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

初爲人父的喜悅,對杜士儀來說,竟然還勝過當年狀頭及第名揚天下的時刻。接過那個軟乎乎的襁褓,看着裡頭那個臉上皺巴巴的嬰兒,他簡直有一種不敢相信的感覺。他忍不住伸出食指,戳了戳孩子的臉頰,可下一刻,他就看到孩子睜開眼睛呆呆地看着自己,旋即哇地一聲大哭了起來。他被這哭聲嚇得手忙腳亂,也不知道該怎麼哄,只能訕訕地將孩子交給了趕緊伸手來抱的固安公主。

等到孩子哭聲漸歇,他突然想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趕緊開口問道:“對了,幼娘這次是未足月而生產,這孩子可要緊麼?”

“分量是稍稍輕了一些,但所幸如今這天氣已經開始熱了,早產的月份也還好,總比冬天好養活。至於幼娘,我才問過穩婆,恐怕是她昨日靜極思動,在外頭多走了幾步,這才以至於孩子早產了小半個月。”固安公主笑着解釋了一句,正想要再說什麼,卻只見杜士儀直接從身旁掠過,竟是徑直衝進產房去看妻子了。見他如此性急,她啞然失笑的同時,心中卻也不無讚許。

多少男人都是重子嗣多過重妻子,她這阿弟卻是不一樣

在陣痛中度過了昨日下午和晚上,一直等到過了子時方纔生下了這個兒子,王容早已疲憊得一動都不想動。可剛剛在發動之前最最痛苦的那段時間,她卻聽到杜士儀在外頭訓丨斥崔顥的聲音,儘管明知道不該分心,但她還是忍不住分神去聽,到最後又是感動又是欣慰,反而奮起餘力將孩子順順利利生了下來。此時此刻,當這滿屋子血腥氣遠未散去的時候,杜士儀不嫌醃膜就這麼進來在身旁坐下,滿頭大汗的她不禁用虛弱地嗔怒了一聲。

“快出去,這不是你該來的地方別那麼不守規矩”

“我這輩子就沒多少次守過規矩。”杜士儀用帕子給王容擦去了額頭上的汗珠,一側頭見張耀已經又把孩子抱了回來,他少不得接過來笑着抱給了妻子瞧看,“你看看,這小傢伙是像你多一些,還是像我多一些?只這頭上的毛髮實在太稀疏了,哭聲倒是挺大的。”

“這眉眼像你多一些。”王容想起孩子剛生下來時並沒有第一時間啼哭,而是在衆人的驚駭和緊張之中無意識地睜開眼睛四處瞧了一會兒。明明她是聽說過,剛落地的孩子根本看不見,可那會兒對上孩子的眼睛,她還是有一種呼吸摒止的感覺。直到穩婆在孩子的屁股上不輕不重打了一巴掌,方纔想起了那響亮的嬰啼。此時此刻,她很想去親親這個來之不易的兒子,但微微擡了擡手,最終還是放了下來。

被王容這麼一說,杜士儀又看向固安公主和張耀,聽到她們全都異口同聲說和自己像得很,這年頭沒有玻璃,只有銅鏡和水盆,無法將自己容貌看得分明的他當然相信,一時更是心花怒放。可等到乳母上來誠惶誠恐地接過了孩子,他方纔猛地想到,因爲這孩子落地比預想之中更早,他起頭就沒選定名字,這會兒就更加犯愁了。於是,他仔細囑咐了王容一切要當心,自己則快步往外行去,嘴裡還不忘喃喃自語。

“小一輩當中似乎是排行二十五?要不是我晚婚晚育,怎也不至於讓他輪到這樣一個不好聽的排行,還是回頭寫信問問長安老叔公,是不是還有其他人趕在他前頭……咳,我也糊塗了,回頭問十三娘就好……倒是這名字,實在是愁殺人”

治理一地面對強敵都從來不曾發愁的杜士儀,竟然會爲了兒子的名字而愁眉苦臉,其他人眼看着他消失在門外,就連穩婆也忍不住暗地掩口偷笑。固安公主就更不用說了,她喜不自勝地坐下來對王容說,杜士儀承諾了她當孩子的於娘,王容自不會反對,兩人說說笑笑好一陣子,王容突然就想起剛剛崔顥在外頭嚷嚷的話:“對了阿姊,聽說十三娘已經到懷仁了?”

