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連盟定議

新年之後,大食人阿里也回到了建康,給楊炎帶來了有關蒙古的消息。

這一次阿里去了蒙古一趟,收穫頗豐,不僅見到了蒙古部的大汗鐵木真,而且還打聽清楚了蒙古和金國結仇的始未原由,以及鐵木真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都全部告訴給楊炎。同時還帶回來一份自己繪製的簡易草原的地形圖。

聽完阿里的彙報之後,楊炎也十分高興,職方司從其他渠道也收集到了一些關於蒙古的消息,雖然遠沒有阿里所得到的消息全面,但也足以印證,阿里帶回來的消息大體都是真實可信的。這到並不是不信任阿里,而是因爲阿里並非職方司的專職探子,因此他所打聽的消息難免帶有個人的主觀情緒而片面不足,必須從多方面來對照印證。

得知蒙古部當年的俺巴孩汗是被金人分屍而死,以及金國對蒙古實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三年減丁的政策,楊炎也認爲,宋與蒙古之間,確實存在着結盟起來,一起對抗金國的可能。

由其是聽阿里詳細講述了鐵木真的事蹟,從當年家破人亡,中途沒落,直到他一步一步積聚力量,在草原各大勢力中周旋,逐漸強大,並且一手把四分五裂的蒙古部落重新合併成爲一個強大的部落,直到現在在草原上與乃蠻、克烈三足鼎立。楊炎也不禁對這個重未謀面的異族人頗爲佩服起來。

隨後,楊炎又招集職方司的幾位主要人員一起商議,如何與蒙古接觸的事情。

衆人經過一番商議之後,都認爲暫時不宜直接與蒙古發生實質性的官方接觸,一來是因爲大宋與蒙古並不接壤,中間還隔着西夏和金,這兩個國家現在與大宋都沒有建立互相通商的關係,因此轉遞消息十分困難,而且也容易走漏風聲,另一方面是目前大宋正處在恢復國力的時候,如果不是迫不得己,在未來的幾年內恐怕不會進行任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而且也還不知道蒙古部本身有沒有與大宋結盟的打算和實力,畢竟現在在草原上,還是三雄鼎立,不是蒙古部一家說了算。

而且尋找盟友固然是對的,但國與國之間,是沒有永遠的朋友。昔日的盟友,轉眼間也許就會變成仇敵。必須要保持自己本身的足夠強大,這樣能夠應付各種事件才行。

不過衆人也認爲大宋與蒙古之間,也確實存在着結盟的可能。而且一但結盟成功,從南北一起夾擊金國,勝算也會大得多,因此雖然目前不宜與蒙古發生官方接觸,但也可以保持與蒙古的聯繫,考查蒙古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並且進一步試探一下蒙古的態度。

因此賴文政又建議,大宋與蒙古聯繫,目前主要還是通過西夏的渠道,不如趁着這個機會,在西夏建立一個商號,一方面可以方便成立商隊,繼續保持和蒙古聯繫,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西夏建立情報網絡。

職方司成立之後,一直把金國做爲重點,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在金國境內以經初步建立起了情報收集網絡。在金國的幾個大城市都有職方司建立的情報據點,並且逐漸在金國的各行各業安插細作。各種情報信息都源源不斷的送入大宋來。

而按楊炎的計劃,下一步就該在西夏國中也建立同樣的情報網絡了。因爲西夏是金國的盟國,在金軍南征期間,西夏也曾出兵相助金國。敵人的盟友,自然也是應該防備的對像,而且大宋與金國固然仇深似海,但西夏同樣也有切齒之痛,因此未雨綢繆,先做好充份的準備,打探西夏國內的消息情報,也是十分必要的。

同時阿里在西夏以經成功的組建了一支小型商隊,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基礎,因此藉機發展壯大,正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衆人商量議定之後,楊炎立刻進宮,將事情原原本本告訴給趙忱。但趙忱聽了之後,卻有些猶豫,道:“姐夫所議雖好,不過我們大宋當年不是也曾與金人連盟滅遼。然而在滅遼之後,金人卻立刻背盟棄約,入侵我大宋,以至江山淪陷,二帝北狩。如今又與異族連盟,朕恐怕又會重蹈覆轍啊。”

楊炎聽了,微笑道:“官家多慮了,連盟對敵,自古常有之事,在列國間,就東方六國曾合縱伐秦,使秦人不敢出涵谷關,若不是張儀施展連橫之計,破六國合縱,恐怕秦國早滅,始皇豈能掃平,統一天下。後漢三國時期,蜀吳曾連合對曹,乃有赤壁之勝,始成三足鼎立之勢。”

