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江淮進軍(下)

完顏允恭決定御架親征,救援西夏之後,完顏長之心裡又驚又喜,他當然清楚,完顏允恭絕不是楊炎的對手,這三十多萬大軍只怕就要全部葬送在西夏了,對大金來說可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但這樣一來,中都的守衛必然空虛,對完顏長之來說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絕不能錯過。

不過宋軍突然出兵進攻中原,卻有些出乎於完顏長之的意料。其實以他的才智也未必看不出這一點,只是一來現在他不在是南京留守司,對各方面的消息得知不全,影響了他對局勢的判斷,而另一方面,現在完顏長之的大倍份精力都放在如何起事謀反上,也無暇去顧及其他事情。

但完顏長之到底也是見識不凡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宋朝的意圖,不僅要滅掉西夏,更要趁金軍援助西夏之機,狠狠打擊金國,也更加堅定了他立刻起事奪位的決心。因爲在完顏長之看來,完顏允恭在西夏必敗無疑,而這時西夏己不足慮,因此一但金軍大敗,南宋必將趁機大舉進攻金國,以求取得戰略上的主動,如果完顏允恭死在西夏,大金必然羣龍無首,囯中大亂,就算完顏允恭不死,以他的才能也不足以應付以後的混亂局面,還不如讓自己來領導大金,收拾殘局。

因此完顏長之立刻招集張鵠、郭蝦蟆、石抹燕山、蒲阿統、蒲察定住、石定越等人,連同妻子完顏瑞仙一起商議聚議起事的大計。

張鵠首先道:“現在胡沙虎出兵迎戰宋軍,南京空虛,正是我們舉事的大好時機,而且我以經派了兀林臺、烏延託赤、斡勒眀、術魯四人潛入南京城中安排,只等大人一到,內應外合就可以一舉攻佔南京,然後以南京爲據點,趁着昏君遠征在外,進取中都,這樣一來大人的大事便可以成就。只是胡沙虎絕不是畢再遇的對手,一但宋軍獲勝,必然會來攻取南京,恐怕會拖住我們。”

完顏長之微微一笑,道:“這一點先生不必擔擾,我以經早有安排破宋軍之計。只是胡沙虎手下的四萬人馬可是我們守衛南京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在與宋軍交戰中損失過大。只直就非常悚手了。我們應該儘量收復過來。”

郭蝦蟆道:“大人,胡沙虎那邊我都以經安排妥當了,讓弟兄們儘量保存實力,不要和宋軍硬拼。而且按大人的安排,吩咐他一但敗退,並不隨胡沙虎逃回南京,而是立刻到襄城集合,再作打算。”

完顏長之點點頭,道:“很好,郭蝦蟆,你這就動身去襄城,等胡沙虎一敗,立刻聚集他的敗軍然後再去攻擊偃城。”

郭蝦蟆立刻道:“是。”

完顏長之又道:“燕山,你們兩人明天立刻帶領五千人馬,虛張生勢去進攻唐州。畢再遇擊敗胡沙虎之後,必然會放鬆警惕,見我們能夠馬上組織人馬反擊,而且又有人馬去攻擊唐州,就會摸不清我們的動向,因此一定釆用穩妥的辦法,先退守唐州,等摸清我軍的動向之後,再做打算。不過到了那時,我們就應該以經完全控制了南京,也可以從容佈置抵抗宋軍的安排了。”

石抹燕山道:“尊令。”然後又道:“大人,雖然畢再遇退兵了,但宋軍還有陳敏的那一路在進攻陳州,我們又該怎樣對付呢?”

完顏長之笑道:“這個你們儘管放心,陳敏的那一路我早以經做好了安排。只要逼退了畢再遇,我們就算大功告成了。不過畢再遇退兵之後,你們千萬不要輕易與他交戰,蝦蟆守好偃城,燕山,立刻退守鄧州。”

衆人雖然不清楚完顏長之到底有什麼安排,但平素都知道他用兵如神,見他說得如此胸有成竹,也就都放心了。

完顏長之又道:“張先生、定越和阿統跟我一起領一千人馬連夜趕去南京,留下定住守衛鄧州,因此到了明天,你們就各自行動,不必來向我辭行了。”

石抹燕山道:“大人,你只帶一千人馬去南京,恐怕力量太過單薄了,還是多帶一些人馬吧?”

