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捕魚兒海之盟(下)

這時楊炎、趙月如、凌翔、黃明霞、趙草、朱雀等人也都做好準備,楊炎一聲令下,全軍出動迎向敵軍。並在離敵軍三百餘步距離時停住,列好陣勢。

一百五十名重甲麻札刀手分成三列,組成刀陣,每名士兵之間相隔一丈距離,橫行排開。剩下一百五十名步軍同樣也分成三排,在重甲麻札刀手的間距之間站好,笫一排半蹲,手持連射弩,後兩非站立,執神臂弩。一百五十名輕騎兵列在步兵身後,各執連射弩。還有一百五十名重甲騎軍分列左右翼。

在他們身後約五十步是蒙古軍,鐵木真和他手下的衆將們都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列陣而戰的戰鬥模式,因此都感到十分新奇,一個個都目不轉睛的看着。

而對面的火魯剌思部同樣也發現了,這支出戰的軍隊人數雖然不多,但並不是自已熟悉的蒙古軍,也不像是草原上的其他部落的人馬,無論是甲具,武器還是列陣的形式,都是一支十分陌生的軍隊,首領搠斡思察罕心裡也覺得十分奇怪。

自從闊亦田之戰敗了之後,紅岸連盟也支離破碎,他率領部衆到北方躲避,但北方氣候寒冷,因此這幾年慢慢向南移動,漸漸來到了闊夷海邊。正好這時鐵木真敗到班朱尼河邊,被火魯剌思部的牧人發現,告訴給搠斡思察罕。經過了詳細打聽,終於知道蒙古軍是在紅柳林打了敗戰,退到這裡,而且只剩兩千多人了。

搠斡思察罕不禁大喜,認爲這是報仇的時候到了,於是集合了部裡的全部人馬,一共有五千多人,趕到了班朱尼河邊,來攻擊蒙古的殘軍。卻沒想到首先遇到宋軍。他可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戰法,雖然宋軍只有五六百人,但背後不遠就是蒙古大軍,他是深知鐵木真的厲害,到也不敢輕敵,因此一時也有些躊躇,停止了人馬。

然而令所有都想不到的是,首先出手的,竟是人數少的宋軍。

宋軍列陣之後,火魯剌思軍在和宋軍的距離約有兩百餘步停了下來。因爲草原各族生產落後,只有少數大將才能使用從其也國家交易來的硬弓,大多數士兵用的都是一般的部落內部自制的單木弓或是雙層木弓,工藝十分粗糙,射程也不遠,一般在五六十步左右。因此相距兩百步左右,在草原的戰事中,幾乎就是絕對安全的距離了。

然而這個距離對於有神臂弓的宋軍來說,卻根本不是問題。楊炎在陣中見對方舉棋不定,立刻下令,命神臂弓首先發射。

因爲火魯剌思軍毫無思想準備,而身上穿的皮甲對於神臂弓的穿透力來說,幾乎等於是紙糊一樣。隨着箭矢呼嘯而至,火魯剌思的戰士幾乎是成排的倒下,連搠斡思察罕一時間也懵住了。

鐵木真和手下的衆將立馬站在山坡上,也都相顧失色。鐵木真是非常重視技術生產的人,每次掃平一個部落,首先都會將部落裡的工匠集中起來,帶回蒙古部去,統一管理,製造武器。因此蒙古部的武器在草原上來說,以經算是最精良的了,但蒙古衆將都從未見過射得這麼遠的弓,但他們都知道射程的遠近在戰場上意味着什麼?

鐵木真轉頭問哲別道:“你的箭能夠射到那麼遠嗎?”

哲別使用的是一張鐵胎硬弓,以經是蒙古部中射得最遠的弓了。哲別臉色凝重,伸手仔細比量了一下,終於還是垂頭喪氣道:“如果射到那麼遠的距離,箭以經沒有力道了。”

札八兒火者到是見多識廣,道:“這大概就是宋朝的神臂弓了,聽說當年金國攻宋的時候,就在神臂弓上吃了不少苦頭。”

鐵木真點點頭,道:“等我們和宋朝結盟之後,一定要交換幾張神臂弓來,然後交給工匠們,想辦法也學着製造。”

而這時在戰場上,火魯剌思軍以經亂了起來,宋軍的一百名神臂弓手輪流發射了四五輪,以有近兩百名火魯剌思戰士從箭身亡。搠斡思察罕清醒過來之後,無奈之下,也只得下令全軍突擊。心裡還在安慰自己,這麼遠的距離,戰馬一會就跑過了,到那時就不用怕了。

