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驅虎吞狼

八月十九是十八皇子的滿月宴,紫蘭殿中自然辦得熱熱鬧鬧。王皇后尚在父喪之中,李隆基也無心讓這一對如今已經幾乎針鋒相對的后妃再碰面,索性連其餘嬪妃都吩咐只送禮不用親自來賀,卻是向自己那些兄弟們都遍撒了帖子。除了岐王告病不來,只送了一份厚禮,宋王薛王申王都攜了王妃進宮,各種各樣的金玉玩器裝了幾匣子,就算十八皇子李清每天換一樣都足夠兩三個月不重樣。

這樣的場合不請王皇后,唯有自己以十八皇子生母的身份陪着天子一塊慶賀,武惠妃自然心中喜悅,這坐蓐中遇到那樁糟心事的焦躁憤怒,也爲之消解了許多。尤其是宋王妃元氏對襁褓中的十八皇子讚口不絕,誇成了三清前的奉寶童子,更是讓連失了幾個孩子,如今身前的十五皇子李敏亦病懨懨的她眉開眼笑。然而,午後滿月宴散去,她恭送了李隆基回宮,十五皇子李敏的乳媼便誠惶誠恐地來見,道出了一個讓她面色大變的消息。

“十五皇子又病了。“

等到御醫趕來,看着衆多宮婢內侍再加上御醫圍着小小的十五皇子忙碌不已,武惠妃只覺得今日幼子滿月宴的喜悅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悲從心來。王皇后至今一無所出,以至於身爲倡優的趙麗妃所出之子竟是冊封了皇太子。儘管趙麗妃已經色衰愛弛,不復當年受寵,可有個冊封爲太子的皇子在,異日一輩子就有依靠了。可是她分明深得聖眷,左一個右一個孩子的降生,卻始終不能養住,這和不會生的王皇后有什麼兩樣?

“惠妃,楚國夫人來道賀了。”

通籍宮中的命婦並不多,這其中,霍國公王毛仲的兩位妻室虢國夫人郭氏和韓國夫人李氏,楚國公姜皎的夫人楚國夫人楊氏,是諸王妃公主之外最有頭有臉的。楚國夫人楊氏和武惠妃之母乃是堂姊妹,因而武惠妃自然素來與楚國公姜皎親近,但凡楊氏出入宮中時,便一定會到武惠妃這兒逗留一會兒。如今武氏式微,武惠妃亦謹慎地絕不擅自交連外臣,自然對姜皎曲意交好,此刻雖則心頭依舊傷心鬱結,可她還是強打精神點點頭吩咐道:“快請。”

天水姜氏關中世族,姜皎又得聖眷,楊氏既然是來賀十八皇子滿月,出手自然極其大方,幾樣金麒麟之類的吉祥飾物之外,尚有一塊天然呈現祥雲紋理的無瑕美玉。楊氏一說這是因緣巧合得到的珍品,最能庇佑孩童,武惠妃想到病着的李敏以及自己失去的其他孩子,頓時異常感念,連忙親自用絹帕收好放入了懷中,眼圈已經是不知不覺地紅了。

“除了阿孃,也只有姨母會惦記我。”武惠妃看着偌大的宮殿,想想之前的熱鬧,如今的冷清,一時便忍不住垂淚下來,“之前那樣詆譭我的大案,便是輕而易舉地不了了之,今日十八皇子滿月宴,可十五皇子竟是又病了,難道真的是我招惹老天爺厭棄了麼?”

二十出頭的武惠妃在宮中妃嬪中並不是最年輕的,也並非豔冠六宮,然而,那種楚楚可憐的外表,以及和外表絲毫不相稱的柔韌手腕,讓她對於男人來說極能挑起征服欲。此刻見她梨花帶雨掩面抽噎,就連楊氏也忍不住生出了深深的憐惜,慌忙上前握着她的手道:“哪有這種話!不過是一時時運不濟,逝去的皇子和公主實在太過丰神俊秀,因而冥君方纔引在座前,惠妃千萬不可太傷感。要說之前那案子……”

楊氏說着不禁頓了一頓,心中躊躇丈夫姜皎以及外甥李林甫交待自己的那些話,不禁猶豫從何起頭。這時候,武惠妃敏銳地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遂衝着侍婢瑤光使了個眼色,見其須臾便帶着其他人退了下去,她便立時正色說道:“姨母,你又不是外人,若有話請儘管說。”

“惠妃還記得,那朱雀大街的瘋人讖語案是怎麼結的?”楊氏見武惠妃冷冷點了點頭,她便索性直截了當地說道,“雖則都歸結到了那個左羽林的校尉肖樂頭上,可人和杜十九郎就真的有這麼大仇,非得如此大動干戈?”