蒲察定住也道:“是啊,燕山帶走了五千人馬,鄧州還有五千人馬,只帶一千人實在是太少了,至少要帶三千人馬去南京吧。”

完顏長之搖搖頭,道:“你們還要在這裡對抗畢再遇的大軍,如果我帶走的人馬多了,這裡的守衛必然就會薄弱。而且在南京早己有,兀林臺、烏延託赤他們四個人潛入,全靠裡應外合,出其不意,並不是要強攻南京。如果想靠硬拼,南京城高牆厚,足以抵抗數萬大軍,就是把鄧州剩下的五千人馬都帶去,也無濟於事,所以不如多留一些人馬在這裡,我只帶一千人就足夠了。”

衆人聽了,也都心悅誠服,這才齊聲允偌,各自下去準備去了。

※※支持原創※《宋翔》首發於1*7*K小說網※支持正版※※這時宋軍的探子己將紇石列胡沙虎率軍出擊消息報給了畢再遇。顯然這是畢再遇一直等待與金主力決戰的機會,因此親自和劉復武一起率領三萬人馬,去北上迎擊金軍。同時又命陳敏率軍從別一線進攻陳州,一方面是保護自己的側翼,另一方面也是趁自己吸引了金軍的主力的時候,讓陳敏攻下陳州,就可以直接攻擊開封府了。

畢再遇和劉復武兩人率軍北進,在偃城附近遇到了胡沙虎率領的金軍。這裡也就是紹興十年(1140年)岳飛北伐時大戰完顏宗弼,岳家軍大敗金軍,大破鐵浮圖的地方。

因此在與金軍的決戰之前,畢再遇招集全軍,大聲道:“各位弟兄,在三十五年前,嶽少保就是在此地擊敗金軍,我的先父畢進,當時就在嶽少保帳前,曾經親自上陣,與金軍廝殺。那時我畢再遇尚未出世。如今嶽少保和先父均以作古,但卻壯志未酬,那麼驅逐金虜,收復失土的責任,就由我們這一代來完成吧。”

衆士兵不禁都聽得熱血沸騰,齊聲振臂高呼道:“驅逐金虜,收復失土。驅逐金虜,收復失土。驅逐金虜,收復失土。”士氣以經達到了頂點。

畢再遇非常滿意的點點頭,道:“好,我們出發,去迎戰金軍。”

宋金兩軍是在偃城東南二十里的駝口鎮相遇,雙方互相列好了陣勢之後。畢再遇手執大斧,一馬當先,率領着馬軍司威遠軍的三千騎兵向金軍猛攻了上去。

這到並不是畢再遇魯莽,只憑個人的武力行事。而且因爲紇石列胡沙虎在南京上任之後,大宋的謀報人員早己將胡沙虎這幾個月以來的行爲報回了建康,同時也反饋到畢再遇這裡。

瞭解了這些情況之後,畢再遇基本可以斷定,胡沙虎是一個平庸無能之輩,因此面對這樣的對手,畢再遇的辦法就是一開始就用最猛烈的攻擊給對方當頭一擊,徹底嚇倒對方,一戰成功。更何況這時宋軍全軍都士氣高漲,正好可以利用這股士氣,一鼓作氣打敗金軍。

果然,雙方剛一交鋒,宋軍就在畢再遇的率領下,勢不可擋的殺入了金軍的陣勢中,畢再遇掄開大斧,左砍右削,只殺得面前的金兵無不倒地身亡。

馬軍司威遠軍雖然只有三千騎兵,但卻是大宋唯一的一支全俱甲騎軍編制的騎軍部隊,統制官就是原來馬軍司選鋒軍的統領田楷。俱甲騎軍本來就是善於正面衝擊,而且這時宋軍全軍上下士氣正高,人人鬥志旺盛,而且又有畢再遇這樣一員猛將打頭陣衝鋒,因此更是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向金軍拼命衝殺,只殺得金兵人頭滾滾,伏屍遍地。

而金軍本來就鬥志不高,又見這支宋軍不知怎麼,人人都像有如得到神力一般,勇不可擋。攔在他們面前的同伴幾乎無一生還,那裡還敢上前迎戰,因此見宋軍殺到,都不自覺的向後退讓開去。於是宋軍硬生生從金軍的陣勢中殺出了一條血路來。

