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

制科及第,原本還要再好好慶祝慶祝,可杜思溫膩味張嘉貞那險惡居心,索性也就只叫了杜士儀兄妹到自家山第,小小慶祝了一場算完。相比杜士儀解試和省試之後那大張旗鼓的架勢,簡直是低調了不止一星半點。緊跟着,他又以杜士儀即將釋褐,邀了一些親近的杜氏族人,給杜士儀辦了冠禮。至於相交甚篤的王翰王維王縉,因書法筆墨之事而結識的顏家諸兒郎,三師兄裴寧等諸色親友道賀小酌等等,那就更不足爲外人道了。

而王翰亦是舉直言極諫科,擢授秘書省正字。這清貴之職雖則並不算極高,但卻是張嘉貞親自吩咐的。酒酣之際,用王翰自己的話來說,這位如今在朝說一不二的宰相還告誡他不要和杜士儀交往太過密切,引來他好一番嘀咕。

“張相國爲人其實不錯,就是太過剛愎了些,誰讓你正好觸了他喜愛的晚輩?只希望你不要調到他手底下,否則日子可不好過”

杜士儀卻不以爲然。如果在張嘉貞手底下,那就代表自己能進中書省,那時候日子不好過他也認了。只可惜,中書省的職司可不是那麼好取的

王翰在長安城內找好了房子搬出去的這一天,杜士儀授官的確切消息也終於傳到了樊川杜曲——釋褐爲登仕郎,授萬年尉

大唐凡一千餘縣,諸縣分京、畿、上、中、中下、下六等。其中,後四等的縣尉均爲從九品,而畿縣的縣尉則爲正九品,唯有京縣的縣尉,則爲從八品,歷來很少爲守選的前進士釋褐之官,往往官轉兩三任方纔得授。即便制科題名,大多也只授畿尉,得授京尉的鳳毛麟角,更何況京縣只有寥寥幾個,還要等着這幾縣的縣尉出缺。而幾縣之中,最清貴又莫過長安和萬年。然而長安城中西富東貴,轄長安城東城的萬年縣又蓋過轄西城的長安縣一籌,因而,這幾個名額中,看似秩位不高的萬年尉,歷來是衆所矚目,號稱天下第一尉

進士及第只守選年餘便高中制頭,釋褐授萬年尉,當杜士儀奉命來到吏部,從吏部侍郎王丘接過了授萬年縣尉的制書時,幾個流外的令史等官便不禁竊竊私語嘖嘖稱羨。如今是開元初年主持歲舉,爲人最最剛直不阿的王丘取代遷官尚書左丞的裴璀主持選事,雖則法外不容情,但說話卻不像他爲人那般硬梆梆的,含笑勉勵了幾句之後,便吩咐吏部令史徐華將其送出尚書省吏部。

而萬年縣署卻是另一番景象了。眼下尚在職的五名縣尉之中,前年主持過萬年縣試的郭荃已經四十有二,最年輕的薛明二十六歲,已經是少有的異數。至於年紀最大的,卻是三十四歲中了進士,又由書判拔萃科題名,一任校書郎,二任洛陽尉,第三任轉萬年縣尉,如今已經四十三歲的河東王璞。至於其他兩個,也是在一任校書郎之後方纔轉任萬年尉,本還志得意滿,可如今立時被人比下去了。

對於即將成爲同僚,年僅十八歲的杜士儀,他們可以說是五味雜陳,尤其曾經親自拔擢了杜士儀萬年縣試第一,之前又親自爲其辦過制科文狀的郭荃,心裡最不是滋味。

兩年之前,他和杜士儀一爲試官,一爲白身士子,如今卻已經是同僚了他從進士及第到萬年尉,足足熬了九年,杜士儀卻只用兩年便完成了白身到萬年尉的蛻變,這簡直是老牛拉破車和千里馬的區別

京縣比其餘各縣高出不止一籌,不但在縣尉身上,也在縣令以及各位屬官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萬年令韋拯出身京兆韋氏,乃是如今御史大夫韋抗的嫡親胞弟,又是杜士儀同年韋禮的父親。因兄弟二人出身京兆,又都在京兆府內任職,且官領本司,在長安城中可謂是名聲赫赫。因韋杜同出樊川的關係,再加上杜思溫又特意打過招呼,韋禮更是在父親面前替友人說了無數好話,韋拯對杜士儀自然多了幾分熱絡和客氣,廷參之後不但親自爲他引見縣丞主簿和其他同僚,又留下他說話。

