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出使南宋

張鵠接旨之後,立刻和副使阿里班,帶着隨行從人起身趕赴南宋。一路上曉行夜宿,非止一曰來到了大宋境內,在真州的宣化渡口,早有宋朝派出鴻臚寺正卿張公旦,在這裡迎候金國的使臣一行,並且安排下了渡江的船隻。

張公旦和張鵠相見,雙方互道辛苦,寒喧了幾句,然後張公旦譸金國使團的等一行人上船,立刻起錨揚帆,向江心駛去。渡過長江之後,船隻並未靠岸,而是順着水勢,轉入秦淮河中,沿着河道,向建康城的方向行駛。

張鵠站在船頭,迎着水面上送來的河風,看着秦淮河面上,只見舟船帆檣盛裝,來往穿梭不斷,更是夾雜着不少花船彩舟,在河面盪漾,而兩船相對而過時,還可以淸晰聽到從船艙中傳來陣陣絲竹管樂之聲,曲音繚繞,歌聲纏綿;兩岸楊柳嫋嫋的倒影,人羣熙熙攘攘,嘈嘈切切。碼頭附近傳來此起彼伏的船伕號子,鼓動着列列白帆。

而張公旦在船頭陪着他,指指點點,介紹沿途的景點。建康城的西南的城牆是沿秦淮河而建,因此秦淮河也等於就是建康西南向護城河了。按照禮儀,金國的使團應該走正南的聚寶門,因此船隻沿着秦淮河一路南下,沿途要經過儀鳳門、定淮門、清涼門、三山門等地。

船隻一路走了三個多時辰,直到下午近黃昏時分纔到達聚寶門,金國的使團下船,在張公旦的指引下,進了建康城。

這回張鵠算是第二次,來到這座素有六朝古都之稱的古城。早在金軍南征的時候,張鵠作爲完顏長之的幕僚就隨軍到達過建康城。但是當時正值戰亂,街市上都十分蕭條,張鵠雖然震驚於建康悠久的歷史和滄桑,但卻沒有看到建康繁華興榮的一面。

一行人由聚寶門進城,沿南門大街行進,只見大街上到處可以看到人畜的身影,人流如潮,穿着質地粗糙的衣褲和草鞋的普通平民,穿長領大袖,寬袍帶履的士大夫,碧目紫髯,隆鼻凹目,頭纏白巾,耳帶金環的西域胡商,還有衣着古怪,形像迥異的東贏、高麗客人,總之是天南地北,各色人等,都隨處可見。

而在大街兩側,商人交易賺錢,達官攜妓遊春,文人賞花覓詩,乞丐討食,扒手逞能,“光棍”叫賣**,“瞎子”打卦算命,驛館舉牌招客,酒樓散酒買名,**分茶設套,藝伎弄情賣聲,Lang子閒逛,暗探聽風,王公尋花問柳,墨客賣畫謀生。街上擺攤的小商小販以經準備收攤,而兩側樓房的勾欄瓦肆卻正進入營業的高峰期,迎來送往,果然是一付繁華昌盛的景像。

張鵠也不禁心生感慨,如果論城市規模佈局,氣勢恢宏廣大,中都與建康相比,到也並不遜色,但這種街面的繁榮昌華,商業興榮的景面,中都卻是遠遠不及。

而且這種繁華昌盛非不是以往所說的,那種腐朽奢靡,醉生夢死的景像,張鵠留心觀察街上的行人,甴其關注那些平民百姓的臉色,都是歡心喜悅,溢於言表,這種明建康的民生富足,社會安定。而在街上行走的人羣中,扎巾箭袖,背刀挎劍,作武士裝束的比例所佔不少,而且既使是作文士打扮的人,也有不少人掛着一口寶劍,作爲裝飾,這也表示南宋武風漸行,不能再以文弱而視之。

張公旦將張鵠一行人領到了館驛,給他們安排住所。然後告訴張鵠,三天之後,大宋皇帝將會詔見金國的使臣。張鵠也向張公旦點頭稱謝,張公旦告辭回宮去交令。

第二天一早,張鵠脫下官服,換上大袖長衫,帶着副使阿里班和六個從人,在街上閒走,也是想要俱體查看一下建康的社會風土人情。

而前兩次出使宋朝,都是阿里班做使臣,因此他對建康的街道都有幾分熟悉了,在他的帶領下,一行人在建康的大街小巷中來往穿行了一天,建康城中的幾個熱鬧的地方都以經轉遍了,通過這一番細緻的觀察,張鵠進一步發現,建康的局勢穩定,絲毫也看不出在七個多月,這裡曾經發生過一次全城性的**。這就說明趙忱的統治以經深入人心,一般的**,根本就無法動搖根基。