在後面督戰的紇石列胡沙虎只看得心驚膽戰,眼看着這支宋軍在金軍陣中衝殺,以經不能用勇猛來形容,簡直就像一羣猛虎,衝進了羊羣一樣。而且爲首的那員黑馬黑甲的宋將更是猛虎中的猛虎,一柄大斧左右開弓,每一斧下去,必然會帶來金兵的死亡,沒有一個金兵能夠擋得住他的一擊。

紇石列胡沙虎幾曾見過這樣的大戰,這時只覺得四肢發抖,心跳若狂,其實還隔着數十步,但彷彿這支宋軍馬上就會殺到自己面前,那宋將的大斧隨時都會對着自己的腦袋砍下來一般。忍不住對左右說道:“這裡……這裡太不安全了,我們還是後退一些吧?”

他身邊的大將楊沃衍聽了,不禁大驚,忙道:“留守大人,你是一軍主帥,一但後退,必然會動搖軍心,我軍必敗無疑。因此在這個時候大人絕不能後退半步,一定要在這裡堅守。只要有大人在此,宋軍雖猛,但我軍亦能抵擋。”

胡沙虎不悅道:“楊沃衍,本帥身爲南京留守使,是進是退,自有決定,你是何等樣人,也敢來管本帥。本帥心意以決,一定要後退,你不必多言了。”說着胡沙虎一拔馬頭,就要轉身。

楊沃衍不禁大急,一把抓住了胡沙虎的馬繮繩,苦苦勸道:“留守大人,這個時候你可千萬不能退啊!”

胡沙虎又急又怒,連忙掙脫,但楊沃衍死死抓住馬繮繩,就是不放手,正在兩人糾纏之及,只聽金軍陣中忽然有**叫道:“金軍敗了,金軍敗了,大家快跑啊!快跑啊!”

然後只見金兵們紛紛扔槍棄劍,轉頭就跑。一開始只是少數人敗退,但金軍整體的鬥志都不高,見有同伴敗退,也都跟着一起敗退,再加上陣中不斷有人叫喊着“金軍敗了,大家快逃”則更是攪得人心不安,無心再戰下去。就算有少數士兵還想要與宋軍拼戰,但也被裹在大隊人馬之中,身不由己的跟着一起跑了下來。

胡沙虎一見金軍紛紛敗退下來,心裡也不由大急,生怕自己被宋軍追上,舉起馬鞭,向楊沃衍的手背上狠狠一鞭抽去,嘴裡還罵道:“你楊沃衍算什麼東西,也敢來管本帥,還不快給我鬆手。”

楊沃衍只覺手背一疼,不由自主的鬆了手。胡沙虎也不管他,又朝馬後臀上狠狠抽了一鞭子,戰馬吃庝,撒開四肢,向開封府的方向飛奔而去。胡沙虎身邊的衛士一見主帥都跑了,也都紛紛催開戰馬,追着胡沙虎,一起跑了。

楊沃衍苦笑了一聲,回頭一看,也不禁大吃了一驚,只見金軍以經全線潰敗,兵敗如山倒,整個陣勢都崩潰了下來。他當然不知道內情,還以爲是胡沙虎這一跑,果然動搖了全軍的軍心。而這時如果自己再不逃,只怕就會被宋軍包圍起來了。因此也只好急催戰馬,追着胡沙虎等人的背影,跑了下去。心裡還在想着,如果換了是完顏長之來指揮這一戰,決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金軍的陣勢突然間全盤崩潰,令畢再遇也覺得十分意外,他生怕金軍是另有詭計,因此暫時阻止了宋軍的追趕。但通過仔細觀察金軍敗逃的混亂局面,畢再遇可以斷定,這是真敗,而不是誘敵,因此這才下令追擊。但這麼緩了一緩,卻給金軍留出了一線空隙,與宋軍拉開了一段距離,再想要追上大隊金軍,以經不那麼容易了。只能趕上一些零散的敗軍。

不過胡沙虎卻被宋軍嚇破了膽,不敢有一刻停留,馬不停蹄向南京狂奔,帶動着身邊的兵將也都根着他跑。因此畢再遇雖然沒有追上金軍,但卻趁虛攻佔了郾城,準備繼續北進,攻取許州,兵鋒亙指向開封府。

