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鶴蚌相爭2

不過楊炎是知道谷雪萍的性子,肯定在禪房裡坐不住,讓鐵成林陪她在寺中游覽,自己和趙倩如跟着光衍,來到他的禪房中。

三人坐下之後,光衍沏上香茶。楊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在下久在南方,不知大師離開臨安的時侯,臨安發生了什麼事情沒有。”

光衍淡淡道:“不瞞檀越,在貧僧離開臨安之時,虞相公以經病了。”

楊炎忙將茶杯放下,道:“虞相公得的是什麼病,嚴重嗎?大師不是精通醫道嗎?給他看過沒有?”

光衍輕輕嘆了一口氣,道:“貧僧離開臨安之時曾給虞相公把過脈,據貧僧看來,他是憂勞成症,只怕過不了今年了。”

楊炎這才大吃一驚,他在臨安時也發現虞允文的身體不太好,不過想着虞允文以經年近花甲,身體自然不可能像壯年那樣建康,有些疾病也是正常的,但沒想到他竟會病入膏荒,去日無多了。虞允文見識卓著,能當大任,當年採石大捷就力挽狂瀾,而這次拜相巳是虞允文第二次執掌朝政,當時正值宋軍北伐新敗,金**軍壓境,朝中主戰主和,爭執不下,可以說是受任於危急之時,實在是一位救時的良相。

楊炎更想到,虞允文一向力主恢復中原,在任期間一直整兵備械,勵精圖治,是繼張浚之後的主戰核心。如果虞允文一死,不知何人當政,現在朝廷的執政大臣中,韓彥直資歷尚淺,樑克家、史浩、龍大淵、洪适等人都是一貫主和,一但他們的接替虞允文執政,那麼大宋的恢復大計,不知又將如何?

遠的不說,就是這一次自己在南方用兵,也是完全得益於虞允文的大力支持,如果沒有他在朝中爲自己極力周旋,這一次自己領軍平定南方絕不會這麼一帆風順。現在摩尼教以經平定,大理復國,交趾臣服,而且眼看着爲禍數十年的海盜之患也將徹底掃清,而這個時候虞允文一但故去,卻不知繼任者是否還會贊同自己掃平海盜的計劃策略,或者是否還會繼續任用自己。一時之間,楊炎心中也不禁茫然起來。

他到並不是但心自己的官職,而是不忍這辛辛苦苦快完成的掃平海盜半途而廢。而且不要看現在形式一片大好,但其中環環相扣,複雜千萬,只有自己才能夠理得清頭緒,換一個人來,一個環節處理不好就會引起混亂,這大好的局面就將毀於一擔。而整個廣南的海盜之亂也不知要到什幺時候才能清除乾淨。

這時趙倩如也微微皺起顰眉,道:“大師以爲,朝廷會以誰來接替虞相,持掌朝政呢?”

光衍道:“貧僧若是所料不差,朝廷應該是招出知建康府的陳應求入京,執掌朝政。”

趙倩如微微點頭,“應求”是陳俊卿的表字,陳俊卿也是兩朝老臣,其實在出知建康府以前,陳俊卿就是參知政事,爲人剛直,在朝中頗有威望,而且十分受人敬重,而且陳俊卿也一向主張抗金,反對議和,虞允文如果因病退隱,那麼出於朝中戰和兩派的平衡,由他繼任宰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不過陳俊卿的年紀比虞允文還大,只怕也做不長宰朝。

果然趙倩如又皺了皺眉,道:“只怕陳相公出任宰相也只是權宜之策吧。”

光衍苦笑了一聲,反問道:“公主以爲,朝中又有何人能夠代替虞相呢?”

趙倩如怔了一怔,也苦笑着搖了搖頭,現在的朝中大臣,論資歷,威望,能力,實績確實沒有一個人能夠和虞允文相提並論。

楊炎沉思了一下,道:“請問大師,如果陳相執掌朝政,對於廣南之事,是否還會一切照虞相舊例來處理。”

光衍也想了一會兒道:“貧僧與陳應求雖然有過數面之識,但並無深交,不過此人雖與虞相有些爭執,不過都只是政見不同,非是兩人私交有隙,而且此人一向忠誠許國,所以貧僧看來,他應該暫時不會改變虞相的部署,不過貧僧認爲檀越也不可再多做拖延,還是應當迅速解決海盜,以防夜長夢多才是。”

楊炎皺了皺眉,道:“按我的計劃,在年內就可以徹底肅清海南的海盜之患,難道還嫌太遲了嗎?”

光衍搖搖頭,道:“要說在年內就可以徹底肅清海南的海盜之患到不算晚,而且貧僧也知道,檀越爲肅清海盜,曾做了無數準備,現在正是收網捕魚之際,不過至少在表面看來,幾乎還無任何成效,虞相當政時或許能等,但其他人未必就能等了,而且廣南海盜之患環環相扣,複雜千萬,非檀越不能勝任,一但檀越離開此任,以前所做的都將白費不說,只怕再難營造出這樣一個好的局面了。何況還有北方的事情。”

楊炎一怔,道:“北方又出了什麼事情?難道金人又有意南侵不成?”

