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臨危受命7

鍾欣玉道:“右使不必多禮,你現在的身份非常重要,暫時還是不要暴露。我們來臨安,一方面是通告右使,另一方面也是想問一問右使,你認爲聖教下一步應該怎樣發展。”

黑衣人想了一想,道:“屬下一時之間,也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容我考慮考慮,再答覆教主。不過還請教主和諸位不要在臨安停留,儘早離開臨安纔好。”

鈄欣玉尚未說話,蕭汀蘭己道:“這又是爲什麼呢?難到我們的行蹤被人識破了嗎?”

黑衣人道:“那到不是,只是金國又開始南侵,並且從海上突襲,在嘉興府登岸,現在兵鋒以經直指崇德。臨安不日將破,宋朝皇帝趙昚以經下令撤退到潭州躲避金軍。屬下不日也將撤走,因此教主還是先到潭州,等我們再潭州碰頭之後,再決議我聖教的下一步安排。”

鍾欣玉點點頭,道:“就這麼辦,我們馬上離開臨安,到潭州去。”

*****笫二天一早,楊炎整理行裝,準備出發。

選鋒軍的五千人馬經過了一夜的休息,基本也都恢復了疲勞,這時以經在軍營裡整好了隊列,只能楊炎一到,就可以出發了。

楊炎來到軍營,集合人馬之後,命令田楷領一千人馬,留在臨安,保護楊家和信王府的車仗,人員撤離臨安。田楷領命離開之後,楊炎正要宣佈出發,這時守營門的士兵匆匆進來,道:“楊大人,太子架到。”

楊炎怔了一怔,不明白太子爲突然來到軍營,不過還是宣佈亮隊,迎候太子大架光臨。自己領着劉復武,田楷、王籌、林克鋒等主要將領出營門,迎接太子。

出了營門,只見太子趙惇以經下了車,在一干待衛、宦官、宮女的蔟擁下,正站在營門前。

楊炎立刻上前,雙手抱拳施禮道:“微臣楊炎,參見太子殿下。”

趙惇也前進幾步,雙手虛扶,道:“楊卿免禮,這次小王是皇上之命,在楊卿將要出征之前,向楊卿送行。同時也傳遞官家後旨意,楊卿先準備接旨吧。”

楊炎沒想到這一次是太子親自來傳旨,忙道:“請殿下進營,臣立刻安排接旨。”

進了軍營之後,全軍跪伏於地,趙惇打開聖旨,當衆宣讀,聖旨的內容到也沒什麼,只是讚揚楊炎平定大理內亂,迫使交趾稱臣,剿滅廣南海盜的功勞,但在聖旨未尾加封楊炎爲清遠軍節度使,江淮東路招撫使。並且不予辭退。

楊炎聽了,也大吃一驚,雖然知道自己回京肯定會升職,但卻萬萬沒有想到會一下子晉升到節度使的位置。雖然在宋朝,節度使僅僅只是一個虛街,但卻是武將升遷梯級中最重要、最榮耀的虛銜。在宋室南渡之前,一朝之中幾乎出不了幾名節度使,而南渡之後,因爲戰事曾多,而且武將的地位有所加重,受封節度使的武將才漸漸多了起來,也出現了一人兼任兩鎮或三鎮節度使的情況,但即使是如此,現任的受封節度使也僅僅只有虞允文、楊沂中、李顯忠、韓彥直、李道、李寶、劉寶、吳拱、陳敏九人。只有楊沂中一人身兼兩鎮節度。

其中楊沂中基本以是半退修狀態,而韓彥直和虞允文都是文職官員,李道是外戚,吳拱在四川養病,真正領軍在笫一線的,只有李顯忠、李寶、劉寶、陳敏四人,現在楊炎就是第五人了。

而招撫使是不常設的官職,一般只有出任邊境,獨當一面坐鎮一方的地方大將才會被受任招撫使,比起楊炎現在的制置使又高了一級,而楊炎竟以二十三歲的年紀,竟然就以經晉升於大宋頂級大將的行列,幾乎可以說員前古人,後無來者了。而且按照禮儀慣例,晉升節度使後,應該請辭兩次,直到第三次策封,才正式接受,不過現在情況特殊,不可能三辭三封,因此纔在聖旨中特意說明不予辭退。

