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榷場(上)

己是深冬季節,初升的陽光雖然驅趕不走冬日的寒意,但火熱的氣氛卻足以讓人忘記冬天的寒冷。

店鋪仉燈燭還未全熄,但窗櫺早己被全部推開了,各種商品己經擺上了櫃檯,佈滿了店鋪。昨天就以經擦洗乾淨的大字招牌掛在門囗,被朝陽鍍亮,無數當拉貨的太平車輪被朝陽飛速地閃耀,在商鋪間的街道上來往穿梭。喧囂聲開始漸次涌入耳中,各種小販的叫賣聲吟唱出早市的風景,許多鋪子已經開始營業。成羣的商客大量涌入了市場,含着香糖,打着口哨,邊逛邊看,仔細品評,希望能夠買到能使自己獲得大利的商品。

在人羣中的完顏長之苦笑了一聲,對身邊的張鵠道:“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我還真以爲自己是又到了臨安一樣。”

但這裡並不是臨安,而是宋朝設立在信陽軍的榷場。

在宋金兩國議和的條約中,有一條就是雙方可以在邊境各設榷場,進行互相之間的貿易往來。完顏雍歸國之後,大金在泗州、壽州、潁州、蔡州、唐州、鄧州、鳳翔府、秦州等地陸續開通榷場。而大宋這邊,也在楚州、盱眙軍、安豐軍、光州、信陽軍、光化軍、均州、洋州、鳳州、鞏州等地,開通榷場。進行貨物買賣,商品交換。

從本心來說,金朝對於南北通商是以持抵制態度,因爲大金治下多爲漢人,南北相通之後,但心宋朝藉機向金國國內安查細作、或是誘使漢人南歸,以及煽動百姓聚衆造反。但大金國內對宋朝的一些商品,由其是茶和絲綢的需求量極大,而且也由於兩國之間的商品價差極大,利潤豐厚,以至於許多商人都挺而走險,進行走私活動,屢禁不止。不得己纔開通榷場,來統一管理兩國間的貨物買賣。

不過榷場的設立在一定程度上也確實可以規範兩國間的貿易往來,互通有無,滿足囯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榷場收稅,增加朝廷的收入,因此對於雙方來說,榷場也都有好處。事實上早在紹興議和(1142年)之後,雙方就開始大規模設立榷場,進行通商來往。只到後來完顏亮舉兵南侵,隨後宋金雙方又敵對數年,才停止了榷場。

而且經過了多年的榷場交易,雙方對榷場交易形式乜基本確定了一套嚴格的規定。首先商人按資本多少,分爲大客、小客。即資本在百貫以下爲小客,小客以十人相保,先留貨物一半在本國境內,帶另一半去對方榷圽交易,等交易完之後,以交易到的貨品或錢財爲押,再帶另一半以往交易。

而資本在百貫以上爲大客,悉數居於本國的榷場內,等對方商人前來交易。而在交易時,兩方商人各處一廊,不得相見,將所帶貨品交給雙方的主管官,往來評議,以確定最終的價格。即可以以貨易貨,也可以以錢易貨。而每交易一貫錢,對雙方商人各收五釐息錢。在時間上,也不是天天開通,一般定於每月初一、十五進行,每次一至三日不等。

但這種交易的方式限制多多,即廢時廢力,而且成交量也極小,根本不足以完全解決兩國間的互通需要。因此即使是開設了榷場,但民間走私活動依舊十分活躍,官府屢禁不止,而有些地方的官府甚至也參與到了走私之中。

現在兩國間又互相開通榷場,金國依然還是基本沿用以前的那套榷場規定。完顏長之是南京留守使,金國的大部份榷場都在他的管轄範圍內,但這一年下來,完顏長之發現,大金榷場帶來的收入比起原來少了許多,而且每次榷場開通,參加的商人也不多,有時到了最後一天,榷場內的商人以是寥寥無幾了。相反南宋那邊的榷場卻十分火熱,開通時間也從先前的一月兩次增加到了一月四次,每次開通時,都有大批金國商人,趕過去交易。

完顏長之對此雖然大爲不解,但也並不太在意。他雖然不是士大夫,但受社會風氣影響,對商貿之事頗有些輕視,而且自身也對經商的事並不熟悉,因此只是嚴令邊防各軍,嚴查走私,對其他的事情並不作深究。

這時張鵠以經擔任南京同知留守事,兼開封府府尹。但他是商人出身,對經商之事頗爲經通,因此也比較重視,經打聽之後,才知道宋朝的榷場規定以經大爲改變,不再分大客小客,而根據商品種類不同,制定出相應稅價,先交淸榷稅,然後進場交易。

