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楊炎的奇謀

完顏長之向對面看去,只見在對面三百以外,宋軍以經橫向展開,列出八百餘步的距離。騎軍分列左右,而在正中豎起一座兩丈多高的高臺,楊炎和趙月如兩人正並肩站在高臺上,顯然是指揮全軍。

但出乎完顏長之意料的是,宋軍並沒有排出他們在正面作戰中慣用的疊陣排列,也不像是步騎混編的撒星陣。而是在中軍的前排放置了一列重甲步兵,而且步兵之間排列十分緊密,而最奇怪的是,在重甲步兵身後卻是一排高達兩丈的旗幟,將後面全都擋住,看不清旗幟背後藏着什麼?莫非又是什麼詭計不成。

不過雖宋軍的中軍被旗幟遮住,但從宋軍橫向展開的距離和兩翼的縱深,完顏長之還是可以判斷出,宋軍的總兵力與之前斥候打探得相差不多,大約在四萬七八千左右,還不足五萬。

這一次出戰,金國出動的總兵力爲五萬五千,其中包括七千鐵浮圖、三千破矢軍和一萬六千輕騎兵。而根據種種跡像判斷,宋軍的騎軍總數約在一萬到一萬兩千左右,其中具甲騎軍大約爲三千。從兵力上來說,雙方差距並不大,但金軍的騎軍是宋軍的一倍,顯然大佔優勢。

雙方交戰的總兵力約有十餘萬,也是金軍南征以來,宋金雙方在戰場上最大規模的會戰。因爲金軍在江南戰場兵力佔有優勢,因此如果宋軍敗了,金軍將可以全面出擊,長驅直入,橫掃江南。而金軍敗了,到還有挽回的餘地。

這樣看來似乎是對宋軍不利,但若是放眼全局,金軍一但失利,將被迫轉爲防守,無力再擊退江南的宋軍。而在江北,點絕對優勢的宋軍將可以從容的進攻淮東,逐步制控長江以北的地方。而等到江北都屬宋軍之後,江南的金兵只能落得一個困死江南的結果。

因此這一戰可以說是決定宋金兩國命運的關健一戰,誰也輸不起。

完顏長之的計劃就是利用鐵浮圖的正面衝擊和破矢軍的迂迴包超相配合,來對付宋軍,把握十足。而現在的戰場是一片廣闊的平原,十分利於騎軍衝刺和迂迴。因此從地利上來說,似乎也是金軍佔優。

但完顏長之仍然不放心,楊炎絕不會這麼蠢,在一個這麼不利的條件下與自己決戰,他一定另有所持。只是楊炎到底有什麼詭計還不得而知。不過楊炎自然是不可能像在成都那樣,利用士兵的家屬來打擊金軍。而像對摩尼教那樣的包圍戰也不可能,一個是完顏長之自信能夠識破楊炎的這種意圖,另一點,金軍可不是摩尼軍,宋軍圍得住摩尼軍,未必能圍得住金軍。

因此完顏長之的目光再次落到重甲步軍背後的那一排大旗中,直覺判定,楊炎的秘密武器一定隱藏在旗幟後面,那麼到底是什麼呢?

從現在宋軍的陣勢來看,以經很明顯將全部騎軍包括具甲騎軍都列在全軍的兩翼,也就是說旗幟被後藏着的絕不會是騎軍,那麼還會是什麼呢?火器?牀弩?在這樣正面交戰中,火器和牀弩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或者,是不是楊炎在故弄玄虛也說不定。

想到這裡,完顏長之不禁也苦笑了一聲,這果然是一個難纏的對手,隨便做出一個什麼舉動,都會讓人猜測半天,不得而知。

其實這時楊炎和趙月如正站在高臺上,看着對面金軍的陣勢。高臺上除了他們兩人,只有趙月如隨身的兩名待衛女兵和剛當上楊炎的親隨張威。因爲是第一次上陣,張威顯得十分興奮。好在楊炎對他並沒有多大約束,因此他趴在高臺的欄杆邊,踮着腳來回張望。

這時趙月如笑道:“你說,現在完顏長之是不是在想破腦子,猜測旗幟背後藏着的是什麼?”

楊炎淡淡一笑,道:“其實也不用那麼傷腦筋,結果馬上就能揭曉了。”

“咚——咚——咚——咚——”戰鼓如震天般敲響。

完顏長之微微一怔,難道說宋軍打算主動進攻過來嗎?這在以往的交戰中也是十分少見過,不過這樣也好,看看楊炎究竟隱藏着什麼秘密。今天楊炎的舉動實在太出人意料了,完顏長之的心裡總覺得不對勁,但也不容他多想,當下也立刻下令:“鐵浮圖準備出擊。”

只見馬上有人指着宋軍那邊,驚呼起來:“那是……那是什麼?”