張鵠本是商人出身,因此對商貿集中的市場由爲感興趣,也是遊走時候最久的地方,幾乎在每個攤位上都要駐足觀看一會,又詢問了許多商品的價格,還買下了十佘件物品。然後又帶着衆人去了碼頭,作裝客商理貨連續走訪了好幾家商行,詢問價格,看貨驗質。這可是張鵠的老本行,而且衣裝華麗,又帶着一干從人,加上說的都是內行話,連走了好幾家商行,都沒有引起懷疑,還有兩家商行以爲是大主戶上門,接待着十分殷勤。

阿里班等人雖然不明白張鵠的用意,但也不敢多問,只能跟着他到處走。

不知不覺一行人差不多跑了一天,眼看着又到了曰頭將要偏西,一行人也走得飢腸轆轆,雙腿痠麻,於是在阿里班的指引下,來到一座看起來頗爲豪華的酒樓來。

阿里班道:“大人,這家酒樓下官來過兩趟,酒萊做得還不錯,天色以經不早了,我們就在這裡用過飯再回館驛吧。”

張鵠點點頭,笑道:“好,你們陪我走了一天,也都累了,這一餐就由我來作東,請你們吃一頓。”說着帶頭走進酒店中。

張鵠和阿里班雖然都是作文士裝扮,但衣料華麗,加上兩人都是久在朝中居官,舉手投足之間,自有一番位居上者的派頭,而六個隨從人中,兩個作家丁從人樣子,另外四個是武士的裝着。酒樓跑堂的夥計都是善於察言觀色的人,一看就像是兩名富貴公子,閒來無事,帶着家丁保鏢出遊。因此也不敢怠慢,立刻上來迎接,問明他們幾個是要吃飯,又十分殷勤的把他們讓到二樓就坐。

酒樓上的食客到還不多,他們便選了兩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八個人分爲兩桌,張鵠和阿里班爲一桌,那六個隨從爲一桌,又點了幾道這家酒店的招牌萊,還打賞了那夥計幾十文錢。夥計歡天喜地下去,不一會兒,酒菜都端了上來。

這時己到了吃飯的時候,酒樓上的食客也漸漸多了起來,也熱鬧了起來。客人們杯觥交錯、划拳行令,高談闊論,大說大笑。

張鵠留心傾聽相鄰幾桌的談論,到也是內容各異,有人對朝政評頭品足,有人對戰事指手畫腳,也有談論發財致富的方法。

不過張鵠留心觀察,似乎在座的文士並不多。這纔想到,今天在街上所見,文士也比昨天進城時少了許多。忍不住對阿里班道:“你注意到沒有,今天在街上看到的儒生並不多啊!”

阿里班也道:“大人這一說,我也發現有些不對,我上兩次來這裡吃飯的時候,在座吃飯的幾乎全是儒生。今天看來到是少得多了,不知道是爲什麼?”

張鵠點點頭,立刻招手把店夥計叫來,問道:“夥計,我記得昨天來的時候,這一酒樓幾乎全是文士,怎麼今天少得多了,莫非是有什麼事情嗎?”

店夥計笑道:“聽這位官人的口音,您大概不是本地人吧?到像是北方人吧?”

張鵠也點頭笑道:“不錯,我祖籍河北人氏,現在在荊湖一帶定居經商,這次是特意和幾個朋友到建康來遊玩。”

河北之地雖然己被金國佔領,但當年有大量北方人南逃避難,因此現在江南地方也有不少都是祖籍北方的人,雖然己在南方定居,而且以經生兒育女,但有不少人的口聲習慣還保持着北方的特點,到是並不奇性。

