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溫榆河之盟

溫榆河邊一戰,宋軍背水結陣,大敗蒙古軍,斬首萬餘,俘虜二千餘衆,奪取戰馬三千二百多匹,兵械、盔甲、旗幟無數,而牀軍自身的損失也達到了近七千餘人。

而楊炎看着戰後的戰場,心裡也不禁嘆了一口氣,如果這一戰宋軍也是全騎兵,不,那怕只有四萬騎軍,他也有把握全殲蒙古軍。只可惜宋軍只有兩萬五千騎軍,難以達到這個目地。不過等到五年以後,宋軍組建出一支十萬人規模的騎軍部隊,也不是夢想。

蒙古軍戰敗之後,全部都退到順州休整。鐵木真立刻下令在與通州與宋軍對持的郭寶玉,讓他也撤回到順州附近駐紮。也而宋軍也不苦追,還是退回倒溫榆河南岸下寨,與通州的守軍互爲犄角之勢。雙方暫時又形成了僵持局面。

退回到順州之後,馬上又轉來一個壞消息,就在宋蒙大戰的同時,曹勳和李公佐從海上出兵,連續奪取了薊州、灤州和平州,因爲宋軍在數量上佔了絕對的優勢,完全可以多路齊進。現在燕山府周邊的諸郡,只剩下一個順州,其他地方以全都被宋軍佔領。

鐵木真又招集衆將商議,對付宋軍的辦法。但議論了好幾天,蒙古諸將誰也提不出一個好主意來,就連一向足智多謀的木華黎緘口無言。雖然現在蒙古軍還有八萬多人馬,但誰也不敢再提與宋軍決戰的事情。而一直叫囂最兇,與宋軍決一死戰的契丹諸將更是抵頭搭腦,都不好意思向前湊。

因爲溫榆河一戰之後,誰都能夠看出,宋軍絕對是一支訓練有素,而且裝配精良的強大軍隊,絕不是可以輕易戰勝的。

這時耶律楚材才發言道:“大汗,依我之見,這一仗不能再打下去了,不如撤軍回蒙古吧。”

鐵木真沉默了半響,才道:“如果我們退軍,宋軍卻不肯罷手,等我們退回草原之後,宋軍繼續進軍,奪取大定、臨璜府之地,那麼這次我們蒙古出兵進攻金國,所有的努力不是全都白廢了嗎?”

郭寶玉在一邊聽了,知道鐵木真以經動了退軍的心,因此道:“大汗放心,依末將看,宋軍恐怕也希望能夠立刻和我們罷戰,因此我們蒙古軍退兵之後,宋軍決不會繼續進軍。”

聽了郭寶玉的話之後,鐵木真也饒有興趣,道:“玉臣,你憑什麼這樣認爲。”

郭寶玉道:“宋軍現在以經完全收復了昔曰的失地,擴地萬餘里,國勢陡然倍增,急需時間來穩定這些時方的統治,此爲其一;自去年金國伐宋至今,戰事以進行一年有餘,這時宋軍北伐,動員大軍五十佘萬,耗廢錢糧不計其數,依末將看來,宋軍恐怕也到了難以爲繼的地步。因此兩下罷兵休戰,固然是我蒙古之願,也是宋朝所願。”

頓了一頓,郭寶玉又道:“宋軍在溫榆河大勝之後,又連續攻取薊州、灤州、平州,但並未乘勝進軍,來攻取順州,反而退到溫榆河南岸駐紮,可見宋軍也不想把戰事再繼續下去,只要我們讓出順州,徹底退出燕雲之地,宋軍也絕不會再向大定、臨璜府之地進攻了。因此還請大汗早作決斷。”

鐵木真聽了,點了點頭,沉呤了半響,才道:“讓我再想一想吧。”

因爲聽了郭寶玉的分析之後,鐵木真又生出了另一個想法,再和宋軍耗一耗,看看宋軍還能撐多久,就算是退軍,也要爭取從宋軍那裡撈一點好處才行。但就在第二天,鐵木真就改變了主意,因爲探子來報,宋和金在進行議和。

原來楊炎將金國有意與大宋議和的想法傳回到建康之後,經過趙忱和衆大臣的商議,大宋既然在未來五年時間內不準備大規模軍事行動,自然也就不會進攻金國,因此不如就和金國議和,然後挑動金蒙之間戰爭,大宋正好可以從中漁利。

因此建康朝廷立刻發來詔書,如果金國願意向大宋稱臣,交納歲幣,則可以與金國議和,請金國派遣正使、國書來建康府商談議和條件。

而金國的兩位暗使在來到燕山府之前,以經得到了國內的指示,立刻答應下來,於是留下安煦烈和在燕山府和宋朝保持溝通,而蒲速烈立刻返回遼陽府,回奏金國朝廷,馬上派出使團赴宋。楊炎在送走了蒲速烈之後,也立刻將這一消息公佈出去。

鐵木真和蒙古諸將得知了這一消息之後,也都大爲震驚,宋金重新議和,也就意味着蒙古被徹底孤立了起來,弄不好就會陷入宋金的聯合夾擊之中。而耶律楚材和郭寶玉也一起進言,請鐵木真立刻決斷,這一次就連木華黎也支持他們的意見。

