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初戰告捷(下)

慕宥大驚,急忙去看,果然見一隊宋軍沿着連結城樓與城牆的樓梯殺了上來。爲首的宋將滿身鮮血,手使一囗大刀,就像凶神一樣,將擋在面前的西夏士兵一一斬殺,看來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攻上城樓來。而在城樓下,撞城車還在“咚,咚,咚”撞擊着城門。聽這聲音,似乎隨時都可能把城門撞開。

這時一名副將道:“慕大人,這城只怕是守不住了,我們還是趕快撤退吧。”

慕宥也知道,這時再不走,等一會兒,只能就在也走不了了,因此也點點頭,道:“我們快撤。”

這時雷銅鋼揮刀砍到擋在自己面前的兩名西夏士兵,蹬上了城樓。這才發現城樓上只剩下幾個西夏士兵,而且都正忙着從樓梯逃跑。然後就空無一人了。而其宋軍也陸繼跟上,宋軍佔領了城樓。

就在這時,只聽下面“咣噹”一聲巨響,震得城樓都晃了一晃。然後在城下傳來了一陣歡呼聲:

“城門打開了。”

“殺呀,殺進城去呀。”

雷銅鋼來到垛口邊,向下看去,只見在城下宋軍正從城門中陸續殺進了城中。雷銅鋼也不禁哈哈大笑,立刻命令士兵,把城樓上西夏的旗幟給扯下來。

看着西夏的白素大旗從城樓上飄落到城下,宋軍踏着這面旗幟,源源不斷殺進了西安州城中。高震在城下也十分滿意,從宋軍正式開始攻城,到現在攻開城門,殺進城中,前後不到到兩個時辰。

高震立刻下令,命令郭士雄帶着殿前司遊奕軍人馬進城,幫助雷銅鋼,迅速肅淸城中的殘餘敵軍,同時儘快安定城中的秩序,準備迎接大軍進城。

這時高震轉頭,向西方看去,這西安州算是被宋軍攻下來了,這也是宋軍進攻西夏以來的首度告捷。現在就看吳錫那邊的結果如何了?

※※支持原創※《宋翔》首發於1*7*K小說網※支持正版※※在屈吳山的山道中,一支西夏的軍隊正沿着蜿蜒的山道,向東方前進。整個隊伍被狹窄的山道拉成了長長的一條,還不斷有將官前後來回奔走,嘴裡不時喊着:“快一點,跟上,再快一點。”

這支人馬就是西壽保泰軍司派往西安州的援軍。

董明詔接到了慕宥的告急文書之後,也不敢怠慢,立刻組織人馬,去救援西安州。不過這時宋軍以經躍過了柔狼山,正好堵在西壽保泰軍司通往西安州的交通要路上。

董明詔是參加過兩年前的那場戰爭,深知楊炎的厲害,現在宋軍分兵兩路,一路去圍攻西安州,一路堵着救援的路,明擺着就是等着援軍出來嗎?董明詔雖然不算什麼蓋世的名將,但“圍城打援”這個基本的用兵常識還是懂的。因此也不敢輕易發兵。

但西安州那邊只有數千守軍,肯定擋不住宋軍的進攻,不但不能不去救援,而且還必須儘快去救,晚了只怕也是來不及。因此董明詔煞費苦心,終於想出了一條線路來,就是從柔狼山以南,經屈吳山永豐谷走定戎堡,繞一個大圈子,去救援西安州。

這條路線雖然幾乎多出了近三倍的路程,但卻能躲開宋軍的伏擊。同時爲了迷惑宋軍,他又派出一支人馬,佯裝做援軍的樣子,沿着西壽保泰軍司通往西安州的大道前進,但在接近宋軍的地方就駐足不前,悄悄退回去,希望能夠矇混過關。

西夏軍領軍的主將叫沒移蓋,本是董明詔的副將,這次來救援西安州,帶來了一萬人馬,都是西壽保泰軍司的精銳人馬。沒移蓋也知道西安州只有數千人馬,而現在路程又多了三倍,因此一路催促人馬快走,經過了三天的急行軍之後,終於到達了屈吳山邊的永豐谷前。因爲連日趕路,人馬都很疲憊了,因此沒移蓋下令,先原地休息一會,然後一鼓作氣,走過永豐谷。

沒移蓋心裡也十分高興,這一次總算是騙過了宋軍,只要穿過了永豐谷,就可以到達定戎堡,然後去援救西安州,現在只希望西安州的慕宥能夠堅持到自己來援。

就在這時,只見身後的山谷中塵土飛起,一個士兵氣喘吁吁的跑到沒移蓋面前,道:“沒移大人,在我們後面,有宋軍的追兵趕上來了。”