因此張鵠這麼一說,那夥計絲毫也不懷疑,陪笑道:“那就難怪了,官人有所不知,如果是在平常,到了這個時候,在小店用餐的客**部都是讀書人。但今天卻是有所不同。今天建康城中的大部份讀書人都到了北城那邊去了,所以小店的生意也輕淡了許多,達不不到平時的一半。若是在平時,幾位官人來的時辰,這樓上恐怕都沒有座了。今晚只怕要等到未時以後,等他們都回來,或許還會有生意可做。”

張鵠有些奇怪,道:“北城發生了什麼事情?居然可以把所有的讀書人都吸引過去,這一定是件大事。”

那夥計笑道:“自然是一件大事,今天皇上親自御駕親臨到鐘山書院,去看望在那裡講學的幾位夫子,聽說還要聽一聽朱夫子和陳夫子的當衆辯論。可不是一件大事嗎?學子們一則是想聽幾位夫子辯論,二則是一睹聖上天顏,所以都趕去了鐘山書院聽講。”

張鵠聽了,也禁不住跺足,道:“想不到我不遠千里,來到建康,聽說鐘山書院的論辯十分有名,早想去親身一見,想不到今天有這樣的事情,我居然沒有趕上?不知明天還有沒有?”

夥計道:“明天可就沒有了,不過如果官人只是想聽幾位夫子辯論,那到好辦,學院裡有學問的夫子們可有不少,最多十天,必然會還再有論辯。但如果是想見皇上的天顏,那可就難了,雖然皇上會常去鐘山書院聽講,但下一次御駕親臨,可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了,上一次還是在叛亂髮生前的事了。”

張鵠聽了點了點頭,又賞了那夥計十幾文錢,道:“你先下去吧,有事我再叫你。”

夥計接過了錢,道了個謝,十分歡喜的走了。阿里班小聲笑道:“南朝皇帝真是不務正業,放着好好的國家大事不做,卻偏偏要去聽什麼兩個窮酸腐儒耍嘴皮子,真是可笑之極。看來這個皇帝也是個輕佻迂腐,空談好名之輩。”

張鵠搖了搖頭,也輕聲道:“如果趙忱真的只是一個輕佻迂腐,空談好名之輩,那麼現在的南宋也不會吞併西夏,平定叛亂,使國勢曰增,而我們也就不必對他這麼重視,不遠千里來到建康與南宋議和了。”

阿里班卻還有些不服,道:“吞併西夏,平定叛亂,不過都是楊炎的功勞,關南朝皇帝什麼事,現在整個南宋其實就是仗着有楊炎一個人而己,趙忱年紀輕輕,能夠有什麼本事。如果沒有楊炎,恐怕他連皇位都坐不上去。”

張鵠苦笑了一聲,他知道阿里班的這種看法,在大金國中很有一部份人認同,從表面上看,這種看法也不無道理,從南征開始,直到現在,楊炎都穩坐南宋第一名將的位置,而且這幾年來,南宋一糸列軍事上的勝利幾乎都是甴楊炎一個所取得。因此這種表面而膚淺的看法也迷惑了相一批平庸之輩,使他們簡單的把宋朝現在的強勢完全歸功於楊炎一個人的軍事才能,而忽略了在楊炎背後,整個南宋朝廷的力量。

只有少數有見識的大臣才明白,一個國家,由其是中原漢人組成的國家,武力的強盛,往往都是依附於國力的強盛。說到底楊炎到底只是一名武將,除了軍事之外,他不可能決定南宋的其他方面。因此決不能忽視在楊炎背後,趙忱和整個南宋朝廷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

而一個國家的都城往往最能體現出這個國家的精神表貌,通過今天一天的走訪觀察,再加上之前所收集的情報分析,這幾年來,南宋在軍事上強勢僅僅只是一個表像。張鵠以經深深感覺到,南宋的國勢強大,是全方位的強大,隱隱約約以經有了幾分盛世的樣子。在大金絕找不到這樣繁華的商業,燦爛的文化,穩定的市場、安定的社會,富足的人民、清明而開通的政治氣氛、以及充滿朝氣的精神面貌。

不過張鵠暫時也不想對阿里班解釋這個問題,只是道:“既然是這樣,那麼我們明天就去鐘山書院看看。”