趙忱道:“姐夫說得這些朕也都知道,只是列國年間,後漢三國時期,都是漢族自己連盟。而金與蒙古勻屬異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朕纔有此但心。”

楊炎道:“兩漢時張騫、班超出使西域,連合西域諸國對抗匈奴。唐時設安西四府,連合西域各族以制突厥,可見與異族連盟,逐豺狼而遂虎豹,也非全無可,官家不可因噎廢食。”

趙忱聽了點點頭,道:“姐夫說雖然不錯,但是萬一我們聯盟打敗了金國之後,蒙古又與我們大宋反目成仇又該如何是好呢?”

楊炎指着地圖,道:“我大宋如果打退金軍,收復失地,同樣也會與蒙古連壤,屆時是敵是友,亦未可知。而且大宋當年連金滅遼之策本身並無錯,只是徽宗皇帝失德,六賊當道,至使國政,軍紀鬆馳,才使金人有可趁之機。東京失守、大宋南渡卻並非連盟之錯。因此與誰連盟均不要緊,關建是我大宋自身是否足夠強大。”

趙忱微微一怔,若有所思道:“只要我大宋自身保持強大,更可無憂了。”

楊炎點點頭,道:“國弱,則敵國相欺,國強,則敵國相敬,便是如此。漢唐之時,國力強大,便可逐使異族,爲我所用。”

趙忱也點點頭,道:“姐夫說得有道理,就依姐夫所言,與蒙古連盟。”

楊炎忙道:“不過現在還不宜與蒙古正式聯繫。”於是又將職方司商議的結果告訴給趙忱。然後又道:“在朝廷正式與蒙古連盟之前,也不宜讓其他人知道,以免走漏消息。”

趙忱聽罷,也十分滿意,道:“姐夫想得果然周全,一切就如姐夫所言,儘管去佈置去吧。朕有姐夫相助,中興大宋的大業必可成就。”

取得了趙忱的同意之後,楊炎立刻着手安排,首先要從職方司拔調出一些得人手去西夏。賴文政自告奮勇,願意任當這個重任。楊炎與其他人商議了一番,也同意了賴文政的請求。因爲賴文政本是茶商出身,熟悉商賈事務,而且爲人精明強幹,打通關節,來往應酬也頗有手腕,又擔任過收集情報的工作,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楊炎又派趙草和朱雀兩人做賴文政的副手。大宋安定之後,兩人都在職方司中任職,只是趙草改信佛教,做了個帶髮修行的行者。

西夏國中佛教盛行,到給趙草這樣的僧人提供了不少方便之門。而朱雀武功高強,輕功卓著,還精通各種暗器,不僅可以保護賴文政的安全,同時還可以擔任暗殺,行刺一類的工作。有他們兩人幫助賴文政,令楊炎非常放心。

同時,楊炎又派給他們十二名得力手下,均是受過職方司專門訓練,精明強幹的人,另外又拔出十萬貫錢,做爲他們的活動經費。

而這時,楊沂中也正式向朝廷提出了辭呈,請求出仕。朝廷接到楊沂中的辭呈之後,立刻下詔挽留。但楊沂中馬上也又上辭呈,繼續請求出仕。

反覆三次之後,朝廷見楊沂中去意以決,終於同意了楊沂中的辭呈。同時也免去了楊沂中殿前司都指揮使的職務,但保留他同安郡王的爵位,以及武勝、崇信、昭化三鎮節度使和開府儀同三司的頭銜,並將楊沂中的官階由少傅升至少師,充雲霌觀使。在寧國府安置。

甴樞密使韓彥直提議,調淮西招撫使李顯忠回建康府,出任殿前司都指揮使一職,接替楊沂中。又啓用暫時在建康閒居的畢再遇爲淮西路兵馬都總管,主持淮西軍務。

隨後,興州御前駐軍都統制楊朝光也向朝廷遞交請辭、而籤書樞密院事楊朝亮也上書朝廷,請求外任。經過了中書決議,同意了兩人的辭呈外放,並加封楊朝光爲定節度使,充萬壽觀使,同樣在寧國府安置。又任命孟宗政接替楊朝光,但任興州御前駐軍都統制。而又任命楊朝亮爲知寧國府事。

