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風雪飄搖,十一郎歸來

進了臘月,天子李隆基避寒巡幸驪山溫湯,文武一時隨行不少,其中,剛剛因爲大勝拜相回朝的張說,以及出征戰功雖不算最突出,天子卻依舊倍加寵幸的王毛仲,自然而然是文武之中最突出的人物。然而,更加讓人熱議的,卻是新立的朔方軍節度使將歸於何人,一時衆說紛紜,有的說極可能是王毛仲,有的說是張說,更有人說張嘉貞這宰相近來風評不佳,而如韋抗這樣曾經出外過的,也在衆人猜測之列。相形之下,剛剛故去的郭知運自然不免引來了深深的嘆息。風雪之中,李隆基也並未在驪山上久作停留,不過六日便回到長安城,隨行的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也都回了來。

然而,溫泉水固然舒適愜意,可兩人卻都有些無精打采。司馬承禎此番隨行之後,卻在御前堅辭回山,李隆基苦留不住,也只好答應了下來。此時此刻,眼看馬車停在了彼此相對的金仙觀和玉真觀門口這條大街上,玉真公主便深深嘆了一口氣道:“雖說貴爲公主,可司馬宗主還是看不上我這資質,不肯讓我執弟子禮,如之奈何?”

“你又不是沒看出來,司馬宗主是真不喜歡那些貴人云集的場合。”金仙公主無奈地搖了搖頭,繼而便欣然說道,“不過看他精神矍鑠,日後總還有再進京的機會,你也不用這般遺憾。而且《道德經》已經校正註解完畢了,也是一樁功德。”

金仙公主一面說,一面示意今次隨行的王容替自己勸解玉真公主一二,王容便含笑說道:“前次我有幸在景龍觀中住了今日,瞻仰了司馬宗主的風采,據我所知,司馬宗主在嵩山和東都洛陽左近有不少至交好友,即便是爲了這些方外之交,他也必然會再遊京畿。聖人拳拳之心,司馬宗主必然也是深知的。更何況,若是覺得京城人來人往不便,他日允其在王屋山中擇地再建清幽道觀,那時候司馬宗主必能長留。”

“對啊,還可如此玉曜,你若是早說,我就搶在前頭去向阿兄提議了”玉真公主一時微嗔,隨即方纔喃喃自語道,“不過,如今國庫還並未充盈到那個地步,興許阿兄未必會答應,否則也不會用宇文融那樣的財計之臣……罷了,過幾年我再如此建議好了”

玉真公主既是心情轉好,金仙公主亦是欣悅,送其下了車,也就自己帶着王容進了金仙觀。她們才一進門,便有留守的女冠上來回稟近些日子的訪客以及其他瑣碎事務,卻是着重說道:“送禮的人中,有從東北饒樂都督府送來的銀貂皮,一絲雜色也沒有,竟是異常難得的好東西。”

金仙公主登時停步,有些不解地問道:“饒樂都督府?”

王容便在旁邊解釋道:“應是饒樂郡王妃,也就是固安公主命人送的吧?”

那女冠連忙點頭道:“沒錯,是固安公主讓人送來,說是孝敬長輩的。”

恍然大悟的金仙公主頓時笑了起來:“她還真是好快的耳報神……待會兒拿來給我瞧瞧”

無論金仙公主還是玉真公主,當真正過目看過那些銀貂皮之後,不禁全都愛不釋手。等到見面說起此事,兩人不約而同都打算做一件貼身小襖,言談之間,對固安公主不禁更多了幾分善意。而當杜士儀從王容的信上得知這些時,假借固安公主之名讓人去送禮的他先是舒了一口氣,隨即便再次屈指算了算。知道那封回信如今大約已經送到了奚王牙帳,他不禁在心裡默默唸叨了兩聲。

阿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長安縱使再有父母不慈,卻終究是你的故鄉這一時之氣,不得不爭

“杜郎君。”

身後傳來的聲音讓杜士儀立時轉過了身子,見是傳信的嶽五娘,他連忙把信箋往袖子裡一塞,這才擡頭問道:“嶽娘子可是還有什麼事?”

