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

安祿山一狀告倒苗晉卿和另一個吏部侍郎,使得主持集選的一大堆吏部官員落馬,李林甫作爲背後出陰招的始作俑者,固然很滿意一度炙手可熱的御史中丞張倚因此左遷,可吏部竟是給整個清洗了一遍,牽連之廣,也讓他意識到天子並非真的任事不管,而安祿山這顆棋子是雙刃劍,如果把控不住,回頭很可能就會傷了自己。而更讓他頭疼的是,新任的兩位吏部侍郎竟是韋陟和李彭年。

後者也就罷了,可前者出身京兆名門,父喪之後隱居多年不出仕,在士林中的名聲始終如日中天!

他還沒來得及想辦法好好磋磨敲打一下韋陟,江淮租庸使韋堅就給了他一個意外的“驚喜”。爲了顯示自己的理財之能更勝宇文融,韋堅讓人開出了一條直通長安的漕河,然後在禁苑以東的望春樓下開挖深潭,就在如今這春光明媚的時節,他打造百隻新船,將江淮各郡運送的貢品財貨通過漕河,送到了長安城望春樓下的這座深潭中,又攛掇了李隆基親自登樓觀賞。

那一整天,就只見舟船連檣數裡,珍貨雲集,觀者如潮水一般洶涌,李隆基於望春樓上居高臨下俯瞰這一幕,自然爲之大悅。當韋堅親自登樓,親自獻上一樣樣來自江淮的各種精美絲織品和珍奇,一樣樣江南獨有的特色美食之後,李隆基幹脆在此大宴羣臣,對韋堅厚厚犒賞。而惠宣太子妃韋氏亦是爲弟弟壯聲色,從王府中拿出了大批珍玩鋪陳御前,一時場面極其壯觀。

當此之際,李林甫哪裡分得出精神來周顧外郡邊鎮之事,在他看來,韋堅這些年來藉着精幹之名步步崛起,一方面是爲了太子李亨搖旗吶喊,一方面卻也隱隱流露出了新貴之兆。他沒法確定李隆基是真的嘉賞韋堅聚財之能,絲毫不在意其是太子妃的兄長,還是同樣打着拿太子和韋堅制衡自己的主意。他只知道,對方已經出手,他就不能不接招。

因此,在這從早到晚的一場盛事結束之後,李林甫就授意自己的心腹官員上書提請給韋堅升官。所謂明升暗降的訣竅,他這些年已經用得很多了,本以爲此次無往而不利,可讓他萬萬意想不到的是,天子欣然點頭後,竟是令韋堅遷左散騎常侍,仍然兼知江淮租庸使!

李林甫縱使失意,也沒有顯露半點在臉上。不數日後,姜度親自把一張喜帖送到了他的面前時,他這才恍然醒悟杜家和姜家的婚事這就要開始操辦了,當即若有所思地問道:“杜君禮去年才和你定下的婚事,他又一直不在京城,這次他那夫人回來不過短短兩個多月,這婚事的方方面面就都預備好了?”

“京兆杜氏如今是杜君禮官爵居首,嗣韓王妃親自出面幫襯,餘者幫忙奔走的不計其數,哪裡還會有什麼不周全。我只有六娘這麼一個女兒,若是六禮不齊備,我也不會把她嫁過去不是?總而言之,表哥你就算日理萬機,也千萬給我一個面子,賞光喝杯喜酒。”

李林甫自己那麼多兒女,成婚之際也不過稍稍露個面,因此他本想說自己屆時到一到就走,可緊跟着便突然響起了一件事:“你可請了韋堅?”

韋堅娶的正是姜度的長姊,夫妻倆成婚多年卻沒有子女,決計談不上夫婦和順。自從韋家出了一個太子妃,韋堅藉着姜氏的緣故和李林甫走動多了,也就不得不對姜氏和緩幾分,可姜度對這麼一個姐夫仍舊嗤之以鼻。

“我本來才懶得理他!可總不能只請阿姊卻不請他,少不得讓人去送了張喜帖,他愛來不來!當年阿爺貴幸的時候,韋堅何等卑躬屈膝,對阿姊百依百順,可阿爺後來落難,他就立刻改了嘴臉,對阿姊百般挑剔冷落。眼見你拜相顯貴,他才稍稍收斂了幾分,可韋家現如今有個惠宣太子妃,又出了個東宮太子妃,他哪就真的把阿姊放在眼裡!”