“怪物,這是什麼怪物。”

“宋軍用的是什麼怪物?”

一陣騷動立刻從金軍的陣勢蔓延開,每一個金兵都帶出了驚恐的神情,就連完顏長之也大吃一驚,這就是楊炎隱藏秘密嗎?確實太令人覺得意外了。

只見在宋軍陣前的重裝步軍迅速改變陣形,從一排橫列變成十排,爲後面讓出通道來。而步軍背後的旗幟倏然分開之後,無數體形龐大的怪物從宋陣中殺出,向金軍衝了過來。

完顏長之雖然也從沒見過這種動物,但以前到是見過它的畫像,知道它的名字叫大象,不過那時完顏長之只當是供人觀賞的異獸而己。而且翻閱古書,完顏長之到也知道,過去也確實有人的戰場上使用過這種動物,不過完顏長之卻從沒想過,自己會親自在戰場上與這種動物對陣。但只有真正在戰場上見了,才能感覺到大象帶來的驚人震憾和駭人的壓迫感。

平定了大理的內亂,又擊敗了交趾之後,楊炎通過戰場捕獲和交趾奉送,一共得到了七百三十多頭大象。儘管楊炎知道,象軍存在很多弱點,但大象超強的正面衝擊力還是令楊炎十分看重,要論正面的衝擊力,就連鐵浮圖也遠遠不如。

因此從那時起,楊炎就以經打算組建一支象軍。同時也因爲大象超強的負重能力,又和魏昌商議,將一部份牀弩改造成爲可以由大象揹負的象背弩。從交趾回軍之後,楊炎就命令吳錫開始着手訓練象軍。並讓魏昌負責爲象軍制造專用的裝配武器金軍南征之後,戰事緊急。吳錫就曾向楊炎提出,讓象軍出戰金軍,但當時楊炎幾經起伏,位置一直都不穩定,同時象軍的裝配和戰術演練也還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因此楊炎一直都禁止象軍出戰。一直等到趙忱繼位之後,象軍才逐漸完善起來。看完象軍的模擬實戰之後,楊炎也十分滿意,計爲象軍完全可以出戰了。

但楊炎乃讓沒有把象軍派上戰場,因爲楊炎堅信,只要象軍出陣,一定會給金軍帶來極大的衝擊。由其是在最初的幾戰中,可以給金軍的心理造成巨大的陰影,楊炎希望把這支秘密軍隊留在最關建的時候發揮作,因此一定要在和金軍進行關建性的決戰時,楊炎纔打算派出象軍,打金軍一個措手不及。

同時楊炎也清楚,象軍並非天下無敵,也有自身的弱點,在戰場上一定要避免暴窿這些弱點,但除了自己以外,沒有人比自己更瞭解象軍,因此也只有自己才能用好象軍。歐此在畢再遇兩次信州大戰時,楊炎也沒有出動象軍。一直等到了現在。而這一次出軍,楊炎就以經想好了,現在以經到了關建的時候,象軍以經可以出戰了。

現在,宋軍的象軍中分爲兩部份,一部份爲負弩象軍,一部份爲具甲象軍。

負弩象軍有一百五十頭,每頭大象背上放置一架經過改裝之後的牀弩,並有三名宋軍,一名負責指揮大象,兩人負責操作牀弩。每架牀弩一支可以發射三支弩槍,遠及三百步,而且由大象揹負,動作遠比用人背擡靈便,完全可以在戰場上使用。

而剩下的都是具甲象軍,象甲爲鐵皮混制,大象的正面、頭部和四肢都用鐵甲覆蓋,側面用皮甲。其實大象本來就皮糙肉厚,即使不穿盔甲,普通的力槍弓箭也很難傷着。因此這樣一來,大象幾乎真的刀槍不入了。並且在象頭上故意插上一些枝枝丫丫,畫上青面獠牙,使大象看起來更爲嚇人。同時在象身兩側各安有一支六尺長鐵椎,用於正面衝擊時刺殺敵軍。

