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戰象5

烏戈突怔了一怔,道:“那麼交趾呢?聽說交趾正打算向高建銘派發援軍,交趾軍總不會也是烏僉之衆吧。”

楊炎笑道:“說得對,其實我就是在等交趾的人馬到來。交趾人馬一到,我們馬上出兵。”

這話一說,在場的三人都怔住了,劉仁先道:“楊大人,在下不解,自古以來用兵之道都是乘致人兵力未集中的時候,逐個擊破,而大人卻似乎有意給時間讓高建銘集中軍隊,這是有違用兵之道,不知大人爲什麼要這麼做?”

楊炎這才道:“即然劉將軍問到了這裡,我就據實相告,我是奉令來援助大理,理當速戰速決,如果現在攻下了大理城,高建銘必會逃到其他地方,繼續負隅頑抗,甚至逃到交趾去躲避,等我們走後,再來爲難大理,永無寧日。現在高建銘把他所有的兵力連同交趾援軍,全都調到了大理城,集中起來,我們正好可以畢其功於一役,這一戰不僅要消滅高建銘的全部勢力,並且還可以重重打擊交趾,此戰成功之後,大理可以永絕後患。我們也可以安心回到大宋去。諸位明白嗎?”

三人這才明白楊炎的用意,這樣做確實是可以畢其功於一役,撤底消滅高建銘的勢力,但也十分冒險,因爲對手以經集結了最大的兵力,可不是那麼好被擊敗的。不過楊炎敢這麼做,說明他對自己的能力有絕對的信心。

劉建赫知道楊炎決心以定,自己即使反對也是沒用的,不過也總算明白了楊炎的用意,在段智興那星也有個交代,而烏戈突連連搖頭,但也沒有說話。

這時楊炎才道:“劉老將軍,我看你們還是快先回去看看,以免阿會南族長真的一氣之下,領兵離開了。”

這一下果然提醒了劉建赫,緊忙告辭回到東岸大營,果然見阿會南正在整軍,準備離開。劉建赫趕忙上去阻攔,烏戈突也在一邊幫着勸說。

其實阿會南爲人雖然急燥,但必竟也是一部的族長,心裡也清楚,烏蠻部本來就和高氏有仇,而且現在的局勢也漸漸倒向段氏這一邊來,他們先前一再要求出戰,其實只是想借進攻高建銘的機會,擴大自己的勢力,這個時候一走確實是不智之舉。不過剛纔實在有些下不來臺,因此也不得不做出一個要領人離開的樣子,現在劉建赫和烏戈突過來一勸,正好藉機下臺,還是留下來了。

*****而這時交趾國內也在爲是否繼續援助高建銘爭論不休。

阮酋近回到交趾之後,也不敢隱瞞,把兩次大敗的經過詳細向交趾國王李天祚述說一遍。李天祚聽完之後也嚇了一大跳,本來以經快打下大理了,萬萬沒有想到宋軍一出兵,只用了兩戰,就把交趾和高氏聯軍殺得大敗,三四萬人馬幾乎全軍覆沒。李天祚立刻招集衆大臣,商議是否應該繼續援助高建銘。

爲了掩飾自己的敗績,阮酋近在述說的時候還誇大其辭,把宋軍說得強大無比,難以戰勝。他的話到也嚇到了不少交趾大臣,紛紛向李天祚進言,現在大宋以經干涉了大理的事務,以交趾的國力怎麼能與大宋相抗衡,再支持高建銘己是不智之舉,應該撤回交趾人馬,等待其他的時機。不過這些**多都是交趾的文官。

而以交趾太子李全成和大將黎玄德爲首的一批武將卻不以爲然,李全成認爲,宋朝這些年一直南北用軍,國力也十分疲憊了,援助大理的軍隊一共才三萬多人,說明宋朝現在也沒有力量大舉援助大理,以交趾的實力完全可以對付。這一次失敗大部份原因是高建銘和阮酋近指揮無能造成。而且交趾在大理也投入了不少力量,一但不管商建銘,以前的投入就全部白費了,因此無論如何也要拼這一陣,一但擊敗宋軍,拿下了大理,交趾的國力可以增漲一倍,從而也可以和宋朝相抗衡了。

同時太子李全成還主動請令,要求親自領軍,去援助高建銘,和宋軍決戰。兩派各抒己見,爭論不下。

李天祚思考再三,終於決定還是繼續援助高建銘。因爲他也知道,宋朝這幾年來一直南北用軍,這次援助大理以經十分免強了,一但等宋朝恢復了國力,再想找這樣的機會可就難了,因此這一次無論如何也要拼一把。

決定之後,李天祚立刻安排出兵,交趾傾國之兵也只有十萬人馬左右,上一次阮酋近以經帶走了兩萬人馬,國內至少要留三四萬人馬防守邊境、保衛首都升龍和各地的安全。

而且現在曹勳已經奉楊炎之令,在宋交兩國邊境的永平砦、諒山一線陳兵。雖然只有一萬多人,卻紮下一座可容五萬大軍的寨子,在寨子裡紮了三萬多個草人湊數。但交趾國內不知虛實,自然也不敢大意。李天祚命大將阮守捷領一萬五千大軍去諒山,防備宋軍。因此現在交趾國內可以派出援助高建銘的人馬只有兩三萬。

