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

當杜士儀千里迢迢回到了朔方靈州時,已經是五月初了。由於曹相東陳永流放,謝智身死,整個朔方經略軍他已經能夠如臂使指,此次李佺留下坐鎮,有郭子儀和來聖嚴張興等人輔佐,自是穩穩當當沒有半點紕漏。老當益壯的李佺親自出城迎接了杜士儀,一路回來時,便說起當年曹相東謝智陳永麾下不少人被調到豐勝三受降城一帶,因主將被貶,惶惶難安。

“所以,這次大帥奉詔入朝述職,三受降城中甚至有傳言,大帥此次估摸是入朝高升拜相,不會回來,其中甚至有額手稱慶,以爲劫後餘生者。”說到這裡,李佺不禁加重了語氣,“雖則以訛傳訛者固然不少,但背後指不定有人煽風點火,所以,不等大帥回來,我便已經令郭子儀和來瑱親自前往豐州安撫,順便清查此事。擅專之處,還請大帥寬宥。”

“我之前既然請以李將軍爲節度副使,此次前往長安時又以你專知留後事,自然信得過。只不過,如此傳言,是曹相東等人餘孽賊心不死,還是另有玄機,卻也說不準。”杜士儀問了一句,卻又看着左右來聖嚴和張興問道,“你們兩個怎麼看?”

“曹相東三人煽動胡戶,圖謀不軌,人證物證確鑿,軍中縱使有爲他們嘆息的,但國法森嚴,要說附逆其餘孽,卻還不至於有人如此不智。”來聖嚴公正地評判了一句,面色繼而凝重了下來,“倒是突厥如今內亂不斷,左殺骨頡利因兵敗,子女牧場被人吞併殆盡,其本待去投突騎施,卻在半路被人殺了,故而如今登利可汗正在和他的另一個叔父,右殺伊勒啜爭權。而昔日附庸突厥的葛邏祿、回紇、拔悉密等部則是趁機吞併其他小部族壯大實力。”

“所以,西受降城如今既然互市頻繁,突厥以及各部中人都常常趕馬前來,人員既然混雜,其中奸細趁機散佈流言,以使朔方不安,這就無可厚非了。”張興接在來聖嚴之後補充了一句,繼而就笑了起來,“故而僕固懷恩本待和郭子儀一塊去,被李將軍一口拒絕後,還大爲不忿,虧得李將軍讓他回去安撫夏州,他才高高興興走了。至於宥州之地,有康將軍在,那些心懷叵測之輩多半失勢,如今也漸漸上了正軌。”

朔方安定對杜士儀來說,是一等一的好消息,所以他點頭首肯了衆人的判斷,等到回了靈州都督府,他也來不及喘口氣,就留了衆人在靈武堂中商議。既然知道前頭三受降城流言不斷,即便郭子儀和來瑱已然雙雙前往,他還是決定三日後自己親自帶人去一趟。而對衆人提到自己這次回京,李隆基硬塞了二十餘禁軍軍官,就只見下頭臉色各異,就連自己就曾當過左金吾將軍的李佺都嘆了一口氣。

“南衙十六衛已經只剩下個空殼子了,至於北門禁軍,驕橫之人更是比比皆是,當年王毛仲得勢時,甚至有人敢白晝殺人!”

張興跟着杜士儀的年限最久,此刻也就索性直言問道:“大帥,不知道這些人被調來朔方到底是爲何?”

“不止我,幽州張大帥、河西崔大帥、隴右杜大帥,以及河東王將軍,每個人都劃拉走了二十餘人。明面上的理由,自然是陛下要讓禁衛軍官磨礪見血,以期將來能夠多出幾個良將。但實則……”杜士儀環視左右,換上了一副鄭重其事的表情,“三位皇子被廢的事情,你們也總該聽說了。”

儘管已經有人心中暗自懷疑,可從杜士儀口中說出來,無疑證實了某種可能性,一時上上下下面色大變的不在少數。而身爲宗室的李佺,則是扼腕嘆息道:“我和太……我和李瑛雖並不熟稔,可也曾聽說,他自小習文練武,薰陶忠孝禮義,我真的不信他會做出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來!李瑤好學,李琚好武,這兄弟倆固然也許會心存怨懟,可憑他們之能,如何可能染指北門禁軍?”

靈武堂中一時無人說話,杜士儀也不想把話點得太透,只是哂然一笑道:“此事是聖心獨運,我們就不必多言了。不過因我走得急,大多數人都尚未來得及跟來,只有先頭薊郡公李楷洛之子李光弼隨我北上。我一路和他攀談數次,兵法軍略無不出衆,而且弓馬嫺熟,勇武不凡,總算是給我萬里挑一,選到了一個難得的人才。”

杜士儀既然說是難得的人才,衆人無不驚訝。這些年來無數事實證明,杜士儀選人用人的眼光實在是精到。此次能夠對那李光弼如此讚不絕口,足可見對方至少是可造之材。於是,李佺便笑着答道:“既如此,回頭我一定要召來這李光弼好好問問,看看他是否真有三頭六臂,能讓大帥如此嘉賞!”