沒移蓋點點頭,心裡想着:楊炎到底還是發現了自己改變了路線,不過現在以經遲了,只要趕到了定戎堡,那麼也不怕被宋軍追上。因此立刻下令:“人馬立刻進谷,趕奔定戎堡去。”

永豐谷全長近三十里,西夏士兵雖然都十分疲憊了,但歇了一會之後,也都喘過一口氣來,又聽說身後有宋軍追來了,也都不由又打起了精神,向永豐谷裡前進。

而這時身後的追兵也越追越急,越追越近了,漸漸都能聽到馬蹄聲了,西夏士兵們也都不顧疲勞,發足速走。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將三十餘里的路程走了大半。

眼看着出谷再望,而身後的宋軍還沒有追上來,沒移蓋也不覺大大鬆了一口氣,看來這一趟還是有驚無險了。於是大聲給士兵們鼓勁道:“弟兄們,大家再堅持一會兒,馬上就可以出谷了。出了永豐谷,就是定戎堡。進了定戎堡,就不用怕宋軍了,所以大夥兒都再加一把力,早些走出永豐谷。”

話聲未落,只聽“嗖、嗖、嗖”破空之聲不絕,從兩側的山谷上射出無數的羽箭,盡向山谷中的西夏軍射來。西夏軍猝不及防,一下子被射倒了一大片。人的慘叫聲和戰馬的哀鳴聲響成一片,整個隊伍也頓時亂了起來。

沒移蓋也不禁大吃了一驚,難到楊炎竟會未卜先知到這個地步,早就知道自己會走永豐谷這條路去援救西安州,因此纔在這谷裡安排下了伏兵,等着自己上當嗎?

原來高震接到楊炎的將令之後,在出兵進攻西安州的同時,以經派遣了吳錫率領殿前司催鋒軍去攻取定戎堡,在永豐谷的源頭阻擊西夏的援軍。

吳錫接令之後,立刻率軍出發,定戎堡本來有三千守軍,但宋軍突然轉向,進攻西安州之後,慕宥抽調了一半的守軍去幫助守衛西安州,因此現在只有一千五百守軍,根本無法抵擋得住吳錫的進攻,不到半天的時間,宋軍就攻下了定戎堡。

隨後吳錫留下了一半的人馬守衛定戎堡,自已率領着另一半人馬在永豐谷中設下伏軍,只等西夏軍的援軍趕來。

而楊炎派出魏郊率馬軍司驍騎軍的人馬躍過柔狼山,去尋找西夏的援軍。因爲有孟珙領路,加上魏郊又有飛鷹在空中巡視,因此宋軍很快就發現了西夏軍的行蹤。但魏郊尊照楊炎的將令,並不驚動西夏軍,而是與西夏軍保持的一定的距離,緊緊的跟着。

足足跟了一天之後,西夏軍纔到達了永豐谷口,這時魏郊才率軍殺出,將西夏軍趕進了永豐谷中,走進了宋軍的埋伏圈裡。等西夏軍一到,永豐谷頓時伏軍四起,殺聲大作,弓箭如飛蝗一般射向西夏軍。西夏軍在狹長的山道上,兩側遭到襲擊,前後也勻被宋軍堵作,根本沒有抵抗之力,頓時被宋軍殺得大敗,人與死傷無數。

整個戰鬥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結束了,宋軍自然是大獲全勝。西夏軍的主將沒移蓋當場死於亂箭之下,一萬人馬,戰死了近七千餘人,其餘三千多人全部都舉手投降,成爲宋軍的俘虜。而宋軍戰死的人數還不足五十人。

宋軍進入西夏之後,攻取了西安州,又在永豐谷伏擊了西夏的援軍,而且在同時,西路軍也傳來了捷報,楊昌鵬率軍成功的攻取了涼州。宋軍的三路人馬,都初戰告捷。

而鎮守西壽保泰軍司後董明詔得知西安州失守之後,也知道再守西壽保泰軍司以經沒有任何意義了。立刻放棄了西壽保泰軍司,率軍向靜塞軍司撤退,希望能夠與進攻靜塞軍司的沒藏安煥匯合,然後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但楊炎早己預料到西夏軍的撤軍路線,以經在途中安排下了伏軍。等西夏軍一到,伏軍立刻從兩側殺出,將董明詔殺得大敗,折兵過半,所有的軍資糧草全都被宋軍所得。也知道無法再去靜塞軍司和××匯合,只好領着敗軍向北撤到理應,才暫時駐紮下來。而宋軍也趁勢攻佔了西壽保泰軍司。

佔領了西壽保泰軍司之後,宋軍在黃河東西兩岸勻己打開進入西夏的缺口,可以一路毫無阻攔的深入西夏境內,救援任得敬,並且進攻興慶府。同時又收復了西安州和會州,也意味着宋軍在初期的戰略目標全部都達到了,可以進一步深入西夏境內了。