不過經過了李天祚十餘年的積累,交趾到是攢下了一支超過千頭的象軍。這也是李天祚最大的倚仗。這十餘年來,交趾能在西南一帶稱雄,也全仗着這支象軍了。不過在先前交趾曾經買給了高建銘一百頭大象,這一次派阮守捷去守諒山也拔給他一百頭大象。目前國內的象軍數量還有八百多頭。但這仍然是一支不容小視的兵力。

經過一番商議決定,領兵的主帥自然是太子李全成,副帥是黎玄德,大將韓義、張殿臣、矯知卷、阮酋近等。率領一萬五千人馬,戰象二百頭先進入大理,援助高建銘。然後李天祚又下旨,在國內緊急擴軍三萬,以防不測之變。

十七大理使臣4五十二通風報信(上)五 進攻海南4五 信王府3四 再上征途7五逃亡3十六 進攻貴州5三 叢林奇遇2十六弒君6一二六金國求和十收復大理城5八出使蒙古2九兵敗如山6二 徐州大戰 下六十五公主架到三十再次交戰九戰象1三廣東之行4四爲民除害4四十七宋軍出擊六公主傾情1十收復大理城6一 臨安的朝議1九戰象6七十孤注一擲(三)六重返廣南3三新婚蜜月1六 遠襲 上十五脫困2一下旨南征7十拒守不戰5七十議和成功九楊炎歸來1二 徐州大戰 中五十三初戰告捷(上)十二闊亦田大戰3一百奇襲黑林(上)三臨危受命3十三鶴蚌相爭1十濮議之爭(下)八十三小商河之戰(一)十五仁修之戰1九十五滹陀河之戰(二)一 臨安的朝議5一二五強攻通州四十西北報捷八出鎮北京3七夜襲成都3三臨危受命5三十五平定叛亂(上)十二大金太子4一一三遺命(下)三十九湖南民變五 進攻海南1二十七突破 黃河防線(一)三十六平定叛亂(下)三十再次交戰八各自準備四 四川驚變7十八金國變法(上)十三 大宋水師 上七十六中都叛亂(一)四十五大宋的佈防(下)一一九守衛興中府一下旨南征2七金國的陰謀(一)十六 廣州5十一交趾臣服1五婚姻大事2八禮社江之戰1十四兵變5五婚姻大事4八世外高人3三十三連盟定議後記一下旨南征2二張浚病故2三十二戰象VS鐵浮圖十一聖旨1九十六滹陀河之戰(三)九十九示弱四尚武院九戰象3四變法圖治(三)四爲民除害1三 叢林奇遇3一 出兵徐州 上一零五攻佔烏沙堡(下)四十六龍鳳胎十八收復淮西一二零金國的危機三變法圖治(二)八 回憶臨安的歲月(上)六十五楊炎回建康(二)二楊炎大婚1五十二趙愷入臨安(上)四 全線崩潰8六十六再勝西夏(上)六公主傾情3三廣東之行7
十七大理使臣4五十二通風報信(上)五 進攻海南4五 信王府3四 再上征途7五逃亡3十六 進攻貴州5三 叢林奇遇2十六弒君6一二六金國求和十收復大理城5八出使蒙古2九兵敗如山6二 徐州大戰 下六十五公主架到三十再次交戰九戰象1三廣東之行4四爲民除害4四十七宋軍出擊六公主傾情1十收復大理城6一 臨安的朝議1九戰象6七十孤注一擲(三)六重返廣南3三新婚蜜月1六 遠襲 上十五脫困2一下旨南征7十拒守不戰5七十議和成功九楊炎歸來1二 徐州大戰 中五十三初戰告捷(上)十二闊亦田大戰3一百奇襲黑林(上)三臨危受命3十三鶴蚌相爭1十濮議之爭(下)八十三小商河之戰(一)十五仁修之戰1九十五滹陀河之戰(二)一 臨安的朝議5一二五強攻通州四十西北報捷八出鎮北京3七夜襲成都3三臨危受命5三十五平定叛亂(上)十二大金太子4一一三遺命(下)三十九湖南民變五 進攻海南1二十七突破 黃河防線(一)三十六平定叛亂(下)三十再次交戰八各自準備四 四川驚變7十八金國變法(上)十三 大宋水師 上七十六中都叛亂(一)四十五大宋的佈防(下)一一九守衛興中府一下旨南征2七金國的陰謀(一)十六 廣州5十一交趾臣服1五婚姻大事2八禮社江之戰1十四兵變5五婚姻大事4八世外高人3三十三連盟定議後記一下旨南征2二張浚病故2三十二戰象VS鐵浮圖十一聖旨1九十六滹陀河之戰(三)九十九示弱四尚武院九戰象3四變法圖治(三)四爲民除害1三 叢林奇遇3一 出兵徐州 上一零五攻佔烏沙堡(下)四十六龍鳳胎十八收復淮西一二零金國的危機三變法圖治(二)八 回憶臨安的歲月(上)六十五楊炎回建康(二)二楊炎大婚1五十二趙愷入臨安(上)四 全線崩潰8六十六再勝西夏(上)六公主傾情3三廣東之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