而每頭大象揹負五名宋兵,一名負責指揮驅使大象,坐在最前方,後面是兩名長槍手,配備一支長達兩丈二尺的長槍,負責近距離交戰,最後是兩名弓弩手,負責遠距離射死敵軍。同時每一頭大象身邊還跟着十二名步兵,爲四名長槍兵,四名藤牌兵,兩名標槍手,兩名弓箭手,保護在大象兩側,跟隨大象一齊進攻。

而在金軍的眼中,只見從宋軍陣中衝出了一羣自己從未見過的怪獸,體形龐大,每一頭的身高至少都在一丈以上,四肢粗壯如柱,沉重的擊踏着大地,發出沉悶的聲音。頭頂上丫杈密佈,青面獠牙更顯得猙獰恐怖。就連身經百戰,見慣大場面的鐵浮圖騎兵,這時也不禁從心底生出一股寒氣。

這到不是因爲他們膽小,要知道每一個鐵浮圖騎兵都是金軍中最勇敢的戰士,即使是面對刀山槍林,他們也敢硬撞,面對火海,他們也敢猛衝。但人面對自己未知的事物卻往往都會抱以恐懼的心理,何況是這樣的龐然大物。這是每一個人的正常反應,和勇敢與否並無關糸。

完顏長之自然明白這一點,急忙大聲道:“大家不要怕,這種動物叫做大象,並不是什麼怪獸,沒什麼了不起的。擂鼓,鐵浮圖,給我衝。” wωω☢тт kán☢¢ o

他早己把鐵浮圖分作兩批,每批三千,準備連續衝擊宋軍的陣勢,剩下的一千鐵浮圖則留做後備使用。這時金軍陣中的戰鼓也同樣敲響,第一批的三千鐵浮圖催開戰馬,像一道黑色的海潮,向大象衝去。

其實完顏長之的話並不能使金兵的心裡安定多少,對他們來說,“大象”這兩個字,僅僅只是明白了這種動物的名字而巳。但完顏長之下令衝鋒,既使是心裡害怕,但鐵浮圖依然是一往無前的衝了出去,氣勢聲威,絲毫也沒有受到半點影響,體現出了精兵應有的素質……因此完顏長之十分滿意,心裡才稍稍安定了一些。

宋軍的戰象共分爲十排,每一排有七十多頭戰象,每頭戰象之間相隔五步,每排之間相隔約十餘步。衝在最前面的兩排是負弩象軍。

早在出發之前,所有的牀弩都以經拉開,隨着兩軍距離接近,第一排的負弩象軍立刻一起將牀弩發射出去。

兩百多支牀弩帶着呼嘯,激射向金軍而去。帶出強勁而可怕的勁道,既使是鐵浮圖所披的鐵甲也經受不住,立刻有近百餘名金兵被弩槍貫穿,摔落下馬去,然後立刻被後面的馬蹄踐踏,變成肉泥。但其他的黑甲騎士乃然不爲所動,依舊勇敢的向前衝去,那怕前方等待他們的是死亡,也在所不惜。

第一排負弩象軍發射完弩槍之後,立刻停了下來,重新張弩。而第二排負弩象軍則衝到前面,發射弩槍。然後第一排再上前,繼續發射。

就這樣,兩排負弩象軍都發射了兩輪,一共射出了近千支弩槍,至少有五百名鐵浮圖被射落下馬來。

但鐵浮圖前進的速度沒有絲毫的減慢。這時雙方的距離以不足百步,而且金軍的鐵甲騎軍的速度也以經達到了全速。負弩象軍停下了步伐,被後排的具甲象軍超過,退出了戰場。這時完顏長之又下令,第二批鐵浮圖也開始進攻。

“昂——昂——昂——”後排的具甲戰象越過前排的負弩戰象之後,發出高昂的象嘶聲,排列着整齊的隊型,邁開粗壯的四肢,象掌重重的激踏着大地,發出悶雷一般的聲音,令大地也發出顫抖,以壓到一切的氣勢,向前方的黑甲騎軍猛衝了上來。

以前的作戰中,只要是鐵浮圖衝起來,就能給對手帶來巨大的壓迫力,既使是宋軍同樣也的具甲騎軍,但相比之下,也要比鐵浮圖稍色一籌。然而這一次,鐵浮圖還是首次遇見在氣勢上超越自已的對手,儘快鐵浮圖還是義無反顧的向前衝刺着。但離得越近,就越能感受到這龐然大物對自已造成的壓迫感,就越爲強烈。