姜度對韋堅這樣的態度,李林甫也不以爲奇。知道這個表弟便是如此直來直去的性子,他略一沉吟便開口說道:“這樣,我讓你表嫂去幫忙,回頭若你阿姊來了,讓她們倆好好說說話。我屆時如若有空閒,自會早些來,不過能否趕得上六娘出嫁,就得看運氣了。”

杜家爲長子娶婦,聘禮和當年杜士儀娶王容時相當,而姜家發嫁妝的時候,也絕不遜於當年王元寶嫁女的手筆。用姜度的話來說,自己就姜六娘一個女兒,雖還有弟弟,可總不能虧待了女兒,故而不說傾其所有,那也是竭盡全力。平民百姓固然爲之殷羨,可京城那些達官顯貴對此卻不以爲然。

要說有錢,天水姜氏就算家底再厚,及得上關中首富王元寶?更何況杜士儀是最不缺錢的,那位朔方節度使自己派人經營筆墨紙硯那些風雅產業,這些年雖是低調多了,可也絕對不會看上姜家這些陪嫁!

到了迎親那一天,外行人看的是杜家浩浩蕩蕩隊伍前往姜家迎回新娘,卻扇障車的種種熱鬧,內行人卻在數着女方男方兩家登門的公卿顯貴。尤其是李林甫這位當朝最炙手可熱的權貴以絕大的排場蒞臨姜家時,更是引來了一片驚歎聲。而隨着李林甫到來,他的那些親信無不露臉,早已抵達的韋堅正長袖善舞地和各方寒暄,隨即便順勢來到了李林甫面前打招呼。

一個是當朝右相,將開元以來宰相難以長久的傳統打了個粉碎;一個是太子妻兄,因爲財計之能而被天子賞識有加。這兩個人藉着姜家嫁女之事先後抵達,彼此語帶雙關交鋒了幾個回合之後,韋堅就感嘆道:“真沒想到內兄竟會這麼快就和杜家定下婚事,他還真是下手迅捷。”

“他若是下手不快,杜家小郎君恐怕就被別人搶爲東牀佳婿了。”李林甫嘿然一笑,隨即斜睨了韋堅一眼,“記得東宮長郡主,年紀似乎差不多?”

韋堅登時悚然而驚。這一層深意他自然和太子李亨以及太子妃韋氏商量過,可自忖法不入六耳,就連心腹僕從也都給遣退了去,而且因爲杜士儀和姜度把兒女婚事定得極快,事情無疾而終。在這樣的嚴守秘密下,李林甫怎會知道這件業已事敗的隱秘?他強打精神打了個哈哈,竭力把事情岔開了去,心裡卻是突突亂想,無法安定。

明明是自己娶親,卻變成了別人交鋒的舞臺,杜廣元並不知情。因爲玉奴的突然“病故”,他的心情絕對稱不上好,今日迎親只是強打精神。好在王容給他預備了足夠的後援團,一道一道迎親的程序成功完成,等到最後和姜六娘拜別岳父姜度的時候,他方纔第一次見到了當今權相李林甫。

即便當年杜廣元在朔方中受降城時,李林甫的名聲依舊如雷貫耳,甚至有幾分妖魔化,可如今乍一見,卻只不過是一個有幾分清癯的老者,臉上掛着和善的笑容。時至今日,他已經不會以貌取人了,當姜度吩咐完了那幾句嫁女時常用的話之後,他突然就只見李林甫對自己笑了笑。

“六娘是我看着長大的,賢淑端莊,你可要好好待她。”

若是尋常人家,有李林甫這句話,娶進來的媳婦怎麼也得當成神佛似的供着,可杜廣元卻覺得刺耳至極。倘若不是他和姜六娘那天在花園中已經見過,彼此之間雖不能深談,可總算不是盲婚啞嫁,他甚至都會生出反感來。低頭一躬算是答應了,他領着姜六娘出門上車之後,這才長長吐出一口氣。

對於這種要事先排演,然後操練禮儀的事,他實在是不喜歡極了!