於是火魯剌思戰士各自催開戰馬,向宋軍的陣列衝去。但隨着距離漸漸拉近,宋軍中的步騎連射弩手也都開始發射。一下子增加了兩百張連射弩,從宋軍陣中飛出的箭雨一下子密集了數倍,在火魯剌思軍前進的過程中,不但有士兵中箭到下,人仰馬翻。

雖然也有的火魯剌思戰士在馬背上開弓還擊,但射出的箭與宋軍相比,幾乎算是綿軟無力,射穿皮甲到是可以,但射在宋軍前排的重甲麻札刀兵的重甲上,幾乎毫無作用。在火魯剌思軍突進的整個過程中,至少又損失了五百騎以上的兵力。

這時雙方的距離拉近到只有三十餘步了。宋軍的步射手們都停止了射箭,收好弓弩,拿起了刀槍,準備迎候敵軍的衝擊。因爲宋軍的人數少,不可能將諸多兵種全都帶齊,因此帶來的六百士兵都是精通各種武器的全面戰士,能夠根據戰場上的不同情況,使用各種不同的武器作戰。而第二列的重甲麻札刀兵也以經移到第一列的間隙之間,呈間錯排列,緊握着麻札刀柄,將明晃晃的刀鋒斜指向前方。

因爲遭到前所未見的弓箭打擊,火魯剌思軍的陣型以經大亂了起來,這時己有火魯剌思戰士衝到了宋軍的陣前,但迎他們的卻是一排雪亮的刀光。

只見血光飛濺,第一排與宋軍陣勢接觸的火魯剌思戰士幾乎同時倒下,緊接着就是第二排,第三排,但在宋軍匹練一般的刀光中,還是不斷倒下。

但隨着沖到宋軍陣前的火魯剌思戰士越來越多,宋軍的刀陣漸漸也有些不支了。但這時楊炎和趙月如各帶一百五十名騎軍,從左右出擊,向火魯剌思軍的兩側包超上去。就像兩把利刃一樣,從火魯剌思軍的兩肋殺了進去。

宋軍的騎軍人數雖少,但卻因爲有楊炎和趙月如這樣兩名高手壓陣,還有一半是俱甲騎軍,而且火魯剌思軍現在也氣勢大落,因此衝入火魯剌思軍中,前回衝殺,如入無人之境。

正面攻不進去,側面又受到襲擊,火魯剌思軍頓時大亂了起來,而這時宋軍的刀陣也穩住了陣腳,在齊大柱和趙草的帶領下,開始穩走向前推進,只殺得火魯剌思軍人仰馬翻,屍橫偏野。

如果說先前只是靠弓箭的射程遠而大佔上風,那麼現在則完全是靠宋軍的戰術和士兵的勇武。想不到只用六百人馬,就可以對抗對方近五千大軍。由其是看到楊炎和趙月如親自率軍,在敵軍陣中衝殺,在遠處觀的鐵木真和蒙古諸將這時對他們都佩服不己。

鐵木真見敵軍氣勢己盡,立刻下令讓木華黎、博爾術、赤老溫、博爾忽四人爲左軍,者勒滅、忽必來、速不臺、哲別四人爲右軍,各帶一千人馬,從左右兩側包操上去。

本來火魯剌思軍以經被宋軍打敗昏頭轉向,只是因爲人數遠多於宋軍,因此還能勉力支持。等蒙古軍殺到之後,再也抵擋不住,紛紛向北敗逃而去。蒙古軍追擊了一陣,也就收兵了。

這一戰斬殺了火魯剌思軍一千八百多人,奪到不少馬匹兵器盔甲,而宋軍僅僅只戰死了二十七人,另有五十多人受傷。可算是大獲全勝了。

等宋軍收兵回營時,迎接他們的蒙古軍齊聲歡呼,聲徹雲宵。

鐵木真十分高興,立刻命**派酒宴,慶賀這場勝利。宋軍的諸將全都出席,鐵木真手下的衆將也全在場,席間杯籌交錯,十分熱鬧。

蒙古人素來敬佩英雄,見楊炎看起來毫不起眼,似乎不像是個武將,不僅能夠指揮作戰,而且在戰場上卻是驍勇異常,自然對他十分敬佩,又見他雖是宋朝使臣,但卻毫無架子,與衆將都十分和善,因此在席間蒙古衆將都輪流向楊炎敬酒。

