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

“這是李家析產的狀子,再有就是開革族人李天絡出宗的文書。

杜士儀含笑把面前的兩個卷軸朝縣丞於陵則一推,就只見此人一時倒吸一口涼氣,隨即面上一陣青一陣白,反覆猶豫了好一陣子,最終才把卷軸撥拉到了自己面前展開。彷彿是爲了確信他有沒有說謊,於陵則翻開之後仔仔細細看了好一會兒,面上赫然流露出了難以掩飾的震驚和失落。

這時候,他再看縣尉王銘,就只見這位更年輕也更傲氣的顯然臉上藏不住,鐵青的臉上好似能夠凝出霜來。

“這……恐怕……”

於陵則期期艾艾還沒找到一個穩妥的答覆,就只見杜士儀的神色一冷。他倏然想起杜士儀上任之後第一件事便是解決了李家和客戶爭地的案子,於是方纔有李天絡如今的悲慘結局。

現如今崔澹幾乎是把成都縣廨當成了長輩親戚家那般走動,連長孫都留了下來,其餘羅家吳家兩家即便不哼不哈,可在興修水利這一點上,卻也隨大流象徵性捐了兩百貫,可見是服軟了。他只是縣丞,自家在朝也沒有什麼顯赫人物撐腰,何苦和杜士儀繼續扛下去?

於是,他立刻嚥了一口唾沫,就破打滾地說道:“李天絡也是罪有應得,既然不容於宗族,而且那李天繹又本是元配所出嫡長子,本應繼任家主。李家所請,讓身爲司戶尉的王少府辦好也就是了……”

“恕我孤陋寡聞,還從未聽說過身爲一族之主,卻還被族人哄趕下臺的!至於所謂嫡長子,這時日久遠,一時半會誰能說準是非?再者李天絡此人如何,衆口鑠金,總不能偏聽一己之言!”王銘冷淡地拱了拱手,隨即便說道,“我那戶曹司房還留着堆積如山的事務,先告辭了!”

見王銘竟是徑直揚長而去,直到這份上也絲毫不給杜士儀留臉面,於陵則不禁瞠目結舌。讓他更是心中忐忑的是,杜士儀並沒有發怒,而是似笑非笑地看着那一扇被帶上的房門,許久方纔開口向他問道:“王少府和武少府,不知是誰先到任的?”

於陵則比王銘識時務得多,知道如今李天絡必定是翻身不能,王銘就算拖延也不能長久,他便索性一五一十地說道:“王少府是一年多前上任的,武少府之前卻已經幹了兩年有餘。要說武少府最初是司戶尉,可王少府上任之後,嫌棄捕賊尉不合他的明經出身,再加上他是琅琊王氏的旁支,就去求了出身滎陽鄭氏的鄭明府,最後流外出身多年方纔轉流內官的武少府,不得已之下就把司戶尉給讓了出來,自己擔當了捕賊尉。”

這算是把緣由全都解釋得清清楚楚了。儘管杜士儀對於陵則之前的裝病心知肚明,此刻人既然肯合作,他也就不爲己甚,微微頷首後就漫不經心地說道:“王少府既然說自己孤陋寡聞,辦理不了這件案子,那看來還是交給此前經辦過戶科的武少府吧。此前爭地的案子,武少府也沒少翻檢各宗案卷,辦事勤勤懇懇,這些瑣碎的事情,就是要他這樣仔細的人。你去傳我的話,戶曹和功曹,從今往後都交給武少府!”

這竟是立時三刻奪了王銘的權!

於陵則只覺得腦門子上隱現汗漬,可卻不敢搪塞,當即答應了下來。

等到出了二堂,他輕輕吁了一口氣,知道今日杜士儀赫然是秋後算賬。倘若不是他態度尚好,而且成都縣廨的縣丞又只一個,難保他也不會因爲之前的怠慢受牽連!現在想想,李家驟然生此大變,看似是李天繹這個被壓制多年的嫡長子搶班奪權,李家其他人又對李天絡不滿,可焉知不是杜士儀暗地裡有所設計?倘若真的是,這位年紀輕輕的長官就決不可小覷了!

