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楊炎的判斷

辛棄疾道:“子昊放心吧!棉衣、毛氈我都以備好,各有二十五萬件,現在都堆積在蘭州,在我們動身時,運送笫一批棉衣、毛氈各十萬件的車隊以經出發,只是我們走得快,所以先來了,我看最多還有三天,這笫一批棉衣、毛氈就可以送到韋州來。”

楊炎笑道:“如此一來,那可就太好了。”

趙汝愚又問道:“那麼還有呢?”

楊炎也怔了一怔,道:“還有?以經沒有了,我只有這些要求。”

趙汝愚也不禁嚇了一跳,沒想到楊炎會只提出這樣兩個要求來,道:“子昊,難到你不需要增加一些人馬嗎?”

楊炎微微一笑,道:“這到不用了,只現在西夏的人馬以經足夠了,而且聽說朝廷以經派出援軍了,請相公馬上派人阻止他們,讓他們立刻回軍建康吧!”

這一下不僅是趙汝愚,就連熟知軍事的劉珙和辛棄疾也都不禁大吃了一驚。劉珙道:“子昊,你是否以經考慮清楚了,你出兵的時候只有二十萬人馬,經過這兩個多月的征戰,總會損失一些人馬吧?即使移交一些地方出來,但依然也有不少地方要分兵駐守,甴其是還要分兵圍困興慶府,我看你最多隻能動用十萬左右的兵力對付金軍,即使加上有蒙古軍,也絕不會超過十五萬啊!”

楊炎搖了搖頭,道:“劉宣撫,並沒有你說的那麼多,我以經預計好了,對付金軍的兵力,我們宋軍大約可以動出四五萬的兵力,加上蒙古軍,大約在七八萬左右,這就足夠了。”

三個人聽得面面相覷,如果說這話的不是楊炎,而是其他將領,如果不是楊炎有以往的輝煌戰果,三個人都要以爲他是在說胡話了。

趙汝愚道:“你要知道,金軍可是有三十萬大軍啊!”

楊炎當然知道他們在但心什麼?笑道:“兵貴精而不貴多,而且一場戰事,並不是人馬數量多的一方就絕對能贏,金軍看來人多勢衆,其實不過是虛有其表而己,這一次金軍來援助西夏,以經有三個弱點了。”

趙汝愚等三人又互相看了一眼,趙汝愚道:“願聽子昊詳解。”

楊炎道:“第一,成軍倉促,必然準備不足。這一次金軍出動了大軍三十萬,但準備時間卻只有一個月,這麼短的時間裡,能把人數湊齊就以經很不錯了,更勿論是馬匹、武器、衣甲、糧草等物。現在隆冬來臨,天時以經不利,因此準備不足,將使金軍的戰鬥力大打拆扣。其實金國還不如只動用十萬人馬,先牽制我們,拖到明天春暖花開,準備充足之後,再出動大軍。”

趙汝愚等人這才恍然大悟,他們一開始確實是被金軍的兵力數量嚇住了,卻沒有想到前期準備這一層上來。大宋出動二十萬大軍攻擊西夏,就足足準備了五個多月,只用一個月來準備三十萬大軍的各項用度,當然是不夠的。

楊炎接着道:“第二,現在西夏人馬以經被我們壓制到了黃河西岸,而金軍出兵必需先經過黃河東岸的地區,而河東地區的險要之處盡爲我大宋所有,在這裡他們將得不到西夏的半點幫助,因此金軍地利盡失。第三,金國的第一名將完顏長之以被金帝完顏允恭貶職,第二名將完顏陳和尚也留守山東,這一次出兵的主將不過是僕散忠義、紇石列志寧和、孛撒之輩,雖是宿將,但也均以老朽,並不足爲懼,就算有完顏允恭御架親征,又能有多大做爲,人和一條,金軍也沒有了。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盡失,縱然有百萬之衆,也不過是一堆螻蟻而己。我只用七八萬人馬,只要能夠遏守險路,誘其深入西夏境內,然後再斷其糧道,就足以破之。”

聽完了楊炎的講述之後,趙汝愚等三人這才長出了一口氣,完全放下心來。也都不得不佩服楊炎,別人一聽說金軍三十萬,都早己嚇昏了頭,而楊炎卻依然能夠保持冷靜的頭腦,客觀的分析雙方後優劣,確實是一代名將的風範。

趙汝愚道:“聽了子昊這一番話,我也就放心了,不過西夏戰事關糸重大,子昊還是不可掉以輕心。我想多一些兵馬,總是好的。何況建康朝廷以經派出了人馬,也就不必再讓他們回去了吧!”