雖然也是男尊女脾,但見趙月如這樣一個絕色的女子,跨馬徵殺,居然也不遜色於蒙古軍中的任何一員大將。蒙古衆將對她更是尤爲佩服。而且蒙古人不忌男女之妨,因此向趙月如敬酒的人絲毫也不比楊炎少,好在趙月如也久在軍旅中生活,也頗爲爽朗磊落,見蒙古衆將性情爽直,到也不拘小節,來酒必飲,逢酒必幹。

其實蒙古的馬奶酒初喝時頗爲苦澀,但習慣之後,卻是另有一番味道。趙月如的功力精湛,一氣連喝十幾碗酒,除了面色微紅之外,到是一切平常,卻是憑添了幾分嫵媚之色。蒙古衆將見一個女子竟有這樣的酒量,對她更是佩服,絲毫也不因她是女子而輕視。而楊炎又命人搬來宋朝的美酒,分於衆人共飲,這一頓酒宴自然是盡歡而散。

第二天鐵木真立刻下令起兵,返回捕魚兒海邊的蒙古營地。楊炎和趙月如也率領宋軍,隨蒙古軍一起啓程。

一天之後,大軍到達了闊夷海子邊,人馬在這裡暫時休整一天。正好在這裡遇到來迎接鐵朩真的沈白。而這時孛禿和鐵木倫夫妻來向鐵木真告辭回自己部落。鐵木真也不挽留,只讓他們回部之後,便立刻招集人馬,來捕魚兒海邊的蒙古營地聚合,一起對付克烈部。孛禿也滿口答應。

孛禿和鐵木倫夫妻走後,主兒扯歹又來向鐵木真請令,原來他在札木合手下時,與搠斡思察罕頗有些交情,因此願意去說服搠斡思察罕,率火魯剌思部來歸降鐵朩真。鐵朩真當即也表示,只要搠斡思察罕能夠率部來降,保證給他們應有的禮遇,絕不會追究他們過去與蒙古部爲敵的仇恨。

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鐵木真才又率領大軍,向蒙古的營地前進。

兩天之後,大軍終於回到了捕魚兒海邊,在營地駐守的合撤兒早就接到了報告,親自領人馬來迎鐵木真一行。見到了自己的岳父,合撤兒不禁又想起被王罕抓走的妻兒,兩人不禁又抱頭痛哭起來。

鐵木真勸慰道:“這次大難不死,你們能夠重逢,應該高興纔對。而且我以經有了對付王罕的辦法,很快就可以救出你的妻子、兒子。”

合撤兒聽了之後,這才停止了悲泣,又向楊炎道謝,救了自己的岳父。楊炎自然也客氣了一番。

隨後鐵木真給宋朝的使團一行衆人安排了最舒適的帳篷裡休息。在當晚,鐵木真又以草原上最隆重的禮節來爲使團衆人接風,當然也是要慶祝這一次鐵木真平安歸來。因此不僅蒙古的衆將,有身份的老人,連同鐵木真的母親月倫夫人,妻兒孛兒帖兀真,和其他幾位敦可也全都列席。整個蒙古營地都是一片歡騰。

在笫二天,鐵木真下令,在捕魚兒海邊搭起了一座高臺,大宋與蒙古開始正式結盟。爲了尊重蒙古的風俗,使用的是草原上最古老的薩滿儀式,甴蒙古部的通天巫闊闊出主持,首先鐵木真淨身之後,在高臺上向長生天進行了虔誠的禱告。然後腰斬了一匹兒馬和一匹騍馬做爲向長生天的祭禮。

然後對天盟誓道:“大宋與蒙古結誓立盟,齊心協力,共同討伐金國。如有違背盟約者,就將他摧毀如腳下之土地,斬碎如眼前這樹木!”