“似乎是到了。”固安公主先是一愣,旋即便笑吟吟地說道,“這還真是巧,你剛剛得子,她就到了。這樣,我瞞着阿弟派人去接了她來,給他一個驚喜,你們姑嫂好好敘一敘別情。”

王容本待反對,可見固安公主說着就立時起身出去了,張耀緊隨其後,想到這位貴主素來雷厲風行的性子,她最終還是打消了把人叫住的念頭。長安雖好是故鄉,可父親和兄長都是男子,嫂子們雖是女人,卻和她完全不能交心,反而是因爲杜士儀,她平白多了固安公主和杜十三娘這一雙姊妹,更不要說還有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這兩位疼愛她的長輩,玉奴這個成日裡師孃二字不離口的乖巧孩子。現如今,她更是多了一個骨肉相連的兒子

老天對她何其優厚

京兆杜氏,雖則是按五服之內的所有同族來敘排行,但因爲各房有各房不同的取名章法,因而起名字的時候,卻也不用考慮別家從的是何字。如今不同漢時,單名雙名均無不可,杜士儀身邊那字紙簍裡,也不知道丟了多少劃了無數墨線的字紙。此時此刻,耳聽得陣陣雞鳴,顯見得天都快亮了,他無可奈何丟下筆起身,負手走到窗前時,不禁心中一動。

他和王容,初見於上元節,而這又是他的第一個孩子,不如便曰元?文才武略固然重要,可這些是否出類拔萃卻要看天賦,真正不可或缺的卻是他之前對固安公主提過的——心胸。

於是,當他復又回到書案之後時,鋪平白麻紙,提筆蘸墨後寫下的,卻是他在之前無數個日夜苦苦琢磨,如今終於豁然貫通後爲兒子起的名字——廣元

杜長史喜得貴子這個消息須臾便從都督府中傳到了雲州城裡,自是各方來賀。然而,杜士儀在打起精神見了些前來道喜的人,午後睡了一個多時辰補眠之後,這才得知,昨日和崔儉玄杜十三娘夫婦抵達懷仁的消息一同來的,還有王泠然替杜十三娘捎帶的一封信。因爲崔顥得信之後被他給訓丨懵了,再加上王容臨盆的消息很突然,根本沒來得及拿出信來。所以他竟是直到傍晚方纔拿到了這封信。他原以爲是妹妹縝密,寫信來說些已經安頓好了的話,可看完之後就陷入了沉思。

宇文融昔日括戶登籍的人口,如今因爲政令優惠期滿而大量逃亡,這固然是不可避免的,可雲州因爲新建而得利,鄰近各州卻因爲流失人口而苦惱,長此以往,此消彼長,縱使再正人君子也會生出怨尤來。正如同李橙讓妻子通過杜十三娘暗示他的一般,他恐怕要找些好辦法彌補一下。

輕輕的叩門聲後,陳寶兒進了書齋,拱手施禮道:“杜師,我剛剛從外頭進來時,見是王法曹風塵僕僕回來了,但他先去見了郭參軍”

聽到王芳烈回來了,杜士儀想起之前託付其去尋找石炭,也就是天然裸露的煤礦資源,他不禁眼睛一亮。然而,王芳烈去見郭荃,而不是先來見他,恐怕是還有什麼其他緣故。因而,微微點了點頭後,他就把要往京城寫的幾封信交給了陳寶兒,口授了大意讓其自己斟酌語句之後,他就出了書齋前去郭荃的直房。

錄事參軍總判各曹,也是整個都督府最重要的職位之一,所以,當初李隆基別的屬官暫時不置,錄事參軍卻例外。儘管杜士儀帶了不少幫手來,但他很慶幸能夠挖到資歷經驗無一或缺的郭荃。倘若不是這麼一位足夠總攬各曹的能手,如今的雲州也不可能這般政令通達。於是,在郭荃的直房門外一站,他就聽到了裡頭王芳烈和郭荃的交談聲。

“平城火井,我從小就見過,可那時候父親也好,白登山的其他人也好,都說是天罰,所以我一直不太敢接近,可這次按照杜長史的話去挖了一些出來,我這才發現,竟然是和柴炭並無太大不同。郭參軍想想,無需採薪,無需燒炭,冬日採暖,冶煉箭矢,燒製陶瓷,這些就都可以便利地完成,可以節省多少勞力?”