說到此事,武惠妃登時臉色一沉:“我自然不信這麼巧。”

“這就是了。聽說這肖樂之姊是葛福順的媵妾,和王大將軍長子往來極其密切,而巧合的是,王大將軍長子,和杜十九郎彷彿有些冤仇。”

因肖樂而及王毛仲,這是宮中王皇后和武惠妃都曾經想到過的一點。然而,王毛仲得寵於天子,和她們也談不上利益衝突,所以武惠妃此刻不禁蹙緊了眉頭。然而,楊氏接下來說出的一句話,立時讓她整張臉都繃緊了。

“王大將軍爲人公允嚴峻,但其長子王守貞卻與關中柳氏之子柳惜明近來卻在鬼鬼祟祟地來往。柳家小子和杜十九郎固然有些小小的齟齬過節,但最要緊的是,他的姑母柳婕妤,在宮中亦是頗爲聖人敬重!”

武惠妃霍然站起身,來來回回走了幾步便突然站住了,面色一瞬間變得鐵青:“沒錯,你說得一點沒錯,她有這般動機!前時我和她都是婕妤,然而我晉封惠妃,她晉封九嬪之中的充容時,卻被阿王硬生生攔了,她這心裡決計是恨得咬牙切齒!倘若我和阿王鬥得你死我活,焉知不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好伎倆,好伎倆……明着是衝杜十九郎,實則是爲了她,我幾乎都被矇騙了過去,阿王那樣自詡聰明機敏的人,也被她糊弄了過去!”

楊氏見狀連忙起身勸道:“案子已結,再說沒有證據,不過我家楚國公聞聽消息後如此覺得而已,惠妃還請不要太過激動,徐徐圖之,來日方長。”

“來日方長?姨母說得對,我不過爲惠妃,是不能對柳氏一個婕妤如何,可那阿王可險些背了這麼個黑鍋,她豈會善罷甘休?好個柳婕妤,不止是她會用計,這借刀之計,我也會用!”

傍晚時分,當柳婕妤踏入含涼殿的時候,不禁被那種撲面而來的涼意衝得忍不住打了個寒噤。這座北臨太液池的宮殿夏日固然涼風習習,入秋之後便顯得陰寒刺骨了,到了冬日,就連燒火取暖的木炭也要比別的宮殿多五成不止,也只有那些要皇后氣派的方纔不管不顧。心裡如此想着,當來到殿中屏風前的皇后寶座時,她卻立時把那些腹誹全都藏得好好的,恭敬而不失溫婉地深深施禮拜道:“皇后殿下。”

儘管此前晉封就是王皇后攔下的,但柳婕妤不曾絲毫表露出來,此刻亦是如此。所以,當她只覺得膝蓋都已經硌得生疼,上頭人卻彷彿絲毫沒有察覺,她不禁打心眼裡生出了深深的惱怒。皇后雖說出自王氏,卻並非太原王氏,也並非琅琊王氏,離名門望族還差着十萬八千里,可關中柳氏從南朝便開始聲威赫赫,哪裡是王氏能夠比擬的?

“柳婕妤一定心裡在想,我這個皇后已經無寵,膝下又無子女,卻還非要擺中宮架子,讓你一直跪地不起,驕狂跋扈不問自知,是不是?”

這乍然鑽入耳中的一句話登時讓柳婕妤渾身巨震。她幾乎本能地擡起了頭,見王皇后倚靠在寶座上,平素那笑容絲毫不見,面上盡是寒霜,她不禁咯噔一下,一瞬間就想到了前時那個讓她幾乎魂飛魄散的案子。好在她自幼便學禮儀進退,面色很快鎮定了下來,俯首行禮後便從容說道:“皇后殿下言重了,妾不敢。”

“不敢?指量我和武惠妃水火不容,故而支使一個瘋子在朱雀大街上鬧事,你柳氏中人早已經是膽大包天了!別以爲案子已經結了,便可以逍遙法外坐享其成,也別以爲殺人滅口就能一點破綻都沒留下!你要是真的做得這般滴水不漏,怎會有人捅到我面前來!”

儘管先後傳到自己耳中的兩個消息都不可證來源,但王皇后並非沒有見識的深宮婦人,此刻緊緊盯着柳婕妤,見其額頭已然見汗,她心中頓時信了七分。知道柳婕妤隨行宮婢內侍都被自己的人擋在外頭,這番情景這番對答不入第三人之耳,她便面色陰冷地哂然一笑。

“這兒沒有外人,你若是不肯承認,那麼很簡單,我直接稟告了三郎!就是把京城鬧一個天翻地覆,這結果也總能夠水落石出!要知道,自從當年柳奭觸怒則天皇后,因大逆罪被誅殺,闔族受到牽連貶爲奴婢,儘管如今他一族昭雪,又不和你一支,可終究關中柳氏已動了根基。若武惠妃亦是一朝成功,你覺得她會放過你?關中柳氏就等着連根拔起吧!”

驚得花容失色的柳婕妤終於聽到了這話裡話外的一線生機。她深深吸了一口氣,旋即挪動着刺痛的膝蓋向前數步,這才深深叩首道:“皇后殿下,妾身真的不知道怎會有這樣匪夷所思的傳言!妾身蒲柳之姿,能夠入宮已經是萬千之幸,不敢奢求其他。皇后殿下仁慈寬和,妾身一直都敬服有加,若是能爲皇后殿下效犬馬之勞,妾身自是粉身碎骨也心甘情願。”

儘管柳婕妤仍然沒有承認此事與己有關,但這措辭謙卑的臣服之語,無疑表明了態度。此時此刻,王皇后不禁哂然一笑,右手中指那鮮紅的丹蔻一時深深陷入了座下軟墊之中。

她當然恨不得讓柳氏粉身碎骨,可是,她更需要人來抗衡武惠妃!