二十一麓山古剎一百九出兵乃蠻七部署廣州4十九撤軍之議九兵敗如山7七出兵大理7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中八出使蒙古4十一征戰塔塔兒2二十七宿州大戰(上)十三鶴蚌相爭2七部署廣州2十五任氏密謀(下)十三 大宋水師 下十一圍城打援1八十鄧王趙竑(下)二十一兵制改制(上)十一圍城打援5八出鎮北京4一一七與金國徹底決裂十收復大理城5三新婚蜜月2二攻克信州5八出使蒙古2八十八西夏的結局(二)十五分兵兩路4九戰象6十四漁人得利5十一結案4九十九金軍撤軍七宗教的力量5二出使南宋七金國的陰謀(一)十嚴蕊受刑4十一新君登基1十三分裂5九廣南練兵5七新法(下)十收復大理城1八十八陳州之戰(二)六出奇制勝2二十六宋軍出擊(下)十一蒙古使臣(上)三十六邊境告急七十七回家十七大理使臣4九十九完顏允恭之死(下)八世外高人2九戰象6十七大理使臣6一零四攻佔烏沙堡(上)二夜探王府3六十四和談(下)一百一奇襲黑林(下)十八臨安的流言1五 進攻海南6十七大理使臣4八禮社江之戰6九 黃河 下八十五攻佔中都(下)十三鄧王趙愷三十一楊炎的奇謀五十七金軍撤軍一南下3一百二告別王罕(一)二楊炎大婚7一零三準備一 臨安的朝議2五十金軍逃亡(上)八各自準備八出鎮北京4二十八突破 黃河防線(二)三十六平定叛亂(下)六十一勢不可轉(上)五逃亡7四十一金殿審議(上)六十二勢不可轉(下)一議和條件五逃亡8三臨危受命1四十預料八 杞縣解困 上七部署廣州5九政局的變換1一百四告別王罕(三)十八還有援軍嗎1十四兵變1三十六建康決議十一圍城打援2三十戰後總結四 御駕親征 中五十六秋獮(下)一一六功虧一簣(上)六 遠襲 下六十九重開議和(下)一二四宋蒙分裂十一交趾臣服6八楊炎起復六摩尼教的滅亡6十六 廣州1
二十一麓山古剎一百九出兵乃蠻七部署廣州4十九撤軍之議九兵敗如山7七出兵大理7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中八出使蒙古4十一征戰塔塔兒2二十七宿州大戰(上)十三鶴蚌相爭2七部署廣州2十五任氏密謀(下)十三 大宋水師 下十一圍城打援1八十鄧王趙竑(下)二十一兵制改制(上)十一圍城打援5八出鎮北京4一一七與金國徹底決裂十收復大理城5三新婚蜜月2二攻克信州5八出使蒙古2八十八西夏的結局(二)十五分兵兩路4九戰象6十四漁人得利5十一結案4九十九金軍撤軍七宗教的力量5二出使南宋七金國的陰謀(一)十嚴蕊受刑4十一新君登基1十三分裂5九廣南練兵5七新法(下)十收復大理城1八十八陳州之戰(二)六出奇制勝2二十六宋軍出擊(下)十一蒙古使臣(上)三十六邊境告急七十七回家十七大理使臣4九十九完顏允恭之死(下)八世外高人2九戰象6十七大理使臣6一零四攻佔烏沙堡(上)二夜探王府3六十四和談(下)一百一奇襲黑林(下)十八臨安的流言1五 進攻海南6十七大理使臣4八禮社江之戰6九 黃河 下八十五攻佔中都(下)十三鄧王趙愷三十一楊炎的奇謀五十七金軍撤軍一南下3一百二告別王罕(一)二楊炎大婚7一零三準備一 臨安的朝議2五十金軍逃亡(上)八各自準備八出鎮北京4二十八突破 黃河防線(二)三十六平定叛亂(下)六十一勢不可轉(上)五逃亡7四十一金殿審議(上)六十二勢不可轉(下)一議和條件五逃亡8三臨危受命1四十預料八 杞縣解困 上七部署廣州5九政局的變換1一百四告別王罕(三)十八還有援軍嗎1十四兵變1三十六建康決議十一圍城打援2三十戰後總結四 御駕親征 中五十六秋獮(下)一一六功虧一簣(上)六 遠襲 下六十九重開議和(下)一二四宋蒙分裂十一交趾臣服6八楊炎起復六摩尼教的滅亡6十六 廣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