“張相國那裡我設法打探過,小和尚當初身登敵陣,斬將奪旗,以殊功授勳騎都尉,官職卻因爲他自己所求,留在新設立的麟州爲鎮將。”說到這裡,嶽五娘微微一頓,這才低聲說道,“那些人說,這等功勳回朝入十六衛爲衛官綽綽有餘,不知道他爲何要留在麟州這種危機四伏的地方。我想着他曾得罪過王毛仲,說不定心有忌諱,再加上他的身世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打算走一趟麟州,所以打算向杜郎君告辭。”

杜士儀早知道嶽五娘是閒不下來的性子,此刻並不意外。然而,想到羅盈那個印象深刻的小光頭,他沉吟片刻便點點頭道:“好,那我也不留你。然則麟州鄰近西域,不比中原,你去對赤畢說一聲,帶上幾十兩金子隨身,以備不時之需。只要能用錢解決的,都是小事,不要吝惜。”

見杜士儀如此慷慨大方,嶽五娘登時笑了起來:“那我就不和杜郎君你客氣了,能遇上你這樣熱心卻又慷慨的人,真是我的運氣”

“能得你屢次相助,何嘗不是我的運氣?此去遙遠,千萬珍重。”

“杜郎君也請珍重,希望我回來的時候,杜郎君已經青雲直上飛黃騰達”

望着嶽五孃的身影翩然消失在門外,杜士儀長長吐出了一口氣,突然又想到了遠貶濟州的王維。那時候覺得王維無妄之災,可就在今天,他得知了原太樂令劉貺之父劉子玄剛到安州不久就病逝的消息。相比劉子玄那一大把年紀卻還因兒子之故遭池魚之殃,王維已經是幸運得很了

杜十三娘在東都仍未歸來,嶽五娘又動身前往蘭州,杜宅之中一時更顯得冷清了許多。而年關將近,杜士儀手頭事務基本上都已經完結,空閒不免越來越多,他也就索性把大多數時間都花費在了書齋中看書抄書,這寂寥也就總算不那麼難捱了。這一日恰巧是休沐,他照樣在書齋中抄錄着一卷剛從杜思溫那兒央求借來的難得珍本,卻只聽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陣喧譁。挑了挑眉的他擡起頭來,還來不及喝問,就只見書齋那厚厚的羊皮絮門簾被人一下子撞開,緊跟着就是一個人風風火火衝了進來。

“杜十九,嚇一跳吧,我來啦”

時隔兩年不見,此時此刻面對那個顯然又躥高了一大截,面容卻依舊如同從前那般秀美的年輕人,杜士儀忍不住發愣了片刻,這纔沒好氣地叫道:“是嚇了一跳,你這傢伙,要來長安也不及早給我送個信還有,看你這一身雪,靴子都溼了來人”

隨着這一聲喝,外頭立時有人進來,卻是滿臉堆笑的赤畢。杜士儀一看他那神情就知道,崔儉玄能這麼闖進來是赤畢的縱容,當即板着臉指了崔儉玄道:“把這傢伙押下去先好好洗刷洗刷,收拾於淨了再送來見我……記得給他灌兩碗薑湯下去,臉都凍僵了,大雪天裡騎馬,也就只有他不顧自己的身體”

崔儉玄被杜士儀這態度噎得爲之氣結,嚷嚷了一句我又不是女人沒那麼嬌弱,卻被赤畢笑吟吟地“禮請”了出去,很快就沒聲響了。這時候,外頭方纔有僮僕進來擦了剛剛那些雪水痕跡,而杜士儀也丟下書卷披上了氅衣出去。剛換好木屐下了雪地,他就看見不遠處竹影打着傘,身後其他僕婢都簇擁着杜十三娘往這邊走來,連忙迎了上去。

