八世外高人4十二闊亦田大戰4四變法圖治(三)五 信王府4三十八風雪來臨十一新君登基7七十八劫後重聚(下)九打賭4一二二淸掃金國的殘餘勢力七十九鄧王趙竑(上)一零七金主登基十八臨安的流言4十大破西夏軍3二十九平分秋色十六 進攻貴州3十二大金太子2十一結案1後記五十二準備秋獮(下)九楊炎歸來7十五徐海心服4九政局的變換1一零三準備七金國的陰謀(一)二十分兵出擊(上)十拒守不戰1八 橫生變故4四十八蘭州攻防(上)十八還有援軍嗎1四 全線崩潰2七年輕人的天下4六十五楊炎回建康(二)一一二杭愛山大戰八出使蒙古4八十三會寧寺的決議十一結案1七 黑陽山 中六摩尼教的滅亡3二十七突破 黃河防線(一)七十六中都叛亂(一)五 進攻海南2一百奇襲黑林(上)十二逆鱗6十四西夏軍的動向十嚴蕊受刑2十烏合之衆3七十一撤離東京五十三趙愷入臨安(下)三 叢林奇遇2七宗教的力量1三臨危受命7十四漁人得利7七部署廣州1十六 進攻貴州2九打賭4十烏合之衆1五誓師出發2七鬥智鬥力5六十二爾虞我詐(上)九廣南練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