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第一排象軍和第一排鐵浮圖終於要交鋒上了。

三十八蒙古內亂十一征戰塔塔兒4五十九半渡可擊(一)四 再上征途7七出兵大理2三虹縣攻防戰十六弒君2十八臨安的流言4十一結案4十三鄧王趙愷一一三北征蒙古五逃亡1二十八塔塔兒姊妺(下)一一七與金國徹底決裂九楊炎歸來6二十郊遊三 白土鎮大捷 上八十鄧王趙竑(下)八十招之約3十六弒君6六十八重開議和(上)五王霸利義之爭(下)一二九溫榆河之盟五半路伏擊4五婚姻大事3十一新君登基4十一新君登基4十三鶴蚌相爭1十八臨安的流言2一南下2三十一楊炎的奇謀八十三會寧寺的決議七十九正式開始北伐一二九溫榆河之盟八 橫生變故3十七擁立新君7十七擁立新君4一新朝氣像一百傍湖酒樓(上)一百三告別王罕(二)六重返廣南3十一圍城打援6四十八收復建康(上)六十八德安府之戰(三)五半路伏擊4六新法(上)九楊炎歸來3八十二前哨戰三十一西夏潰敗二 徐州大戰 上一一一重開議和(下)一 臨安的朝議5二 徐州大戰 中八出使蒙古3十二突襲廣州7六重返廣南5七金國的陰謀(一)三十六邊境告急七十八劫後重聚(下)五十三趙愷入臨安(下)六重返廣南5十五仁修之戰5十四漁人得利5十六初戰告捷(下)二十一兵制改制(上)十一新君登基3四 全線崩潰2五楊炎的建康生活九十三紅柳林之戰(四)十四西夏軍的動向十二突襲廣州5七出兵大理6八出鎮北京5八世外高人2十五脫困4六出奇制勝2九廣南練兵3四爲民除害5三臨危受命3七十二平息叛亂(一)八十五攻佔中都(下)三十五演武三十八大金國師(上)十二突襲廣州7五 攻佔虹縣四 全線崩潰6十六弒君3一二七宋蒙之戰(上)十三分裂2一二六金國求和一零五攻佔烏沙堡(下)十二大金太子1四十三完顏長之反叛(下)七十孤注一擲(三)八十八婚約一百十疑兵之計(上)十八臨安的流言5六重返廣南1十七擁立新君7八十二前哨戰
三十八蒙古內亂十一征戰塔塔兒4五十九半渡可擊(一)四 再上征途7七出兵大理2三虹縣攻防戰十六弒君2十八臨安的流言4十一結案4十三鄧王趙愷一一三北征蒙古五逃亡1二十八塔塔兒姊妺(下)一一七與金國徹底決裂九楊炎歸來6二十郊遊三 白土鎮大捷 上八十鄧王趙竑(下)八十招之約3十六弒君6六十八重開議和(上)五王霸利義之爭(下)一二九溫榆河之盟五半路伏擊4五婚姻大事3十一新君登基4十一新君登基4十三鶴蚌相爭1十八臨安的流言2一南下2三十一楊炎的奇謀八十三會寧寺的決議七十九正式開始北伐一二九溫榆河之盟八 橫生變故3十七擁立新君7十七擁立新君4一新朝氣像一百傍湖酒樓(上)一百三告別王罕(二)六重返廣南3十一圍城打援6四十八收復建康(上)六十八德安府之戰(三)五半路伏擊4六新法(上)九楊炎歸來3八十二前哨戰三十一西夏潰敗二 徐州大戰 上一一一重開議和(下)一 臨安的朝議5二 徐州大戰 中八出使蒙古3十二突襲廣州7六重返廣南5七金國的陰謀(一)三十六邊境告急七十八劫後重聚(下)五十三趙愷入臨安(下)六重返廣南5十五仁修之戰5十四漁人得利5十六初戰告捷(下)二十一兵制改制(上)十一新君登基3四 全線崩潰2五楊炎的建康生活九十三紅柳林之戰(四)十四西夏軍的動向十二突襲廣州5七出兵大理6八出鎮北京5八世外高人2十五脫困4六出奇制勝2九廣南練兵3四爲民除害5三臨危受命3七十二平息叛亂(一)八十五攻佔中都(下)三十五演武三十八大金國師(上)十二突襲廣州7五 攻佔虹縣四 全線崩潰6十六弒君3一二七宋蒙之戰(上)十三分裂2一二六金國求和一零五攻佔烏沙堡(下)十二大金太子1四十三完顏長之反叛(下)七十孤注一擲(三)八十八婚約一百十疑兵之計(上)十八臨安的流言5六重返廣南1十七擁立新君7八十二前哨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