不過按大宋的習慣,立誓必須有書面的文字,並由雙方的代表簽名。不過蒙古部是沒有文字的,因此只能全都使用漢文。好右札八兒火者也精通漢文,蒙古部由他爲代表,在誓書上簽名。

發誓完畢之後,雙方共同在捕魚兒海邊踩塌了一片岸灘,然後又各自在岸邊的樹林中砍斷了一棵樹,投入水中,表示以應誓言。致此,整個結盟儀式才宣告結束。

史稱這一次宋蒙結盟爲:“捕魚兒海之盟”。

十八臨安的流言6九兵敗如山2二攻克信州2一 臨安的朝議1五十七中都密謀十五徐海心服1九政局的變換2二夜探王府1十三宋軍出兵2一零五皇子誕生(下)六公主傾情3五 進攻海南1九十九金軍撤軍七十六中都叛亂(一)十一交趾臣服7四 虞允文回京4八十二前哨戰十七大理使臣3十八立後(二)十四 海上大捷 中二攻克信州5十六初戰告捷(下)一一二遺命(上)二夜探王府5六十五公主架到一百八乃蠻九出使金國十大破西夏軍3十七擁立新君3八十四叛亂終止(二)八出使蒙古4九十反間計(上)二完顏雍架崩(下)十二守衛橫山砦3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下三十一楊炎的奇謀八十九告密十七死守州衙3一百五告別王罕(四)十七擁立新君3五歸家六苛政3二攻克信州2二完顏雍架崩(下)八十六繼續隱忍十烏合之衆2六出奇制勝5六十九孤注一擲(二)四十五大宋的佈防(下)十收復大理城6二十三和談破裂(下)十一聖旨5二十八鐵甲船逞威九十四收復洛陽十三分裂3二十七三門灣水戰三十五演武六十四火炮的弱點九打賭3八十七陳州之戰(一)八十招之約7十一征戰塔塔兒5一零五攻佔烏沙堡(下)八十七西夏的結局(一)一一七與金國徹底決裂六金國的提議八十九陳州之戰(三)二十六水軍北上九十一平叛之戰(下)十七擁立新君6三臨危受命6一百二告別王罕(一)一 臨安的朝議7三 白土鎮大捷 中四十一轉攻建康(下)三十三御駕親征一一一重開議和(下)九政局的變換5十七死守州衙1九出使金國五十二通風報信(上)八出鎮北京5一百十疑兵之計(上)二楊炎大婚6一雙懸日月1十拒守不戰1十五分兵兩路4五誓師出發5八十九西夏的結局(三)八十一敗軍(上)十四漁人得利4四 四川驚變6九十九金軍撤軍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中後記七出兵大理2四變法圖治(三)十四背水一戰4八禮社江之戰6十七大理使臣6
十八臨安的流言6九兵敗如山2二攻克信州2一 臨安的朝議1五十七中都密謀十五徐海心服1九政局的變換2二夜探王府1十三宋軍出兵2一零五皇子誕生(下)六公主傾情3五 進攻海南1九十九金軍撤軍七十六中都叛亂(一)十一交趾臣服7四 虞允文回京4八十二前哨戰十七大理使臣3十八立後(二)十四 海上大捷 中二攻克信州5十六初戰告捷(下)一一二遺命(上)二夜探王府5六十五公主架到一百八乃蠻九出使金國十大破西夏軍3十七擁立新君3八十四叛亂終止(二)八出使蒙古4九十反間計(上)二完顏雍架崩(下)十二守衛橫山砦3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下三十一楊炎的奇謀八十九告密十七死守州衙3一百五告別王罕(四)十七擁立新君3五歸家六苛政3二攻克信州2二完顏雍架崩(下)八十六繼續隱忍十烏合之衆2六出奇制勝5六十九孤注一擲(二)四十五大宋的佈防(下)十收復大理城6二十三和談破裂(下)十一聖旨5二十八鐵甲船逞威九十四收復洛陽十三分裂3二十七三門灣水戰三十五演武六十四火炮的弱點九打賭3八十七陳州之戰(一)八十招之約7十一征戰塔塔兒5一零五攻佔烏沙堡(下)八十七西夏的結局(一)一一七與金國徹底決裂六金國的提議八十九陳州之戰(三)二十六水軍北上九十一平叛之戰(下)十七擁立新君6三臨危受命6一百二告別王罕(一)一 臨安的朝議7三 白土鎮大捷 中四十一轉攻建康(下)三十三御駕親征一一一重開議和(下)九政局的變換5十七死守州衙1九出使金國五十二通風報信(上)八出鎮北京5一百十疑兵之計(上)二楊炎大婚6一雙懸日月1十拒守不戰1十五分兵兩路4五誓師出發5八十九西夏的結局(三)八十一敗軍(上)十四漁人得利4四 四川驚變6九十九金軍撤軍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中後記七出兵大理2四變法圖治(三)十四背水一戰4八禮社江之戰6十七大理使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