隨後楊炎立刻下令,命楊昌鵬暫時在涼州駐紮,以防止甘肅軍司和西平軍司的人馬來援。又命高震率領東路軍的人馬,去救援靜塞軍司,而自己則親率大軍,沿黃河北上,去救援靈州。宋軍的三路大軍,在酉夏境內齊頭並進。

十四背水一戰1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中八十招之約5二十六水軍北上十七死守州衙2十七蒙古軍出擊(上)六十三爾虞我詐(下)十五脫困7十五任氏密謀(下)五十四議和(一)三新年4十八還有援軍嗎3一零一傍湖酒樓(下)一二零小淩河之戰三臨危受命5六十八重開議和(上)十三宋軍出兵5五十金軍逃亡(上)一一三遺命(下)十一聖旨4三十四向楊炎問計五十江淮首戰(三)九十七招降三十二任氏聚議五誓師出發4六十一勢不可轉(上)六公主傾情1七出兵大理3八十招之約6三十四向楊炎問計十五分兵兩路5八十六繼續隱忍六十七再勝西夏(下)十一交趾臣服4七十五困獸猶鬥(上)一零三太湖平亂(下)九十四撤退四 再上征途3七十三勝利之後的建康(一)五 進攻海南4十六弒君7九戰象6十一新君登基3六摩尼教的滅亡5八出使蒙古5三廣東之行1五誓師出發2九打賭1四 全線崩潰2十一新君登基7一 出兵徐州 下十五分兵兩路2七十七劫後重聚(上)六十勸降(三)二張浚病故1三變法圖治(二)六十四火炮的弱點九十三初戰告捷(下)四十一江淮進軍(下)五半路伏擊3十三宋軍出兵2三 白土鎮大捷 中三十一新年有喜(上)十五仁修之戰2二十六金國的消息十一圍城打援2一一九守衛興中府十七擁立新君7六重返廣南1八十招之約1七出兵大理7一百八乃蠻二 徐州大戰 中八世外高人5七 宿州大戰十三宋軍出兵1八出鎮北京2十拒守不戰4十三暗流潛伏2九戰象5十六 廣州2十八臨安的流言4四征戰山東1九十二西線戰事十三分裂3後記八十二敗軍(下)三 白土鎮大捷 上三十三壽昌大捷五 信王府3一零九金國潰敗十六 廣州3五十六北境告急十八臨安的流言3十一結案1一零二太湖平亂(上)六 臨安之夜3三新年2二十九除夕夜宴(上)三十四形勢逆轉(下)
十四背水一戰1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中八十招之約5二十六水軍北上十七死守州衙2十七蒙古軍出擊(上)六十三爾虞我詐(下)十五脫困7十五任氏密謀(下)五十四議和(一)三新年4十八還有援軍嗎3一零一傍湖酒樓(下)一二零小淩河之戰三臨危受命5六十八重開議和(上)十三宋軍出兵5五十金軍逃亡(上)一一三遺命(下)十一聖旨4三十四向楊炎問計五十江淮首戰(三)九十七招降三十二任氏聚議五誓師出發4六十一勢不可轉(上)六公主傾情1七出兵大理3八十招之約6三十四向楊炎問計十五分兵兩路5八十六繼續隱忍六十七再勝西夏(下)十一交趾臣服4七十五困獸猶鬥(上)一零三太湖平亂(下)九十四撤退四 再上征途3七十三勝利之後的建康(一)五 進攻海南4十六弒君7九戰象6十一新君登基3六摩尼教的滅亡5八出使蒙古5三廣東之行1五誓師出發2九打賭1四 全線崩潰2十一新君登基7一 出兵徐州 下十五分兵兩路2七十七劫後重聚(上)六十勸降(三)二張浚病故1三變法圖治(二)六十四火炮的弱點九十三初戰告捷(下)四十一江淮進軍(下)五半路伏擊3十三宋軍出兵2三 白土鎮大捷 中三十一新年有喜(上)十五仁修之戰2二十六金國的消息十一圍城打援2一一九守衛興中府十七擁立新君7六重返廣南1八十招之約1七出兵大理7一百八乃蠻二 徐州大戰 中八世外高人5七 宿州大戰十三宋軍出兵1八出鎮北京2十拒守不戰4十三暗流潛伏2九戰象5十六 廣州2十八臨安的流言4四征戰山東1九十二西線戰事十三分裂3後記八十二敗軍(下)三 白土鎮大捷 上三十三壽昌大捷五 信王府3一零九金國潰敗十六 廣州3五十六北境告急十八臨安的流言3十一結案1一零二太湖平亂(上)六 臨安之夜3三新年2二十九除夕夜宴(上)三十四形勢逆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