劉珙也笑道:“常言道: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以子昊的用兵之能,當不在韓信之下,加上這五萬大軍,也更保險一些。”

楊炎當然知道兩人這也是一番好意,道:“相公和宣撫的好意我豈能不知,不過我另有計劃,現在金國的主力大軍均在西夏,而在江淮一線,完顏長之被降職,完顏陳和尚正在山東,中原一帶守衛空虛。而朝廷在江淮一線還有近三十萬人馬,如果這個時候朝廷能從江淮出兵,分兵兩路,一路進取山東,牽制住完顏陳和尚,另一路進取中原,應是大有可爲。雖然說還難以收復開封,但也能爲日後北伐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這五萬大軍還是讓他們返回建康去爲好。”

趙汝愚在一次被楊炎天馬行空般的想像力所震驚,他沒想到楊炎的胃口會這麼大,不僅對西夏不放手,而且還盯着中原的地方。而劉珙和辛棄疾都是精通軍事的人,聽了楊炎的分柝之後,也覺得宋軍在江淮一線再開避一個戰場也是大有可爲的事情。不過這一來原來只是一場局部戰事的規模將會無限擴大,說成大宋與金國全面開戰,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須謹慎行事。

劉珙沉思良久,才道:“以我大宋目前的國力,要想支應這樣的雙線作戰,恐怕還是有心無力吧!”

楊炎笑道:“劉宣撫誤會了,我並不是現在就要與金國全面開戰,而且在江淮一線量力而行,可取則取,不可取則退,而且在江淮一線,後勤供應線路短,又有水運可走,負擔也要比西夏的戰場輕得多。以朝廷的力量,一兩場小規模的局部戰爭還是應付得了的。而且我大宋的國力不足,金國的國力也未必能夠比我們好,大家不過是半斤八兩罷了。只能夠奪取南陽或是宿州,就是成功了,退一步來說,就算難以奪取中原,也能夠牽扯金國的兵力,分散金國的注意力,對於西夏的戰事,也是大有幫助。豈不比勞師遠行入川要好得多嗎”

劉珙又想了想,才點點頭,道:“子昊說的有理,不過我看現在既然到了這一步,索性再走一步,馬上從川中出兵,進攻鳳翔府和京兆府,反正川中的人馬也都以經準備妥當了,隨時都可以出兵,打金國一個首尾難顧,看金國如何應對?”

楊炎聽了,也想了一想,才道:“這樣到也不錯,最好等到金軍在西夏敗退之後,川中的兵馬再出擊,這樣就更好一些。”

劉珙也點了點頭,道:“不錯,一但金軍從西夏敗退,京兆府和秦鳳路一帶必然會分兵去救援,這樣一來,川中人馬就大有機會了。”

趙汝愚聽得心裡嘆了一口氣,現在不僅是雙線作戰,而且還將演變成三面進攻,看來這場戰爭的規模竟然是越弄越大了。勝負如何,還真未必可知。

雖然趙汝愚對楊炎的用兵能力有信心,而且有楊炎剛纔分柝的西夏境內雙方的優劣,但這時也不由得有些緊張起來。總體看來還是五分靠人謀,五分看天意。

而劉珙和辛棄疾卻不這麼看,因爲他們都是懂軍事的人,知道西夏一戰,宋軍至少可以佔到八成優勢。有了這樣大的優勢,爲什麼不敢再拼一把。

※※支持原創※《宋翔》首發於1*7*K小說網※支持正版※※楊炎的本章由韋州送回到建康府時,以經是十七天以後的事情。趙忱看完之後也大出意料,萬萬沒有想到楊炎會有這麼宏大的一個計劃,遠遠超出了最初的預計。

但趙忱仔細考慮了之後,也認爲楊炎的計劃大有成功的可能。因此心裡也有些蠢蠢欲動,頗想試一下。一方面是基本他對楊炎能力的信心比任何人都強,而另一方面,一但楊炎的計劃真的成功,那麼大宋在與金國的對抗中首次在戰略上佔據全面的主動權,數年之內就有望收復中原。“收復失地,中興大宋”就不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就是收回燕雲十六州,也不再是夢想。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大得令趙忱都難以拒絕。

不過現在的趙忱以經是一個成年人,思想也以經完全成熟,也知道想完成“收復失地,中興大宋”空有一腔熱忱是不夠的,必須經也精心的準備,謀劃,然後一步一步去實施。在有的時候,熱忱過於旺盛,反而容易使判斷產生偏差,結果誤了大事。

楊炎的計劃來起來很美,而且趙忱對楊炎的能力絕對相信,但現在大宋也只有一個楊炎,三面進軍,楊炎也只能決定其中一面,另外兩面還要靠別人來施行。這就不能不使趙忱擔心,別人能不能完成。畢竟一但實施起來,等於是壓上了大宋的全都實力。一但有所閃失,大宋在二十年內,恐怕都難以恢復元氣了。