“所以我纔要親自去。你說容易開採,但首先,既然時不時就會自己燒起來,開採的時候會否造成人員損傷,會否動搖人心?這是其一。其二,成本和盈利,如果真的比採薪燒炭優越,這自然是好的。但問題在於,按照杜長史的計劃,雲州也就是雲中縣的人口,要先控制在八千,這八千口人春夏秋需要多少石炭,而冬日又需要多少?多開採出來的,該怎麼辦?這些東西既然容易自燃,應該不是能夠隨便安放的……”

聽着郭荃一句一句問得王芳烈啞口無言,杜士儀不禁笑了起來,隨即就邁過門檻進了屋子:“老郭確實仔細,這些都是不得不考慮的事。不過,我卻有一個主意,疏通了御河之後,江淮的糧食以及出產,我們這裡交易的毛皮和藥材,可以通過御河加上桑於河,然後從幽州的永濟渠轉運,但糧食賤,佔船多,毛皮和藥材等物貴重,佔船少,如此不少船就要空載回去,太浪費。你們覺得,倘若讓這些船運煤……就是石炭去幽州呢?要知道,幽薊之地,可不是廢置多年的雲州”

杜士儀還有一句話卡着沒說,無論是幽州,還是整個河北道,從軍器監到瓷窯衆多的人口,用炭量極大,也許這種辦法,可以北結幽州,緩解一下人口流入雲州對河北道州縣帶來的壓力。

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583章 突厥牙帳,雲州特使第577章 守城之戰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第27章 婉言辭御史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1106章 俶爾夜襲,天子失道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第841章 等價交換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第49章 天子徵召第867章 從天而降第353章 損人不利己第1194章 譁衆取寵第1217章 匹夫之怒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1090章 廢物利用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207章 重任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1047章 國士第168章 煥然氣象,司馬...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第328章 餘怒第287章 狼狽而退第336章 死則死爾!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163章 驅虎吞狼第1136章 東西截擊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1223章 一意孤行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79章 名動天下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879章 不得不動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1008章 故人已老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第643章 樹倒猢猻散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1093章 出征第1111章 昔日雲州三傑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1139章 朔方出兵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第290章 殺雞儆猴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897章 劍術教習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第279章 衆口鑠金第983章 跑官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490章 家務事第1265章 又追贈一個太子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999章 決然第730章 鬥毆濺血第773章 趁火打劫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響第730章 鬥毆濺血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第137章 當頭棒喝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
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583章 突厥牙帳,雲州特使第577章 守城之戰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第27章 婉言辭御史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1106章 俶爾夜襲,天子失道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第841章 等價交換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第49章 天子徵召第867章 從天而降第353章 損人不利己第1194章 譁衆取寵第1217章 匹夫之怒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1087章 翻臉之戰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1090章 廢物利用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207章 重任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1047章 國士第168章 煥然氣象,司馬...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第328章 餘怒第287章 狼狽而退第336章 死則死爾!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163章 驅虎吞狼第1136章 東西截擊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1223章 一意孤行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79章 名動天下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879章 不得不動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1008章 故人已老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第643章 樹倒猢猻散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1093章 出征第1111章 昔日雲州三傑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1139章 朔方出兵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第290章 殺雞儆猴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897章 劍術教習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第279章 衆口鑠金第983章 跑官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490章 家務事第1265章 又追贈一個太子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999章 決然第730章 鬥毆濺血第773章 趁火打劫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響第730章 鬥毆濺血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第137章 當頭棒喝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