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和談破裂(上)

宋使范成大離開建康的時間是十一月初七。雖然是地處江南,但到了這個時候,依然是北風凜冽,萬物蕭瑟。在范成大上船出發的那一刻,天空甚至還飄落了幾片雪花。

然而大宋的朝野上下對這次出使金國的熱情卻是前所未有的,並且都抱有了非常強烈的期待,和美好的祝願。

自從金國派出張鵠爲使,出使大宋,帶來了一個用銀錢贖回土地的提議,在參知政事周葵、葉顒兩人爲主的一部份朝臣的全力主張和說服下,主張接受金國這個提議的議見終於佔到了大多數,畢竟能夠用不打仗的方式贖回失地,還是不發動戰爭爲好。既使是仍然有許多主張對金國釆用強硬態度的大臣,如韓彥直、劉珙等人,也都覺可以有保留的接受了金國的這個提議,認爲到也不訪試一試。

在這種情況下,趙忱也就順理成章的同意接受金國這個提議,就在同年十月,朝廷責成戶部覈算,目前國庫中能夠拿出多少錢來,進行贖回土地的計劃。

經甴戶部覈算,今年朝廷的各項開支都以經支付出去,是拿不出一個銅錢來了。而明年上半年的春稅大部份也都以經做了預算,而國庫中還必須保留一定的財產,以應付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因此就是等到明年三四月份春稅收上來之後,國庫中也只能拿出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貫錢,用於贖回失地。這筆錢大約也就僅僅也只夠贖回兩三座州府。一直要等到明年年底,再沒有別的意外事故發生的情況下,朝廷有些可以拿出四至六百萬貫錢來,贖回六到八座州府。

顯然大宋朝廷是不可能拖到一年之後再實施贖回失地的計劃,就是堅持接受這個提議的周葵和葉顒也怕夜長夢多,萬一金囯又反悔了呢,又或者是別的變故,能夠早一點實施就早一點實施是最好了。那怕只贖回一兩座州府,起碼也早開了一個好頭。因此兩人覺得就連等到明年三四月份都是晚3,最好是能馬上就實行。

但現在朝廷確實拿不出錢來。於是一批全力無條件支持這個提議的官員開始想各種辦法籌錢。有人立刻建議朝廷加稅,但這一點連周葵和葉顒都不敢表示支持,因爲加稅加役,往往都是一個王朝走向滅亡的開始,無論有多麼好的藉口,都不是直得稱道的事情。而且趙忱當政之後,一直都釆用低稅輕役的政策,注意修養生息。就是在去年,大宋爲了攻取西夏,幾乎把國庫打光,趙忱也咬牙抗着,不敢加稅。因此不到萬不得以的時候,朝廷是不會走到這一步的。

既然加稅不成,那麼立刻就有人開始打軍費的主意。因爲趙忱是力主武力收復失地,非常重視軍隊的建設,全國的常規主力兵力以經達到了六十萬以上,因此在大宋的財政開支中,軍費佔了很大的一頭,既使是在沒有戰爭的年份裡,都要佔到全國財政開支的一半以上,這一塊應該有很大的節流空間。

於是又有人立刻上書朝廷,認爲既然和金國達成了贖回失地的協議,那麼再保留這麼多軍隊也沒有必要了,因此建議朝廷撤消兩個御前駐軍,這樣就可以立刻省下近二百萬貫錢來,用於贖回失地。

周葵和葉顒顯然也是贊同這個建議,但卻遭到了韓彥直和王炎的強烈反對,因爲現在宋金雙方只是一個意向,並未達成真正的協議。而且就是真正達成了協議,並旦開始實施,也要防止金人隨時反覆,畢竟金國是幹過不少背信棄義的事情。因此對軍隊的規模和投入絕對不能放鬆。而在這一點上,連主張接受金國提議的趙汝愚也支持韓彥直和王炎的意見。

