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弒君1

“什麼,竟有這樣的事情嗎?趙草,你說的是真的嗎?”楊炎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盯着面前的趙草和朱雀兩個人,連一邊趙倩如聽完他們所說的情況之後,也是覺得實在不可思議。“這怎麼可能呢?”

陪同趙草和朱雀一道來天臨府的賴文政在一邊道:“大人,趙兄和朱雀姑娘剛把這個秘密告訴在下的時候,在下也覺得是匪夷所思,但聽他們說完詳情之後,在下才不得不相信,這確實就是事實。”

趙草也對楊炎道:“楊大人,請你相信我說的話都是事實,李皇后的父親李道,就是隱藏在你們朝廷內部的摩尼教徒。他的真實身份就是摩尼教的光明右使。”

原來趙草等一行人決定到隆興府,投靠到楊炎麾下,並且打算借楊炎的力量,爲鍾欣玉等人報仇。到了隆興府之後,他們先找到賴文政,才知道楊炎這時以經去了天臨府,並不在隆興府中。因此趙草向賴文政說明了來意,同時也將李道的真實身份告訴了賴文政。

賴文政得知這個秘密之後,也大爲震驚,他在摩尼教的時候到是知道,教中的光明右使潛伏在大宋的朝廷中作內應,爲摩尼教傳過不少消息,但他的真正真份卻不得而知。竟沒有想到這個人竟會是李道。

而且賴文政也知道,現在李道是屬於史浩,龍大淵等人**,自從趙惇登基以來,一直都是針對楊炎,希望把楊炎扳倒,在上一次楊炎被罷官的經過中,就是這幾個人極力活動的結果,李道在裡面起了多少作用不知道,但一定參於其中是肯定的。即然李道的真實身份是摩尼教的光明右使,而楊炎又是平滅摩尼教的首席功臣,那麼這一次楊炎去天臨府,李道是絕不會放過楊炎。現在看來,說不定這次皇帝招楊炎去天臨府,本身就是李道設下的一個陰謀。

因此賴文政不敢怠慢,急忙將從趙草那裡得知的秘密告訴駐守隆興府的高震。而高震聽了之後,同樣也意識到情況不妙,雖然他並不完全相信這個秘密,但也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立刻決定派賴文政帶趙草等人連夜趕去天臨府,將這一秘密通知給楊炎,好讓楊炎有所防備。而和趙草等人一齊來到隆興府的趙婉如也要跟着一起去天臨府,其他人扭不過她,只好把她也帶上了。

只是賴文政等人出發要比楊炎晚了好幾天,因此在部路上緊趕慢趕,最終還是晚了兩天,結果到了天臨府之後,一切該發生的事情都以經發生了。李道夥同史浩、龍大淵等人設下圈套,而趙月如又經不住皇帝的苦苦勸說,暗中下手,抓住了楊炎。好在趙倩如採取的軼措及時,楊炎才得以平安脫險。

賴文政聽楊炎說完這段經過之後,也覺得驚心動魄,這樣的結果真是不幸中的萬幸。連連道:“好險、好險。”然後纔將李道的好險告訴楊炎和趙倩如。

兩人聽完賴文政所說之後,都覺得難以置信,因爲李道爲官己有三十餘載,而且現在他的女兒是當朝皇后,他本人是堂堂國丈,也可以算是位及人臣了,於情於理也都不可能是摩尼教的臥底。不過既然賴文政說得確切,楊炎覺得還是問個明白的好,因此立刻叫賴文政請來趙草和朱雀兩人,聽他們詳細說明了整個事情的經過。

原來早在建炎四年(1130年),時任摩尼教教主的就是鍾子昂的父親鐘相,他在洞庭湖一帶宣傳教義,廣聚教徒,起兵叛宋,一時間聲勢頗大,趁着大宋忙於抵抗金軍之機,一氣佔領武陵、桃源、龍陽、澧陽、石門、安鄉、慈利、枝江、石首、公安等地。並自立爲“大聖天王”。而李道當時才二十歲出頭,他就是在這個時候加入摩尼教的,入教之後,作戰頗爲勇猛,因此很受鐘相重用,還被鐘相收爲記名弟子。

就在當年,鐘相戰死,教衆擁立鐘相的長子鍾子儀繼任教主之位,但當時鍾子儀年紀尚輕,教中的一切事宜都由當時的光明左使楊麼主持大局,楊麼頗有智謀,憑藉洞庭水域,佔據一方,並且不斷擴大勢力,宋朝派出數次大軍征剿,都無功而返。摩尼教勢力最大的時候,東起岳陽,西達枝江,北自公安,南至潭州的管界之內,全都成了他們能控轄的地方。

