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分裂4

鍾子昴見強攻橫山砦不下,也只有試一試賴文政的辦法。於是依計而行,果然使橫山砦固若金湯的防守在一夜之間土崩瓦解了。僮族五家的連盟也作鳥獸散。

想到自己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攻不破的橫山砦,現在居然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了下來,鍾子昂的心中也不禁生出啼笑皆非的感覺來。不過對賴文正到是十分佩服,道:“賴先生,這次能攻下橫山砦,真是多虧了你呀。今天晚上要好好慶祝一下。”

賴文正微微一笑,道:“教主過講了,不過現在可不是慶祝的時候,我們如今攻下了橫山砦,邕州以北的地區將無險可守,理當一鼓作氣,揮師北進,掃平僮族五家的勢力,佔領整個邕州。進而攻佔整個廣西,以此爲根據,與宋朝相抗,那幺我聖教千秋萬載的霸業就可以實現了。”

鍾子昂哈哈大笑道:“老夫有賴先生相佐,又何愁霸業不成呢。好,我這就下令,今夜休息一夜,明天就出兵北進,攻佔整個邕州。”

賴文正一久身,道:“教主聖明,必可成就大業。”

這時鐘振先匆匆忙忙跑過來,道:“爹,有左使的書信來了。”說着將書信雙手奉上。

鍾子昴微微一怔,這次他率領大軍進攻邕州,留下了光明左使鍾石領着一部份人馬進駐潯州,牽制靜江府的宋軍,始他們無暇援救橫山砦。而由鍾欣玉坐鎮貴州,籌集糧草,軍需等物,兩處接應。現在鍾石紿他來信,難到是潯州一線出了什麼問題嗎?

他急忙接過信箋,打開一看,不禁大喜過望。然後將信遞給賴文政道:“賴先生,你快看看。”

賴文政接信一看,也不禁喜上眉稍,對鍾子昂躬身施了一禮,道:“這可真是要恭喜教主了,真是天佑我聖教,合當我聖教大業成就。”

*************由於進攻橫山砦時,摩尼教軍就己駐軍在歸德州和思恩州。從賓州回靜江府的道路賭死,因此楊炎和董原只好先退到羅博州,然後借道宜州,經過融州才返回了靜江府。這樣一來,僥了一個大圈,路程增加了一倍多,花了**天的時間,纔到達靜江府。隨他們一齊到這靜江府的宋軍一共有三百二十七人。

到了靜江府,楊炎先安置好了董原和士兵,然後立即去找上一次來見過的制置使司所參議周信。將橫山砦發生的事實原原本本說了一遍。然後又問周信是否接到了自己發來的求救信,靜江府爲何不發援軍。

周信聽完,長嘆了一口氣道:“信是收到了,不過現在靜江府這邊的形勢也吃緊。摩尼教軍以經連續攻佔了賓州,象州,潯州,藤州,梧州,封州等地。兵峰直逼靜江府了。現在宋軍被迫退守判柳州,靜江府,昭州,賀州一線,整個廣西都急急可危,根本不可能抽出人馬去援救橫山砦。”

楊炎聽了,也大吃了一驚,想不到離上一次藤州之戰才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摩尼教軍竟又連續攻克了六州,如果在加上邕州,那幺整個廣南酉路就只剩下柳州,靜江府,昭州,賀州,宜州,融州六地還歸大宋管轄,其他的全被摩尼教佔領了。忍不住問道:“怎麼會這樣,上一次不是在藤州打了個勝仗嗎?怎麼突然一下兵敗如山倒呢?吳節使呢,他在幹什麼?”

周信苦笑道:“吳節使病了,不能領軍。要不然,局勢怎麼會敗懷剄如此地步呢?”

楊炎也不禁苦笑起來,這個時候吳拱卻病了,病得可真不是時候啊。

原來吳拱領軍來到廣南之後,就有些水土不服,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適應之後,也逐漸好了起來。後來在梧州一戰中又淋了雨,受了風寒,本來這到也不算大病,休養幾天也就好了。但偏偏又在這個時候,從四州傳來消息,吳拱的堂弟吳挺病故了。吳拱和吳挺雖是叔伯兄弟,但感情致厚,這一下病上加悲,一下子就重了許多,以至於臥牀不起,不能理事。

誰知這消息傳到了鍾石耳中,鍾石立即下令,各路摩尼教軍全線進攻,宋軍軍心不穩,加上取帶吳拱領軍的戚方的能力和吳拱相差許鄉,於是連戰連敗,一下子連失了六州成了現在的局面。逐使摩尼教丈聲望大曾。楊炎居守橫山砦對摩尼教創成的打擊,這時也差不多全都掃轉過來了。而且鍾石還在調兵遣將,打算繼續進攻靜江府,一舉佔領整個廣南西路。