而且在交易時,也是由雙方自行定價買賣。主管官員只付責維持榷場次序,不再參於議價。同時即使沒有貨物的商人,只需要將銅錢兌換成交子,交納五釐稅錢,同樣也可以入內。這樣一來,限制大大減少,貨物交易更爲自由方便,因此更受商人們的歡迎,許鄉金國的商人也都願意到宋朝的榷場中進行交易,於是宋朝的榷場越來越熱鬧,而金朝的榷場卻越來越冷清了。

張鵠瞭解清楚這些情況之後,不禁大爲驚訝,想不到宋朝會改用這種方式以吸引商人,急忙向完顏長之稟報,要求立刻向朝廷稟報,想辦法改變這種狀況。

完顏長之聽了張鵠的稟報之後,到還頗不以爲然,笑道:“不過是榷場交易,在南宋的榷場中交易還是在金囯的榷場中交易,不都一樣嗎?伯逸是不是太多慮了一些?”

張鵠搖搖頭,道:“大人,在下決不是多慮,南宋此舉,對我大金有三損,一是掠我大金之財,爲彼所用;二是補充南宋所需,充盈其囯;三是借經商之機,探聽金國機密。不可等閒視之。”

完顏長之聽了,到還半信半疑。張鵠見了,便道:“大人如果不信,不妨改天與在下一起,改裝親自去南宋的榷場看一看再說。”

完顏長之也不是固執己見的,見張鵠說得這樣嚴重,也覺得去看一看也無不可。

這時恰逢年底,得知趙忱即將舉行大婚,雖然雙方都清楚,現在的宋金之間是不會有真正的和平,但表面上的禮節還是必須要尊守的。因此金國也提前了二十餘天,派出了朝賀新年的使臣,前往南宋,祝賀趙忱的大婚。於是在大金使者路經南京,完顏長之和張鵠藉着送使臣的機會,想到南宋設在信陽軍的榷場看一看。

正好恰逢金國設在的鄧州榷場也在前一天開市,兩人裝扮成商人樣子,先去了鄧州的榷場,果然是冷冷清清,雙方只有二十幾個商人到場,不到半天時間,就全部交易完成,交易金額才只有一千多貫錢。

第二天,兩人依然扮成商人的樣子,來到了信陽軍的榷場。來到榷場以外,完顏長之才發現,信陽軍的榷場方圓竟達數裡,四周砌起圍牆,儼然就是一座小城,比鄧州的榷場大了十餘倍。

兩人不禁都暗自吃驚以來。張鵠吃驚的是,宋朝榷場交易竟然達到這樣大的規模了嗎?而完顏長之吃驚的是,這榷場簡直就是一座小寨,容納數萬宋軍都不成問題。一但兩國再度開戰,那麼就有極大的軍事價值作用。

兩人兌換了一些交子,進入榷場。裡面果然就是一座小城,按貫穿城中的十字大街,分爲四個部份,兩囯的商人各佔一半,商鋪林立,早己都擺滿了貨物。不過商鋪雖然涇渭分明,但漢人和女真人卻互相混雜在一起,各自尋找自己中意的貨品,然後討價還價,爭論不休,其中還不乏西域各族的胡人,和東瀛、高麗商人。熱鬧程度,交易頻繁,鄧州的榷場簡直無法比擬。

兩人先在南宋這邊的商鋪閒逛,出買主要商品是茶葉、綢絹布匹,瓷器,也有衣物、香料、團扇、書籍。另外還有一些較爲貴重的珠寶首飾,織錦、金器、玉器等等。完顏長之爲價格不瞭解,但張鵠卻是內行,他在臨安待過,知道這裡的價格高出臨安的六七倍。由其是珠寶首飾,絲錦、金器、玉器等更是價格不菲,數百上千貫的貨品,比比皆是。而且越是貴重的貨品,就越是有購買的人。當然被人購買回大金之後,定會以更高的價格,再賣給那些高官豪族之家。

完顏長之不禁苦笑,南宋的這些東西做得非常精巧細緻,但卻毫無用途,僅僅只是好看,偏偏在大金國內卻非常受權貴之家,富豪之族的喜歡。權貴之間,往往都以擁有南宋所產的珠寶首飾,織錦、金器、玉器爲榮。別人不說,就連完顏長之家裡都有好幾件。那麼大金的財富,就這樣源源流入了南宋嗎?