“杜十九郎,既是杜老府君將賢侄交託於我,本縣的情形,我自然需得對你說明白。萬年縣乃是天子腳下,和長安縣共屬京兆府,共有六縣尉,分管功、倉、戶、兵、法、士六曹。如今出缺的這一曹,是功曹。之前離任的那位萬年尉鄭欽分管的,實則是戶曹。而原本任功曹的郭少府,則是剛剛轉了戶曹。如今宇文融正奉旨檢括天下逃戶,郭少府倘若有功,這也算是進身之階。所以,這空出來的功曹,自然就由你分管。”

韋拯見杜士儀神色一動,隨即感激地對自己躬了躬身,他知道對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笑着輕輕一捋鬍鬚道,“我調兩個做事精熟的書吏給你,你履新之際,可不能有絲毫怠慢。要知道,十日後便是萬年縣試,掌管功曹的你得立即定下題目來”

謝過韋拯好意,杜士儀又陪着這位韋家長輩說了好一會兒的話,這才告退出來,心裡自是明鏡似的透亮。可以說,杜思溫不但早就授意他通過制舉謀取萬年尉,而且早就做好了相應的準備。他此前令赤畢仔細打探過,因而對於一縣所司六曹也算小有所知。

萬年縣所轄六曹之中,功曹管官吏考課、禮樂、學校,倉曹掌倉庫、租賦、市肆,戶曹掌戶籍、婚嫁,兵曹掌武官、軍防、驛傳,法曹掌刑法、盜賊,士曹掌橋樑、舟車、舍宅。這六曹和朝廷尚書省六部,卻是有些異曲同工之妙。掌管戶曹、功曹、倉曹的縣尉稱之爲司戶尉,職責較爲輕鬆不說,而且正符合了士人任職清要的特點。至於掌管法曹、兵曹的縣尉,則向來被稱之爲捕賊尉,管的是捕賊捉盜,最是士人不肯去做。而士曹,等於就是個雜尉,最沒前途。倘若授官縣尉之際,不巧分到自己頭上是這種職司,那足夠人鬱悶上幾年

他雖然對時人如此甄別的高下之分並不以爲然,但不得不感激杜思溫的一片苦心

剛剛在韋拯的引領下見過其餘五位縣尉,此刻兩名書吏再次帶着他在整個萬年縣廨中轉了一圈。和後世清朝那所謂的“前生不善,今生知縣;前生作惡,知縣附廓;惡貫滿盈,附廓省城”諺語有所不同,如今的大唐天下一千餘縣中,那些偏遠地方的土皇帝確實無人願爲,但倘若可以,無數縣令都甘心情願丟下自己那一縣父母官的大印,去各州首府去當個縣尉之類的屬官,至於萬年縣這樣的天下第一縣就更不用說了

前時他只是應萬年縣試,對縣廨之中的建築不過是走馬觀花,現如今被人領着一處一處看下來,他就只見每一座建築都經過了精心的修繕和保養,使其莊嚴肅穆而不失優雅。更難得的是,在長安東城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萬年縣廨在宣陽坊佔據了六分之一的地盤,東西曹廳和京兆府廨一樣,各個縣尉輪流使用,此外還有各自的直房,不但如此,這萬年縣廨配備的官舍和吏舍都修葺得方方正正,頗爲可觀,省卻了屬官在外賃房舍住的開銷。

然而,在自己的官舍門口,杜士儀卻和郭荃碰了個正着。兩人算不上老相識,可兩年前打過的交道也讓他們不能坦然地當彼此是陌生人。因而,搶在郭荃反應過來之前,杜士儀便面露敬意地先行揖禮道:“郭少府。”

郭荃見杜士儀執禮甚恭,一怔之後慌忙還禮,繼而臉上便極其不自然地說道:“杜少府,實在是對不住。此前鄭少府還在的時候,因平素並不住在縣廨之內,我又接了妻兒進京同住,故而便在徵詢過他之後,佔了他的官舍。如今還請稍待幾天,我立時讓兒子們搬出來。”

杜士儀見一旁一個書吏輕輕對自己點了點頭,顯然暗示的是郭荃此言屬實,他便笑着說道:“郭少府的家眷原來都在長安?既然我都來了,可否一見令郎?”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郭荃自然不好推脫,連忙帶着杜士儀反身回到了官舍。這小小的院子裡總共是兩間正房,一間向西的廊房。進了正房之後,他一聲咳嗽之後,裡屋立時有兩人出來。年長的一個相貌堂堂,年約十六七歲,年輕的那個卻也有十二三歲,兩人規規矩矩垂手而立,齊齊叫了一聲阿爺。