直至紹興五年(1135年),眼見摩尼教的勢力越來越大,而這時金國暫時停止了南侵,宋金邊境以略爲平靜,因此朝廷才做出決議,調岳飛出兵征剿洞庭,平定摩尼教。結果岳飛出兵到了洞庭湖之後,經過一番周密的安排,連戰連勝,教衆黃佐、楊欽等人紛紛投降,十幾天的功夫,就連破叛軍數寨,人馬一直攻到鍾子儀、楊幺等**寨所在的龍陽縣江水北岸。

鍾子儀見大寨被宋軍包圍,大勢己去,自知難以倖免,而自己目標明顯,恐怕難以逃脫。於是將摩尼教主之位傳於其弟鍾子昂,並命鍾子昂率一部份教徒突出重圍,逃到廣南境內,暗中招收信徒,傳播教義、等待時機再度起事。同時也知道,僅靠聚集百姓起事,不過只是烏合之衆,一遇到岳家軍這樣訓練有素的官軍萬難抵擋,想要成大事,必須掌握一支官軍隊伍纔有把握。因此提拔李道爲摩尼教光明右使,並傳給他摩尼教的最高絕學“乾坤大挪移”,並指使他設法混入官軍之中,成爲摩尼教在宋朝內部的臥底。侍機掌握兵權,好等摩尼教再度起事的時候,在朝廷內部接應。

隨後岳飛大舉進攻龍陽縣江水北岸大寨,鍾子儀自刎而亡,楊麼被擒亦被斬首,摩尼教在洞庭叛亂也被岳飛徹底平定下去。而李道仗着一身武功,暗中逃出洞庭湖,幾經轉折之後,先投靠流寇李橫的部下。岳飛平定了鍾子儀、楊麼之後,接着出兵征剿李橫,李橫不敵岳飛,領軍敗走,投奔到張俊部下。而李道卻趁機脫離了李橫,轉而投降岳飛,在岳飛部下爲將。

李道投到岳家軍中之後,爲人處事到也小必謹慎,中規中距,生怕露出與腳,但跟隨岳家軍到也打了不少勝僅,因此循序漸進,一步一步的得到升遷統制,能夠自領一軍。但在岳家軍中算不上什麼突出的將領。不過也正因爲如此,在岳飛死後,田師中接任岳飛的位置,出任鄂州御前駐軍都統制,岳飛手下的幾員名將、張憲、董先、王貴、牛皋等人都不得善終,唯有李道卻沒有受到多大的牽連,反而還能夠繼續在田師中手下爲將,仍可以自領一軍。

而且過了幾年的官宦生涯,也使李道學會了不少官場的鑽營奉迎之道,加上他一直上下運作,左右逢源,隨後的十佘年中,官職居然還一路晉升到了遙郡承宣使。在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李道奉命討平了屢次騷擾南方諸省的猺人楊再興(與岳飛部下戰死小商河那個楊再興同名)。李道也因此功獲得“落階官”的獎賞,從遙郡承宣使一下子升成正任承宣使。又在紹興三十年(1160年),李道又接替劉錡,出任荊南府御前駐軍都統制,終於成爲手握兵權,獨當一面的主將。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出兵南侵,宋金主力於採石展開大戰。而李道也率軍在茨湖擊退了金兵渡河之師,打了一個小勝仗,也由此功晉升爲慶遠軍節度使。

又過了幾年之後,在李道的運作之下,女兒李鳳娘也被選爲太子趙惇的正妃,而李道隨之也被調入臨安朝廷,出任殿前司副都指揮使,成爲楊沂中的副手。

進京之後,李道心裡清楚,楊沂中年事以高,在殿前司都指揮使這個位置上不會待太久,因此一心想着幾年以後,能夠接替楊沂中的位置,執掌殿前司的人馬,這樣就可以控制整個臨安的人馬。不過他也知道,自己是武將出身,並無突出的戰功,又是父憑女貴的外戚身份,執掌兵權有違大宋祖制,而且也難免遭人嫉妒,必須在朝中結識幾個大臣,以爲內援,才能保證自己的官位長久,因此在臨安爲官其間,李道經過觀察、分析,和龍大淵、曾覿、張說等人識交,成爲**,相互呼應。

時間這一晃就過去了近四十年,而在李道努力經營着自己的仕途同時,鍾子昂也帶領着摩尼教其他的人員在廣南隱藏,暗中傳教,招收信徒,不斷集聚力量,準備適機再度起事。而在這些年中,由於一直沒有適當的時機,因此這時李道也沒有主動和摩尼教聯絡,都是鍾子昂當李道單線連絡,一般一年也只連絡一回,只是保持雙方的連絡暢通,並沒有其他事情。而李道的真實身份也只有兩個兒子和女兒李鳳娘知道。