五位執政大臣,有三位反對,只有兩人贊同,而且還都是副相,那麼自然也是行不通了。因此朝廷又議論了近一個月,還是沒有辦法湊出錢來。

而就在這時,趙忱終於出手了,在朝堂上宣稱,爲了大宋的國家利益,做皇帝應該不吝錢財,因此決定從內庫中拿出一千萬貫錢來,用於贖回失地。

這一下再次滿朝震動,因爲大臣們都知道,皇帝接受金國的提議是非常免強的,但現在主動拿出內庫的錢來,而且還是一千萬貫的鉅額數目,許多大臣都於心自問,如果朝廷下令大臣們捐錢,自己會從家裡掏多少出來。因此當趙忱的這個決議宣告天下之後,朝野上下,各地官員民衆都盛讚皇上聖明,一時好評如潮一般,涌入建康城中。

因此在范成大奉旨再度出使金國,進行實質性的談判時,大宋全國上下,對這一次談判充滿其待,自然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支持原創※《宋翔》首發於1*7*K小說網※支持正版※※對於這次大宋的行動如此迅速,金國顯然是有些措手不及。因爲完顏長之與完顏福壽、納闌明安、張鵠等人商議的時候,確實只考慮到了宋朝的國庫,而忽視了宋朝的內庫。

雖然歷朝歷代都有內庫,金國也有,但內庫的錢財大都是供國君興修宮殿,充實皇宮等亨樂之用,這一點連金國也不例處。而且大多數皇帝都嫌內庫的錢不夠自己揮霍,恨不能挪用國庫的錢來補充,主動將內庫的錢財拿出來補貼國庫所用的,似乎還未見有過。

因爲金國還沒有收到正式的國書,大宋內庫是否真有一千萬貫錢還不得而知。但這個提議是自己提出來,而且“失地任由大宋用錢來贖”的大話也都扔出去了,現在總不能立馬就反悔吧。因此完顏長之接到這個消息之後,只好一面命人迎接宋朝的使臣來中都,一面又招集朝中的大臣商議對策,這個傳聞是否可靠,宋朝的內庫有多少積蓄,又真正會拿出多少來?同時又馬上命人立刻去上京,招回張鵠回朝的議計。

有人建議立刻責成金國派往宋朝的間諜去探查,宋朝內庫的虛實,只是想查宋朝國庫也許還有一些蛛絲馬跡可找,但內庫是皇宮之內的府庫,卻真是無從查起。而且大宋的使團就在路上,最多十幾天,就能到達中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又怎麼能查得清楚呢?

而更爲混亂的是,有關宋朝內庫積蓄的數目的傳聞也各說不一,有說只有幾百萬貫,也有說是一二千萬貫,還有更爲離譜的說法是宋朝的內庫十分豐足,有五六千萬貫,南宋這一次出使,是打算一口氣把失去的土地全贖回來。

就在金國上下一陣忙亂的時候,大宋的使團以經到達了中都。

※※支持原創※《宋翔》首發於1*7*K小說網※支持正版※※張鵠接到密旨之後,也不敢怠慢,風急火燎的從上京趕回中都。到達中都的時候己是十一月二十九,大宋使團以經到達了三天。

見了完顏長之的面時,張鵠才發現皇帝的臉色非常不好。張鵠也不禁有些奇怪,他在回中都的路上也認真想過這件事情,雖然目前情況有些出乎金國的意料,但總體來看,基本還是金國的掌控之中,南宋想贖地,那就讓他們贖好了,一千萬貫也不過就能贖回十五座州府左右,鳳翔路的十三座州府不是就準備放棄了嗎?儘管遠比金國預想中的多,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朝廷一下子多了一千萬貫錢,財政的壓力也可以徹底減輕,有很多事情都可以馬上開始辦理了。

但現在的情況來,顯然不是自己預想的樣子。而完顏長之也一語不發,等張鵠施禮之後,纔拿起一份紙闌,道:“伯逸,你自己看吧!”

張鵠接過來一看,原來就是宋朝的國書,大致的內容有兩條:

第一、要求按金國提出的價格,宋朝要求贖回汝州、許州、陳州、毫州、宿州、徐州、邳州、滕州、兗州、許州、泰安州、濟南府、京兆府、鳳翔府、綏德州、延安府。共計十二州、四府。合算是白銀八百四十萬兩。折算成銅錢,約在一千貫左右。

第二、宋朝和蒙古以是盟友,與金國簽定協議之後,在金國與蒙古之間爲中介人,因此如果金國要進攻蒙古,必需取得宋朝的同意,如果金國未經宋朝同意就進攻蒙古,可以視爲金國棄約,當然這一點對蒙古也是同樣適用。

