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海上之戰(上)

九月初一,楚州與海州交界的海面。

豔陽正盛,在海面上撒下金波萬丈,隨着海面的起伏,如同一副燦然的織綿。兩艘大船正在海面上乘風破Lang,相對而駛,在海面上劃出一道翻白的痕跡,但隨即又消失無蹤了。

楊炎站在神舟的船頭,看着對面漸漸駛近的金國戰船,在船頭上同樣站立着完顏長之和完顏陳和尚兩人,完顏長之面帶微笑,還向這邊揮了揮手。

楊炎對金國的戰船點點頭,算是迴應。然後立刻下令給對方發旗號。旗手立刻將旗號打出,金國的戰船收到旗號之後,立刻將帆篷全都放下,宋船這邊,也同樣放下了帆蓬。兩艘巨舟就在海面上相隔着五百餘步各自停泊,不再前進。

楊炎回到艙內,獨孤癡在船艙中端然穩坐,長劍帶鞘,橫放在膝前。左右有江湖三奇和水鏡水月相陪。趙月如站在水鏡的身側,凌翔和黃明霞垂手站在獨孤癡身後。

楊炎道:“前輩,他們以經來了。”

獨孤癡點點頭,抓起長劍,長身而起,大笑道:“今日一戰,可以足慰平生了。”說着大步走出艙去。艙裡的其他衆人也都起身,跟着他一起出去。

走出艙門,海風呼嘯,吹得獨孤癡黑衣拂動,一頭亂髮如狂草一般在風中飛舞。獨孤癡徑直走到船頭,看向對面的船上,而在金國的戰船,一身灰布僧衣的普風同樣也屹立在船頭,兩人的眼神橫跨過五百餘步的海面,不受任何阻攔似的劍鋒相對地交擊着。

在這一刻,兩人的心靈已緊接在一起,眼裡再也沒有第二個人。

金國的船上,普風的四大弟子,完顏長之、完顏陳和尚、還有安澤和他的兩大弟子也都蹬上了甲板,各自都帶着激動不己的心情,期盼着這場百年難得一遇的對決。

兩人對視了足有一柱香的時間,只聽普風雙手合什,施了一禮,道:“你我同時蹬舟,會戰於海上,如何?”

獨孤癡微一欠身,然後揚天長嘯,道:“好,能與大師一決雌雄,此生再無憾矣。”

楊炎急忙命人放下小艇,獨孤癡從船頭一躍而下,落在艇中,內力透足傳下去,小船立即翹起頭來,船尾處水花激濺,艇身像會飛翔的魚兒般,箭矢似的像前疾駛而去。而在對面,普風同樣也蹬上了小艇,迎着獨孤癡,進駛過來。

在四十年前,普風曾經與當時佛、道兩派的第一高手,少林寺的主持靜修禪師,天師道的祖師鮑叔方兩人在泰山之顛對決,經過了七天七夜。雖然關於這次對決的各種傳聞衆說紛雲,但卻沒有一人能夠真正見到,在這七天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不說,再也沒有第四個人知道了。

而獨孤癡當年縱橫江湖,號稱不敗,但性格古佳,行蹤不貞,如神龍見首不見尾,真正親眼見過他出手的人也不多。

只有這一次,卻能夠有幸見到當世的兩位絕頂高手之間的對決,楊炎心中的興奮與激動之情,也是難以自制。

但像這樣乘船在海上對決的一戰,更是從所未見。向況海上遠不比陸地,風急Lang兇,變化莫測因此不僅要注意對手,而且時時都要留神腳下的小艇,其中又憑添了許多難以預料的變數,稍有不慎,就會艇翻人亡,一敗塗地。不過兩人敢選用這樣的交戰方式,也足見兩人藝絕當世,單是這種對決方式,就以經足可稱爲傳奇了。

衆人的眼睛都瞬也不瞬的看着海上。

一時間海風大作,天空中雲霞翻騰,驕陽時隱時現,海上捲起萬丈金波,連神舟這樣的巨船都有些上下顛簸不止,而兩葉輕舟在風Lang之中,雖然也上下起伏不定,卻是始終都保持着直線方向前進,任憑風Lang再大,也改變不了。

突聽“嗆然”一聲龍吟,獨孤癡的長劍出鞘,劍身平舉,遙遙指向普風,輕舟雖然起伏不定,但劍尖卻始終不離一點固定的位置。而對面艇上的普風,雖然在獨孤癡劍氣籠罩之下,削瘦的身影依然如標槍一般筆直,兩側垂下的雙臂微微張,形成奇異的手形。

