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在這一卷裡關於戰爭的描與佔了很大一部分,戰鬥的方式也多種多種,包括大軍團戰,偷襲戰,伏擊戰,遭遇哉,運動戰等等.前半部份是順沿第二卷繼續宋的北伐過程,以及金的對應.後半部份則是楊炎的遠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楊炎也終於成長爲可以獨當一面的將才.而在金國方面,也推出了自己的雙壁:完顏長之和完顏陳和尚.這樣在小說中宋和金的格局以經大體形成了.

在設計遠征的情節的靈感來自己陳慶之的那一次白袍軍遠征的傳奇經歷,左小說中很多地方也刻意的強調過一點.三渡黃河的情節設計是參考了紅軍長征中四渡赤水的精典戰例.還記得我第一次讀關於四渡赤水的文章時,對他老人家的軍事才能和指揮能力確實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在庀此也表達我對他老人家的敬意.

遠征最後的海邊一戰是到目前爲止,我個人覺得寫得最滿意的一次戰爭過程.一方面是對於戰鬥氣氛的營造,我刻意讓這一戰在大雨中進行.一方面是在戰爭中夾雜了單人或數人的對戰,尤其是最後楊炎,趙月如VS四僧的那一場,鬥智鬥力.

我對主角楊炎的定位並不是無所不能,將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無所不能.因此在楊炎風頭正勁的時候給他當頭來一棍.要讓他敗一次,否則老讓楊炎蠃也就沒有意思了,同時也能確立完顏長之和陳和尚以後作他以後的對手,在小說中的地位.

這次遠征的結局絕不是有驚無險,而是死裡逃生.因此海邊一戰的設定是以金軍慘勝,但宋軍慘敗逃走結束.既然是慘敗,那就不可能不死人,因此這一回宋軍裡面跑龍套的角色基本都死光了,其中還包括這次遠征的副總指揮虞公亮和幾位女兵MM,這以經是宋軍一方能接受的傷亡極限,剩下除了楊炎和並列的女一號外,其他的人到後來都是重要的角色.不可能在現在就死掉.

而慘勝的金軍一方,也必須死傷慘重.完顏長之和陳和尚在後面相當長的時間裡都是和楊炎演對手戲的角色,因此只能重傷,不能死.徒單合、大懷忠、耶律元宜、阿撤四個人都是跑龍套的角色,份量太輕就是全死光了也無足輕重.只好安排四僧中的一個掛掉.國師的弟子,金軍主將的師叔級,這個份量足夠了.呵呵!

說一下關於虞公亮的話題。

這個角色的原形參考是《天行建》裡的甄以寧(文候的兒子),對他的設定是在二、三卷裡一個綜合能力和楊炎差不多的青年將領,一方面是因爲當時完顏長之和陳和尚還沒有出場,不想讓楊炎太突出而使整個小說圍着主角一個人轉,才安排了這樣一個角色,另一方面也是他能被選定爲趙月如的駙馬必須要有不差於楊炎的能力。才說得過去。

但設定虞公亮這角色時我就以經確定了他在第三卷未尾戰死的結局。虞公亮的死在小說裡有三個作用一突顯了海邊一戰的激烈程度二他的死對楊炎的政治前途產生了微妙的影響,這一點在第四卷裡就會提到三當然是爲了給楊炎騰出位置來。

在人物介紹裡我應該說明,並且在前三卷裡,我在很多地方暗示了趙月如最終將會和楊炎在一起。這是在一開始構思這部小說則時就設定好了的。不過楊炎和趙月如,趙倩如兩人的情感經歷都很曲拆,絕不會一帆風順的。小說到現在大約進行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還有足夠的篇副來寫楊炎和趙月如,趙倩如之間的情感經歷。

因此也只好對不起虞公亮了,爲了成全男女主角而光榮犧牲,這也是男配角的宿命啊.呵呵不過其中我感覺最難寫的還是水戰.一方面我對於古代水戰方面的知識瞭解不多,另一方面可供借銎的資料也很少.我翻閱過一些二戰時精典海戰的戰例,但由於作戰方式上的差異汰大,只能提供一些叄考價值,實際的作用並不大.其他的小說中大體也只有黃易的[翻雲覆雨]裡有一些關於水戰的描寫.

因此寫這一段水戰時花費了很長的時間,但寫完之後仍覺得不是十分滿意.在小說的情節設定中後面匹會有大規模的水戰場面出現,爭取把後面的水戰寫得更好一些.如果那位書友們有這方面的資料也歡迎能給我提供一些.

另外在第三卷的戰爭中也出現了火器的使用,小說中出現的火器基本都是符合當時的歷史狀況的.

在第四卷中,小說的中心舞臺將轉到南宋的首都臨安.