楊炎只好向周信報出了自己的真實姓名,並提出要面見范成大。

周信這才知道他就是遠征黑陽山的楊炎。不禁又驚又喜。雖然沒有聽到楊炎被重新啓用的消息,但他持有樞密院的令牌,也不敢多問,立刻去通報范成大。

范成大一聽周信的通報,心裡也是又驚又喜。宋軍北伐時,他是督都府的參議,和楊炎到是見過幾面,不過並沒有什麼深交。不過范成大到是知道楊炎是個及爲出色的將材,現在靜江府的形勢正是危機的時候,吳拱又病倒了,正是急需用人之際。楊炎在這個時候突然出現,不遞於是雪中送烯。因此范成大也不及細想楊炎己被削職爲民,怎麼又持有樞密院的令牌到了靜江府。立刻叫周信去請楊炎來見自已。

楊炎隨周信來到公堂上,見范成大施禮道:“楊炎見過範制置。”

范成大一揮手,道:“子昊,你來得正好,靜江府正是吃緊,你可要幫我一臂之力啊。”

十四兵變1一一九吾圖撒合裡(下)十四漁人得利1十五徐海心服6六十五圍城打援八世外高人2五誓師出發5十三宋軍出兵3四 虞允文回京1三十二戰象VS鐵浮圖九十六滹陀河之戰(三)二十一分兵出擊(中)十四兵變4一 返回臨安2十三分裂4九十四收復洛陽九兵敗如山3一零九金國潰敗一零一傍湖酒樓(下)五十五建康之變(下)四十三溧水攻防(二)十七擁立新君1五 攻佔虹縣九戰象1十一聖旨4十五徐海心服4十三鶴蚌相爭1二十八宿州大戰(下)後記四十轉攻建康(上)八十六繼續隱忍四十西北報捷一 臨安的朝議1二十一清查田產十一新君登基7十四十三翼之戰3十八還有援軍嗎4九十四撤退七部署廣州3五半路伏擊3十三鶴蚌相爭5十棄守建康府4十四漁人得利7十五分兵兩路5後記七部署廣州3六十九孤注一擲(二)八出鎮北京4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下十三太子北巡(二)一一七最後一戰(下)四 全線崩潰5十五仁修之戰3三十五平定叛亂(上)十八立後(二)三十三連盟定議十拒守不戰1九十七汴梁攻防戰(二)三十再次交戰十七大理使臣3二 徐州大戰 下十七死守州衙4十六 進攻貴州6五十三初戰告捷(上)一百傍湖酒樓(上)七夜襲成都7一一三北征蒙古五逃亡8二十一清查田產一 臨安的朝議1六十五一敗塗地(下)七出兵大理2二十八宿州大戰(下)四十八江淮首戰(一)三十一安西兵變(上)八十三小商河之戰(一)二海上突襲3四 全線崩潰8六重返廣南2二十請辭四 四川驚變4十八臨安的流言1六 遠襲 下十三鶴蚌相爭7十二蒙古使臣(上)六重返廣南2一 臨安的朝議1二十三全面反擊開始三十一新年有喜(上)十嚴蕊受刑2二十一麓山古剎五十六議和(三)十二闊亦田大戰1十五分兵兩路1二十一麓山古剎十收復大理城1二攻克信州2十七死守州衙5八 杞縣解困 中十二大金太子1
十四兵變1一一九吾圖撒合裡(下)十四漁人得利1十五徐海心服6六十五圍城打援八世外高人2五誓師出發5十三宋軍出兵3四 虞允文回京1三十二戰象VS鐵浮圖九十六滹陀河之戰(三)二十一分兵出擊(中)十四兵變4一 返回臨安2十三分裂4九十四收復洛陽九兵敗如山3一零九金國潰敗一零一傍湖酒樓(下)五十五建康之變(下)四十三溧水攻防(二)十七擁立新君1五 攻佔虹縣九戰象1十一聖旨4十五徐海心服4十三鶴蚌相爭1二十八宿州大戰(下)後記四十轉攻建康(上)八十六繼續隱忍四十西北報捷一 臨安的朝議1二十一清查田產十一新君登基7十四十三翼之戰3十八還有援軍嗎4九十四撤退七部署廣州3五半路伏擊3十三鶴蚌相爭5十棄守建康府4十四漁人得利7十五分兵兩路5後記七部署廣州3六十九孤注一擲(二)八出鎮北京4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下十三太子北巡(二)一一七最後一戰(下)四 全線崩潰5十五仁修之戰3三十五平定叛亂(上)十八立後(二)三十三連盟定議十拒守不戰1九十七汴梁攻防戰(二)三十再次交戰十七大理使臣3二 徐州大戰 下十七死守州衙4十六 進攻貴州6五十三初戰告捷(上)一百傍湖酒樓(上)七夜襲成都7一一三北征蒙古五逃亡8二十一清查田產一 臨安的朝議1六十五一敗塗地(下)七出兵大理2二十八宿州大戰(下)四十八江淮首戰(一)三十一安西兵變(上)八十三小商河之戰(一)二海上突襲3四 全線崩潰8六重返廣南2二十請辭四 四川驚變4十八臨安的流言1六 遠襲 下十三鶴蚌相爭7十二蒙古使臣(上)六重返廣南2一 臨安的朝議1二十三全面反擊開始三十一新年有喜(上)十嚴蕊受刑2二十一麓山古剎五十六議和(三)十二闊亦田大戰1十五分兵兩路1二十一麓山古剎十收復大理城1二攻克信州2十七死守州衙5八 杞縣解困 中十二大金太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