兩舟相離更近,兩人目光中的興奮之情也越來越炙熱。

海面上立刻充滿了肅殺之氣,就在兩舟相錯而過的一剎,獨孤癡手中的長劍平平刺出,擊向普風。這一劍乍看平平無奇,但在宋軍的大船上,目光銳利如江湖三奇、楊炎、趙月如卻以看出,在長劍刺出的過程中,劍尖寒芒顫動,眨眼之間,己震動了百千餘次,劍光閃動,連豔陽也彷彿失去了神采,詭奇變化之極,令人難以想像。又不禁暗暗叫好。

而在金軍船上的衆人,只見普風的全身彷彿都在劍勢的籠罩之下,但卻又偏偏不知這一劍將從和方刺出,人人自付,如果換了自己對上獨孤癡這樣神鬼莫測的一劍,不僅架無可架,簡直連躲都無處可躲,唯一的方法就是躍入海中逃命。雖然知道普風武功絕世,但也都不由暗暗但心。

然而就在這時,普風右手握拳,一拳擊出。

這一拳揮出,平平直直,不僅沒有任何的變化,甚至連擊出速度也徐徐緩緩,一點也不快。然而偏偏就是這樣一拳,卻恰到好處的擊中獨孤癡的劍鋒。或者說是獨孤癡的光劍在變化出無數變化之後,卻偏偏準備無誤的刺中普風的拳頭。其中的幻玄奧妙,實在令人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蓬”的一聲響。劍拳相擊在一起,在兩舟方圓五丈以內,海水被激得沖天而起,碧波、豔陽,與拳風劍氣相映,直似七寶蓮池,大放光明,令兩邊船上觀戰的人目眩神迷,竟不敢直視。

這時一個Lang頭打來,兩舟錯身而過,各自分開。直到這時,兩邊觀戰的人才能喘一口氣。楊炎心裡暗晴吃驚,想不到這兩位絕世高手交手的第一招就如此駭人了。

兩舟各自駛過十餘丈之後,同時調過頭來,衆人的心不禁又玄了起來,兩大高手的第二次交擊馬上就要開始了。

獨孤癡卓立船頭,長劍側舉,劍尖斜斜下垂。普風張開雙臂,由下而上,緩緩舉過了頭頂。

兩舟相對而駛,的距離以不足十丈。

就在這時,普風的雙臂猛然揮下,只聽海面上連聲巨響,升起兩排十餘丈高的水柱,向獨孤癡的小舟激噴而去。緊接着普風從小舟上騰空而起,橫穿了數丈遠的距離,從半空中一拳擊向獨孤癡而去。

這一拳沒帶起任何破風聲,而在那一剎那,天地的所有生機死氣彷彿都全集中到拳上,而且恰好在這時,太陽被雲層遮住,海面上頓時陰暗了下耒,這感覺奇怪詭異至極點,難以解釋,不能形容。

獨孤癡一聲長嘯,雙目中爆出無可形擬的精芒,絲毫不爲沖天而起的水柱所動,躍身半空,手中的長劍化作一道長虹歷閃,在陰暗的空間中顯得十分光耀奪目,有若脫弦之箭,又似游龍破Lang般幾下起伏急竄,穿透了海面上激起的水柱,電射般擊刺在普風的拳頭上。

觀戰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候着這一擊的驚天氣勢,但這一次拳劍相交,卻沒有發出絲毫的聲音。

然而就在這一刻,奇妙的事情卻發生了,遮着驕陽的雲層忽然裂開了一個口子,一縷金色的陽光如閃電一般穿雲而出,直射下來,正好照射兩人身上,剎時間,兩人全身都被耀目的金芒所籠罩着,彷彿由人間到了天上,由凡人變成了神仙。

在兩邊觀戰的人,都可以清楚看到兩人拳劍交擊那一瞬間,這令人畢生難忘的詭異情景。

雲層速度再度合隴,陽光立刻也消失得無隱無蹤,兩人也從空中落下,卻以經在空中互相換了一個方位,落到對方的船上,各自背身而立。但這時兩條船還在相對而駛,速度絲毫的沒有慢下來。眼看着就要錯身而過了。

就在這時,獨孤癡手中的長劍彷彿活過來一般,自具靈覺般的尋找對手,劃過一個合乎天地至理的完美弧線,向普風的後背心刺去,而且又與小舟行進的線路、速度配合得恰到好處,既自然流暢,又若鳥翔魚潛,渾然無瑕,精采絕倫。

楊炎、趙月如和凌翔都受過獨孤癡指點,深通獨孤癡的劍理,更是看得心領神會,差點拍舷叫絕。只覺得這一劍普風萬難抵抗但出乎他們意料之外是,普風並沒有回身,只是身形微向前傾,右手自肩上,掌變抓;左手從肋下,向身後拂出,變拳爲指,兩手都毫無半點偏差的擊中刺來的劍鋒尖,其中的變化之精妙,純憑感覺判斷劍勢位置,也令人歎爲觀止。