姜家排場盛大,宣陽坊的杜氏新宅之內,也同樣賀客雲集。儘管不像姜家有李林甫和韋堅這樣的權相和新貴,可杜士儀這些年的交遊自然很不少,尚書左僕射裴耀卿命人送來了恭賀的長卷,吏部侍郎韋陟、戶部侍郎張均、中書舍人孫逖……林林總總的高中層官員亦是濟濟一堂。杜廣元前往迎親,小小年紀的杜幼麟親自出面款待這些公卿大臣,言行舉止落落大方,以至於韋陟在考問了幾句後,竟是摸着小傢伙的腦袋讚歎連連。

“怪不得令尊給你起了這樣的名字,果然不愧是杜氏幼麟,大有乃父當年之風!”

“多謝韋公誇獎。”杜幼麟謝了一聲,見那邊廂通報說是嗣趙國公崔承訓以及其妹夫侍御史行中書舍人王縉到了,他連忙告罪一聲快步迎了出去。他這一走,衆人自是少不得言說杜氏兩子一武一文,頗有章法雲雲。

而後堂之中,王容親自款待了一衆夫人之後,得聞崔五娘和崔九娘姊妹來了,連忙也親自去迎。歲月流逝,當年的一對姊妹花,如今也早已邁過了不惑之齡。王容之前還在崔家見過崔五娘一面,崔九娘卻已經多年不曾謀面了,此刻甫一相見,她竟是覺得當姊姊的還比妹妹看上去年輕豐潤一些。當年如同大多數兩京貴女一樣驕傲而自信的崔九娘,如今卻是鬢髮微霜,面容中流露出一股說不出的倦意。

照例的寒暄之後,崔九娘便嘆道:“真想不到一晃都輪到兒女輩成婚,我們都老了!”

這話本該崔五娘感慨還差不多,卻是年紀最小的崔九娘如此嘆息,王容不禁心頭詫異。等到她將姊妹兩人引入寢堂中落座,陪着交談片刻,又去款待了其他夫人,最後由得杜仙蕙替自己張羅,又回到了崔家姊妹身邊時,崔五娘便代妹妹開口道出了今日賀喜之外的來意。

“夏卿相比他阿兄,已經算得上官運亨通,可這些年被李林甫壓得無有寸進,他心裡一直憋着一口氣。他如今常常早出晚歸,九娘好容易買通了他的心腹從者,盯了他幾個月,卻發現他竟和東宮的宦者暗中往來!”

第1094章 孺慕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133章 奪魁第290章 殺雞儆猴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1020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第583章 突厥牙帳,雲州特使第364章 宴集 揚名,當堂鎖拿第1215章 大勝第81章 進士科試賦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917章 塵泥之下慕青雲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661章 張九齡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788章 安西來客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879章 不得不動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315章 妾薄命第604章 口蜜腹劍第1029章 與虎謀皮第1204章 招降第360章 翻舊賬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594章 突厥求互市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9章 宗主第1215章 大勝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1219章 納降第131章 白首難帖經,一...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879章 不得不動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232章 遙望長安不得歸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294章 風雪飄搖,十一郎歸來第24章 當世真隱第3章 援手第700章 馬球場上見英豪第275章 星光螢火,烹茶待君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464章 高升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477章 出蜀揚帆天下第575章 大敵當前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第33章 越女傳人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1091章 憤懣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1094章 孺慕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914章 分崩離析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895章 惠妃薨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8章 有志不在高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一千零四十三章 死戰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908章 兇威高熾
第1094章 孺慕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133章 奪魁第290章 殺雞儆猴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1020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第583章 突厥牙帳,雲州特使第364章 宴集 揚名,當堂鎖拿第1215章 大勝第81章 進士科試賦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917章 塵泥之下慕青雲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661章 張九齡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788章 安西來客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879章 不得不動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315章 妾薄命第604章 口蜜腹劍第1029章 與虎謀皮第1204章 招降第360章 翻舊賬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第594章 突厥求互市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9章 宗主第1215章 大勝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1219章 納降第131章 白首難帖經,一...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879章 不得不動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232章 遙望長安不得歸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294章 風雪飄搖,十一郎歸來第24章 當世真隱第3章 援手第700章 馬球場上見英豪第275章 星光螢火,烹茶待君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464章 高升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477章 出蜀揚帆天下第575章 大敵當前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第33章 越女傳人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1091章 憤懣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1094章 孺慕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914章 分崩離析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895章 惠妃薨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8章 有志不在高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一千零四十三章 死戰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908章 兇威高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