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理使臣3

鍾振先點了點頭,道:“爹,你放心吧,我把這些東西一定平安運到化州。”

就在這時,一個士兵氣喘吁吁跑到鍾子昂面前,結結巴巴道:“大王……大王,大……大事不好了,宋軍攻破了北門。”

鍾子昂大吃一驚,宋軍破門了?這不可能啊。宋軍今天不是不打算正式攻城嗎?難道是除了林永祥他們幾個人之外,又有人背叛了自己,給宋軍打開了城門嗎?

其實還真沒有人背叛鍾子昂。從一早上開始,宋軍還是像昨天一樣,用遠程武器來壓制摩尼教軍。而摩尼教軍的士兵也懶得還擊,都紛紛躲在城垛口下,柱子背後躲避。實在沒有地方可躲的只好逃到城下去。因此今天摩尼教軍的傷亡並不大,一上午只死了三百多人。到了正午,士兵們一邊吃着飯一邊聊天,都說在這裡守城也不用去出苦力搬運物資,到也真是不錯。有不少人還開始打起盹,睡午覺了。

不知是誰突然尖叫了一嗓子:“宋軍殺過來了,宋軍殺過來了。”

摩尼教的士兵們這纔回過神來,不知什麼時候,宋軍的弩槍,弓箭,炮子等全都停了下來。只見在城下,無數扛着雲梯的宋軍簇擁着十幾輛高大如塔的車輛,正在向貴州的城牆靠近過來。最近的離着城牆己不到十步了。

城牆上的守軍一陣大亂,趕忙紛紛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防守。但這時以經爲時太晚,宋軍的塔車以經靠在城牆邊上,翻板一倒,宋軍便如狼似虎一般從塔車中衝上了城牆。儘管摩尼教的士兵奮起抵抗,但無奈守城的士兵人數太少,根本防不勝防,宋軍通過塔車和雲梯源源不斷的衝上了城牆去支援。在城牆上大肆砍殺得剩餘的摩尼教軍。

接着宋軍的撞車也撞開了貴州城的城門,早己在城下等候的宋軍立刻像潮水一樣涌入城中,守城的摩尼教軍更加抵抗不住,只得紛紛撤退。宋軍輕易的就攻佔了貴州城的北門。

楊炎輕輕一揮手,對身邊的衆將道:“你們看怎麼樣?我說改變計劃今天破城,沒有錯吧。現在我們也進城去吧。”

他身邊的吳錫道:“制帥,你是怎麼斷定今天可以破城的。”

楊炎邊走邊道:“吳統制,其實你昨天說的很對,以林永祥他們幾個人的能力,跟本就不可能給我們打開貴州的城門。其實我也從來沒有指望過他們。”

吳錫道:“那麼制帥爲什麼還和他們定下了三天以後正式攻城的約定呢?但卻又改成今天就攻破了貴州城。”

楊炎笑道:“吳統制,你不覺得那個林謙能兩次三番出貴州城來找我們太容易了嗎?如果換了是一個法王什麼的還說得過去,但林永祥在摩尼教中的地位並不高,能夠這樣派人隨意出城,這也太過於不合理嗎?鍾子昂可不會那麼無能。因此我懷疑這裡面一定有問題,一種可能是鍾子昂故意派出來試探我們,另一種就是鍾子昂要抓一個人髒具全,才放他出城。所以我才故意說是三天以後才正式攻城,無論是那一種可能,鍾子昂都會知道的。”

吳錫恍然大悟,道:“所以制帥算準了鍾子昂知道我們三天以後纔會正式攻城,今天必會防守鬆懈,這樣纔會讓我們有機可乘的。”

楊炎微微一笑,道:“也不全是,誰又能夠什麼事情都準備。不過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勢,如果他們今天防守嚴密,那麼我們就還是按照昨天那樣打,如果他們防守鬆懈了,那麼我們就正式攻城,總之是要跟據戰場上的具體情況而定。”

吳錫點點頭,臉上露出敬佩的神情,起初他跟着楊炎一起來廣南的時候,見楊炎還年輕,還對他還有些不以爲然。後來楊炎一直拒不出戰,其實吳錫心裡也對楊炎頗爲不滿,不過他是楊沂中一手提拔起來,對楊沂中一直心存感激,因此在諸將之中,他還是一直支持楊炎的行爲。不過只從宋軍出兵以後,連戰連勝,尤其是潯江一戰,在楊炎近乎神奇的指揮下,宋軍以少勝多,大獲全勝,連吳錫也跟着立下了不少功勞,這使得吳錫對楊炎的態度大變,佩服得五體投地。

進城之後,宋軍以經完全控制了北門,楊炎立刻傳令宋軍:一面守住北門,一面整好隊形,準備巷戰。

令一傳下,宋軍立刻迅速整好了巷戰的隊形,都是由盾牌手在前,長槍手,校刀手在側後保護,弓弩手在最後,同時楊炎又命一部份弓箭手攀上屋頂,搶佔有利地形。而且考慮到摩尼教軍中輕功好手不少,因此又派了一部士兵也爬上屋頂,保護弓箭手。然後楊炎纔將宋軍分成五路,從五條不同的街道向摩尼教的神廟攻去。