兩人轉了幾圈之後,又來到了金國那邊的商鋪前,金國的商品相對簡單得多,主要是各類皮毛、人蔘,還有就是牛羊等牲口。但在價格上,除了少數貴重的皮毛和人蔘之外,其他貨品的價格只是大金國內的三四倍,由其是牲囗,只有兩倍,相比南宋貨品的利潤,要低得多。

十六弒君1十四背水一戰1十大破西夏軍4十一 追上宋軍 下十 轉進山東 上九兵敗如山7十一聖旨2五十六秋獮(下)三廣東之行7十七死守州衙5一一七最後一戰(下)後記十一新君登基3一南下2五半路伏擊3四十八江淮首戰(一)三 再見嚴蕊1十八還有援軍嗎3八禮社江之戰4十三出兵二 徐州大戰 下一零二回京五十三趙愷入臨安(下)五婚姻大事4十四兵變1九十七招降十七死守州衙2十七死守州衙2十四漁人得利1三十三壽昌大捷一雙懸日月3十一結案5六十五公主架到六十七殺出建康六出奇制勝1十八還有援軍嗎3一百入駐東京十棄守建康府1十二大金太子3八十六繼續隱忍十四兵變5十六弒君3八 橫生變故3一 臨安的朝議6四十七利器十四背水一戰3二十五羅生門一二二淸掃金國的殘餘勢力八禮社江之戰5一一六結局——札木合八出使蒙古2五婚姻大事2二十四榷場(下)二十五宋軍出擊(上)四 四川驚變2三廣東之行2一 臨安的朝議6五半路伏擊1三十三壽昌大捷九兵敗如山7十三鶴蚌相爭3五十五議和(二)七新法(下)十五分兵兩路5十八還有援軍嗎4四征戰山東2六出奇制勝1十二逆鱗2一 出兵徐州 下十三鄧王趙愷一零七金主登基六十六再勝西夏(上)十四出川八十招之約1七十一說動李全一百六舊的結局和新的開始(上)七出兵大理5九十三東線戰事十一新君登基6二十七突破 黃河防線(一)十二守衛橫山砦3六十四和談(下)十拒守不戰2六十八孤注一擲(一)五逃亡8八十二敗軍(下)二十九平分秋色十五分兵兩路5六十七德安府之戰(二)十二逆鱗7六十四和談(下)十四十三翼之戰1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中八世外高人2六重返廣南3七出兵大理2五半路伏擊1二 初入臨安六出奇制勝4二十一分兵出擊(中)
十六弒君1十四背水一戰1十大破西夏軍4十一 追上宋軍 下十 轉進山東 上九兵敗如山7十一聖旨2五十六秋獮(下)三廣東之行7十七死守州衙5一一七最後一戰(下)後記十一新君登基3一南下2五半路伏擊3四十八江淮首戰(一)三 再見嚴蕊1十八還有援軍嗎3八禮社江之戰4十三出兵二 徐州大戰 下一零二回京五十三趙愷入臨安(下)五婚姻大事4十四兵變1九十七招降十七死守州衙2十七死守州衙2十四漁人得利1三十三壽昌大捷一雙懸日月3十一結案5六十五公主架到六十七殺出建康六出奇制勝1十八還有援軍嗎3一百入駐東京十棄守建康府1十二大金太子3八十六繼續隱忍十四兵變5十六弒君3八 橫生變故3一 臨安的朝議6四十七利器十四背水一戰3二十五羅生門一二二淸掃金國的殘餘勢力八禮社江之戰5一一六結局——札木合八出使蒙古2五婚姻大事2二十四榷場(下)二十五宋軍出擊(上)四 四川驚變2三廣東之行2一 臨安的朝議6五半路伏擊1三十三壽昌大捷九兵敗如山7十三鶴蚌相爭3五十五議和(二)七新法(下)十五分兵兩路5十八還有援軍嗎4四征戰山東2六出奇制勝1十二逆鱗2一 出兵徐州 下十三鄧王趙愷一零七金主登基六十六再勝西夏(上)十四出川八十招之約1七十一說動李全一百六舊的結局和新的開始(上)七出兵大理5九十三東線戰事十一新君登基6二十七突破 黃河防線(一)十二守衛橫山砦3六十四和談(下)十拒守不戰2六十八孤注一擲(一)五逃亡8八十二敗軍(下)二十九平分秋色十五分兵兩路5六十七德安府之戰(二)十二逆鱗7六十四和談(下)十四十三翼之戰1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中八世外高人2六重返廣南3七出兵大理2五半路伏擊1二 初入臨安六出奇制勝4二十一分兵出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