因此在第二天,趙忱招集韓彥直、王炎、葉顒、周葵四名留守在建康府的執政大臣,來討論楊炎這個計劃的可行性有多少。

四 御駕親征 上六苛政3一一二遺命(上)四 四川驚變5六十七德安府之戰(二)一一四小插曲六十七德安府之戰(二)十四背水一戰1八世外高人3三廣東之行5六十一意外的援軍(下)二張浚病故1五 進攻海南4二 徐州大戰 中十七死守州衙4四 全線崩潰2一百十疑兵之計(上)十二闊亦田大戰3八禮社江之戰7十五徐海心服1七出兵大理6十九立後(三)二海上突襲2六苛政2七十二經略西北十五分兵兩路4十六 進攻貴州7八出鎮北京3十七死守州衙4五十六北境告急一零二太湖平亂(上)六十五圍城打援五十三初戰告捷(上)八十二賜婚六十五一敗塗地(下)二攻克信州1十四兵變1三臨危受命5十六經略安西(上)三 再見嚴蕊1二夜探王府5七十七中都叛亂(二)十二突襲廣州4九十二初戰告捷(上)十一聖旨1五十合作十一結案1七十六中都叛亂(一)二 公主的心思4八 橫生變故3十五脫困3六十七德安府之戰(二)五逃亡3十四兵變4三 辯論二出使南宋九 回憶臨安的歲月(下)七夜襲成都5五 信王府4九廣南練兵1五逃亡8八十七陳州之戰(一)二出使南宋十四背水一戰2十四兵變1五逃亡1十七擁立新君6四征戰山東5三廣東之行3十六 廣州2二十八塔塔兒姊妺(下)九 回憶臨安的歲月(下)十八收復淮西四 御駕親征 下十二守衛橫山砦3五十八勸降(一)六十八結局(二)九濮議之爭(上)一零三太湖平亂(下)七宗教的力量2一百傍湖酒樓(上)九廣南練兵5十一結案1六十二爾虞我詐(上)五十六秋獮(下)八各自準備十八臨安的流言4十三暗流潛伏1八各自準備一下旨南征1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中九戰象5二十六宋軍出擊(下)十一聖旨4十八臨安的流言1六十七德安府之戰(二)四十五鹽州之戰(上)五 攻佔虹縣七年輕人的天下2七平夏方略(下)
四 御駕親征 上六苛政3一一二遺命(上)四 四川驚變5六十七德安府之戰(二)一一四小插曲六十七德安府之戰(二)十四背水一戰1八世外高人3三廣東之行5六十一意外的援軍(下)二張浚病故1五 進攻海南4二 徐州大戰 中十七死守州衙4四 全線崩潰2一百十疑兵之計(上)十二闊亦田大戰3八禮社江之戰7十五徐海心服1七出兵大理6十九立後(三)二海上突襲2六苛政2七十二經略西北十五分兵兩路4十六 進攻貴州7八出鎮北京3十七死守州衙4五十六北境告急一零二太湖平亂(上)六十五圍城打援五十三初戰告捷(上)八十二賜婚六十五一敗塗地(下)二攻克信州1十四兵變1三臨危受命5十六經略安西(上)三 再見嚴蕊1二夜探王府5七十七中都叛亂(二)十二突襲廣州4九十二初戰告捷(上)十一聖旨1五十合作十一結案1七十六中都叛亂(一)二 公主的心思4八 橫生變故3十五脫困3六十七德安府之戰(二)五逃亡3十四兵變4三 辯論二出使南宋九 回憶臨安的歲月(下)七夜襲成都5五 信王府4九廣南練兵1五逃亡8八十七陳州之戰(一)二出使南宋十四背水一戰2十四兵變1五逃亡1十七擁立新君6四征戰山東5三廣東之行3十六 廣州2二十八塔塔兒姊妺(下)九 回憶臨安的歲月(下)十八收復淮西四 御駕親征 下十二守衛橫山砦3五十八勸降(一)六十八結局(二)九濮議之爭(上)一零三太湖平亂(下)七宗教的力量2一百傍湖酒樓(上)九廣南練兵5十一結案1六十二爾虞我詐(上)五十六秋獮(下)八各自準備十八臨安的流言4十三暗流潛伏1八各自準備一下旨南征1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中九戰象5二十六宋軍出擊(下)十一聖旨4十八臨安的流言1六十七德安府之戰(二)四十五鹽州之戰(上)五 攻佔虹縣七年輕人的天下2七平夏方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