“還有一件事,讓少伯來說吧。”杜士儀陡然想到王昌齡稟報的那一節,便對他微微頷首。

“我這次跟着大帥回京城,以朔方節度掌書記的身份去參加了不少文會,但只見長安以文采出名的文人士子,如今無不鬱悶蹉跎,就連大帥之友人李太白亦然。當年他和孟浩然王季凌制科高第,聲名卓著,可幾年過去,仍不過備位文學侍從而已,而孟浩然王季凌都已經因故辭官歸故里。而如他們一樣鬱郁不得志的才子,更是比比皆是。”王昌齡說到這裡,惋惜之色溢於言表,但隨即又自嘲地一笑。

“我也知道,所謂才子,有的是恃才傲物不通人情世故的人,也有的是不知民生疾苦自以爲是之輩。可其中不少人,都是有真才實學,憂國憂民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如今朝中政事堂的二位相國,李相國早就曾經被人譏刺爲不學無術,而牛相國亦是出身小吏,用人自有偏向,可奸猾之人有鑽營之路,才俊士子卻無上進之門,長此以往,實在不是好兆頭!鮮于仲通見我時也私下表露,他在朝受人排擠。”

說到朝中之事,儘管李佺和李林甫都算是宗室子弟,可卻不存在什麼交情。他素來禮敬文官,尤其是文名卓著的才俊,聽到王昌齡這席話不免憤懣地抱怨了幾句。而張興則是開口說道:“少伯此言,大帥是不是有什麼想法?”

“朝中這種格局,各位可曾想過能維持多久?”見衆人相顧疑惑,來聖嚴甚至謹慎地提到,從前的宰相至多不過秉政四年,源乾曜之所以能夠兩度拜相,而且在相位將近十年,還是因爲大多時候都不爭,杜士儀便意味深長地說道,“從前陛下不喜宰相擅權,可如今,陛下卻希望宰相不要動輒用繁雜的政務去攪擾他。只要能夠把政務人事都收拾得井井有條,那就足夠了。李相國此前告病多日,陛下賜藥兩回,卻分毫不提罷相,這就很明顯了。”

王昌齡路上對杜士儀提起他此次進京所見所聞時,杜士儀只是沉默不語,此刻聽到這話,他不禁駭然問道:“大帥的意思是……”

“各位最好有個心理準備,也許李林甫在相位的時間,遠比各位想象的要長得多。”

把李林甫完全拉下馬是否有可能,是否有好處,這是杜士儀從轉任朔方之後,就開始思考的問題。而他此次回長安,開始思考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他從現在就想方設法地遏制安祿山,那麼是否能起到效果,是否能夠對自己有好處。從這種角度來看,他很明白,自己是在官場這個大染缸中浸淫太久,變得越來越市儈了。可是,面對李隆基這麼一個好大喜功而又冷酷無情的天子,他不得不用市儈的角度去計算得失!

他不是理想主義者,損人不利己,又或者損己而利人的事情,他是決不會去做的!更何況他如今已經不是一個人,他有妻兒、知己和師友,還有衆多因爲相信他,或奮鬥在塞外草原,或奔走於兩京之間的人。

沒有李林甫,興許就不會有安祿山的崛起和不可一世;沒有安祿山,興許就不會有安史之亂。可是,即便沒有這些,他仍然可以清清楚楚地察覺到,如今的大唐盛世之下,貪腐橫行,盜賊不斷,黎民逃散……早已處處隱憂,千瘡百孔了!

當杜士儀見完文武,回房沐浴更衣之後,疲憊欲死地躺在長榻上,對身邊的王容提及此次進京種種,以及玉奴的近況,自己的各種擔憂和彷徨時,他就只覺得妻子的手按在了自己的雙側太陽穴上,輕輕地揉按着。

“我早就說過,杜郎何去,妾身何從。”

王容突然停下手,隨即摩挲着杜士儀那不復年少時光潔的面龐,輕聲說道:“我知道,你一直歷任各方,每次回朝都想辦法騰挪出來,還不是爲了那裡掣肘太多,施展不開手腳?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想了,縱使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可只要贏到最後,笑到最後就行了!杜郎,你是我們母子的天,也是無數追隨你的人的天,更是朔方子民的父母,既然我們都是你的後盾,你就只能勝,不能敗!”

杜士儀輕輕抓住了王容的手,隨即閉上了眼睛:“有你這句話,我自會奮勇向前,不復後顧!”

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348章 逆轉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第626章 代州履新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第961章 欺人太甚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1058章 一退再退第1139章 朔方出兵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第966章 節度北庭第585章 雲州宣撫使第440章 現場辦公會第973章 窈窕淑女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842章 毒餌第521章 知制誥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388章 風雲變幻第120章 音色如珠舞有神第1088章 喋血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42章 圍爐炙肉話家國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787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572章 戰雲密佈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第699章 薦才於天子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292章 碩鼠碩鼠,牀頭打架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490章 家務事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第201章 蟄伏待飛時第1112章 凱旋第691章 交鋒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第73章 盛名之下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590章 下馬威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1042章 懷柔,副帥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214章 以德服人百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751章 突破口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346章 抗爭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414章 易主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090章 廢物利用
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348章 逆轉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第626章 代州履新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第961章 欺人太甚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1058章 一退再退第1139章 朔方出兵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第966章 節度北庭第585章 雲州宣撫使第440章 現場辦公會第973章 窈窕淑女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842章 毒餌第521章 知制誥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388章 風雲變幻第120章 音色如珠舞有神第1088章 喋血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42章 圍爐炙肉話家國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787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572章 戰雲密佈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第699章 薦才於天子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292章 碩鼠碩鼠,牀頭打架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490章 家務事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第201章 蟄伏待飛時第1112章 凱旋第691章 交鋒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第73章 盛名之下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590章 下馬威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1042章 懷柔,副帥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第214章 以德服人百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751章 突破口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346章 抗爭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414章 易主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090章 廢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