到了下午,從臨潢府的耶律留哥發來急報,原來金軍趁着蒙古軍與宋軍交戰,撤走主力人馬,向臨潢府發動了進攻,先後攻取了白城、洮安、榆通等地。請救蒙古軍速來救援。

這個消息也終於促使鐵木真下定了退軍的決心,立刻派札八兒火者去宋營約請楊炎,第二天到溫榆河邊面談。

楊炎接到了札八兒火者的傳信之後,知道蒙古軍終於打算退軍了,當即答應下來。

第二天,楊炎和趙月如帶着宋軍諸將來到溫榆河邊,只見在對岸,鐵木真也率領蒙古諸將趕到了。

楊炎縱馬來到河邊,大聲道:“大汗,大宋與蒙古本有聯盟之誼,只是前者因爲一些小許誤會,以至反目成仇,刀兵相見。如今爲何不化干戈爲玉帛,再度和好,從此互爲兄弟友邦,永不相侵。不知大汗意下如何?”

鐵木真也提馬來到河邊,道:“楊駙馬,你說得到是輕巧,難到我的弟弟博尓忽就白死了不成。”

楊炎當然聽得出來,鐵木真不過是在故做刁難,希望能夠得到一些好處,於是淡淡道:“如果大汗還不撤軍,那麼就會有更多的蒙古士兵和博爾忽一樣,把生命留在這裡,永遠都無法再回蒙古草原。而在草原上又會多了失去兒子的父母,死了丈夫的妻子,沒有父親的子女。大汗既爲草原之主,爲何不爲自己子民多多着想。回草原去吧,那裡纔是蒙古人應該待着的地方,讓你的戰士們去和家人團聚,不耍再做無謂的犧牲了。”

鐵木真沉默半響,終於道:“好,我答應你,明天就率軍撤退,並且把順州也交還給你們,但你們要支付給我們三萬石糧食。在三年之內,我保證決不會出兵南下。”

楊炎也點點頭,道:“好,我也保證,只要蒙古軍撤退,讓出順州,可以給你們提供三萬石糧食。而且三年之內,宋軍也決不會攻擊蒙古的地方。”

隨後,雙方在溫榆河上搭起了一座浮橋,按照各自的習慣進行了結盟儀式,宋軍宰殺了一匹白馬,楊炎和鐵木真歃血爲盟。而蒙古軍在河邊踩塌了一片岸灘,然後雙虧又各自在岸邊的樹林中砍斷了一棵樹,投入水中,表示以應誓言。致此,整個結盟儀式才宣告結束。

史書將這一次宋蒙結盟稱爲:“溫榆河之盟”。或“第二次宋蒙結盟”。

結盟完畢之後,蒙古軍立刻撤出了順州,全軍都退回到大定府中。而楊炎派軍接管了順州之後,也如約向蒙古支供了三萬石糧食。

到了這時,失陷於北方異族之手近三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之地,終於以經全部都被宋軍收復回來,同時還增加了燕山府附近的灤州、平州,大同府西邊的雲內州、東勝州、豐州,連同收復的燕雲之地,共計十六州、二府。

鐵木真退回到大定府之後,立刻開始準備北還。這次出兵,蒙古軍佔領了大定府和臨潢府兩地,也算是頗有收穫。這兩片地區鐵木真也不打算放棄,必須要做一番妥當的安排。

首先鐵木真加封耶律留哥爲遼王,並派耶律阿海和耶律禿花兄弟相佐,鎮守臨潢府路,防範金國。在後來的時間裡,耶律留哥一直都對蒙古忠心不二,即使有人勸他脫離蒙古,自立爲帝,也被斷然拒絕。耶律留哥死後,長子耶律薛闍繼任遼王,次子耶律善哥隨鐵木真西征,驍勇善戰,屢建戰功。賜名蒙古歹,以功授拔都魯。

隨後鐵木真仍然命木華黎鎮守東線,坐鎮大定府。一面防範宋朝,一面也爲耶律留哥的後援,並且留下石抹兄弟、移刺拮兒等人輔佐木華黎。

本來鐵木真還想留下郭寶玉在木華黎身邊,但郭寶玉執意要隨鐵木真回蒙古。鐵木真知道他是不想與宋朝爲敵,因此也就沒有免強。後來隨鐵木真西征時,郭寶玉成爲鐵木真的心腹大將,屢獻奇計,然而最終死在西征途中,再也沒有返回過故土。

安排完這一切之後,鐵木真這才率領蒙古大軍返回草原。一年之後,蒙古與西域大國花刺子模惡交,鐵木真率軍西征,終其一生,再也沒有揮兵南下。

×××××××××××××××新書【龍嘯大明】已開始上傳,希望各位書友繼續支持木林森http://ss.QB5200.org/book/94448.html明朝末年,是一段屈辱的歷史,也是一個痛心的時代;有人前赴後繼,誓死抗擊,也有人卑恭屈膝,首鼠兩端;是非以經顛倒,公道失去標準,這不僅僅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轟然倒塌,而是中華歷史中最大的悲哀。