八禮社江之戰6十六掃平海盜4五十六秋獮(下)十收復大理城2八十二前哨戰一百入駐東京十回到臨安十五徐海心服6十五仁修之戰5二十三和談破裂(下)十三宋軍出兵6七鬥智鬥力3十七大理使臣7二攻克信州5一 出兵徐州 中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下二海上突襲6十四背水一戰4二 初入臨安二攻克信州6四十五鹽州之戰(上)八楊炎起復一百三告別王罕(二)十七死守州衙1三新婚蜜月5一雙懸日月6六十六德安府之戰(一)四 御駕親征 中十三 大宋水師 下二海上突襲3二海上突襲6十二反戰二 徐州大戰 中六十七結局(一)八十招之約3九楊炎歸來7四 全線崩潰8六十三萬全平戎大陣九十六滹陀河之戰(三)一雙懸日月1四 再上征途4二海上突襲5八楊炎起復十三 大宋水師 上四十一江淮進軍(下)六摩尼教的滅亡5三 白土鎮大捷 中九十六汴梁攻防戰(一)十四 海上大捷 下九政局的變換3三十六建康決議四 再上征途1十三宋軍出兵2二十二和談破裂(上)八十鄧王趙竑(下)十四太子北巡(三)二 徐州大戰 下十一圍城打援5十拒守不戰4十拒守不戰4八十鄧王趙竑(下)十四背水一戰4一二三對策(下)七十六中都叛亂(一)十三鶴蚌相爭4三 叢林奇遇1十三分裂4三廣東之行5十六弒君6四十二金殿審議(下)一 回家2十一圍城打援2十六 進攻貴州2十六弒君6六 遠襲 上五歸家七年輕人的天下3十一新君登基4一零三太湖平亂(下)十三太子北巡(二)二十六宋軍出擊(下)十四 海上大捷 上二海上突襲3十六弒君4四十三南征一下旨南征2十棄守建康府3九十六滹陀河之戰(三)八十六放棄中都十一金與西夏十三宋軍出兵5八十三小商河之戰(一)十一結案3十四十三翼之戰2七鬥智鬥力1三新婚蜜月1四十江淮進軍(上)十六 進攻貴州1十一結案5一下旨南征5
八禮社江之戰6十六掃平海盜4五十六秋獮(下)十收復大理城2八十二前哨戰一百入駐東京十回到臨安十五徐海心服6十五仁修之戰5二十三和談破裂(下)十三宋軍出兵6七鬥智鬥力3十七大理使臣7二攻克信州5一 出兵徐州 中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下二海上突襲6十四背水一戰4二 初入臨安二攻克信州6四十五鹽州之戰(上)八楊炎起復一百三告別王罕(二)十七死守州衙1三新婚蜜月5一雙懸日月6六十六德安府之戰(一)四 御駕親征 中十三 大宋水師 下二海上突襲3二海上突襲6十二反戰二 徐州大戰 中六十七結局(一)八十招之約3九楊炎歸來7四 全線崩潰8六十三萬全平戎大陣九十六滹陀河之戰(三)一雙懸日月1四 再上征途4二海上突襲5八楊炎起復十三 大宋水師 上四十一江淮進軍(下)六摩尼教的滅亡5三 白土鎮大捷 中九十六汴梁攻防戰(一)十四 海上大捷 下九政局的變換3三十六建康決議四 再上征途1十三宋軍出兵2二十二和談破裂(上)八十鄧王趙竑(下)十四太子北巡(三)二 徐州大戰 下十一圍城打援5十拒守不戰4十拒守不戰4八十鄧王趙竑(下)十四背水一戰4一二三對策(下)七十六中都叛亂(一)十三鶴蚌相爭4三 叢林奇遇1十三分裂4三廣東之行5十六弒君6四十二金殿審議(下)一 回家2十一圍城打援2十六 進攻貴州2十六弒君6六 遠襲 上五歸家七年輕人的天下3十一新君登基4一零三太湖平亂(下)十三太子北巡(二)二十六宋軍出擊(下)十四 海上大捷 上二海上突襲3十六弒君4四十三南征一下旨南征2十棄守建康府3九十六滹陀河之戰(三)八十六放棄中都十一金與西夏十三宋軍出兵5八十三小商河之戰(一)十一結案3十四十三翼之戰2七鬥智鬥力1三新婚蜜月1四十江淮進軍(上)十六 進攻貴州1十一結案5一下旨南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