指劍再次交鋒,發出“蓬”地一聲勁氣交擊聲,激起的海水從交觸處在四外狂卷橫流,聲勢驚人。連遠離兩百餘步遠的兩條大船上的衆人也能感覺到勁氣逼人,水珠四射。

兩舟再度從急Lang中退開,兩人的身影又分開了數丈。

七十四勝利之後的建康(二)七新法(下)十七大理使臣3三廣東之行1二 公主的心思1十五脫困5二夜探王府1三臨危受命3一二一張鵠回京七十又一次遠征(下)六十四楊炎回建康(一)十二大金太子1八出使蒙古1二楊炎大婚3四 御駕親征 下四十六血戰(二)十六 進攻貴州1十七大理使臣1二十四榷場(下)十一聖旨3九十一反間計(下)十三鶴蚌相爭4五十二通風報信(上)三十二新年有喜(下)四十九收復建康(下)三十七返京十西夏內戰四十三南征三十九大金國師(下)八十六繼續隱忍一 臨安的朝議7五逃亡8二攻克信州3一二三宋蒙分裂七鬥智鬥力2三十三御駕親征一雙懸日月5九兵敗如山7三十二安西兵變(下)八十招之約4五誓師出發3八 橫生變故2四十一江淮進軍(下)五十九皇城之戰(四)二 張浚病故4七宗教的力量3七十九鄧王趙竑(上)四十七決定撤軍五 進攻海南3三新婚蜜月2四十一金殿審議(上)八十一各自出擊十三宋軍出兵1六十五圍城打援九楊炎歸來2七出兵大理1二夜探王府4十七大理使臣5四 再上征途3十七擁立新君4十一圍城打援6三 白土鎮大捷 上十四背水一戰1四爲民除害5十二闊亦田大戰1二十八鐵甲船逞威六 遠襲 中十七擁立新君6五 進攻海南4六十三襄樊(三)四 全線崩潰4四爲民除害3二十九除夕夜宴(上)一新朝氣像十二逆鱗4七 黑陽山 上二十二家和萬事興十四漁人得利2九楊炎歸來5五十一準備秋獮(上)三十八蒙古內亂六十八孤注一擲(一)二十二和談破裂(上)九出使金國十八收復淮西十一 追上宋軍 上十拒守不戰2一二三對策(下)二楊炎大婚1七十四勝利之後的建康(二)二出使南宋四十七宋軍出擊四十預料八十招之約3五半路伏擊1十棄守建康府1一零九金國潰敗二十九突破 黃河防線(三)三十八蒙古內亂五半路伏擊1
七十四勝利之後的建康(二)七新法(下)十七大理使臣3三廣東之行1二 公主的心思1十五脫困5二夜探王府1三臨危受命3一二一張鵠回京七十又一次遠征(下)六十四楊炎回建康(一)十二大金太子1八出使蒙古1二楊炎大婚3四 御駕親征 下四十六血戰(二)十六 進攻貴州1十七大理使臣1二十四榷場(下)十一聖旨3九十一反間計(下)十三鶴蚌相爭4五十二通風報信(上)三十二新年有喜(下)四十九收復建康(下)三十七返京十西夏內戰四十三南征三十九大金國師(下)八十六繼續隱忍一 臨安的朝議7五逃亡8二攻克信州3一二三宋蒙分裂七鬥智鬥力2三十三御駕親征一雙懸日月5九兵敗如山7三十二安西兵變(下)八十招之約4五誓師出發3八 橫生變故2四十一江淮進軍(下)五十九皇城之戰(四)二 張浚病故4七宗教的力量3七十九鄧王趙竑(上)四十七決定撤軍五 進攻海南3三新婚蜜月2四十一金殿審議(上)八十一各自出擊十三宋軍出兵1六十五圍城打援九楊炎歸來2七出兵大理1二夜探王府4十七大理使臣5四 再上征途3十七擁立新君4十一圍城打援6三 白土鎮大捷 上十四背水一戰1四爲民除害5十二闊亦田大戰1二十八鐵甲船逞威六 遠襲 中十七擁立新君6五 進攻海南4六十三襄樊(三)四 全線崩潰4四爲民除害3二十九除夕夜宴(上)一新朝氣像十二逆鱗4七 黑陽山 上二十二家和萬事興十四漁人得利2九楊炎歸來5五十一準備秋獮(上)三十八蒙古內亂六十八孤注一擲(一)二十二和談破裂(上)九出使金國十八收復淮西十一 追上宋軍 上十拒守不戰2一二三對策(下)二楊炎大婚1七十四勝利之後的建康(二)二出使南宋四十七宋軍出擊四十預料八十招之約3五半路伏擊1十棄守建康府1一零九金國潰敗二十九突破 黃河防線(三)三十八蒙古內亂五半路伏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