看完之後,張鵠也不禁大吃一驚,想不到南宋也竟給金國來這麼一手。

首先說第一條,這以經不是南宋出不出得起錢的問題了,而是南宋要贖回的這十二州、四府並不是在一起,汝州、許州、陳州、毫州、宿州屬南京路,徐州、邳州、滕州、兗州、許州、泰安州、濟南府屬山東路,京兆府、鳳翔府、綏德州、延安府分屬鄜延路和京兆府路。

而且這些地方一無例外都是中原、山東、關中的戰略要地。一但都讓宋朝贖回去,南京開封將處於宋朝的三路夾擊中,而整個山東半島也基本與大金本土分隔開,而整個關中地區都處在宋朝的三面鉗制中。可以說如果失去這十二州、四府,一但宋金重新開戰,那麼宋軍將憑藉有利的地形條件,可以非常輕鬆的將中原、山東、關中全部佔領,將金國的勢力推回到黃河以北的地方。

儘管金國可以用這十二州、四府換回一千萬貫錢,但以損失整個黃河以南的全新土地爲代價,那就太不划算了。因爲誰也不敢保證,南宋得到了這十二州、四府之後,還會信守承諾,繼續用銀子來贖回其他地方。致少完顏長之設身處地的想,如果換了自己,是絕對不會幹的。

而第二點對金國更是不能接受,金國提出這個建議,就是想要穩住南宋,好一心一意對付蒙古。怎麼可以把金蒙的決裁權交給南宋呢?誰都知道,在金蒙之間,宋朝一定會偏坦蒙古。

等張鵠將南宋的國書看完之後,完顏長之又道:“伯逸,你再看看這個。”說着輕輕一招手,有兩個內侍擡上來一個大箱子,裡面裝滿了奏本。

張鵠現在是執政大臣,自然有資格看大臣們的奏本,但他心裡很淸楚,完顏長之現在讓他看這些,並不是讓他開始處理政務,因此問道:“皇上,這是什麼?”

完顏長之苦笑了一聲,道:“都是反對的拆子。”

張鵠怔了一怔,馬上就明白了過來。大金即然可以藉助**來影響宋朝的決策,那麼宋朝同樣也可以利用**反過來影響大金的朝政。

趙忱和楊炎當然知道,雖然金國的這個提議充滿了陰謀,但自己絕不能首先拒絕,那樣做太失人心,因此只能逼金國自行毀諾。因此趙忱首先高調宣佈,同意接受金國的條件,並在朝廷財政困難的情況下,主動宣稱從內庫拿出錢財來,贖回失地。這一舉行立刻贏得了大宋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評,立刻搶佔了在道義上的制高點。

而楊炎又精心挑選了這十二州、四府的地方,作爲大宋首先贖回的第一批州府。對於這一點,大宋羣臣也無話可說,雖然這十二州、四府並不在一處,而是分散在三塊地區內,並且都是戰略要地,但並沒有違背金國的提議,而且趙忱也振振有詞,先把戰略要地贖回來,也是爲了防止金國反覆啊,反正都是要贖回,那麼先贖回那一塊地方都可以。如果金國是誠心的,就沒有理由不同意大宋的要求。

接着樞密使王炎又上書朝廷,建議把蒙古的關係也寫進協議終去,這一點立刻遭到了周葵和葉顒的反對,認爲這是大宋與金國的協議,不應該把蒙古扯進來。但王炎也有充份的理由,正是由於有宋蒙連盟,纔有對金國的優勢地位,現在金國是否是真心還不好說,怎麼能放棄宋蒙連盟呢?那就是萬一金國使的是穩軍之計呢怎麼辦?真用幾座城把大宋穩住,等滅掉了蒙古之後再來對付大宋又該怎麼辦呢?