這時鐘子昂以經命鍾振先押運着物資先從南門出城,不過八百所車輛多不是一會兒就能出完的,因此鍾子昂在神廟前免強布好一道簡單的防線,用來抵擋宋軍,爲鍾振先運走物資爭取一點時間。

楊炎、吳錫和凌翔、黃明霞、鐵成林、谷雪萍等人率領着一隊宋軍從正中的大街向摩尼教的神廟進攻。這條街縱貫貴州城的南北兩門,也是貴州城最寬的一條大街,有十餘步寬,摩尼教的神廟正位於街道正中,偏南的位置。只見宋軍排着整齊的陣形,以五六個人組合成一隊,各隊之間互相配合着向摩尼教軍殺去。

由於摩尼教軍是準備不足,倉徒應戰,因此在街道之中毫無抵抗力,兩軍一接戰,立刻死傷無數,完全不是宋軍的對手。被殺得連連後退,一直退到了神廟附近。

八十四叛亂終止(二)十四兵變6十一結案2八十七完顏長之的推論六公主傾情2一一二杭愛山大戰十七大理使臣5一南下1六重返廣南3十二劉寶的敗兵三十七再見劍魔十拒守不戰1一二三宋蒙分裂九十反間計(上)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上六重返廣南5二完顏雍架崩(下)八世外高人6十六掃平海盜7十三暗流潛伏2二十分兵出擊(上)三十四海上追逐四 全線崩潰1十一新君登基2十一新君登基4十棄守建康府5十二突襲廣州7十收復大理城6七 黑陽山 上九楊炎歸來4五誓師出發1六新法(上)三新婚蜜月1一百七舊的結局和新的開始(下)七十八天機重現五 進攻海南3三十五平定叛亂(上)一一四乃蠻的結局(上)十四 海上大捷 中十大破西夏軍5三新年3四十一江淮進軍(下)十七大理使臣3七十八天機重現八十四叛亂終止(二)四 全線崩潰1九廣南練兵5一二四宋蒙分裂十一喜事成雙八世外高人3二十二分兵出擊(下)六重返廣南1五十金軍逃亡(上)九兵敗如山6十四漁人得利3十二蒙古使臣(上)四 虞允文回京3十九立後(三)一百八乃蠻八十招之約5七夜襲成都2八世外高人6八十一皇帝的生辰十烏合之衆3一議和條件七十二經略西北一雙懸日月4六苛政2九楊炎歸來6一一四乃蠻的結局(上)十九撤軍之議二變法圖治(一)一二零金國的危機二十一麓山古剎六出奇制勝1十三鶴蚌相爭1一 臨安的朝議7五十二趙愷入臨安(上)三十六海上大捷(下)十拒守不戰4二十三蒙古軍的進攻(上)十三鶴蚌相爭4五 形勢突變 中七十又一次遠征(下)十五仁修之戰4一零六拜見祖師七出兵大理4六十一襄樊(一)五十五議和(二)十四漁人得利1七 黑陽山 中六十三和談(上)一一零進軍河北(上)十五分兵兩路5十一新君登基1七十三勝利之後的建康(一)五十三初戰告捷(上)四征戰山東1八十六小商河之戰(四)七部署廣州1
八十四叛亂終止(二)十四兵變6十一結案2八十七完顏長之的推論六公主傾情2一一二杭愛山大戰十七大理使臣5一南下1六重返廣南3十二劉寶的敗兵三十七再見劍魔十拒守不戰1一二三宋蒙分裂九十反間計(上)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上六重返廣南5二完顏雍架崩(下)八世外高人6十六掃平海盜7十三暗流潛伏2二十分兵出擊(上)三十四海上追逐四 全線崩潰1十一新君登基2十一新君登基4十棄守建康府5十二突襲廣州7十收復大理城6七 黑陽山 上九楊炎歸來4五誓師出發1六新法(上)三新婚蜜月1一百七舊的結局和新的開始(下)七十八天機重現五 進攻海南3三十五平定叛亂(上)一一四乃蠻的結局(上)十四 海上大捷 中十大破西夏軍5三新年3四十一江淮進軍(下)十七大理使臣3七十八天機重現八十四叛亂終止(二)四 全線崩潰1九廣南練兵5一二四宋蒙分裂十一喜事成雙八世外高人3二十二分兵出擊(下)六重返廣南1五十金軍逃亡(上)九兵敗如山6十四漁人得利3十二蒙古使臣(上)四 虞允文回京3十九立後(三)一百八乃蠻八十招之約5七夜襲成都2八世外高人6八十一皇帝的生辰十烏合之衆3一議和條件七十二經略西北一雙懸日月4六苛政2九楊炎歸來6一一四乃蠻的結局(上)十九撤軍之議二變法圖治(一)一二零金國的危機二十一麓山古剎六出奇制勝1十三鶴蚌相爭1一 臨安的朝議7五十二趙愷入臨安(上)三十六海上大捷(下)十拒守不戰4二十三蒙古軍的進攻(上)十三鶴蚌相爭4五 形勢突變 中七十又一次遠征(下)十五仁修之戰4一零六拜見祖師七出兵大理4六十一襄樊(一)五十五議和(二)十四漁人得利1七 黑陽山 中六十三和談(上)一一零進軍河北(上)十五分兵兩路5十一新君登基1七十三勝利之後的建康(一)五十三初戰告捷(上)四征戰山東1八十六小商河之戰(四)七部署廣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