光衍道:“那到不是,金人是不是有意南侵,貧僧到也不是知道得很清楚,不過現在金人正在邊境增兵,到是事實。”

楊炎搖搖頭道:“就是金人在邊境增兵,這也很平常的事情,未必就是真要南侵,至多不過是在邊境發生些爭端,現在大宋在邊境守衛頗爲嚴密,我看到也不必太在意。”

趙倩如道:“若是虞相繼續當政,自然不會太在意,但陳相對軍事不甚精通,那就很難說了。”

光衍道:“公主說的是,是以貧僧才以爲,檀越應當儘早結束南方的海盜之患爲好。恕貧僧直言,海盜之中,若不能速平,不訪以招安爲上。檀越不是以經這樣在做嗎?”

五十九火炮轟門五十八馳援淮西四十一江淮進軍(下)五十九火炮轟門九十三紅柳林之戰(四)十七死守州衙1十三暗流潛伏4十一結案5八世外高人1一百奇襲黑林(上)一二七宋蒙之戰(上)二攻克信州2八十二敗軍(下)三新婚蜜月1八世外高人1九十平叛之戰(上)六摩尼教的滅亡1十六 廣州3七十孤注一擲(三)二十八塔塔兒姊妺(下)八 橫生變故1一零三太湖平亂(下)二十七突破 黃河防線(一)七十七劫後重聚(上)十六弒君7一一二設立行臺尚書省一零八受降西夏(上)六摩尼教的滅亡2二海上突襲5四十八江淮首戰(一)七十孤注一擲(三)六十二外交周旋一南下1五十九半渡可擊(一)十二逆鱗4十四漁人得利6三十九湖南民變一 回家5一二七宋蒙之戰(上)八出鎮北京3八禮社江之戰7一一五乃蠻的結局(下)五十三趙愷入臨安(下)九楊炎歸來1四十五破夏之策五歸家七十一撤離東京一 臨安的朝議7二十八突破 黃河防線(二)十四 海上大捷 中十七大理使臣1二十五南宋的密使十七擁立新君7六苛政5四十四大宋內部的陰謀八十三小商河之戰(一)十一圍城打援4二 公主的心思3五 進攻海南3六出奇制勝3五十合作四 虞允文回京3五 進攻海南2十三出兵一零九金國潰敗九十八完顏允恭之死(上)十四漁人得利1十拒守不戰5八 杞縣解困 上一下旨南征1九十五同飲班朱尼河水五逃亡1八十二賜婚七出兵大理1十收復大理城1十拒守不戰5十棄守建康府1十八臨安的流言7一南下2二 公主的心思4九十七招降十一圍城打援2二攻克信州1八十六放棄中都十二闊亦田大戰5十二大金太子2五 攻佔虹縣八十招之約6六十六入主臨安二十七三門灣水戰二十八宿州大戰(下)十嚴蕊受刑4十六弒君7十五仁修之戰3五十五秋獮(上)四征戰山東2一雙懸日月4一零六拜見祖師十二大金太子1十六 進攻貴州1
五十九火炮轟門五十八馳援淮西四十一江淮進軍(下)五十九火炮轟門九十三紅柳林之戰(四)十七死守州衙1十三暗流潛伏4十一結案5八世外高人1一百奇襲黑林(上)一二七宋蒙之戰(上)二攻克信州2八十二敗軍(下)三新婚蜜月1八世外高人1九十平叛之戰(上)六摩尼教的滅亡1十六 廣州3七十孤注一擲(三)二十八塔塔兒姊妺(下)八 橫生變故1一零三太湖平亂(下)二十七突破 黃河防線(一)七十七劫後重聚(上)十六弒君7一一二設立行臺尚書省一零八受降西夏(上)六摩尼教的滅亡2二海上突襲5四十八江淮首戰(一)七十孤注一擲(三)六十二外交周旋一南下1五十九半渡可擊(一)十二逆鱗4十四漁人得利6三十九湖南民變一 回家5一二七宋蒙之戰(上)八出鎮北京3八禮社江之戰7一一五乃蠻的結局(下)五十三趙愷入臨安(下)九楊炎歸來1四十五破夏之策五歸家七十一撤離東京一 臨安的朝議7二十八突破 黃河防線(二)十四 海上大捷 中十七大理使臣1二十五南宋的密使十七擁立新君7六苛政5四十四大宋內部的陰謀八十三小商河之戰(一)十一圍城打援4二 公主的心思3五 進攻海南3六出奇制勝3五十合作四 虞允文回京3五 進攻海南2十三出兵一零九金國潰敗九十八完顏允恭之死(上)十四漁人得利1十拒守不戰5八 杞縣解困 上一下旨南征1九十五同飲班朱尼河水五逃亡1八十二賜婚七出兵大理1十收復大理城1十拒守不戰5十棄守建康府1十八臨安的流言7一南下2二 公主的心思4九十七招降十一圍城打援2二攻克信州1八十六放棄中都十二闊亦田大戰5十二大金太子2五 攻佔虹縣八十招之約6六十六入主臨安二十七三門灣水戰二十八宿州大戰(下)十嚴蕊受刑4十六弒君7十五仁修之戰3五十五秋獮(上)四征戰山東2一雙懸日月4一零六拜見祖師十二大金太子1十六 進攻貴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