而一個二十一世紀的特種兵商毅穿越到崇楨十五年(1642年),得到了一個修改三百年前那場錯誤的機會。

[龍嘯大明第一卷*野望篇]特種兵商毅穿越到了明末的崇楨十五年山東的一個小山村,這時的中國以是天下崩亂,羣雄並起,內部四處烽煙,外有強酋虎視。朝廷依舊勾心鬥角、黨同伐異。商毅怎樣從這個小山村中走出,去面對這個紛亂的世界。

二十六金國的消息九十六滹陀河之戰(三)五十二準備秋獮(下)十二守衛橫山砦2三十八大金國師(上)十嚴蕊受刑1二楊炎大婚5十二逆鱗6十五仁修之戰1一百入駐東京三十五海上大捷(上)八十一敗軍(上)九 黃河 上九政局的變換4一二一微妙的關係一南下2一下旨南征1五婚姻大事4三 叢林奇遇3十五脫困6四十四溧水攻防(三)六 遠襲 中九廣南練兵1一一五楚材晉用(下)三十二新年有喜(下)三十一安西兵變(上)四 虞允文回京1三十三形勢逆轉(上)四 再上征途7九戰象5四十七利器一百一奇襲黑林(下)十一交趾臣服7十六掃平海盜5一 臨安的朝議5九兵敗如山4二攻克信州5四 虞允文回京4八出使蒙古3六重返廣南1八十九告密一百五告別王罕(四)一雙懸日月5八禮社江之戰2六重返廣南3六十七結局(一)七十西湖夜舟四變法圖治(三)十棄守建康府4五十五議和(二)九十反間計(上)一 臨安的朝議6十八臨安的流言3十二守衛橫山砦1十西夏內戰六苛政2六十一意外的援軍(下)十大破西夏軍6十三 大宋水師 中四 四川驚變6四十四大宋內部的陰謀七鬥智鬥力7四十六蒙古內亂一 臨安的朝議5四爲民除害3十四任氏密謀(上)四十八江淮首戰(一)八十四攻佔中都(上)三 辯論五十一準備秋獮(上)四十二溧水攻防(一)七十九鄧王趙竑(上)五 形勢突變 下一下旨南征3一零一傍湖酒樓(下)一百四告別王罕(三)五 進攻海南7十七大理使臣4十棄守建康府4五十五秋獮(上)三新年3一雙懸日月7一百八乃蠻八十九陳州之戰(三)十六轉攻江淮十一聖旨4七十四勝利之後的建康(二)十四十三翼之戰4五十六北境告急八十九陳州之戰(三)十一新君登基7五 進攻海南1十二逆鱗2八十招之約5三 再見嚴蕊3七宗教的力量1一新朝氣像一零四攻佔烏沙堡(上)十三宋軍出兵1八十二前哨戰
二十六金國的消息九十六滹陀河之戰(三)五十二準備秋獮(下)十二守衛橫山砦2三十八大金國師(上)十嚴蕊受刑1二楊炎大婚5十二逆鱗6十五仁修之戰1一百入駐東京三十五海上大捷(上)八十一敗軍(上)九 黃河 上九政局的變換4一二一微妙的關係一南下2一下旨南征1五婚姻大事4三 叢林奇遇3十五脫困6四十四溧水攻防(三)六 遠襲 中九廣南練兵1一一五楚材晉用(下)三十二新年有喜(下)三十一安西兵變(上)四 虞允文回京1三十三形勢逆轉(上)四 再上征途7九戰象5四十七利器一百一奇襲黑林(下)十一交趾臣服7十六掃平海盜5一 臨安的朝議5九兵敗如山4二攻克信州5四 虞允文回京4八出使蒙古3六重返廣南1八十九告密一百五告別王罕(四)一雙懸日月5八禮社江之戰2六重返廣南3六十七結局(一)七十西湖夜舟四變法圖治(三)十棄守建康府4五十五議和(二)九十反間計(上)一 臨安的朝議6十八臨安的流言3十二守衛橫山砦1十西夏內戰六苛政2六十一意外的援軍(下)十大破西夏軍6十三 大宋水師 中四 四川驚變6四十四大宋內部的陰謀七鬥智鬥力7四十六蒙古內亂一 臨安的朝議5四爲民除害3十四任氏密謀(上)四十八江淮首戰(一)八十四攻佔中都(上)三 辯論五十一準備秋獮(上)四十二溧水攻防(一)七十九鄧王趙竑(上)五 形勢突變 下一下旨南征3一零一傍湖酒樓(下)一百四告別王罕(三)五 進攻海南7十七大理使臣4十棄守建康府4五十五秋獮(上)三新年3一雙懸日月7一百八乃蠻八十九陳州之戰(三)十六轉攻江淮十一聖旨4七十四勝利之後的建康(二)十四十三翼之戰4五十六北境告急八十九陳州之戰(三)十一新君登基7五 進攻海南1十二逆鱗2八十招之約5三 再見嚴蕊3七宗教的力量1一新朝氣像一零四攻佔烏沙堡(上)十三宋軍出兵1八十二前哨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