“大郎,二郎,快見過杜少府。”

郭荃的兒子都這麼大了

杜士儀心中驚歎,卻不想郭荃兩子在聽到父親那威嚴的聲音之後,比他更加驚歎。尤其是郭荃長子看着頂多比自己年長一丁點的杜士儀,面上滿是難以置信之色,愣了好一會兒方纔慌忙帶着弟弟施禮不迭。杜士儀見狀慌忙扶起二人,隨即便笑道:“今日不想有幸得見二位郭郎君,卻是倉促之間不曾備見面禮。”

等二人起身,他才鬆手轉身看着郭荃說道:“這官舍就這麼大地方,郭少府妻兒既是接來長安,搬出此處就要到外頭去賃屋子了,和你朝夕不能相見,卻也不便。你是我的前輩,昔年提攜之恩斷不敢忘,我在這宣陽坊中正巧有一處住宅,此處官舍還是請令郎暫居吧。”

郭荃原本在杜士儀的任命下來之後,就打算讓兩個兒子騰出地方來。可長安大,居不易,要在東城這種達官顯貴聚居之地尋找一處合居之所幾乎是難如登天,更可慮的是那高昂的賃錢。他這個赤縣縣尉,一月俸祿是兩萬五千錢,還有官給的庶僕三人,職田三頃,每月食料三百錢,雜用二百五十錢,林林總總各色收入是不少,但維持一家人開銷,又要積攢錢以備將來,這卻不容易。因而杜士儀這一開口,無疑爲他解決了最大的麻煩,那口口聲聲的前輩之稱也讓他鬆了一口大氣。

“杜少府,多謝你這雪中送炭……大郎,二郎,還不謝過杜少府?”

見郭荃又令二子拜謝自己,杜士儀不禁苦笑,連忙再次扶起了二人,閒話幾句之後滿心不自在的他逃也似地出了官舍,等到在兩位書吏的引領下踏進了自己的直房,他陡然之間想起之前在宣陽坊的那一座宅院,也正是進士及第之後杜思溫使人給自己找到的。

莫非甚至早在去年他狀頭登科之際,杜思溫便想到了讓他謀取萬年尉?這位老叔公簡直是人老成精了

wωω ⊕Tтkǎ n ⊕c o

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792章 王帳喋血第284章 迎難而上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10章 線裝書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341章 官高一級坑死人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470章 葉鬼主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407章 奪人田產,其罪非小!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第580章 凌厲反擊第445章 全勝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第1182章 衆叛親離第975章 瞞天過海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766章 薦君鴻詞科第471章 滾!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1183章 激爾勇向前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509章 宗主再斷姻緣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929章 金蟬脫殼第950章 漠北烽煙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240章 阿姊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247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1226章 殺人祭旗第86章 翁婿or翁媳第1091章 憤懣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第137章 當頭棒喝第938章 司馬昭之心第412章 胡蘿蔔 大棒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746章 直攖其鋒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733章 威壓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740章 隴右軍威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270章 請君入甕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1268章 殺!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776章 山崩地裂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440章 現場辦公會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1008章 故人已老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1042章 懷柔,副帥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785章 蹣跚起步如幼童
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792章 王帳喋血第284章 迎難而上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10章 線裝書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341章 官高一級坑死人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470章 葉鬼主第782章 許君刺史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407章 奪人田產,其罪非小!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第580章 凌厲反擊第445章 全勝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第1182章 衆叛親離第975章 瞞天過海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766章 薦君鴻詞科第471章 滾!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1183章 激爾勇向前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509章 宗主再斷姻緣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929章 金蟬脫殼第950章 漠北烽煙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240章 阿姊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247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1226章 殺人祭旗第86章 翁婿or翁媳第1091章 憤懣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第137章 當頭棒喝第938章 司馬昭之心第412章 胡蘿蔔 大棒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746章 直攖其鋒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733章 威壓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740章 隴右軍威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891章 天公未棄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270章 請君入甕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1268章 殺!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776章 山崩地裂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440章 現場辦公會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1008章 故人已老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1042章 懷柔,副帥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785章 蹣跚起步如幼童