自己一下子就從承宣使晉升到了節度使,簡直就是超升。而且是由太子親自來傳達晉升的指令,自然更是榮耀了。當然這也是趙昚特意這麼安排,好讓太子和楊炎多有接觸的機會。儘管楊炎並不在乎官位大小,但一下子也懵了一會兒。

趙惇道:“楊節使,請謝恩接旌節。”

楊炎這才明白過來,對聖旨叩頭謝恩,站直了身體,然後接過了“旌節”。

原來凡封拜節度使,朝廷要授予一套很威風的“旌節”,爲其他的文官武將所沒有的,特別用以顯示節度使的尊威。其中包括龍、虎紅繒門旗各一面,畫白虎的紅繒旌一面,用一束紅絲作旄的節一杆,麾槍兩枝,用赤黃色麻布做的豹尾兩枝。全套旌節共五類八件,都用黑漆木槓,並加以種種裝飾,製作精美,節度使執旌節,沿途所至之處,寧可撤關壞屋,也無倒節禮,以示不屈。

楊炎把“旌節”交結從人保管,然後又向趙惇道謝,其實楊炎和趙惇平時只有在朝賀或宴會的時候才偶爾雖然見過幾面,但並無多少交情,這一次纔算是真正和趙惇面對面交談。見他年紀與自自相仿,大符二十三四歲,面貌與趙昚有六分相似,只是說話語調清和,缺少趙昚那股帝王的精氣神,到更像一個文弱書生。這時楊炎才發現陪伴太子而來的的人羣裡還有來自大理的太子側妃段燕珠。

趙惇微微一側身,看着段燕珠,笑道:“楊卿這一次平定了大理之亂,因此段妃一直想當面向楊卿致謝,因此聽說小王來爲楊卿傳旨送行,也跟着一起來了。”

說着向段燕珠招了招手,段燕珠立刻走了過來,道:“楊將軍幫助大理復國,驅逐叛臣,與大理有再造之恩,妾身實在感激不盡,實在無以爲謝,只請將軍受妾身一禮。”說着給楊炎道了一個萬福。

楊炎趕忙將身子一側,表示不敢受段燕珠的禮,道:“微臣平定大理之亂,仍是盡人臣之責,實在不敢受段妃的大禮。只願大理從此以後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再無刀兵之苦,也願大宋大理兩國永結同盟,世代和睦。”

這時趙惇以命人端上酒來,斟了三杯御酒,親手遞給楊炎,道:“小王敬楊卿三杯御酒,願楊卿這次出征,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楊炎道:“多謝殿下。”接過酒來,前兩杯祭天祭地,將第三杯一飲而盡。

趙惇又對段燕珠道:“段妃,你即隨孤前來,也敬楊卿三杯御酒,表示對楊卿幫助大理復國的感謝。

段燕珠也斟了三杯酒,遞與楊炎,道:“楊大人,願你此番出征,能夠平安歸來。”

楊炎將三杯酒全部飲盡,再次向他們施禮,道:“多謝殿下與娘娘賜酒,時候不早了,臣也要馬上啓程出發,就此向殿下與娘娘告辭了。”