而等到於陵則把話帶到了武志明那裡,這位已經年近四十在流外令史上頭蹉跎多年的縣尉登時呆住了,甚至連於陵則說了些什麼話,又是什麼時候離去都沒察覺。直到最終回過神來發現於陵則人都走了,他方纔一時喜形於色。

儘管都是縣尉,可司戶尉和捕賊尉一個清貴上乘,一個繁瑣低下,之前的縣令鄭法陵因出身名門望族便偏袒王銘,他不得不讓出司戶尉的位子,去當那費力不討好,而且時時刻刻忙個不停的捕賊尉,而同樣出身名門的杜士儀上任不多久,卻因爲他之前在爭地案子上好歹盡了心力,就又給了他這樣的機會!想到這裡,本已經對仕途沒有太大熱切希望的他不禁握緊了拳頭,心中竟有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衝動。

不論如何,跟着這位杜明府,應該還有盼頭!

武志明高興了,王銘卻氣得七竅生煙。然而,此前在杜士儀面前公然撂下不會辦李家析產事的人就是他,現如今杜士儀以長官之尊,就挑着這一條說他不瞭解戶曹功曹的事務,硬生生奪了這職權給杜志明,他除了生氣,竟是再沒有別的能做的。

一氣之下,他索性直接告病遞了辭呈,只想着與其在杜士儀手底下熬滿任期,還不如直接回長安等候吏部集選!而在他把借病辭任的信送去了長安之際,杜士儀的信使卻也在同時出發了。

新任成都令上任方纔兩月有餘,麾下一個縣尉就撂了挑子,這在縣廨之內自然影響非小。差役們背地裡竊竊私語,而直接在官員們面前做事的書吏們卻無不加倍小心。杜士儀這縣令並非初任官,對下頭的門道有幾分瞭解,而身邊更很有幾個老手,他們試探下來方纔得知,那竟是京兆公杜思溫舉薦的人,因而王銘的下場在前,誰也不想就這麼被收拾了。

尤其是當此前張家村審案之時,曾經露過面的劍南道廉察判官郭荃再次登門,帶來了長安御史中丞兼戶部侍郎宇文融對此前那次斷案的褒獎,首肯了杜士儀那番處置,甚至連天子的隨口笑談評價都一併泄露了出來,上上下下更是知道,如今這位成都令朝中有人,手段又辣,千萬別輕易撞在了那矛頭上。

王銘既是一心辭任,新的縣尉又一時半會不會上任,武志明一人身兼六曹,卻是忙了個不可開交。好在他本就是令史出身,見慣了繁瑣忙碌,杜士儀又調了個心腹幫忙,他堪堪支撐了下來。就連衆所矚目的李家析產案子,他竟是辦理得滴水不漏漂漂亮亮,讓李家上下好不皆大歡喜。

事成之日,當初在成都城內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的李天絡父子幾個倉皇出了成都城不知所蹤,而李天繹尚未搬回李氏主屋,就換了一身樸素的便裝來到了縣廨。

“明公!”

李天繹初一見杜士儀,竟是直接屈膝下拜。而杜士儀在最初的愕然過後,少不得讓身邊從者上前攙扶。等到這年過五十兩鬢霜白的李家新家主起身,他若有所思地審視了此人片刻,便含笑說道:“你多年委屈終得解,也算是老天有眼了。”

“若非明公斷案如神,而後又在李家析產時秉公處置,哪裡有我的今天?”

