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半路伏擊3

兄妹兩人都點點頭,吳晴道:“爹,天以經晚了,連夜就走是不是太急了,您的身子還沒全好,受得住這樣連續顛簸嗎?我看我們還是在興元府休息一夜,明天再走吧。”

吳曠也道:“是呀,爹,我想二哥再怎麼樣,也不至於會傷害我們吧。”

吳拱搖搖頭,道:“不行,那個畜生既然都決定做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可見他以經是喪心病狂了。還有什麼事情是他不敢做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夜長夢多。你們兩也去收拾一下,晚飯之後,我們連夜就離開興元府。”

吳曠和吳晴見父親這樣說,也不好再說什麼,下去通知衛兵,準備出發。

等到吳拱一行人收拾好行裝,開始出發時候,以經入更了。這時大街上幾乎不見行人,只見大門一開,走出一隊衛兵,布成陣形,走上長街,直向城門走去。

吳拱的衛隊一共有二百四十人,其中有四十名騎兵。全軍共分爲三個陣列,當頭是二十四名騎兵,分爲四列並行,後面跟着二十名手執長槍的步兵和二十名弓箭兵,組成第一陣列。第二陣列由剩餘十六名騎兵分爲兩列長隊,將吳拱父子三人護在其中。在兩列騎兵的外側,各有四十名藤牌兵保護。可以阻擋兩側的襲擊。第三陣列由四十名長槍兵,二十名藤牌兵和二十名弓箭兵組成。而且除了頭尾各有四個燈籠作照明外,隊伍中間的部份沒入了黑暗□,教人看不真切。

每個陣列之間相隔了約有二十步,使整個隊拉得更長,就算遇上伏擊,亦很難將他們完全包圍,除非敵人兵力十倍於他們。而且可以立刻互相支援。雖然是一支小小的衛隊,但也陣形嚴整,足見吳拱是精通兵法的大將,而且平日對衛隊的訓練,是十分有素。

其實吳拱雖然是那樣對吳曠、吳晴兄妹說,但在他心裡也不太信相吳曦真的喪心病狂到這種地步,而且興元府的駐軍、諸將,吳拱幾乎都認識,即使是吳曦下令,諒他們也不敢來行刺自己。連夜離開興元府只是以防萬一而己。而讓衛兵布好陣形,也不過是領軍多年的習慣使然,也並非刻意針對吳曦。

天上厚雲重重,不見星光月色。蹄聲步聲踏碎了深夜的寧靜。一行人馬走了二里多路,眼看前方燈光閃動,還有一里多路,就可以到達城門了。

就在這時,變故立生,只聽“嗖、嗖、嗖”聲響不絕,從整個衛隊的一頭一尾的左右屋頂上飛出幾十道暗器,直射像衛隊而來。

燈籠墮地,喊聲響起。猝不及防之下,有十餘名衛兵都中暗器倒地。戰馬的慘嘶聲,人的怒喝聲,情況混亂。但這隊衛兵到底訓練有素,立刻鎮定下來,藤牌手舉起藤牌,護住自己和同伴,弓箭手也彎弓搭箭,尋找屋頂上的敵人。其他人也都握緊武器,隨時準備戰鬥。

受到伏擊的是衛隊的頭尾,中間一段陣列的衛隊還沒遭到襲擊。不過中間陣列的士兵也不敢大意,也都嚴陣以待,連吳曠和吳晴以都撥出了佩刀。

突然之間,只聽“蓬、蓬”幾聲,從兩側的屋頂上仍下十多個煙花爆竹,一時間火花耀眼,鞭炮轟鳴,猛然將場景照得通明,也使戰馬吃驚跳躍,整個陣列一下於開始亂了。而衛兵們在黑暗中乍見光明,也都本能的眼前一花,一瞬間什麼也看不見。

就在這一瞬間,忽然從左右的屋頂上飛下兩條人影,一前一後直取吳拱。

這時吳曠、吳晴兄妹兩人的視力剛剛恢復一些,隱隱約約見有人直撲向自己的老父,無不心驚欲裂。名自拔出佩刀,不顧一切速刺向空中的人影。

只見兩條人影在空中一晃,竟彷彿有力可借一般,躲過兩人速刺過來的刀鋒,然後身形又一蕩,閃光火石之時,從吳拱的兩側交錯而過。

吳曠、吳晴兄妹兩人這時視力才完全恢復,藉着煙火將熄的光芒,這纔看清,原來隊伍上空橫貫了一條長索,而在兩側的屋頂上各有一人,手執着長索的一端。依稀還有十餘條人影。只見那兩個身影藉着這條長索,一個翻身又躍回屋頂,轉身翻下房頂,消失在黑暗中。

只見吳拱嘴一張,噴出一口鮮血,從馬背上一頭裁倒下來。吳曠、吳晴兄妹兩**驚,急忙衝向父親。這時煙火以經完全熄滅,整個長街又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支持原創※首發於QB5200小說網※支持正版※※巳是三更時分,興元府御前駐軍司的內堂依然燈火通明。

吳曦正和一個紅衣僧人,在燈前對坐下棋。

那紅衣僧人執白,到是悠閒自得,落棋如飛,但吳曦卻顯得心事重重,時時舉棋不定。只見盤面上黑棋稀稀落落,盡是白子的天下了。

這時從外面進來一個從人,來到兩人面前,道:“都統大人,他們回來了。”

“哦!”吳曦慌忙放下手中的棋子,道:“快,快叫他們進來。”