楊炎回到臨安以後,金軍大軍壓境,南宋的大臣們爲是戰是和爭論不休,而就在皇帝趙眘也舉棋不定,猶豫不決的時候,在宋的南方,摩尼教乘機叛亂,一時間,大宋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

而另一方面楊炎和趙倩如的婚事也終於確定了下來,兩人的感情與曰俱曾,但隨着婚期的臨近,陰謀也在楊炎的身邊展開。

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宋翔》第四卷《臨安》.

十五徐海心服7六十四火炮的弱點二十六金國的消息八出使蒙古2三十突破 黃河防線(四)三十七返京十收復大理城1三十四形勢逆轉(下)一南下4十七死守州衙4七十九鄧王趙竑(上)二 徐州大戰 下五逃亡8六十五公主架到一零一各路並進十四背水一戰3七部署廣州3十八立後(二)一一七最後一戰(下)十五徐海心服6九政局的變換1八各自準備十嚴蕊受刑4二楊炎大婚2八十六繼續隱忍十四漁人得利6十烏合之衆5九政局的變換3十四太子北巡(三)三十一西夏潰敗九戰象4三十五平定叛亂(上)七年輕人的天下2八十一各自出擊關於蒙古的設定(免費)六十二襄樊(二)十五分兵兩路4八十招之約1一完顏雍架崩(上)四十五大宋的佈防(下)一雙懸日月2八世外高人2七出兵大理6八出使蒙古4二 徐州大戰 下五十九勸降(二)二十四蒙古軍的進攻(下)四十六龍鳳胎二十九海上首戰告捷八 杞縣解困 中十二突襲廣州7三十二新年有喜(下)九十七招降二海上突襲4四征戰山東4十一 追上宋軍 下二十三榷場(上)五十七金軍撤軍六摩尼教的滅亡6四爲民除害1九十七汴梁攻防戰(二)一一三乃蠻潰敗七鬥智鬥力5八禮社江之戰2十五脫困3八十招之約4九楊炎歸來4十八金國變法(上)十 轉進山東 下九楊炎歸來5十三鶴蚌相爭1九戰象2十七擁立新君5十五仁修之戰4四十六鹽州之戰(下)十一 追上宋軍 中七部署廣州5七出兵大理1四 虞允文回京4八世外高人7十棄守建康府5四 全線崩潰8八楊炎起復一一六最後一戰(上)七出兵大理1三十四整編禁軍六重返廣南4一百十疑兵之計(上)一 出兵徐州 中四十預料四十八蘭州攻防(上)十二守衛橫山砦3一 出兵徐州 上五逃亡5五婚姻大事3四十一力排衆議一二三對策(下)一一零進軍河北(上)十三出兵後記
十五徐海心服7六十四火炮的弱點二十六金國的消息八出使蒙古2三十突破 黃河防線(四)三十七返京十收復大理城1三十四形勢逆轉(下)一南下4十七死守州衙4七十九鄧王趙竑(上)二 徐州大戰 下五逃亡8六十五公主架到一零一各路並進十四背水一戰3七部署廣州3十八立後(二)一一七最後一戰(下)十五徐海心服6九政局的變換1八各自準備十嚴蕊受刑4二楊炎大婚2八十六繼續隱忍十四漁人得利6十烏合之衆5九政局的變換3十四太子北巡(三)三十一西夏潰敗九戰象4三十五平定叛亂(上)七年輕人的天下2八十一各自出擊關於蒙古的設定(免費)六十二襄樊(二)十五分兵兩路4八十招之約1一完顏雍架崩(上)四十五大宋的佈防(下)一雙懸日月2八世外高人2七出兵大理6八出使蒙古4二 徐州大戰 下五十九勸降(二)二十四蒙古軍的進攻(下)四十六龍鳳胎二十九海上首戰告捷八 杞縣解困 中十二突襲廣州7三十二新年有喜(下)九十七招降二海上突襲4四征戰山東4十一 追上宋軍 下二十三榷場(上)五十七金軍撤軍六摩尼教的滅亡6四爲民除害1九十七汴梁攻防戰(二)一一三乃蠻潰敗七鬥智鬥力5八禮社江之戰2十五脫困3八十招之約4九楊炎歸來4十八金國變法(上)十 轉進山東 下九楊炎歸來5十三鶴蚌相爭1九戰象2十七擁立新君5十五仁修之戰4四十六鹽州之戰(下)十一 追上宋軍 中七部署廣州5七出兵大理1四 虞允文回京4八世外高人7十棄守建康府5四 全線崩潰8八楊炎起復一一六最後一戰(上)七出兵大理1三十四整編禁軍六重返廣南4一百十疑兵之計(上)一 出兵徐州 中四十預料四十八蘭州攻防(上)十二守衛橫山砦3一 出兵徐州 上五逃亡5五婚姻大事3四十一力排衆議一二三對策(下)一一零進軍河北(上)十三出兵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