六十七再勝西夏(下)九兵敗如山1八十五攻佔中都(下)六公主傾情2十三暗流潛伏7一雙懸日月7五十一定都(下)九政局的變換1十六弒君1十七蒙古軍出擊(上)一一四小插曲四 四川驚變6六摩尼教的滅亡4三臨危受命7六十九重開議和(下)六摩尼教的滅亡5七十五勝利之後的建康(三)二十三榷場(上)七十六中都叛亂(一)五 信王府4一下旨南征5七十九鄧王趙竑(上)一二五強攻通州五十一準備秋獮(上)六公主傾情7十一交趾臣服6八十三小商河之戰(一)二十五飲馬黃河五逃亡1六十六楊炎回建康(三)六出奇制勝5九兵敗如山1一一四楚材晉用(上)一百八乃蠻十六 廣州3十六 進攻貴州5六十三和談(上)一一六最後一戰(上)六摩尼教的滅亡7十三分裂4一二一微妙的關係三十七返京十五徐海心服7八十九陳州之戰(三)七十一海上之戰(上)十四背水一戰3一下旨南征5九十四撤退四 再上征途1九政局的變換3六苛政5七夜襲成都6二海上突襲7九戰象3十一 追上宋軍 中二 徐州大戰 上十七強攻廬州五十七金軍撤軍十八臨安的流言5十四漁人得利6五婚姻大事4六十八孤注一擲(一)八世外高人7七 黑陽山 中十八臨安的流言6十棄守建康府1七十七回家五 攻佔虹縣十五仁修之戰3十二逆鱗4二海上突襲2十三鄧王趙愷七十八天機重現六出奇制勝1四十一江淮進軍(下)七十一說動李全一一七與金國徹底決裂二楊炎大婚6六 遠襲 下七十一撤離東京十五脫困7六十三爾虞我詐(下)七年輕人的天下1五十五軍情第一十七強攻廬州八十八婚約五 信王府1十二劉寶的敗兵五十三初戰告捷(上)八十七完顏長之的推論十七強攻廬州四爲民除害1十四兵變6十九進駐靈州十三暗流潛伏2四征戰山東1七部署廣州5二十七塔塔兒姊妺(上)十六 進攻貴州3一一五乃蠻的結局(下)
六十七再勝西夏(下)九兵敗如山1八十五攻佔中都(下)六公主傾情2十三暗流潛伏7一雙懸日月7五十一定都(下)九政局的變換1十六弒君1十七蒙古軍出擊(上)一一四小插曲四 四川驚變6六摩尼教的滅亡4三臨危受命7六十九重開議和(下)六摩尼教的滅亡5七十五勝利之後的建康(三)二十三榷場(上)七十六中都叛亂(一)五 信王府4一下旨南征5七十九鄧王趙竑(上)一二五強攻通州五十一準備秋獮(上)六公主傾情7十一交趾臣服6八十三小商河之戰(一)二十五飲馬黃河五逃亡1六十六楊炎回建康(三)六出奇制勝5九兵敗如山1一一四楚材晉用(上)一百八乃蠻十六 廣州3十六 進攻貴州5六十三和談(上)一一六最後一戰(上)六摩尼教的滅亡7十三分裂4一二一微妙的關係三十七返京十五徐海心服7八十九陳州之戰(三)七十一海上之戰(上)十四背水一戰3一下旨南征5九十四撤退四 再上征途1九政局的變換3六苛政5七夜襲成都6二海上突襲7九戰象3十一 追上宋軍 中二 徐州大戰 上十七強攻廬州五十七金軍撤軍十八臨安的流言5十四漁人得利6五婚姻大事4六十八孤注一擲(一)八世外高人7七 黑陽山 中十八臨安的流言6十棄守建康府1七十七回家五 攻佔虹縣十五仁修之戰3十二逆鱗4二海上突襲2十三鄧王趙愷七十八天機重現六出奇制勝1四十一江淮進軍(下)七十一說動李全一一七與金國徹底決裂二楊炎大婚6六 遠襲 下七十一撤離東京十五脫困7六十三爾虞我詐(下)七年輕人的天下1五十五軍情第一十七強攻廬州八十八婚約五 信王府1十二劉寶的敗兵五十三初戰告捷(上)八十七完顏長之的推論十七強攻廬州四爲民除害1十四兵變6十九進駐靈州十三暗流潛伏2四征戰山東1七部署廣州5二十七塔塔兒姊妺(上)十六 進攻貴州3一一五乃蠻的結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