說着翻身上馬,一聲令下,四千騎軍都催開戰馬,奔馳而去。

十三鶴蚌相爭2十八收復淮西四十三南征十八臨安的流言7十大破西夏軍3七十三遠征軍歸來一 回家4九十五滹陀河之戰(二)七夜襲成都4九金國的陰謀(三)四 再上征途4五 進攻海南1一雙懸日月1十三宋軍出兵4三廣東之行7八十六放棄中都四十八蘭州攻防(上)六出奇制勝4六十三爾虞我詐(下)七鬥智鬥力2五婚姻大事3二十九突破 黃河防線(三)六十二勢不可轉(下)七部署廣州5十大破西夏軍5四十三溧水攻防(二)九戰象3九十五滹陀河之戰(二)四 全線崩潰4十二逆鱗7三十八蒙古內亂八十四叛亂終止(二)五 信王府1九十八汴梁攻防戰(三)八十招之約5十三鶴蚌相爭5九十八汴梁攻防戰(三)八十招之約5一下旨南征5十二大金太子1五十二趙愷入臨安(上)七 黑陽山 下十六掃平海盜6十四漁人得利2十三宋軍出兵3六十三萬全平戎大陣十五徐海心服3十三 大宋水師 下九打賭4十一新君登基4五十二通風報信(上)十三鶴蚌相爭2二攻克信州5十三分裂3六 臨安之夜4三十除夕夜宴(下)十六轉攻江淮十三分裂1六苛政3一南下1一百三告別王罕(二)四征戰山東4二十二和談破裂(上)十五脫困4二海上突襲2十五脫困2十一喜事成雙七十三平息叛亂(二)十二逆鱗4五半路伏擊7二十六金國的消息三十三連盟定議七鬥智鬥力3十收復大理城6三十九金國的方略七部署廣州4六十五圍城打援十八還有援軍嗎5二十七宿州大戰(上)二十五飲馬黃河一一零重開議和(上)七平夏方略(下)十二逆鱗7五 進攻海南6八十噩耗二十九平分秋色四十一金殿審議(上)二 公主的心思3三十一西夏潰敗十四 海上大捷 中九 黃河 上十八臨安的流言1九十五同飲班朱尼河水四 虞允文回京1三新婚蜜月5四 全線崩潰5十四十三翼之戰1八禮社江之戰7五誓師出發1八十一敗軍(上)
十三鶴蚌相爭2十八收復淮西四十三南征十八臨安的流言7十大破西夏軍3七十三遠征軍歸來一 回家4九十五滹陀河之戰(二)七夜襲成都4九金國的陰謀(三)四 再上征途4五 進攻海南1一雙懸日月1十三宋軍出兵4三廣東之行7八十六放棄中都四十八蘭州攻防(上)六出奇制勝4六十三爾虞我詐(下)七鬥智鬥力2五婚姻大事3二十九突破 黃河防線(三)六十二勢不可轉(下)七部署廣州5十大破西夏軍5四十三溧水攻防(二)九戰象3九十五滹陀河之戰(二)四 全線崩潰4十二逆鱗7三十八蒙古內亂八十四叛亂終止(二)五 信王府1九十八汴梁攻防戰(三)八十招之約5十三鶴蚌相爭5九十八汴梁攻防戰(三)八十招之約5一下旨南征5十二大金太子1五十二趙愷入臨安(上)七 黑陽山 下十六掃平海盜6十四漁人得利2十三宋軍出兵3六十三萬全平戎大陣十五徐海心服3十三 大宋水師 下九打賭4十一新君登基4五十二通風報信(上)十三鶴蚌相爭2二攻克信州5十三分裂3六 臨安之夜4三十除夕夜宴(下)十六轉攻江淮十三分裂1六苛政3一南下1一百三告別王罕(二)四征戰山東4二十二和談破裂(上)十五脫困4二海上突襲2十五脫困2十一喜事成雙七十三平息叛亂(二)十二逆鱗4五半路伏擊7二十六金國的消息三十三連盟定議七鬥智鬥力3十收復大理城6三十九金國的方略七部署廣州4六十五圍城打援十八還有援軍嗎5二十七宿州大戰(上)二十五飲馬黃河一一零重開議和(上)七平夏方略(下)十二逆鱗7五 進攻海南6八十噩耗二十九平分秋色四十一金殿審議(上)二 公主的心思3三十一西夏潰敗十四 海上大捷 中九 黃河 上十八臨安的流言1九十五同飲班朱尼河水四 虞允文回京1三新婚蜜月5四 全線崩潰5十四十三翼之戰1八禮社江之戰7五誓師出發1八十一敗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