寧國府位於建康以南兩百餘里的位置,如果快馬急奔一天就可以到達。因此雖然楊沂中父子三人都外放,但離建康並不遠。

楊沂中父子三人到仕外任之後,加上楊炎現在也沒有俱體的差事,因此一時間楊家的聲勢頓時也下降了不少。

九出使金國八禮社江之戰3二十三和談破裂(下)十八臨安的流言4五十七中都密謀一二八宋蒙之戰(下)九打賭1十四漁人得利1十八蒙古軍出擊(下)十二守衛橫山砦4一二一微妙的關係八十八陳州之戰(二)十一征戰塔塔兒4一 返回臨安2二攻克信州6七十一金國的隱患五十五軍情第一二夜探王府5七十七劫後重聚(上)十四十三翼之戰4一一零進軍河北(上)十二反戰十三鶴蚌相爭1三廣東之行1十收復大理城6四 四川驚變1十烏合之衆1三十九挑畔金軍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上十一金與西夏三十四向楊炎問計六 馳援宿州三臨危受命3九十七招降九十二紅柳林之戰(三)六十三萬全平戎大陣一南下1八世外高人5八 杞縣解困 中五十一定都(下)四十七血戰(三)十一新君登基4十四兵變7七年輕人的天下4十大破西夏軍2三新年1十二闊亦田大戰3十三分裂5三 再見嚴蕊 4二十三和談破裂(下)六十六德安府之戰(一)七鬥智鬥力2四十三完顏長之反叛(下)十六弒君2九十一反間計(下)三 再見嚴蕊 4六十四楊炎回建康(一)十一圍城打援6一南下2一 臨安的朝議3五十六北境告急十五徐海心服4三十六建康決議一零八受降西夏(上)三變法圖治(二)九戰象5八出鎮北京1九廣南練兵1十九進駐靈州十四西夏軍的動向六十七再勝西夏(下)九十九完顏允恭之死(下)三十四形勢逆轉(下)六出奇制勝2一二五強攻通州十七經略安西(下)七宗教的力量2五 信王府2六十九又一次遠征(上)十六掃平海盜7八禮社江之戰7十二闊亦田大戰5一 臨安的朝議2三十九挑畔金軍十二大金太子4三十九湖南民變十五仁修之戰2一二六金國求和六十六入主臨安十六 進攻貴州5十四十三翼之戰5五十九皇城之戰(四)一百入駐東京六十七德安府之戰(二)二完顏雍架崩(下)一 臨安的朝議5二十四趙愷的進攻六十六入主臨安四 全線崩潰4四十八收復建康(上)
九出使金國八禮社江之戰3二十三和談破裂(下)十八臨安的流言4五十七中都密謀一二八宋蒙之戰(下)九打賭1十四漁人得利1十八蒙古軍出擊(下)十二守衛橫山砦4一二一微妙的關係八十八陳州之戰(二)十一征戰塔塔兒4一 返回臨安2二攻克信州6七十一金國的隱患五十五軍情第一二夜探王府5七十七劫後重聚(上)十四十三翼之戰4一一零進軍河北(上)十二反戰十三鶴蚌相爭1三廣東之行1十收復大理城6四 四川驚變1十烏合之衆1三十九挑畔金軍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上十一金與西夏三十四向楊炎問計六 馳援宿州三臨危受命3九十七招降九十二紅柳林之戰(三)六十三萬全平戎大陣一南下1八世外高人5八 杞縣解困 中五十一定都(下)四十七血戰(三)十一新君登基4十四兵變7七年輕人的天下4十大破西夏軍2三新年1十二闊亦田大戰3十三分裂5三 再見嚴蕊 4二十三和談破裂(下)六十六德安府之戰(一)七鬥智鬥力2四十三完顏長之反叛(下)十六弒君2九十一反間計(下)三 再見嚴蕊 4六十四楊炎回建康(一)十一圍城打援6一南下2一 臨安的朝議3五十六北境告急十五徐海心服4三十六建康決議一零八受降西夏(上)三變法圖治(二)九戰象5八出鎮北京1九廣南練兵1十九進駐靈州十四西夏軍的動向六十七再勝西夏(下)九十九完顏允恭之死(下)三十四形勢逆轉(下)六出奇制勝2一二五強攻通州十七經略安西(下)七宗教的力量2五 信王府2六十九又一次遠征(上)十六掃平海盜7八禮社江之戰7十二闊亦田大戰5一 臨安的朝議2三十九挑畔金軍十二大金太子4三十九湖南民變十五仁修之戰2一二六金國求和六十六入主臨安十六 進攻貴州5十四十三翼之戰5五十九皇城之戰(四)一百入駐東京六十七德安府之戰(二)二完顏雍架崩(下)一 臨安的朝議5二十四趙愷的進攻六十六入主臨安四 全線崩潰4四十八收復建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