相比崔儉玄的狼狽,杜十三娘身上裹着嚴嚴實實,頭上戴着風帽,這會兒看見杜士儀,她連忙把風帽一摘,笑吟吟地說道:“阿兄,我想給你個驚喜,就沒讓人捎信回來。而且,因爲崔尚書他們都要上京來,說是路上不好走,再三邀我同路,我只好答應了。十一郎君我是說都說不聽,硬要騎馬,要不是我強壓了他進潼關之後就坐車,他險些手上都凍出了凍瘡來可過了新安,他又不肯坐車……我真後悔禁不住趙國夫人和五娘子請求,答應讓阿兄照管他。”

杜士儀一下子便愣住了:“我……照管他?”

“沒錯,五娘子說,本打算過年之後再動身的,但崔尚書要回京候選,十一郎君也呆不住,再說崔尚書子女也不少,十一郎君又是不聽管束的,也只有你鎮得住他。所以趙國夫人和崔尚書商量過後,說是把人留在我們這兒,我推卻不過,就代阿兄答應了。”說到這裡,杜十三娘見杜士儀面色微妙,以爲自己的自作主張讓杜士儀生氣了,連忙解說道,“阿兄,我也是想着你和十一郎君是同門師兄弟,又相交莫逆,所以才……”

“沒事,此事甚好。”杜士儀打了個哈哈截斷了妹妹的話,旋即便讓開身子說道,“別在雪地裡站着,進書齋說話。幸好我知機,讓赤畢押着崔十一去沐浴更衣喝薑湯了。這小子既然自己送上了門來,我當然得好好管管他,否則也對不起趙國夫人和五娘子這般託付”

一路車馬顛簸天寒地凍,如今泡在熱騰騰的水中,崔儉玄不禁舒舒服服吐出了一口氣。想到這一次能夠不用寄住在伯父崔泰之家中,他不禁得意地眯起了眼睛,可下一刻就突然冷不丁打了個寒噤。莫名其妙的他狠狠吸了吸鼻子,想到行前對母親和阿姊妹妹拍胸脯說的話,一時不禁低低喃喃自語了起來。

“崔氏家名……阿爺,你當初也不是長子,我雖肯定不如你,可我總不能差你太多……”

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39章 訪少林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252章 宗主進京,美人狼狽第1081章 雙殺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24章 當世真隱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450章 擠走上司的前奏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100章 紅袖添香更添亂第634章 殺伐果斷第975章 瞞天過海第356章 盟友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11章 印書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149章 請君入甕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960章 兒女婚事,牛相病危第1195章 殺機現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第988章 一呼百應,賜刀贈金第72章 天真的狂士第765章 英靈祭第15章 蝗雲如蓋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1215章 大勝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第941章 拖延之計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9章 宗主第1005章 不疑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153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524章 師徒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928章 陳屍當場,依依話別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990章 異域團圓第351章 明察秋毫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130章 萬年縣試第66章 出宮第733章 威壓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850章 激將法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1019章 磨刀霍霍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1179章 勢如破竹第404章 強項令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875章 以退爲進,以死爲生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764章 煽風點火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
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39章 訪少林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252章 宗主進京,美人狼狽第1081章 雙殺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24章 當世真隱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450章 擠走上司的前奏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100章 紅袖添香更添亂第634章 殺伐果斷第975章 瞞天過海第356章 盟友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11章 印書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149章 請君入甕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960章 兒女婚事,牛相病危第1195章 殺機現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第988章 一呼百應,賜刀贈金第72章 天真的狂士第765章 英靈祭第15章 蝗雲如蓋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1215章 大勝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第941章 拖延之計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9章 宗主第1005章 不疑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153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524章 師徒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928章 陳屍當場,依依話別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990章 異域團圓第351章 明察秋毫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130章 萬年縣試第66章 出宮第733章 威壓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850章 激將法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1019章 磨刀霍霍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1179章 勢如破竹第404章 強項令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875章 以退爲進,以死爲生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665章 飛黃騰達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764章 煽風點火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