不多時,那從人領來兩個人,一個也是僧人打份,一身黃衣。另一個卻是頭帶金箍,一身緇衣,一付行者樣子。進來之後,先給那紅衣僧人行禮,道:“師尊,弟子回來了。”

吳曦忙向那從人擺了擺手,讓他退下。從人退下之後,吳曦才問道:“怎麼樣,事情怎麼樣了?”聲音竟然有些發顫。

那黃衣僧人又向吳曦施了一禮,道:“都統大人請放寬心,以經全辦好了。”

吳曦這才長出了一口氣,如釋重負一般,心裡暗暗道:伯父,你可不要怪我心狠,這一切都是被你逼的,你連夜離開興元府,一定是要去給王炎送信,你既不念伯侄之情,那也就怪不了我了。然後轉頭對那紅衣僧人抱拳施禮道:“這一次,真是要多謝國師出手相助了。”

那紅衣僧人微微一笑,雙掌合什,還了一禮,道:“吳都統,這區區小事,不用客氣了,以後你我合作的日子還長着呢?我們大金還有許多事情,需要依靠都統啊!”

十二大金太子3十大破西夏軍6二十八宿州大戰(下)十四兵變6十五徐海心服6七出兵大理1六十一襄樊(一)八十六小商河之戰(四)六十三爾虞我詐(下)十大破西夏軍2五歸家三 辯論四 再上征途2一下旨南征4十一 追上宋軍 下九金國的陰謀(三)五半路伏擊4一百四告別王罕(三)十四兵變2十拒守不戰1十六轉攻江淮十二突襲廣州2十五分兵兩路6四 再上征途4十一 追上宋軍 上十一結案2一 出兵徐州 中一一五楚材晉用(下)四十九收復建康(下)十三死守信州十大破西夏軍7五逃亡4十二太子北巡(一)三新婚蜜月6十收復大理城4四十八蘭州攻防(上)後記(免費)七十九正式開始北伐十一 追上宋軍 上五十一準備秋獮(上)十六 進攻貴州2九十三初戰告捷(下)三十六平定叛亂(下)一二二對策(上)四十江淮進軍(上)五 信王府1三新婚蜜月6七鬥智鬥力5八十二賜婚十一新君登基5八世外高人7二楊炎大婚1十三鶴蚌相爭6十五仁修之戰5三臨危受命4五十六北境告急八十八婚約十六掃平海盜2十七蒙古軍出擊(上)八世外高人2六摩尼教的滅亡6一 臨安的朝議6十六 進攻貴州3十拒守不戰2九戰象6九政局的變換5三 再見嚴蕊3八 橫生變故4四十二溧水攻防(一)九十九金軍撤軍十二反戰八十四叛亂終止(二)二十四蒙古軍的進攻(下)三十九湖南民變十二大金太子1四 虞允文回京1四征戰山東4九十三東線戰事十三暗流潛伏3二夜探王府5九十九完顏允恭之死(下)十一交趾臣服6一 出兵徐州 上三 再見嚴蕊 4七十五戰或退(下)六出奇制勝6三十再次交戰一二七宋蒙之戰(上)五十六北境告急十三太子北巡(二)五十四初戰告捷(下)十五脫困4十六掃平海盜7四十轉攻建康(上)五十八勸降(一)三 叢林奇遇1十五分兵兩路2三十四向楊炎問計二十三榷場(上)十五脫困3
十二大金太子3十大破西夏軍6二十八宿州大戰(下)十四兵變6十五徐海心服6七出兵大理1六十一襄樊(一)八十六小商河之戰(四)六十三爾虞我詐(下)十大破西夏軍2五歸家三 辯論四 再上征途2一下旨南征4十一 追上宋軍 下九金國的陰謀(三)五半路伏擊4一百四告別王罕(三)十四兵變2十拒守不戰1十六轉攻江淮十二突襲廣州2十五分兵兩路6四 再上征途4十一 追上宋軍 上十一結案2一 出兵徐州 中一一五楚材晉用(下)四十九收復建康(下)十三死守信州十大破西夏軍7五逃亡4十二太子北巡(一)三新婚蜜月6十收復大理城4四十八蘭州攻防(上)後記(免費)七十九正式開始北伐十一 追上宋軍 上五十一準備秋獮(上)十六 進攻貴州2九十三初戰告捷(下)三十六平定叛亂(下)一二二對策(上)四十江淮進軍(上)五 信王府1三新婚蜜月6七鬥智鬥力5八十二賜婚十一新君登基5八世外高人7二楊炎大婚1十三鶴蚌相爭6十五仁修之戰5三臨危受命4五十六北境告急八十八婚約十六掃平海盜2十七蒙古軍出擊(上)八世外高人2六摩尼教的滅亡6一 臨安的朝議6十六 進攻貴州3十拒守不戰2九戰象6九政局的變換5三 再見嚴蕊3八 橫生變故4四十二溧水攻防(一)九十九金軍撤軍十二反戰八十四叛亂終止(二)二十四蒙古軍的進攻(下)三十九湖南民變十二大金太子1四 虞允文回京1四征戰山東4九十三東線戰事十三暗流潛伏3二夜探王府5九十九完顏允恭之死(下)十一交趾臣服6一 出兵徐州 上三 再見嚴蕊 4七十五戰或退(下)六出奇制勝6三十再次交戰一二七宋蒙之戰(上)五十六北境告急十三太子北巡(二)五十四初戰告捷(下)十五脫困4十六掃平海盜7四十轉攻建康(上)五十八勸降(一)三 叢林奇遇1十五分兵兩路2三十四向楊炎問計二十三榷場(上)十五脫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