於是,她沉默片刻便傲然笑道:“聽說你家侄兒今歲京兆府解送只得最後一名?等第方纔有歲舉及第之望,他這名次未免太過低了。江南西道衡州有一義學,頗爲有名,不如讓他去好好學一學,也免得貽笑方家!若是沒個出息,也不用回來了!”

要想讓我繼續信你用你,便把你那做下此事的嫡親侄兒,遠遠放逐到那嶺南之地去!正好她那死去妹夫的嫡親弟弟,因被厭棄,這些年千辛萬苦做了些政績,如今不過才升到衡州刺史!

面對這般提議,柳婕妤一時恨得咬牙切齒,許久方纔字斟句酌地說道:“皇后殿下,十郎是不懂事,可我家兄長只有這一個嫡子……”

“嫡庶之分,就真那麼要緊?”王皇后冷笑着打斷了柳婕妤的話,口氣異常冷冽,“三郎亦非嫡子,當今皇太子也非嫡出,至於朝中,蘇相國當初不過混跡於僕傭之中的孽庶,如今官拜相國,誰人敢提他的出身?柳家若是將來讓你那侄兒掌管,將來只有一個下場!”

面對這赤裸裸的警告和威脅,柳婕妤頓時分外心驚肉跳。而就在這時候,王皇后撂下了最後一句足以成爲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話。

“能夠查知此事,將其捅到我面前的人,不外乎就那麼幾個。你以爲你那侄兒留在京城,還會有命在?”

此時此刻,柳婕妤的臉色已是一片死灰。她咬着嘴脣沉吟良久,這才曲首拜道:“妾謹遵皇后殿下吩咐就是。”

然而,想想如此就捨棄了侄兒,她又心中不甘心,隨即擡起頭來說道:“皇后殿下,妾斗膽直言,柳家十郎固然罪該萬死,然則若非王家大郎膽大包天,怎至於如此地步?而且,若非杜十九郎恃才傲物……”

“夠了!”王皇后厲喝一聲,見柳婕妤閉嘴不敢多言,她便冷冷說道,“你以爲還有和我討價還價的餘地?不用多說了,退下!”

等到柳婕妤花容慘淡地行禮退下,王皇后方纔攥緊了拳頭。把消息捅到她這兒的,前後兩撥,料想不過是武惠妃和王毛仲。既然能用這法子收伏柳婕妤,未必就不能把王毛仲收歸己用!要知道,唐元功臣之中,最受李隆基信賴的便是王毛仲。而柳婕妤,她將來自然會讓其和關中柳氏那些瞧不起她的人死無葬身之地!至於那杜士儀……不過出身京兆杜氏的一微不足道書生,何需留意!

第385章 事發第1030章 羣起待攻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1126章 兵分兩路終章三天下易主第368章 翻臉第1178章 殺安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842章 毒餌第1162章 該退位了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尾聲歲月已老心不老第879章 不得不動第404章 強項令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第1092章 羣情激憤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746章 直攖其鋒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50章 禮有大倫第590章 下馬威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692章 蛇之七寸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第333章 死生一線間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509章 宗主再斷姻緣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565章 敲山震虎第81章 進士科試賦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76章 蒙塵和氏璧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345章 夤夜來客第62章 帝后之心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504章 雷霆第236章 殺威,告急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966章 節度北庭第357章 狗急跳牆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35章 功成以何報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520章 終成正果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765章 英靈祭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17章 驅鴨吞蝗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120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第207章 重任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31章 手足連心第761章 文武同心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第1027章 一呼百應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決斷第49章 天子徵召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巡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332章 風光提親事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第904章 三部使臣,各懷雄心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837章 同工同酬
第385章 事發第1030章 羣起待攻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1126章 兵分兩路終章三天下易主第368章 翻臉第1178章 殺安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842章 毒餌第1162章 該退位了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尾聲歲月已老心不老第879章 不得不動第404章 強項令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第1092章 羣情激憤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746章 直攖其鋒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50章 禮有大倫第590章 下馬威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692章 蛇之七寸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第333章 死生一線間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509章 宗主再斷姻緣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565章 敲山震虎第81章 進士科試賦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76章 蒙塵和氏璧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345章 夤夜來客第62章 帝后之心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504章 雷霆第236章 殺威,告急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966章 節度北庭第357章 狗急跳牆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35章 功成以何報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520章 終成正果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765章 英靈祭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17章 驅鴨吞蝗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120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第207章 重任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31章 手足連心第761章 文武同心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第1027章 一呼百應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決斷第49章 天子徵召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巡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332章 風光提親事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第904章 三部使臣,各懷雄心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837章 同工同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