十七擁立新君2二十三蒙古軍的進攻(上)五十五建康之變(下)十二逆鱗1三十三形勢逆轉(上)五十二通風報信(上)十六弒君7一一九吾圖撒合裡(下)十八收復淮西五十九半渡可擊(一)四變法圖治(三)一二一微妙的關係一一零進軍河北(上)十四兵變2一零四攻佔烏沙堡(上)九戰象5三十二戰象VS鐵浮圖二十六殺盡高於車輪者二攻克信州7十三分裂1五逃亡7九十二西線戰事十五徐海心服1三新年2八 橫生變故1六平夏方略(上)四完顏長之的決定(下)十大破西夏軍1三十八外患內憂(下)十七強攻廬州八十六放棄中都一零一傍湖酒樓(下)五十五議和(二)十五仁修之戰1三十一楊炎的奇謀三十除夕夜宴(下)七十六中都叛亂(一)二十五羅生門六十二外交周旋一一一重開議和(下)三臨危受命3四十四大宋內部的陰謀四 全線崩潰5六十七殺出建康十五脫困2十四十三翼之戰3四 全線崩潰1十大破西夏軍7二 初入臨安三 叢林奇遇4八十二敗軍(下)二 徐州大戰 下十四背水一戰2十一結案4二攻克信州5七夜襲成都1九兵敗如山7十一交趾臣服5十一新君登基2五 進攻海南4六十一意外的援軍(下)十七死守州衙2四十七利器九十三東線戰事三十除夕夜宴(下)一零四皇子誕生(上)三臨危受命7四完顏長之的決定(下)七十九鄧王趙竑(上)五誓師出發2一 出兵徐州 上四十西北報捷五逃亡4二夜探王府1一 返回臨安2十三暗流潛伏2一一七最後一戰(下)三 叢林奇遇5二楊炎大婚7三十一新年有喜(上)二十三全面反擊開始五十三趙愷入臨安(下)三十五楊炎的判斷四十一力排衆議九十五御駕親征八禮社江之戰2六公主傾情2一 鐵浮圖十三宋軍出兵3十二反戰十七大理使臣2關於蒙古的設定(免費)三 叢林奇遇4十三暗流潛伏5四 再上征途2十三分裂3十六 進攻貴州6十七大理使臣1一雙懸日月5四 全線崩潰1
十七擁立新君2二十三蒙古軍的進攻(上)五十五建康之變(下)十二逆鱗1三十三形勢逆轉(上)五十二通風報信(上)十六弒君7一一九吾圖撒合裡(下)十八收復淮西五十九半渡可擊(一)四變法圖治(三)一二一微妙的關係一一零進軍河北(上)十四兵變2一零四攻佔烏沙堡(上)九戰象5三十二戰象VS鐵浮圖二十六殺盡高於車輪者二攻克信州7十三分裂1五逃亡7九十二西線戰事十五徐海心服1三新年2八 橫生變故1六平夏方略(上)四完顏長之的決定(下)十大破西夏軍1三十八外患內憂(下)十七強攻廬州八十六放棄中都一零一傍湖酒樓(下)五十五議和(二)十五仁修之戰1三十一楊炎的奇謀三十除夕夜宴(下)七十六中都叛亂(一)二十五羅生門六十二外交周旋一一一重開議和(下)三臨危受命3四十四大宋內部的陰謀四 全線崩潰5六十七殺出建康十五脫困2十四十三翼之戰3四 全線崩潰1十大破西夏軍7二 初入臨安三 叢林奇遇4八十二敗軍(下)二 徐州大戰 下十四背水一戰2十一結案4二攻克信州5七夜襲成都1九兵敗如山7十一交趾臣服5十一新君登基2五 進攻海南4六十一意外的援軍(下)十七死守州衙2四十七利器九十三東線戰事三十除夕夜宴(下)一零四皇子誕生(上)三臨危受命7四完顏長之的決定(下)七十九鄧王趙竑(上)五誓師出發2一 出兵徐州 上四十西北報捷五逃亡4二夜探王府1一 返回臨安2十三暗流潛伏2一一七最後一戰(下)三 叢林奇遇5二楊炎大婚7三十一新年有喜(上)二十三全面反擊開始五十三趙愷入臨安(下)三十五楊炎的判斷四十一力排衆議九十五御駕親征八禮社江之戰2六公主傾情2一 鐵浮圖十三宋軍出兵3十二反戰十七大理使臣2關於蒙古的設定(免費)三 叢林奇遇4十三暗流潛伏5四 再上征途2十三分裂3十六 進攻貴州6十七大理使臣1一雙懸日月5四 全線崩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