多年隱忍蟄伏慣了,李天繹很能夠放下姿態。更何況他從李家五叔當初勸說他的時候,在事後和那位白掌櫃接觸的時候,尤其是從對方花錢時毫不吝惜的大手筆上,他就隱隱感覺到背後興許有自己無法想象的內情。再加上他如今就算終於重掌李家,可多年的空白期讓他沒有什麼人可以信任,既然如此,最快捷也是最安全的方法,就是請杜士儀爲他撐腰。

因而,在杜士儀客氣地謙遜了兩句之後,他便斬釘截鐵地說:“聞聽明公初一上任便要興修水利,我雖不才,卻知道功在千秋的道理。李家願意拿出一千貫錢來,而且若是明公難以籌集人手,李家也願意效微勞!”

見李天繹口口聲聲都是代表整個李家,杜士儀不禁笑了起來。他欣然點了點頭道:“好,此舉惠及的是成都上下無數父老鄉親,到時候我會稟報範使君,親自撰文,勒石爲記,以傳後世。你新接掌家族,只要切記仁義傳家,不要如李天絡那般失信義,自然能夠福澤綿長。說起來,李天絡卻是逃得快,誣告反坐以及假造地契等罪,卻也來不及追究他了。”

“都是我一時疏失之過……”

等到李天繹從杜士儀書齋辭了出來時,就只見外間一大一小兩個少年正等在廊下。情知一個是崔澹的長孫,一個是杜士儀收容的張家村鄉童,他想到自己被硬生生耽誤了多年時光的幼子,一時忍不住更是怨憤難平,長長吐出一口氣後方才下定了決心。

幼子年紀已經大了,再送到杜士儀這兒恐怕不行,族中其他人那兒尤其是五叔膝下,倘若有伶俐童子或少年,他不妨學一學崔澹這一招!

一邊走一邊在心裡思量事情,李天繹不免有些心不在焉,眼前更是沒有注意到四周圍的景象。尤其是到縣廨門口時,他險些被那高高的門檻給絆了一下。一直到聽見耳畔傳來了一聲輕笑,他方纔陡然醒悟,卻發現笑話他的竟是一個被年輕少年抱在手中粉妝玉琢的小女孩。

“阿翁小心腳下呢,玉奴因爲走路不看路,可成天被阿姊責罵!”

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第904章 三部使臣,各懷雄心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第967章 升官發財第838章 備戰防胡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994章 圍困示威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第1089章 戰雲再起第1105章 反擊第1064章 炸毛第545章 白登山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1141章 都死了……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2章 山雨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70章 賜官放歸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1173章 巧計攻雍丘第76章 蒙塵和氏璧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3章 援手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459章 山高皇帝遠,自得其樂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599章 走馬上任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521章 知制誥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202章 靈犀第647章 雁門賦第548章 覆滅第149章 請君入甕自序有一個時代第438章 再一次的交鋒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091章 憤懣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1107章 狗咬狗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394章 小婿見丈人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自序有一個時代第236章 殺威,告急第795章 杜氏幼麟第360章 翻舊賬第524章 師徒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818章 殺雞儆猴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1077章 喪心病狂,兩不相見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442章 要人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499章 以直報怨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783章 火藥第42章 圍爐炙肉話家國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1212章 英靈在上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決斷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762章 惟願郎舅再聚首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
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第904章 三部使臣,各懷雄心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第967章 升官發財第838章 備戰防胡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994章 圍困示威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第1089章 戰雲再起第1105章 反擊第1064章 炸毛第545章 白登山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1141章 都死了……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2章 山雨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70章 賜官放歸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1173章 巧計攻雍丘第76章 蒙塵和氏璧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3章 援手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459章 山高皇帝遠,自得其樂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599章 走馬上任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521章 知制誥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202章 靈犀第647章 雁門賦第548章 覆滅第149章 請君入甕自序有一個時代第438章 再一次的交鋒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091章 憤懣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1107章 狗咬狗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394章 小婿見丈人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自序有一個時代第236章 殺威,告急第795章 杜氏幼麟第360章 翻舊賬第524章 師徒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818章 殺雞儆猴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1077章 喪心病狂,兩不相見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442章 要人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499章 以直報怨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783章 火藥第42章 圍爐炙肉話家國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1212章 英靈在上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決斷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762章 惟願郎舅再聚首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